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方舟之石──基督教堂千禧之演

方舟之石 


書名:方舟之石──基督教堂千禧之演

作者:王維潔

出版:2009.04.16 初版一刷

尺寸:17cm × 23cm

頁數:160頁∕裝∕全彩

定價:300

語言: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IP  1.教堂、2.宗教建築

ISBN  978-986-7009-57-9 (裝)

 

 

 

 

 【目次】





一、起初


耶穌基督


基督追隨者


看不見的神


宗教融合


保羅的貢獻


猶太會堂


家庭聚會所


住家教堂


宣教中心


地下墓穴


墓地建築


 


二、發軔與開展


康士坦丁與基督教


拉特蘭大教堂


梵蒂岡聖彼得大教堂


聖蔻詩坦札教堂


聖地的經營


米蘭教堂的多元新聲


後康士坦丁時代的羅馬建設


聖馬利亞主堂


聖莎比那教堂


聖司提反圓形教堂


 


 


三、自西徂東


嘉拉普拉齊迪雅堂


新聖阿波利那雷堂


聖維大雷堂


克拉塞聖阿波利那雷教堂


聖哉智慧教堂


日升之地的教堂建設


 


  


四、黑暗中的盼望


聖雅妮堂


羅馬復興


 


五、千禧之臨


 


六、教堂的意義


 


圖片來源


註釋


 


參考書目


 


【題記】


 


        這是一本探討教堂起源與發展的歷史論述,是為對建築、宗教、與旅行有興趣的讀者而寫。教堂是中世紀藝術史的中心課題,千餘年間,教會代表權力(至少表面如此),主宰著社會。教堂建築反映了社會的價值觀。


 


        教會與教堂的字源有二:一、由希臘文ekklesia來。此字原指「城邦政治中召喚公民的集會」,衍成英文ecclesia,成為信徒之集會與集會之場所。它既為活動本身,也同時指活動舉行的場所,如今是教會與教堂的正式用語;二、由希臘文kuriakon來,希臘文意為「主的家」,而後轉化為古日耳曼語cirice,衍成德文Kirche,再變成英文的church,此為教堂與教會的一般用語。習慣上,加上定冠詞的the Church,指組織;沒有定冠詞的church指聚會場所。中文之教會與教堂,通常前者指組織,後者指聚會場所。唯教會一詞也具有組織與建築物的雙重含義,如「去教會」等同於「上教堂」,就是去做禮拜、去望彌撒、或去參加教會的各種活動。在本書中,教堂一詞專指聚會的建築物。


 


        教堂是渡人彼岸的方舟,石代表建構物,此為書名「方舟之石」的由來。石頭只是建材之一。木料、磚頭、陶瓦、琉璃、與金屬在教堂建造工程上,同居要角,但石頭另有深意。《新約》以活石比喻神所揀選的基督,又以活石比喻信徒為靈宮與教堂。耶穌出身石匠,在講道中常以石作術語為比喻。耶穌要把教會建在磐石之上。石在聖經中具有教會的基礎與建構的意涵,筆者因此取其雙關之義。


 


        副標題「教堂建築千禧之演」。本書以公元三○年耶穌殉難為始,以千禧末為終,講述第一個千禧年內教堂的發軔與興替。選擇以千年為限是個痛苦的決定,如此將割捨仿羅馬與哥德風格兩段精彩的節目: 十一世紀的十字軍、聖殿武士、聖地牙哥朝聖等中古大戲;十二世紀加入神聖羅馬帝國霍亨史陶芬王朝(Hohenstaufen)的黨爭、法國北部有胥杰院長(Abbot Suger)領軍的炫麗哥德風格、法國東南有聖伯納領導的熙篤修會(Cîteaux)極簡風,這些政治與宗教事件,在在影響中古高峯期的教堂建築。要在同一本書細數這些政教糾葛,牽扯過廣,將戕害教堂建築的主體性;但若割捨不論,則又淪於深度不足的窘境。因此本書決定寫到第十世紀,十一世紀之後的應該是另一本書的責任了。第一個千禧年正逢加洛林王朝的末路,在北方有公元九六二年興起的奧圖王朝(Ottonian Dynasty) 領導神聖羅馬帝國,在法國則由九八七年篡起的卡貝王朝(Capetian Dynasty)掌權,此刻是一個大時代的結束,也是另一個大時代的開始。


 


        沒有一本書能寫盡教堂,也不應該由一本書寫盡教堂。面對浩如繁星的案例,必須有所取捨。筆者依據歷史意義、保存良好、親身經驗、文獻資料足夠等四個原則來選取,剪裁成故事。研究西方文化,對基督教歷史與神學若無一定程度的學養,研究必逢瓶頸,治之僅及於皮相。本地非屬基督教國家,許多基督教理與軼事對西洋人是常識,對國人卻是陌生而遙遠。在筆者的經驗裡,即便是本地基督教徒與天主教徒,對基督教歷史神學、聖人軼事、宗教藝術多半也是所知有限。是以本書主旨雖在教堂建築之演進,然而對神學的基本知識,以及宗教藝術上的象徵寓意也有著墨,為的是給不熟悉基督教的讀者更多的介紹。


 


        本地的天主教與基督教,涇渭分明,幾乎被視為兩個不同的宗教。筆者認為兩者只是基督教中的不同宗派而已。倘若以英文問一個天主教徒Are you a Christisan? 恐怕此君必須回答Yes,至多再補充其屬「羅馬天主教」(Roman Catholicism)。事實上,Catholic一字並無「天主」的含義;Catholic一字源於希臘文kata與holos兩字的結合;kata是依照,holos是全整,合起來指「全部的、尚未分裂的」基督教;天主教在過去稱為「公教」,較符合初旨。本書所論為頭一千年基督教未分裂前之事,為書寫便宜,書中指的基督教就是「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東正教,以及其他不同的基督教宗派;文中的基督徒與基督教堂,也都具各宗派的含義。


 


        筆者出身於一個基督徒家庭,家中成員有傳道人、有教會執事。筆者在母校東海路思義教堂受洗為基督徒,多年來未曾歸屬任何宗派,悠遊於不同的教會間。筆者對藝術的興趣始於幼年,對建築史的興趣得於賓夕凡尼亞大學的歷史理論課程。筆者對基督教建築的興趣與研究實在出於偶然:一九八四年初夏筆者正要往歐洲參加賓大的巴黎課程,出發的幾日前,在費城街邊買到一本置於户外廉售的《The Churches of Rome》,發現是本圖文並茂的好書,對初次要前住義大利旅行的我有莫大的幫助。它像陷阱般的勾引我墜入西洋歷史建築的魅惑中,同時開啟一扇進入基督教歷史的門扉。


 


        筆者在成功大學教授西洋建築史與美術史相關課程已逾廿年,也常受邀於文化社團講演建築、美術、音樂之相關題目。筆者於二○○二年至二○○五年在《台灣教會公報》開闢「基督教建築」與「基督教藝術」兩個專欄,發表四十多篇文章,範圍由初始基督教到二十世紀,引起廣大迴響。但每每重閱拙文,發現其中文筆不周、辭不達意處不少。一方面恨當時書讀不精,也期待再有機會訂正,才因此種下出版此書的心願。二○○五年起,多次受不同的學術單位邀約演講《達文西密碼背後的假說》,也出版了專冊,反應熱烈。由於秉持回歸基督教原始面貌的態度來思考與書寫,難免遭受教友的批評,但也受到更多讀者、學生、與聽衆的支持。研究基督教,若單抱《聖經》或教會出版的護教文獻,將落個維護自家門戶之嫌,有失公允。所幸如今風潮開放,不同宗教與文化的學者正打破樊籬,不再以護教為主軸。建構普世觀點的基督教為當下趨勢,過去引為禁忌的題目如今大鳴大放,出土資料也立即可得,且有英譯定本。筆者熱中於正典之外的文獻,同時重視歷史基督教學界的新證據與新發現,由他山之石來摸索耶穌思想與基督教的原貌。


 


        基督教文獻浩瀚,自不待言。本書所用參考書僅是滄海之一粟,筆者選擇原則如下:一、以宣教為主旨者不用;二、維護宗派或打壓其他者不用;三、網路資料不用;四、優先採用歷史觀點者;五、倚重歐美學術重鎮近年新出者。


 


       儘管我瞭解天主教《思高譯本聖經》,典雅流暢,貼切原義,但其人物與地點之譯名常非大衆所熟悉,為了大多數讀者的方便,本書所引經文依中文《和合本聖經》。本書出現之人名地名也盡量採用大眾熟知之譯名,但若遇訛傳者,改之,並予以說明。羅馬教宗的聖名依天主教光啟社所出《神學辭典》,但若有讀者更熟悉的名字,文中亦附之。使徒及聖人的譯名依《和合本》,之外的則依該語文之音譯之。同一位聖人各種語言稱呼不同,例如Peter(英)、Petrus(拉丁、德)、Petros(希)、Pietro(義)、Piero(義大利方言)、Pierre(法)、Pedro(西),指的全是彼得(伯多祿),也必須統一,避免聖人暴增。今人常同名,基督聖人甚之,常有異人同名的情形,如道明會的「聖約翰與聖保羅」(SS. Giovanni e Paolo) 並不是讀者熟知的福音作者約翰與使徒保羅,而是公元三六二年殉教的兩位羅馬官員;又如「殉教彼得」(S. Peter Martyr)是十三世紀道明會領袖,而不是大家熟悉的使徒彼得,凡此種種,均要澄清,避免張冠李戴。本地譯名尚有以英文發音走天下的習慣,造成讀者旅行上很大的不便,筆者有切身之痛,今能寫作,當盡力避免,因此筆者以原文發音中譯。行文中偶爾稱其他宗教為「異教」純粹為了方便;蓋異教pagan一字來自拉丁文paganus,原指鄉巴佬,或有貶意,但中文「異教」一詞,並無不敬之意。為了讀者查證方便,本書所引參考書目、作者、與學人逕以原文,書中某些無關乎宏旨的人名地名也用原文,請讀者見諒。書中引述很多的希臘術語,除了幾處不得不用希臘字母外,其餘皆改用拉丁拼法;如此讓讀者據之讀出發音,對習於希臘文的讀者只能致上歉意。


 


        本地從事基督教藝術的學者不多,相關的中文資料更是匱乏。筆者未曾經歷完整的宗教藝術史訓練,也不敢冒充專家,但多少有點行萬里路讀萬卷書的抱負。為了能少犯點錯,筆者多年來學習歐洲語言,也多次前往歐洲、北非、與中亞考察,其中尤以義大利去了二十多趟。筆者熱中攝影,多年下來,所拍幻燈片數萬張,能取其百一於文中舉證,不可曰不樂。筆者用傳統135相機。以35mmPC鏡頭拍建築物,以50mm、90mm、及105mm鏡頭拍攝細部,讓建築量體與空間感更能接近實際;不得已才使用更廣或更遠的鏡頭。多年來隨我去調查參訪的學生已達兩三百人,其中幾位熱心地協助本書文字及影像處理。


 


        面對基督教藝術的廣袤,我既有著螻蟻臨滄浪的驚懼,又怕誤人子弟,以管窺天。然而與其抱著惴惴悚悚的心境,倒不如接受學生與讀者們的鼓舞,懷著旅人筆記的心情書寫,期能以文會友,並留下教學生涯的紀錄。


 


 


王維潔


2008.06.16於欖蛋樓



 


 



  作者簡介】




王維潔,滿人,祖籍北京,出生於臺南。


 


擅長水彩畫與攝影,多次於國內外展出,風格清麗不俗。不僅專注於建築史與建築設計,對古代音樂及基督教神學亦有所涉獵。二十餘年來,於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系講授建築設計、建築歷史理論、美術史、音樂史相關課程。多次受託為成功大學製作紀念品及公共藝術,成大圖書館並為其畫作出版一套《藏書票》。著有專書《南歐廣場探索—古希臘至文藝復興》、《路康設計哲學》、《畫者手記》、《達文西密碼背後的假說》,並曾發表五十餘篇建築史與基督教藝術論文。


 


 


 


方舟之石4 方舟之石3 方舟之石2



2009年4月6日 星期一

CO-Q

CO-Q 



書名:CO-Q


作者:黃建宏、蘇育賢


出版:2009.04 初版一刷


尺寸:17cm × 21cm


頁數:288頁∕平裝∕全彩


定價:380元


語言:中∕英雙語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IP  1.當代藝術、2.文集


ISBN  978-986-7009-47-0 (平裝)


 


 


 


藝術即能量,獨特性就是能量值。


 


台灣當代藝術不是沒有事件,而是事件的影像沒有能夠顯影的場域,


CO-Q在2OO8有意識地創造出一種沒有邊界的事件。


 


CO-Q之書不是展覽的紀錄與回顧,而是這一群藝術家能量的延續。


它的重要性既在於延伸,也在於當下的現身。


 


相較於藝術能量的漫漶,展覽與團隊都是事件的短瞬,CO-Q之書以記錄自身和行動的延伸來抵抗文化失憶症的耗損。儘管出現在「CO-Q特展」之後,卻企圖開展出一種CO-Q的前事件場域──一種等待創造事件的力場。


 


CO-Q這一群年輕的台灣當代藝術家,他們青春正盛,有各式各樣的想法和創作活力。


當代藝術不艱澀、也非無病呻吟,CO-Q的活潑揮灑和天馬行空,正見證著好玩又豐富、充滿了能量的台灣當代藝術!


 


CO-Q等待的不只是藝術家、專家或收藏家,還有所謂「啥米攏唔驚」、重要的「你們」!


 


隨書附贈「CO-Q紙上藝廊」一套,共同和CO-Q一同參與、一同創作!


 


 


 


 【關於CO-Q】


/ 蘇育賢


 


陳舊的「新世代」,「喃喃自語」的政治


基於書內「CO-Q」(或稱Cold Q)成員都是一九八二年左右出生的年輕人,在回答「CO-Q」這個畸形的名稱到底是什麼之前,應先問問架起CO-Q的傑出創作者們,也就是目前普遍認為的「年輕世代」是什麼?暫且別理會「世代說」是否屬於一種霸道的命名,搜尋得到的描述辭彙如:「草莓族」、「肚臍眼文化」、「卡漫世代」、「頓挫」以及藝術圈最火熱的長青老字號「喃喃自語」等,其實都是爸爸們憂心忡忡替下一代取的名字,且在取名的時刻,透過命名控管、界定了年輕世代的框架。


 


但「世代指涉」對不準也卡住了好幾年,亦只能在既定成見裡回到表面上的「有無問題」。我不反對「政治藝術」,但我反對這個虛假的對立結構(政治藝術/喃喃自語),CO-Q企圖做的是擺脫這種「有意與無意的對立項」。如果只停留在「意義的再現」上做判準,藝術將再次陷入作品作為「密碼」、知識進行「解碼」的過往工作。而「新世代」並不是一個陳舊的炒作專用商標,供那些趕稿的寫手跟忙著出貨的畫廊使用,更不是「喃喃自語」或「頓挫」。「世代說」提供了一個現實實踐的基礎,世代之間也確實存在著差異,尤其是最根本的「感覺邏輯」的差異,但目前上述的世代歸類法都沒有創意且無實踐力,且被上一代指稱了這麼久,被指稱的對象應該站出來提出自己的觀點。所以,我以身為被指稱作「新世代」的一員,在還沒被無效的體制輪替換掉之前,提出了CO-Q。


 


CO-Q」,「Cold Q」


CO-Q既然不在上面所說的「政治」與「喃喃」的對立裡面,卻又企圖去提示某種世代觀點,那到底可以是什麼?假如依照Cold Q的字面去理解,會以為它是又冷又可愛的矛盾綜合物,但Cold在翻譯上有另一種解釋為「疏遠」、「冷淡」、「沒到位」。Cold具有一種往「無處」運動的狀態,是在面對既有被命定且已然成為公式的框架時進行脫逃。因為只有在一個「沒到位」且對極端進行「疏遠」與「冷漠」的運動中,擺脫被「大家」所命定的框架,才有可能展現出差異性。Cold沒有既存的位置,也不是集團指設,而是一個不斷逃離既有框架的運動。


 


那是怎樣一個運動法?


就是「Q」了!跟這個字眼的讀音(語感)息息相關,Q是台語的一個讀音,是一個沒有「名」的感覺稱謂。它本身就是「軟Q有彈性」的感覺指稱。Q總能在碰觸各個對象的同時,ㄉㄨㄞㄉㄨㄞ地滑過,碰到了卻又不碰到底的彈性變態,有點像是「隔靴搔癢」。搔不到癢跟ㄉㄨㄞㄉㄨㄞ滑碰都是一種「勾引」的感性之力,因為勾引,所以總是召喚著你的想像。


 


CO-Q」的企圖是什麼?


CO-Q試圖用「感覺」來策劃一個「感覺精準」的展覽。我們透過感覺不斷地將意義填入辭彙裡,我也以同樣的企圖心去創造CO-Q。CO-Q是針對某種力量與氣氛的形容詞,但由於這某種力量不屬於任何一個既有陣營,在沒有辦法用過往辭彙去描述它的情況下,我將它命名為「CO-Q」。


CO-Q有以下五種勾引質感:
1. 帥氣拉風有點壞
2. 動作很小高難度
3. 小感性的發明家


4. 冷眼旁觀也可嗨


5. 觀念總在一瞬間


 


 


 


 


【目次】


 


005    關於CO-Q


            -- CO-Q    /蘇育賢


            -- 感性的一小步,文化的一大步   從Cold Q論阿母失蹤的青春美學    /黃建宏


             -- CO-Q藝術的速度學向度:「光柵身體」    /雷煦光


 


033    CO-Q藝術家面面觀


           -- 王仲堃、林岱璇、林慶芳、黃雅惠、黃彥穎、黃海欣、黃嘉寧、陳萬仁、陳宛伶、劉千瑋、羅智信、蘇育賢、吳思嶔、江忠倫、姚仲涵


 


235    CO-Q當代藝術講堂──藝術家作品教學示範


 


278    CO-Q關鍵字


 


284    CO-Q連連看


 


286    CO-Q紙上藝廊


 


   


 


 


【作者簡介】


 


◎黃建宏


大學時,我在台中修習了四年化學,服完兵役後,我決定前往巴黎繼續進階的學習。在我當時揣想的未來研究計畫中,我徘徊在哲學與電影兩個領域之間,而在偶然的機會下,我接觸到Jacques Rancière在《電影筆記》的文章,他也就成為我日後的論文指導老師。二○○四年,我拿到了巴黎第八大學哲學所的博士文憑。目前,我在台南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擔任助理教授一職,也繼續從事影像的相關研究。同時書寫關於電影、當代藝術與表演藝術的評論,也翻譯過一些法國當代理論,如德勒茲、布希亞與洪席耶等人的著作。


 


 


蘇育賢


 蘇育賢,一九八二年出生於台南。        


 


我是個創作者,我創作作品跟展覽,也做一些音樂,現在還出了書──真是拍拍手。可是,別人問我在幹嘛卻回答不出來,似乎不想知道我在幹嘛的人更多。        


 


這本書有兩個最簡要的意義:        


1. 我們可以用比較有趣的方式讓妳(你)接觸年輕一代的當代藝術,它一點也不艱澀無趣。假如妳(你)喜歡模型、地下樂團、獨立製片甚至是A片,其實當代藝術也差不多就是這樣。如果妳(你)喜歡跟朋友聊那些東西,這裡就有一個新話題。         


2. CO-Q也可以出書,我相信這是具有勵志涵義的。


 



 CO-Q4 CO-Q2 CO-Q3


2009年4月5日 星期日

瓶裝記憶:京都之水

瓶裝記憶 


 


 書名:瓶裝記憶:京都之水


     KyotEau™: Bottled Memories


  作者:莊卉家


  出版:2009.04 初版首刷 (限量香水版)


  尺寸:11.5cm × 17cm


  頁數:384頁 ∕ 平裝 ∕ 全彩


  定價:600元


  語言:中 ∕ 英雙語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IP 1.香水、2.香水設計、3.京都


  ISBN  978-986-7009-56-2 (平裝)


 


 


 


對於一座城市的記憶,能否用一種氣味表達?


單單憑藉著味道,是否能讓人想起一座城市、挑勾起專屬於那城市的回憶?


 


 


 


【目次】


 


一、靈感


有關這本書的創意緣起


有關創意思考


有關創意心靈


有關熱忱


有關曖昧


有關日本風


有關設計


有關色彩


有關人生


有關氣味


有關記憶


 


 


二、京都記憶


町屋的記憶   


地下足袋的記憶


漫畫書的記憶       


三条通眾生像的記憶   


和服的記憶


掛單寺廟的記憶


 


三、創造一種香味


我記得……


調香師 Christophe Laudamiel


設計師與調香師的討論


憐情惜物


設計師眼中的簡潔


調香師鼻下的簡潔


編織入味的記憶


KyotEau™,京都之水


 


 


 


 【推薦序】


最好的「設計」入門書                        


/ 詹偉雄  (本文作者為學學文創志業副董事長•《數位時代》雜誌總主筆)


 


「設計」這一個概念(或這一組「字彙」)正在當今的台灣掀起熱烈風潮,不僅「設計師」變成一種魅人的職業,「設計」也好像成為小市民生活裡必要的一樁「工程」,從新買的房子到新購的自行車,我們(特別是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都希望藉由「設計」,來創造一種根源於(每一個人)自我內在質素的差異性──也就是所謂之「真摯的不同」(authentic difference)。


 


但是,也就如許多我們所熟知的「熱潮」一樣,「設計」這個概念的周遭,擠滿了滿心準備行動的「行動者」,卻缺乏「地圖」、「歷險紀」這樣的行前指南;由「懺悔錄」、「方法論」所建立的操作圖錄(mapping);甚乃至於「設計理性批判」這般的哲學性反思──少了這些深刻的心智活動或互動(或準確點說:「設計論述」),台灣即便口號再震天價響,卻硬是無法進入「設計社會」的大門之內,「行動者」也始終感覺「設計」是外在於自我生命世界的某個疏離字眼,是一個「must」的被迫工作而不是「should」的主觀嚮往,也因此,陸續便有人開始批判起這股「設計熱潮」,說它是另一個「葡式蛋塔」。


 


還好,有了卉家這本風格獨特、讀來興味盎然的書《瓶裝記憶:京都之水》,「設計行動者」們心中的焦慮和晦澀,可以暫時清掃一空。


 


說《瓶裝記憶》一書獨特,是因為它同時擁有「歷險紀」、「懺悔錄」、「方法論」三種個人探索角度,在地理和知識廣度上則拉開「法國香水文本」和「京都物質美學」兩個對張版塊,因而,《瓶裝記憶》便與市面上過量出版、已近「浮光掠影」程度的「彩色設計書」不同,它有著個人私密體驗的系譜、跨文化的客觀詮釋,以及與歷史對話的某種震懾之存在感。


 


說《瓶裝記憶》一書盎然,在於作者嘗試發動一場「突破視覺霸權」的嘗試,從其他的感官體驗(觸摸、聞嗅、辨聽……)來詮釋「設計釀生」過程裡的衝擊感和爆發力,我想,這也許和她在紐約做了多年的「香水包裝設計」工作有關──也正因為如此,「設計」變得立體、深邃、新鮮起來,但又與個人毫不疏遠;如同德國現象學哲學家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所說的:我們感覺到那個「設計」,彷彿已「棲居」(dwell)到了我們心中,不信的話,你可以翻翻書的中段,那幾位京都藝術家的告白,大概比任何旅遊書都更深刻地挑起了你「再訪京都」的渴望吧?


 


卉家曾是我的老同事(近二十年前,我們都在天下雜誌工作),這些年下來,同事們或多或少都有些變化,但唯獨她的改變最讓人驚奇:九○年代初,她單飛跑到紐約,用上班的積蓄註冊進入Pratt藝術學院,畢業後留在上城時尚產業打拼,曾是Ralph Lauren與Tom Ford的得力助手,如今她和瑞士籍老公(一位高能物理學博士)住在芬蘭的赫爾辛基;難能可貴的是:當年廣告部的卉家至今已出了好幾本的書──比絕大部分我們編輯部的同事還多!


 


看完她的書,我更真摯地相信:「設計」跟人追求自我的自由與可能性,是那麼地息息相關,台灣追求轉型與突破之際,需要的其實是更多在心情上、在生命抉擇上,願做「浮雲遊子」的行動者,如斯看來,這本書在此時此刻出版,也就更意味深長了。


 


 


 


【作者自序】                        


/  莊卉家 


 


打從我在紐約的知名香水品牌開始從事包裝設計師的差事以來,我就一直希望能夠進行融合我個人自身對設計和氣味感知的香水企劃。但是在步調緊湊又錯綜複雜的公司體制內,工作的案子總是接踵而至,讓人無暇好好坐下來、集中精力、召集合作者,專心促使我的想法實現。但不久後,就在我開始探索以寫作作為新的職業和生涯方向時,我擁有了一個想法──透過書本傳遞我對香水設計以及香水瓶和香水之間的關聯。


 


我在二○○六年夏天開始撰寫本書,但很快就瞭解到,我進入了死胡同。我本來希望整個企劃能夠圍繞在「印象」、「氣味」、「記憶」等主題上,卻發覺要清楚區別這些概念,並將它們有條有理的連貫在一起,實在很困難。在設計的領域裡,這三個主題並不常常組合在一起。這三者間的隱性關聯是什麼?有什麼具體例子能夠幫助我闡明這些連結?換句話說:我想要表達的到底是什麼?


 


幸運的是,每當我們轉換主題、開始做些不相關的事情時,點子總是會出乎意料地浮現出來。某一天,我在紐約的公寓裡無所事事,直覺卻在那時找上了我。我在一堆舊檔案中看到一張水杯的快照,那一刻,京都的僧侶曾幫我上過一課的記憶立即回返腦海。這是我靈光一現的瞬間。京都這座神秘的城市應該可以成為核心關聯,成為串連三個主題的創意性連結。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特徵。這特徵的獨特之處不只來自建築物和地形,同時也來自其色彩、光線、圖像、居民,甚至氣味。對我來說,京都的魅力不僅僅在寺廟、古老的儀式和藝妓,這些就算一般觀光客都能察覺得到,而是來自於京都本身,一個擁有卓越美感的地方。每當我遇到人生中的挑戰,需要平靜地深思熟慮時,就會離開紐約,到京都避難一陣子。隨著感覺到這城市給予的安慰在心中沉澱,點子也會源源不絕地開始從我的筆尖流洩出來。


 


接下來的步驟是氣味。想要找到一個有天賦又心胸開放,還能夠和京都的感覺連結起來的調香師並不容易。我渴望著真正的研究合作關係,可以和某人討論我的文章草稿、照片、進行腦力激盪。非常幸運地,我碰見了朝氣蓬勃的法國調香師:Christophe Laudamiel。在他對我的詩〈如果〉──為捕捉我在京都的氣味探險而寫──作出共鳴後,我倆一拍即合。


 


我相信好的設計並不在外觀,而在其傳達的意義。在這本書中,我試圖以引人入勝的方式和忠實的鏡頭呈現,盡力展現香水的構想如何被實現。為了避免落入「如何設計」的專論文章,我必須努力讓我的題材更具刺激性,並將大家的興趣吸引到「設計的過程」上。這本書描述我對京都的深入瞭解和經驗,也為設計和氣味之間的頓悟之旅繪製地圖。在某種程度上,這本書是我──如同其他香水設計師──如何思考的圖解式導覽手冊,指向由許多意外、偶然的連結轉化成的慎重審思。但至少,我仍希望這是一本具有蠱惑魅力的旅遊回憶錄、一份鮮明生動的京都寫照。


 


 


【作者簡介】


莊卉家 ﹝Della﹞,設計迷、香水設計師、作家,著有《紐約下城風格》和《紐約下城創意設計》。


 


 


 香水02 香水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