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美好狀態」的保存期限,是多久?--楊雅淳個人攝影展【PARK】
















生命中的美好如果都會腐敗,你還覺得美嗎?

以「腐敗」為觀點的一幕幕視覺饗宴,
顛覆一般大眾對於「美好狀態」;

獨有的「凋零美學」,不僅融合生死議題與時間性,
也展現出靜物畫面中的深透張力,與人生哲理的思辨觀點。


               展名 楊雅淳個人攝影展【PARK】
                                                     展期 2014/7/12 - 08/03 
                                                     展場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 巷6 號B1)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一場攝影狂熱盛宴╱「Exhibition M —— 東 京 麻 吉:攝影集&限量簽名海報展」



















【一場來自東京的攝影狂熱饗宴】

日本著名設計事務所 MATCH and Company Co., Ltd 
町口覚、町口景
資深攝影策展人
本尾久子
 exhibition M:東  京  麻  吉 
攝影集の作法+東京写真事情╱

bookshop M 獨立發行之全系列攝影集及限量日本攝影大師簽名海報
首度在台展出

                                             展覽會期    2014年8月8日(五)~8月31日(日)
                                             開幕茶會    2014年8月8日(五)19:00~21:00
                                             展    場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B1)
                                             參展人    町口覚&町口景(藝術總監╱MATCH brothers)
                                                               本尾久子(攝影策展人・總編輯╱eyesencia)
                                             企劃協力    二手舍 Nitesha   

★ 來台特別活動(免費參加)



       —8月9日(六)14:00~18:00 攝影集設計工作坊「攝影集の作法
         町口兄弟完整公開一本攝影集從無到有的幕後編輯過程,
         第一手分享與大師零距離互動。

       —8月10日(日)14:00~16:00 座談會「東京写真事情
         資深攝影策展人本尾小姐私密分享關於荒木、大道、実花、佐紀子的逸聞趣事。



攝影師心中失落的照片--《缺席的照片:關於那些沒拍下的瞬間》













在照片的缺席裡,
記憶變得比底片上的成像更鮮明;
沒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
留下的遺憾反而比持有一張照片更動人


什麼時候以鏡頭為眼睛直視著世界的攝影師,會選擇不按下快門?當她/他把相機舉起來,又沉默地放下時,在她/他眼前的故事場景又是什麼?

有不蓋房子的建築師,放棄製作作品的藝術家,不說故事的電影工作者,探索著寂靜的音樂家,在靜定瞬間陶醉深陷的編舞者。但是放棄影像的攝影師,是什麼樣的一群人?

透過這本書中蒐集當代歐美攝影師62人的故事中,你會發現,每一個攝影師都有他無法按下快門的那一瞬間;或者是拍下了但卻深鎖在盒子中的「不存在照片」。在我們身處的影像氾濫時代裡,一張刻意空白的底片格,究竟代表了什麼樣的意義?

這些手持相機的人們,不以照片而以文字訴說的故事,以照片的缺席,揭露了觀看與記憶的一切可能。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推薦序】完美的缺席/李威儀

文/李威儀(《攝影之聲》創辦人暨主編)

書名:《缺席的照片--關於那些沒拍下的瞬間》
編者:威爾
‧史岱西
譯者:吳家瑀
出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出版日期:2014.7.15






「攝影者容易患得患失。我經常這樣。」

捧讀這本書,不由得想起攝影家張照堂的「非影像札記」。一九八九年他以上面段告白,為那些七零年代只在他筆下顯影的畫面開場。

       淡海,夜十一時,除了浪聲,就是野孩子的笑鬧聲。一個母親哄著懷中的嬰孩說:「乖乖的,再哭就把你丟到海中間去。」有人丟過小孩到海中間去嗎?我拿著相機等待著。(1973.6.29
       當幾萬粒風沙從山的另一邊吹過來時,我好像聽到喃喃的歌聲,我看見七八個盲者在海邊走路,浪花不敢打在他們身上……1977.11.7

【推薦序】動心與動情/黃亞紀

文/黃亞紀(策展人、譯者,亦安畫廊台北負責人

書名:《缺席的照片--關於那些沒拍下的瞬間》
編者:威爾
‧史岱西
譯者:吳家瑀
出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出版日期:2014.7.15





十九世紀末,也就是攝影術的黎明之際,藝術家波納爾(Pierre Bonnard)、維亞爾(Edouard Vuillard)、孟克(Edvard Munch),甚至劇作家斯特林堡(August Strindberg),都在攝影。他們有些將攝影作為繪畫的準備,有些將攝影作為繪畫的另一版本,有些則視攝影為另一種自我投射。孟克的自拍照令人難忘。照片中那模糊且蒼白的眼睛,像是預知了他所有的陰鬱, 然而高挺的鼻子、方正的下巴以及強壯的身體,卻給人一種強迫的印象。他的心理並不健康,且充滿恐懼。這讓他越來越關注痛苦與死亡,他說「我繼承了兩個人類最可怕的敵人,痛苦與精神錯亂的遺產。」

2014年7月7日 星期一

【推薦序】拍或不拍的攝影問題/郭力昕

文/郭力昕(影像文化評論者,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副教授)

書名:《缺席的照片--關於那些沒拍下的瞬間》
編者:威爾
‧史岱西
譯者:吳家瑀
出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出版日期:2014.7.15





大概很少會碰到像我這樣的攝影評論者,總是勸別人少拍一些照片,無論是嚴肅的攝影創作,或者在生活之中。年輕時在新聞攝影課裡,我曾是修課同學中拍得最多的人,一個期末的小型圖片故事作業,其他同學拍回四、五捲底片,我拍了十幾卷,只因為那時我聽人說,要有好東西,就要勤拍照。老師肯定我的苦勞,給了我很好的成績,但我卻逐漸不太相信這概念有絕對的價值;才華因素之外,我發現循著同一種思維猛拍,而沒給自己不同角度觀看、思考的空間,數量並不會自動轉化成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