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26日 星期三

姚瑞中 Yao Jui-Chung

姚瑞中 Yao Jui-Chung 


書名:姚瑞中 Yao Jui-Chung


編著:姚瑞中


撰述:徐文瑞、鄭慧華、游崴、張晴文


出版:2008.0初版


尺寸:21 cm × 27 cm


頁數:544 平裝 彩色圖片


定價:1,30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009-40-1 (平裝) 


 


 


 


「便溺是他嘲諷的手段,自我治療同時做最後的反擊。無論是他到台灣六個外來統治者的登陸地去輕蔑地撒猴尿以諷刺歷史、做出金碧輝煌的馬桶指涉政治、權力的虛有其表,將History轉變為Shitory或是菊花寶典……,都可視作那種無以『解決』,只能運用退返到肛門期的手法,做出無能抗議的經典代表。」


 


 


        看似Kuso的無厘頭痞子行徑,難道就只是一個個自我發洩的行徑罷了嗎?


 


「姚瑞中曾說『所謂歷史都不過是後來的人詮釋出來的』。他往回看,發現以往所受的規範和教育在時代瞬間化為可笑的騙局,『可笑的是,就連我們的記憶也都是被運作宰制的』」,誠如鄭慧華提及,「姚瑞中這種種看似無稽且無能的動作,卻在在顯示了揭露這個大環境荒謬性格的力量,……帶著虛無性的深刻思考反映出來的卻是輕佻,他說:『要我怎麼去對別人說呢?說這一切都只是表面在玩弄,我心裡其實是很嚴謹的嗎?還是要對他們說,你們這些人表面總是很嚴肅,可是心裡總是在玩弄呢?』」


 


 


然而,這真正顯露出姚瑞中的初衷了嗎?時空的疊合,命運的不可逆,人類在無能的狀態裡,歷史如幽魂般糾纏著台灣,若說藝術價值關鍵於歷史之姿態,那麼藝術姿態與當時社會衝突的強弱,是否也決定了藝術價值的高低?……


 


 


 


 


【作者簡介】


 


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理論組畢業,曾代表台灣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2005橫濱三年展、2009年亞太三年展及許多國際大展,海內外聯展百餘次,也曾從事過小劇場、電影、美術史教學、藝術評論、策展等工作


 


著有《台灣裝置藝術》(2002)、《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2003)、《台灣廢墟迷走》(2004)、《台灣行為藝術檔案》(2005)、《流浪在前衛的國度》(2005)、《廢島-台灣離島廢墟浪游》(2007)、《姚瑞中》(2008)、《人外人》(2008)等書。作品曾被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及許多國內外私人單位典藏。


 


目前為藝術家、藝評家兼策展人,並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更多關於姚瑞中的資料,請見 www.yaojuichung.com


 


 


姚瑞中1 姚瑞中2 姚瑞中47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伊東豊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Generative Order

伊東豊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書名:伊東豊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     Generative Order


編著:伊東豊雄


譯者:謝宗哲


出版:2008.03初版


尺寸:14 cm × 21 cm


頁數:560 精裝 黑白‧彩色圖片


定價:45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009-39-5 (精裝) 


 


 


 


造就伊東往下一個設計邁進的能量。


 


 


【內容簡介】


 


伊東豊雄自1971年開始自己的設計活動,也在此同時開始撰寫文章,其中有針對其他建築作品的評論、或是旅途中的隨筆,不過最主要的,還是配合雜誌刊載論述設計概念所撰寫的內容。


 


跟隨著本書收錄的年代順序,可以看到初期的伊東在文章當中帶有批評社會的性格,直到「仙台媒體館(Sendai Mediataque)」(2001)一案才有重大的突破。書中收錄的四十八篇文章,可分為前仙台時期、仙台案施工時期、後仙台時期。讓我們看見伊東豊雄在思考建築的歷程轉變,以及他那充滿突破性的,著名的柔軟、謎樣的生物或動狀態、充滿現代前衛感的建築物們之構思來源。


 


 


【內文摘錄】


 


「自從在1971年開始了自己的設計活動的同時,我也開始寫了一些文章。有時候是針對其他建築家作品所作的評論、也有一些是寫自己旅途中的隨筆,不過最主要的文章還是為了配合雜誌的刊載、以及論述設計概念所撰寫的內容。因此對我來說,做設計和寫文章是具有相同地位的作業。


 


為什麼呢?這是因為在完成一個作品、並且開始寫關於這個作品的文章時,在設計中所看不見的、屬於自己的思考過程與思考的意義便開始可以看得到了。也就是說暗中摸索的建築概念在實現的那一刻總算明白了。


 


不過思考總是比實現的作品還來得稍微前進一步。而思考與作品之間總是存在著落差(gap)。不過也就是因著這個落差,而得以造就出使自己往下一個設計邁進與面對自己的能量。


 


就這樣地,作品催生出了文章,而文章則又導引出下個作品的意象,在三十幾年之間持續反覆著這樣的行為。」


——伊東豊雄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謝宗哲 (Sha Sotetsu)




2000年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2002年東海大學建築研究所設計組。2007年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從2006年起設立Atelier SHARE綜合計畫事務所,現為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助理教授、Atelier SHARE主持人。


 


譯有《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伊東豐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伊東豐雄建築論文選:衍生的秩序》、《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2009年秋天出版)等。


 


 


伊東1 伊東2 伊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