2000年9月22日 星期五

建築歷程

建築歷程 


書名:建築歷程:建築歷史.建築理論‧建築評論,從遠古時期到文藝復興


作者:褚瑞基


出版:2000初版 ∕ 2009.09 二刷


尺寸:21 cm × 14.5 cm


頁數:336  ∕ 平裝單色


定價:38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IP        1.建築-歷史  2.建築-哲學‧歷史


ISBN      978-957-0406-02-3 (平裝)


 


 


【內容簡介】 


藉著歷史結構的微小因子──建築,作者將其作為理解時代個性的探索棒,而它不只要能測量出歷史表象的面貌,也要能折開其樣貌,開解不可見的背後秘密。《建築歷程》一書書寫的目的在於顯明建築隱藏在它表面之後的意義與感動,而與歷史的進程呼應互動。當今天大家都在努力地騰出記憶的空檔以容納更多資訊之際,也許人們已經忘了這些淨過的資訊只是可見現象的表徵;實際上「有意思的」、「真理」還是伏潛在資訊表皮的底層。除非我們有不同的眼睛──顯微鏡或放大鏡;除非我們有著能拆解皮層的手術刀,否則,閃過我們眼前的每一道印象也都只是彷若辰煙,隨即消散在時光的推擠中。


 


  《建築歷程》將歷史的片段視為得以連接生命線條的個性表徵。如果將歷史發展的過程切割成幾個段落:「起始」、「初生」、「成長」、「沉潛」、「昇華」到「成熱」;將它投射在西方建築的特定結構上,會隱約地附會到「遠古」、「希臘」、「羅馬」、「哥德」、「文藝復興」等時代區分。


 


  然而隨著時代前行,各段落中「個性」上的強烈或溫順、積極或退卻也常在歷史的劇變中有所改換角色,甚至逆轉或輪流出現。重要的是在這些個性之下,歷史的表層與內裡正在宣告它們歷史上的地位,也在逐漸催化下一個「個性」的成型。


 


  作者同時強調「慢」的特質。相對於在這個時代面臨資訊不斷汰換的新經濟而言,建築是一個相當緩慢的事業。可是為理解建築真正的意義與價值,只有讓時間慢下來,以及有掘開表面試圖去看隱藏在背面種種的勇氣與決心。


 


 


 


【目錄】


前言


 


016


起始:點燃第一把火 離開天堂花園 原始空間


存在與居所  


大宇宙與小宇宙


一個小宇宙的創建


由存在空間到生活空間


 


054


初生:建構滿足 想像的分化 希臘、泛希臘建築


唯形 


康諾斯建築 


自然環境 


裝飾的意義


理性:視覺與設計 


理性:數字是宇宙的一切 


 


108


成長:秩序的意義 古典建構符碼 羅馬建築


實用的建築,意識的建築 


維楚理亞斯及《建築十書》 


Taxis-diathesis  架構-關係 


計劃-城市-建築 


幾何


 


162


沉潛:禁錮的想像 - 早期基督教 東方拜占庭建築vs西方原創期


政治基督教化-教堂-政治基督教化 


City of God -上帝之城   


馬賽克及人像圖形 


 


204


昇華:神的居所 羅馬風、哥德建築


城市的興起與「羅馬風」 


光的意義:可見與不可見   


功能-結構與顯現


幾何=哥德「科學」 


哥德精神 


 


248


成熟:人文思潮的興起 文藝復興建築


新與舊   


Filippo Brunelleschi 


建築理論:由亞勃提到帕拉底歐 


新柏拉圖主義的數字與比例 


透視:工具或「再現」 


 


 


 


【前言】


原點


《建築歷程》一書書寫的目的在於顯明建築隱藏在它表面之後的意義與感動。當今天大家都在努力地騰出記憶的空檔以容納更多資訊之際,也許人們已經忘了這些浮過的資訊只是可見現象的表徵;實際上「有意思的」、「真理」還是伏潛在資訊表皮的底層。除非我們有不同的眼睛──顯微鏡或放大鏡;除非我們有著能拆解皮層的手術刀,否則,閃過我們眼前的每一道印象也都只是仿若雲煙,隨即消散在時光的推擠中。而倘若上天給了我們可透視表層的眼,可開解表皮的手;我們會真的有「時間」來執行「翻起背後」的動作嗎?


 


我不知道是否每個人都有這多餘的「時間」,但我知道有了這種不同的手、不同的眼,將會使我們更加犀利地檢視「它」的不同。海德格說:「我們必須要回到我們的原點」;正暗示著只有剝除罩在我們周圍的「文明的幕」,才能看到「原始的起點」;而一切一切有關我與它的知識將會毫不保留地「自動流出」。也正是這「回到原點」的起法,使得我在還不該寫下「建築史」、「建築理論」的年齡之際卻正寫下了這《建築歷程》;我擔心的很簡單,我不知道再過幾年後的資訊科技,是否將呈現飽滿,「多」到我必須要排擠掉「中程記憶」以容納生活周遭媒體世界的「短期記憶」,而到時我可能會忘了我過去十數年來所「知道」的有關建築的這些事。當然,對你們「讀者」而言,我的擔心則相當簡單;或許更加快速的世界,使我們對於屬於須要「品味」、「理解」與感動的「慢速」世界更加沒有興趣,於是「真理」被抹去,甚至消失。


 


建築是一個很慢很慢的事業;只有那些在生理上與個性上很有「耐久力」的人能活著看到幾座偉大的建築物被完成。也許二十一世紀的建築相較於一個千禧年之前的中古時期,建築完成的速度已經太快了。但是,建築對包圍在我們週遭的世界而言,那些由按鍵、由連桿、由電子訊號所控制的世界還是很慢很慢。而這些我們所稱的「建築」,也不過是立在我們眼前看得到、摸得到的石頭、鐵皮、玻璃的表面的架設而已,那些孕育建構想法觀念、建築想法的演進、想像、爭論與決定更是花時間。文藝復興初期的佛羅侖斯大教堂上的大圓頂,人們花了四十年去爭論及決定如何蓋它,而建築師Brunelleschi花了十六年蓋好它。


 


正是由於建築的「慢」,在這個時代熟悉生活上的語彙「破碎」、「虛擬」、「輕盈」與「快速」的我們,更加不易理解建築真正的意義與價值。而我所謂的「理解」,便是不把它當成「觀光的娛樂場」,或只是將它當成「懷舊憑弔」情感下的溫床,而是將它視為知曉「屬於時代價值意義的所在」;它所被暗示的是什麼?它在時代上所成形的爭議是什麼?以及為何人們願意散盡財富、健康與生命為架起石頭、木材,畫下嵌鑲下在壁上的一些圖樣而努力呢?要找到這些答案很簡單,只有讓時間慢下來,以及讓我們有掘開表面試圖去看隱藏在背面種種的勇氣與決心。


 


我並不是「保守者」,也並不是不喜歡「快」及「輕」;Italo Calvino所寫下他對「快」的喜好,正是因為它能超越「延遲的生命」,使它昇華;他也喜歡「輕」,因為「輕」正是激發想像的原動力。我贊同這樣的看法,但唯有一點不同的是;不論是「快」或是「輕」,都是在有韻律相較的結構下才會有「快慢」、「輕重」的差異。不斷地被昇華、不斷地被激起的想像力,需要調節性地沉澱以及調節性地試煉他們,而這是需要一點點時間的。


 


個性


史賓格勒說:「歷史是一個個性的表達。」《建築歷程》的確將歷史的片段視為得以連接生命線條上的個性表徵;歷史是一個環狀的鏈條有著起伏的個性與韻律。這本書並不完全針對西方,儘管它韻律的分段是構築在傳統建築美學分類系統上。但是不論東方或西方,都有著一樣的歷史生命韻律。誰能否定被稱為「生、老、病、死」的宇宙定律呢?儘管生化科技能拉長其中某個鍵節的長度,一個不變的韻律還是在進行。也正是「個性」上的差異,讓我們切割這個大「歷程」成為幾個段落:「起始」、「初生」、「成長」、「沉潛」、「昇華」到「成熟」;暗示的是歷史發展的過程。如果要將這過程投射在西方建築的特定結構上,它隱約地附會到我們印象中的「遠古」、「希臘」、「羅馬」等時代區分。我寧願強調這些段落所暗示的特定「個性」;畢竟「初生」所具有狂野、浪漫、強烈「宗教化」的個性,和「成長」時期的逐漸務實與「文明」化是絕對不同的。實際上,「個性」上的強烈或溫順、積極或退卻也常在歷史的劇變中有所改換角色或輪流出現。我們必須要理解的是歷史的有機化,它不見得是一個單向式的路徑,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結構;歷史上特定的段落可以快速地死去,而又可能在另一個角落快速地重生而起。被圈定在一個特定「個性」的歷史片斷,常常是上一個或是下一個「個性」的反向結構。然而不論這些「斷帶」下的歷史個性如何在建築的表面中被顯現出來,也不論書中分類方式的準確與否;更重要的是在這些個性之下,歷史的表層與內裡正在宣告它們歷史上的地位,也在逐漸催化下一個「個性」的成型。


 


讓我們在《建築歷程》中,藉著組構大歷史結構中的一個微小因子──建築,作為理解時代個性的探索棒;它不只要能測量出歷史表像的面貌,也要能深入面層,開解不可見的背後秘密。


 


的確沒錯,建築只是顯示歷史個性的一個微小因子。它和文學、音樂、繪畫雕刻、政治、經濟、宗教一樣都只是歷史紋理中的一個小項。任何一個選項都可以成為探索歷史個性的工具。然而,建築和其他不同的是它的「永恆」性及「可見」性。也正是如此它更能渲染及「保存」過去歷史個性的原貌。當我們進入哥德大教堂中,感受光線由彩色玻璃中透入落在我們身上時,我們已經被轉化成了具哥德感情的現代人。


 


編輯


《建築歷程》的書寫在於「詮釋」而非「資料提供」。對於建築歷史的細部結構──人物、作品、年代、建築特色等等,並非我有興趣想告訴大家的。任何讀者需要類似這樣百科全書式的建築書寫,可以閱讀Sir Banister Fletcher的《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Nikolaus Pevsner的《An Outline of European Architecture》等等。或是以上述的書藉作為本書的平行閱讀。


 


這本書被定位為「半學術」書寫的方式,也正是此數百條詮釋提供學者進一步的探索。然而,它也不是那種總是被認為「不可親近」的學術書籍。我的目的很簡單;它要能成了在各種機會下會被閱讀的可能。學者作為特定觀點的閱讀,而提著背包到世界各地旅行的學生也可以作為為「理解」更深入歷史、建築意義的參考。但無論如何被閱讀,我仍然強調它所具有「慢」的特性,因為這是唯一可以理解建築真正想傳達訊息的可能。


 


這書一共有兩種不同的註釋法:一種為「專有名詞」的解釋;另一則為「學術」上所標用的註釋。前者將書中所有內文中特定的人、物、地各作簡化式的介紹。我會增加這一種註釋工具的原因,在於讀者可能不具專業化的背景,因而「過大負荷」的外語、人名等可能造成讀者的困擾。此外,我採用兩種對外語譯名的態度:一為將其以音譯成中文,例如帕拉底歐;這是因為這些中文譯名已經有較「統一」式的音譯寫法;但是人名如Brunelleschi等,我則保留原外語拼音,這原因則是它尚未有較被「認同」的中文譯法。實際上,我是期待所有的專有人名、地名均能以外語呈現,但這僅是理想。


 


最後是這書的原來構想結構是由「起始的遠古」建築到「變異的巴洛克」建築;然而這被呈現的《建築歷程》卻只完結於「成熟的文藝復興」章節。這縮減的原因有二:一為篇幅可能會太過於龐大;二為「變異的巴洛克」時期已被稱為「現代化」的第一個段落,這和我原先希望這書是呈現「古典」建築觀念為主的想法有所衝突。於是,我決定將巴洛克時期的章節移除,並將其接續到《建築歷程》的下一部書之中。


 


感謝


《建築歷程》花了我幾個月的時間,但是我的父母給了我更多無憂無慮的時光,讓我安靜地「學習」建築真正的意義與價值。這本書是要獻給他們的。


 


我也感謝我的老師蔣勳過去的教導,以及他《美的沉思》一書中所給我「如何寫」以及「思考什麼」的想像推力。沒有他過去的身教、言教,我肯定會是走在另一條路上的我。此外,已過逝黃仁宇先生的《中國大歷史》,以及其他有關中國歷史的導讀,使我更是感受知識者重現歷史的責任感及急迫性。《中國大歷史》的「大歷史」(macro history)一詞,也曾經是我這書原先採用的名字,然而這書可能還不夠資格稱為「大歷史」。最後,對於田園城市多年來的協助──它的夥伴及陳炳槮先生獻上感謝之意;此外我要謝謝我的學生林宜君,她是最好的打字員及編輯者。


 


 


b1 b2 b3 b4 b5 b6


2000年5月13日 星期六

巴哈蓋房子 ─ 建築與音樂的對話

巴哈蓋房子 ─ 建築與音樂的對話 


書名:巴哈蓋房子 建築與音樂的對話


作者:李清志.高晟


出版:2000.05 初版 /2004.02 二版


尺寸:20 cm × 20 cm


頁數:132 ∕ 平裝全彩


定價:32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8440-90-1 (平裝)


 


 


關於建築與音樂之間的種種,在歷史的繁複線條中,其實已經交錯了幾千年。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不在探討建築與音樂原理間的比較,而是藉由不同音樂家、音樂風格與建築形式風格的對照,試圖溯本追源,尋找出建築與音樂這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所共同擁有的創作背景及源頭。


 


        建築與音樂等不同領域間的藝術統整,在文藝復興時期已有達文西、柯爾柏蒂等人嘗試,在那個多才多藝的年代裡,其實許多人都兼具有建築、繪畫、雕刻、音樂等等的專長與技能。《巴哈蓋房子》這本書的寫作動機,沿襲了「文藝復興人」的精神與生活態度;們認為生活中包含了多種的藝術形式,都值得我們去欣賞與研究;嘗試在生活中去享受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而不只是單單鑽研某一門狹窄學問,是新世紀人類應有的生活態度。


 


 


 


【目錄】


 


8        葉序/葉綠娜


4        王序/王維潔


6        城市.城市/黃湘娟


8        自序/李清志、高晟


 


10      美國大師的本土精神


18      巴哈與歌德式教堂


28      第九交響曲與死亡建築


36      普普建築與貓王搖滾


44      爵士樂與Art Deco建築


56      百老匯音樂劇與紐約城市生活


64      法蘭西的奇想


74      即興與變奏


80      馬偕建築與台灣教會音樂


88      流行音樂中的台北城


98      街頭藝人


106    音樂之都的環城圓舞曲


114    諸神的黃昏


 


關於音樂的空間記憶


121    鋼琴空間的迷戀


124    Grandma的鋼琴


129    音樂瘟疫的蔓延


 


 


 


【葉序】


文 / 鋼琴家 葉綠娜


 


音樂作品是時間上的建築物,而建築物則是空間裡的藝術與樂音,成功的音樂作品與建築物都擁有諧和的比例,創新的素材、構思,與嚴密、穩固的架構,和強勁的生命力。


 


每個不同時期的建築物都反應著當代社會的風格與思潮,而音樂作品也是如此,或許音樂作品看來抽象,然而作曲家記載在紙上的樂譜,就好像是建築師畫出來的建築藍圖,等著演奏家們來將它呈現。


 


音樂與建築,其實是兩種息息相關,而且密不可分的藝術類別。很高興能看見有人能把這兩種藝術同時發展出來,並以文字與圖畫來相互比較,讓讀者能看見他們之間的關係與平行處。


 


在此,謹祝福李清志與高晟兩位傑出的年輕藝術工作者,能夠繼續如此的完美合作!


 


                                     


 


【王序】


文 / 王維潔


 


由田園城市發行人陳炳槮之引介,我得以先睹李清志與高晟合著《巴哈蓋房子》一書的打字稿,心中感到莫大的喜悅。著者以細膩的筆觸刻畫出都市、場所、建築與相關之音樂家、樂念、曲風、旋律與節奏的對照關係。讓人有同時閱讀了音樂史及建築史的快感。


 


音樂與建築類比的研究是人類最古老的學問之一,絕不是十九世紀馮謝林(von Schelling)講出「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句名言之後方始盛行。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希臘哲學家畢達格拉斯(Pythagoras) 已經知曉比例與音程的關係。中世紀出盛行的新柏拉圖主義,承襲了畢氏與柏拉圖的理念,將比例與和聲之美歸於上帝。西方第一位音樂理論家博提鳥(Boethius, ca 480-524)在其《音樂原理》(De institutione musica)中指出音樂只是宇宙中的「數系」(corollary of arithmetic)而已。因此,共有三種音樂存於宇宙之中:第一是「天體音樂」;其次是「人體音樂」;第三是「演奏音樂」。天體音樂指的是天體運行的和諧;人體音樂是靈肉的和諧;演奏音樂方才是無人可以吟唱演奏,可以聆聽的樂音。前二者均是聽而不可聞的音樂,卻是人可感知的天地人與萬物的諧和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延伸至人類的創作中,形成後人所謂的美感與動人。


 


文藝復興時代承襲新柏拉圖主義「數系」之論,並更予發揚光大。設計者企圖由數系中尋出完美的原理。布魯內到斯基(Brunelleschi)、亞伯提(Alberti)、帕拉底歐(Palladio)等建築大師以及濟歐吉(Giorgi)、高夫里歐(Gafurio)等理論學者均致力於和聲與和諧比例的類比研究,透過數與數的關係,來獲得完美。


 


十六世紀中葉,將音樂的節奏與對位運用於建築立面設計的手法,已蔚然成風。十七與十八兩個世紀中,音樂旋律、力度、裝飾音的地域風格均充分地反應在同時代的建築語彙中。到了近代,建築師畫家與作曲家們更是不遺餘力的企圖將建築與音樂搭上各式的橋樑。一九八七年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報PRECIS6期特闢專刊,介紹了近年來音樂與建築類比研究的種種發展。在台灣,李清志與高晟合著的書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由時代精神與風格的觀點,來看建築與音樂有趣的呼應。


 


就因為是由一位建築學者與一位音樂工作者共同執筆,使得本書在關於建築與音樂的描述,均生動而逼真,對兩者的對應也皆有合理的論述。本人樂意向建築或音樂的愛好者推薦本書。


 


 


 


城市.城市


文 / 室內雜誌總編輯 黃湘娟


 


清志的文采不在純文字表現上,卻是在他以建築專業對照電影、對照音樂的特殊結構性創作手法中,清志的寫作方式,無異在打開作者背後的花園,使讀者得以再發現生活中那扇自己都不曾開啟的窗。


 


為什麼會興起這樣的寫作動機?建築與電影的結合是他早年持續迄今的嘗試,並成功地開拓了這方面的疆域。接著的建築與音樂,不知刻意或無意?卻因此成就了他與高晟的姻緣。好羅曼蒂克啊!是因為先有清志向另一領域挑戰而找具有音樂專業的高晟合作寫「巴哈蓋房子」帶狀專欄?或者高晟正好此時出現,清志遂有了用文字敘述建築與音樂的靈感?


 


雖然說,本書大部分的文章原刊載於室內雜誌,每個月讀它一次,與如今一口氣讀完,那種感覺還是不一樣的。你試圖想像腦中一邊出現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落水山莊、芝加哥校園內的朱比屋(Robie House,1909),邊伴隨著柯普蘭(Aaron Copland)的音樂旋律,那種強調大草原遼闊的氣勢,充分地表達美國精神的恢宏;而當北川原溫(Atsushi Kitagawara)位於原宿的Scala建築、黑色頂冠「死亡跳板」出現;對照馬勒(Gustav Mahler)交響曲中相當明顯的、那股面對死亡威脅下的掙扎與認命,也正深深地相互撞擊著。------在這裡我讀到了作者企圖由建築家與音樂家的對照,不僅探索他們的創作思維,也發現了他們內心世界在面對現實生活時的相同價值觀。


 


除此之外,作者引導我們在聆聽巴哈音樂的同一刻,也喚醒我們該回頭看看那時嚴重強調「垂直向上」「仰望上帝」的歌德建築,並從中去體會「聖馬太受難曲」等殊途同歸的共通點。同樣的,聽貓王搖滾時,除了享受瘋狂的節奏快感,絕對地放縱過自己的情緒之後,作者建議我們重新注意普普建築,那個在六十年代被衛道人士所不屑的、被排在主流建築、主流音樂之外的、另一種富有青春活力、人性真實面的建築與音樂事實,它們為何那樣地震撼少男少女。恍忽仿若今天的原宿、涉谷,踩著類似高蹺的鞋子、臉上彩誇張得像要出征的印地安人,耳環、鼻環、肚臍環,俗艷的寇丹,五彩染髮,配一襲中空亮片小可愛和七分褲或超迷你短裙或熱褲,招搖地走在大馬路上。完全荒腔走板的街頭叛逆文化,好像把一個正規的世界塑造成非理性的幻覺世界,用「眾人皆醒我獨醉」這句話來形容當下的原宿涉谷最恰當不過。只是不知道用那種飆狂的音樂為這樣的影像作對照伴奏? 低頭沉思,這是醉生夢死的「即興」? 或是城市文化已經走到了另一極端而產生的「變奏」?


 


讀完了從遠距離思索建築與音樂,作者也十分用心的將周圍的觀察心得,寫成「百老匯與紐約城」、「台灣教會音樂與馬偕建築」、「台北城與流行音樂」等篇章。一個我們所熟悉的台北,一個流行歌曲充斥的台北城,只見其歌詞內容所描繪的台北,多是風花雪月,表面歌詠。而羅大佑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卻充滿沮喪與無奈。台北有那裡值得傲人?我相信台北人更期待的無寧是人們提到音樂劇就想到紐約百老匯,這樣一個充滿象徵意味的城市定位。紐約為什麼可以吸引世界各地音樂家、舞蹈家、藝術工作者前往? 因為紐約代表了藝術的標竿。


 


紐約與台北對照,啟發我們思考台北的今天與明天。作者所念茲在茲的,仍是我們這個城市,這塊土地。作為建築學者,台北人應該慶幸有不少像清志這樣熱心的年輕人,在教學之餘,滿懷筆耕企圖心,想要透過文字,把城市的要素,城市的美學,整理出一個清晰的概念。至於如何落實讓台北發展成一個具有文化音樂藝術舞蹈繪畫建築室內設計等多向特色的城市? 那就應該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在為清志寫序文的同時,我更期待日後他還不斷的有其他類型結合建築的文章,如建築與舞蹈、建築與文學、建築與繪畫、建築與歌劇等等,以廣大眾耳目。


 


 


【自序】


文 / 李清志、高晟


 


巴哈一直是我最欣賞的作曲家,從小我便在家中反覆聆聽母親教授學生彈奏巴哈的創意曲以及其他熟悉的練習曲;在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巴哈的旋律似乎已經深刻地印在我的潛意識中,以致於日後當我學習並欣賞建築之際,巴哈的音樂會不自覺地在我腦海中響起。事實上,巴哈的音樂配合著現代建築的光影變化,與歌德式建築的結構節奏,有著異曲同工的奇妙關聯。


 


因此,當我們開始構思為室內雜誌撰寫「建築與音樂」方面的專欄時,便想到以「巴哈蓋房子」為題,因為對我而言,巴哈不僅是位偉大的音樂家,在他的對位法與複格之間,他也建構了偉大的歌德式大教堂。


 


關於建築與音樂之間的種種,在歷史的繁複線條中,其實已經交錯了幾千年。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不在探討建築與音樂原理間的比較,而是藉著不同音樂家、音樂風格與建築形式風格的對照,試圖溯本追源,尋找出建築與音樂這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所共同擁有的創作背景及源頭。


 


在眾多的音樂家、建築師與音樂、建築風格中,我們特別汲取萊特與柯普蘭、巴哈與歌德建築、華格納與法西斯建築、馬勒與北川原溫、貓王搖滾與普普建築、爵士樂與Art Deco建築風格、百老匯與紐約城、史塔克與法蘭西音樂,以及本土的台灣教會音樂與馬偕建築、台北城與流行音樂等等:這些建築與音樂之間,基本上都存在著相同的時代精神,抑或是流露出相似的表現形式,因此在探討比較間,更可以發現不同藝術種類間所存在著的共通性與同質性。


 


關於建築與音樂等不同領域間的藝術統整,在文藝復興時期已有達文西(Da Vinchi)、柯爾柏蒂(Leon Alberti)等人嘗試去整合,在那個多才多藝的年代裡,其實許多人都兼具有建築、繪畫、雕刻、音樂等等的專長與技能。《巴哈蓋房子》這本書的寫作動機,沿襲了「文藝復興人」的精神與生活態度;我們認為生活中包含了多種的藝術形式,都值得我們去欣賞與研究;嘗試在生活中去享受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而不只是單單鑽研某一門狹窄學問,是新世紀人類應有的生活態度。


 


本書承蒙葉綠娜教授、王維潔教授,以及室內雜誌總編黃湘娟小姐作序,萬分感激。葉綠娜教授是高晟早年在光仁音樂班的鋼琴老師,當年她剛由德國學成歸來,帶給學生們在音樂上有許多新的啟示與活潑的精神;王維潔教授則是少數同時修習研究建築與音樂的學者,他曾於美國賓州大學、密西根大學研究建築史與設計;後又於美國奧柏林音樂學院與印第安那大學音樂學院研習古代音樂與歷史演奏,平日在建築教學之餘,也熱衷音樂活動的推廣,是十足的「文藝復興人」。


 


我們十分感謝黃湘娟總編,給予我們在室內雜誌上發表建築與音樂相關專欄文章的機會,也為謝淑芳小姐的鼓勵與鞭策至上謝意,她的努力讓我們可以持續地寫完這些文章。另外也要感謝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的銀玲與小雯,她們的勤奮與熱忱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今年正值音樂之父巴哈逝世第二百五十週年,《巴哈蓋房子》的出版,希望能帶出更多跨領域藝術的研究與發表,也祝福各位讀者在生活中都能同時享受建築與音樂,以及其他多元豐富的藝術形式,所帶給大家的幸福與美妙。


 


 


 


2000年4月21日 星期五

讀建築,寫建築──建築文學,文學建築

書名:讀建築,寫建築──建築文學,文學建築


作者:褚瑞基 


譯者:褚瑞基


出版:2000.04 初版


尺寸:15 cm × 21 cm


頁數:166 ∕ 軟精裝單色印刷


定價:28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0406-70-4 (軟精裝)


 


 


 


建築,不只是一組組建材的構成。


文中思考「建構物」,能將最平庸、樸素、日常周圍的種種幻化為深刻的記憶;而將這樣的記憶幻化成個人生命成長的動力。如是,建築就不會成為特定時代價值的象徵物;該以更深刻的意義與久遠留存的價值來理解它們。


 


 


 


【目錄】 


6        前言


 


16      如何寫?     / 褚瑞基


 


38      記憶之燈


          The Lamp of Memory   / John Ruskin.


 


74      巴黎聖母院


          The Cathedral of Notre-Dame / Victor Hugo


 


88      這個毀了那個


          One Should Destroy the Other / Victor Hugo


 


112    巴黎,十九世紀之都


          Paris, Capital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 Walter Benjamin


 


132    馬賽城


          Marseilles             / Walter Benjamin


 


146    欲望的修道院是如何被建造和獻予


          How the Abbey of Desire was built and endowed (extract   / Francois Rabelais


 


150    夢中尋求愛的掙扎 - 波利菲羅斯的尋愛之旅       


          Hypnerotomachia ( some short extracts / Francesco Colonna


 


 


 


【前言】


我寫下及譯出許多著名檔案的片段在於思考並且感動自己。思考「建構物」(包括建築、城市等人類所創建的種種)的成就是能將最平庸、樸素、日常周圍的種種換化為深刻的記憶;而不論這記憶有朝一日轉換為應用上的工具(如設計)或成為個人生命成長的動力;思考都使人成長──使人成長在平庸與崇高、紛擾與理想共處的大環境中,也使人成長在虛偽與真實、墮落與昇華的自我中。而能感動則代表個人生命中的熱血仍未耗盡;感官所傳送情緒的種種──悲憐、愉悅、愁悵與激情,能轉化組合成為生活上一絲一縷的價值。


 


如果建築只是有如許多人想到的只是一組組多樣型態的磚石、混凝土、玻璃、鋼鐵的構成,或只是將人類生活的方便納入其中的材料組合;那麼建築就不會成為特定時代價值的象徵物;我們將不會有monument 這個觀念,也不會要在許多奔波的旅程中特地去欣賞的遺趾、教堂、宮殿、街道、城市。就是因為它們已經昇華為文化、歷史、藝術的一頁,我們已經不能再用短暫、表面的方法去看它們,而應該以更深刻與久遠留存的工具來理解它們。


 


我所謂的深刻與久遠,便是要能讓建構物在時間的前進與摧殘中,留下對於不同時代的見証,這些見証能在未來繼續被知曉,並且保留過去先輩們的想法與意識觀念。雖然建構物的本體便是時代的象徵,它傳述著時代的生活、價值、政治與哲學,但有多少這樣的建構能被完全地留存下去呢?人們總是有不同的理由,移除這個,添加上那個,於是過去終於成了謎,甚至不再被知曉與提及。有幸的是我們有了另一留存歷史的工具──我們寫下它們,並將它們存入時間的膠囊中;我們或許有那麼一天能在圖書館的角落讀到我們或別人的過去,它們曾經藉著建構物的種種──它的外表、內部、顏色、裝飾與圖樣傳述它們的傳奇。於是我們能思考,類比時代上的意義,並應用到未來。這些寫下它們的人們,有許多並沒有期待他們的「寫」會成為歷史的唯一證據,因為作下這樣的紀錄多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而歷史竟因為它而被留存。這種「寫」便是為記憶、為說明的寫。於是羅馬時代歷史家蒲大奇(Plutarch)記下了不同地點、風俗下宗教儀式中的建構物,記下了羅馬Palatine山崗上的皇家小屋;羅馬作家維羅(Varro)也留下了類似的敘述。如今羅馬的Palatine山崗早已成了廢墟,只剩下不可辨認的石頭與破片。


 


當然,歷史上也不乏為辯解、為評論、為理想的「寫」;傳達理念的熱情記下了時代的物件、習性與建築,並以它們作為時代意義上的解釋、想像的延伸、以及想法的伸張。這樣的「寫」是為了表達道德崇高的提昇,為了詮釋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也為了顯明隱藏在表面現象上的真實價值。如果我們有幸拜讀了建構物的寫下是被作者用來傳達這樣的訊息,讓我們投以掌聲吧!許多這樣的寫都是在時代的洪流中作為抵抗的力量;它們常作為迷失在「風尚」、「風格」的大環境中所作的嘲諷或激勵。當然也由於這樣的寫常是良心的寫,它們也正象微著時代上的價值,也正提引著歷史尋出它自己的道路。雨果(V. Hugo)所寫得中古建築有如摩爾(T. Moor)烏托邦城市的書寫;柏拉圖臆測的「失落之城」亞特蘭提斯的秘密則重現在雪伯特(P. Scheerbart)為建築師陶特(B. Taut)所鋪寫的「玻璃之城」內。


 


書寫也意味著「使顯現」。它使不存在的成為存在;使想像不可見的化為可見。人類的文字有如魔法一般編織出夢想的實現;讓未來與想像下的世界在現在、在文字的交疊中被閱讀出來。有些人偏好以圖形來傳達這樣的訊息,然而當圖形定下了樣子,想像的推演也到了極限。文字正意味著想像的延移與擴展;它在模糊與準確中透露出「感覺」與「氣氛」,而任何構建物的成型正是被包覆在這樣的的情緒中。文字的力量更在挑戰極限;無論以想像將時空推展至未來,以英勇刺入權威價值的城堡,或是以夢幻結合實境的種種;文字的「寫」引導人類先一步體驗未來、無形或是非知覺。這樣為好奇、為藝術或是科學的「寫」成就了人類有限知覺與想像的極限。於是,後文藝復興人文學家 G. Bruno 所寫有關「無限空間」的傳言成了巴洛克建築空間的遊戲;馬可波羅筆下的中國宮殿成了伏爾泰道德教化的巨大城池;而 Jonathan Swift 的「天空之城」Laputa 成了和平號太空站(Mir)。


 


也就是這些有關「寫」的價值,人類的生存能在時空中自由地擴展。不論宗教、政治的迫害,不論時代價值的扭曲,「寫」都持續地帶領時代超越障礙,走出自己的道路。也正是這個原因,我選下了這些歷史上有關建築的寫;十九世紀英國作家及美學評論家羅斯金(John Ruskin)名著《建築七燈》中的第六燈──「記憶之燈」,開啟我們追尋建築價值的大門;我們追憶先輩們寫在建築表面留給我們的資產,而我們又將留給我們的後代什麼呢?雨果的「巴黎聖母院」以及「這個殺了那個」為歷史建築寫下了興衰的見證;十五世紀的文化、政治與生命價值藉著掩蓋在醜陋與美麗、詭異與祟高衝突下 Quasimodo 的悲劇與喜劇。建築所被寫入歷史的點滴──在那建築的立面、裝飾與彩花玻璃等,都伴隨著這位敲鐘人眼睛與內心的起伏而被記入歷史的檔案中。雨果感慨我們已經不再用建築與時間寫下歷史,所有藉凝結時間與人力所創建的生活感動都已成了過往雲煙;新的工具(紙張與印刷)將生活推入以速度與效率所建構的體系。輕微即可撥擾感情的感覺正在消失。他要我們再回望那就在眼前不遠處的巴黎聖母院(對巴黎人而言);它的任一個細部、任一個因時間或是戰亂所損失的表面,都雕印出國家、時代與個人的精神。也就是這原因,我們怎能不好好珍惜它呢?


 


長時間流放於巴黎的猶太裔作家、評論家班雅明(Walter Benjamin)在二十世紀初期用筆寫下了十九世紀巴黎城中的環境與生活。既不是小說也不是寫景式的清描淡寫,「巴黎,十九世紀之都」寫得是隱藏在建築、室內、城市空間外表下的人文價值。這些價值延展現代都城人類的感官、社會、文化認知,並且建立了「解讀」生活周遭「現象」的新眼界。他稱這整體時代表面的種種為一種時代的「光暈」(aura),不論它反應在建築美學上、政治邏輯或是普通的生活起居,都被此「光暈」所伴隨。它的「寫」可以說是結合評論與史學辯証的寫;他在「巴黎,十九世紀之都」中的寫建築空間(我只選譯了五個段落)則將空間的意義化為無數串連政治(如傅立葉的烏托邦政府)、科學(如攝影學與鋼鐵建築)、心理(如私密情緒)、經濟(如資本主義與中產階級)的「符碼」;藉由解讀這些「碼號」並組構它們,巴黎人的一切都成為可見。


 


我另選了班雅明另一作品「馬賽城」。此作品為班雅明寫「城市意象」(images of the cities1 中最重要的一篇。班雅明在1928年曾經在一封私人信件中寫道他寫這「馬賽城」的困難;這個城市對於富有馬克斯主義情感的他是最值得悲憐的城市,要他寫下任何句子似乎對他都是極大的負擔。「要擠出任何有關馬賽的句子比寫出整個羅馬城更加困難」。2 在此文中,班雅明將馬賽城解構為地理風貌與人文風貌兩個系統;他藉著豐富又極具隱喻性的形容試圖將馬賽城不只是它的物質樣子,也是它的「感覺」寫出。此文具多重流動式、交換以及朦朧化的特質,不只激發讀者知覺也是心理的感應。但也由於他在「文字」選擇上的準確性,要百分之百呈現班雅明的原義是有其困難。


 


當然「寫」出建築,並在歷史上被多方詮釋的「文字」實際上相當普遍。舊約聖經中的「巴別塔」、「所羅門聖殿」、「聖壇」、甚至連「天堂花園」、「諾亞方舟」都在往後成了建築師設計的想像源點;所以我們不要驚訝著名建築師 Fisch von Erlach, Claude Perrault 以及教士 Villapanda 等人,或以圖形或以「再寫」的方式試圖將「所羅門聖殿」帶入他們的時代。


 


文藝復興威尼斯地區教士 Franceso Colonna 1499年出版了一部奇異的小說:《Hypnerotomachia》或是《Hypnerotomachia Poliphili》。書中描寫1467年,Polifilo 在夢中追尋他愛人 Polia 的故事。在 Polifilo 的夢境遠程中,他看到了許多建築物;根據 Julius von Schlosser 的說法似乎這些建築物的「寫」便是「對於 Vitruvius《建築十書》的浪漫式評論」。這些建築物伴隨著極佳品質的木刻圖示,使得「寫」的意象視覺化,並且使得這些有關建築的想像成為後代建築家模仿的對象。巴洛克雕刻家 Bernini 在羅馬萬神殿區附近的小廣埸 S. Maria sopra Minerva「大象背方尖碑」作品則源自 Colonna 書中的「寫」,另一座噴泉的意象也是被模仿。我在這檔案中只斷續地譯寫幾個片段,我的目的在於帶領大家神遊於不同的被「寫」建築,將大家引入無限想像的深淵。


 


當然更多的「寫」建築檔案,尤其是幻想式的「寫」散於不同時代的資料中:文藝復興建築師 Filarete 的《Trattato di architettura》中有關拾獲「黃金書」的描寫,以及將內容轉化至比例美學的說辭;哥德的小說《Elective Affinities》中的花園;德國作家 P. Scheerbart 小說《Das Glashaus》中的玻璃屋等等……,將我們引入建築的另一種建造過程:在此我們是以文字,一字、一行、一段與一篇建構出我們的周圍、景觀、建築與城市。如果一定要給這個過程一個很明確的形容;我稱之為「再表現」(representation)。這樣的作法也許正是雨果所感到難過的──「文字殺死了建築」。然而另一個說法卻是,我們又可藉文字使它再度復生。


 


我必須要承認不論是羅斯金、班雅明或是雨果的文章都是難以譯的很完好;這原因除了語言交換的困難之外,也在於他們所引用引喻、轉喻的多重與複雜。在此,我將盡我能力在註釋中解釋清楚;然而一些源處始終無法釐清的部份,也請讀者能見諒。在翻譯的技巧上,我盡可能採「直譯」輔以「意譯」的原則;我期待這些譯文能清楚地將原意表達出來。此外,我也加上了我寫得一篇有關「寫建築」的文章,在那我將說明西方建築理論中如何將「建築的設計」視為文字的片段,並且藉組合「字母」、「文字」輔以「修辭」的工具,來創造建築美學細微的情感。這也可視為讀者理解西方建築美學的基本知識。


 


最後,此書的出版還有感謝田園城市的工作夥伴、幫我準備檔案的學生──蘇純如、楊裕薇;以及助我在拉丁文、德文上作更清楚譯文修正的表姐──王維瑩;她是台灣少數能懂希臘、拉丁及西伯來語的人。


 


 


 


【作者簡介】


褚瑞基


畢業於賓州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曾於賓州大學受教於著名的建築史學及理論家Joseph Rykwert, Marco Frascari, David Leatherbarrow及著名建築教育家Peter McCleary等人。著有《人與自然》、《建築與科技論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