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7月24日 星期四

古典、違逆與嘲諷──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

古典、違逆與嘲諷──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 


 


書名:古典、違逆與嘲諷──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的文藝復興建築


作者:徐明松


出版:2003.07 初版一刷


尺寸:17 cm × 23 cm


頁數:160 ∕ 平裝彩圖,單色


定價:30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705-13-0(平裝)


 


 


 


「文藝復興」,一段改變人類世界的歷史。不過這個頗受爭議的字眼「renaissance」(再生),容易讓人產生歷史是中斷的錯覺,因此在歷史研究的領域裡逐漸以「人文主義」(humanism)一詞取而代之。鑒於國內長久之習慣,這裡仍沿用「文藝復興」一詞,但將及置入引號內,以茲區別。


 


    在這本介紹「文藝復興」建築作品的書中,我嘗試以建築大師為單元,深入淺出地釐清「文藝復興」時期建築語言演變的邏輯,找出形式如何傳承與創新。再者,建築師在面對複雜的歷史脈絡、經濟條件與權力鬥爭時,又如何以形式的工具詮釋、嘲諷與對抗來自外部的力量,這正是形式解讀最值得一書的面向。文中也嘗試以略帶旅遊的方式切入,希望提供一般民眾欣賞西方古典建築的入門工具,也期望為我們亟待提昇美學的社會,注入點愉悅的養分。


 


 


 


【目次】 


自序


 


菲利浦.布魯涅列斯基


       無限空間與「異教」形式的營造者


 


雷翁.巴蒂斯塔.阿伯提


        心靈的虛無與正統古典語言的奠基者


 


多納托.布拉曼特


        古典的繼承與透視錯覺的運用


 


布翁納洛帝.米開朗基羅


        晦澀的心靈與古典語言的違逆者


 


桑吉歐.拉斐爾


        古典建築之神經、血與皮的填充者


 


亞柯坡.聖索維諾


        威尼斯、神話與語言的崇昇


 


朱利歐.羅馬諾


        時代的轉變與語言的嘲諷


 


安德烈阿.帕拉底歐


        大地抽象的舞者


 


參考書籍


索引


 


 


 


【自序】


歐洲古典建築學習記述


/ 徐明松


 


所有的創作中,建築是最難藉由展覽傳達真實感受的,因為它的不可移動性限制了一切,它植根於土地,真正的氛圍只有透過現場的真實尺寸、溫度、光線……,才能盡窺堂奧。因此學習建築,絕對無法止於書本,出國旅遊、讀書,體驗建築周遭散發的一切,是對建築感興趣的人的必經之路,有點辛苦,卻值得回憶。


 


 


旅程的開端


旅歐的第一年(1989年9月到義大利),在義大利亞平寧山脈(Catenna degli Appennini)中部山城貝魯加(Perugia)學義大利文,這是專給外國人就讀的大學城,儼然小聯合國,一個用「洋涇濱」義大利文統一的聯合國。講起學義大利文,真有一籮筐趣事與糗事,剛開始光記動詞變位就讓人氣結,現在式、遠過去式、近過去式、未完成過去式(imperfetto)與未來式,這只是直陳式(indicativo),要成為有文化的義大利人還得熟練條件式與虛擬式(congiutivo),一個不規則動詞有多少變位就有多少罪受。最令人懊惱的還是各人學習速度的不同,西方人總是遙遙領先,更別提那些來自臨近拉丁語系國家的西班牙、葡萄牙或法國人,不一會兒,講起義大利文已經是半個義大利人了,真是讓人氣餒,最後只好一堆義大利文講得很爛的東方人聚集在一起,自生自滅。不過偶而也會有些好心或「特殊氣質」的義大利人願意耐心跟東方人交談,或者還有一種先天就討厭與西方人來往的伊斯蘭教徒,譬如說中東、土耳其與北非人。像我們就有個土耳其死黨,名叫Lutfullah(意思是「謝天」),一遇假期,我們就跟這位「謝天」四處遊蕩,行程泰半由我決定,因為他在乎的只是我們有沒有聽懂關於他心中伊斯蘭的一切。只有內人安宇是他最忠實的聽眾,因為一到達目的地,我就忙著瀏覽城市,看建築,無暇聽他偉大的論述。我們那一口破義大利文竟然可以延續「薩伊德」式的話題,現在回想真是不可思議。不過,那一段時間大概是自我懂事以來最「混」的一年。書看得少(反正也不甚理解),成天不是玩就是看電視,討論的話題大抵是市場那一個攤販找錯了錢 (因為義大利幣值小,一萬里拉當時也不過二百台幣左右),或者是Corso Vannucci(貝魯加城最重要的一條大道)街上那裡又出現了沒聽過的名牌服飾,反正樣樣都新鮮,上課、買菜、逛街、買書.....,凡事只要有義大利文為中介就有新鮮事。


 


在那段「打混」的日子裡,唯一「寓教於樂」的事,就是前輩告誡的:體驗建築。在老城別的沒有就是歷史建築多,因此我另外一個娛樂就是分辨那堆看來神似的建築建於何時、屬於那一種式樣。當時想,如果能搞清楚各時期的建築式樣:羅馬式(romano)、早期基督教(paleocristiano)、拜占庭(bizantino)、仿羅馬式(romanica)、哥德式(gotica)、初期文藝復興(prima rinascimentale)、盛期文藝復興(亦稱矯飾或風範主義,manierismo)、巴洛克(barocco)與洛可可(rococco),至少不會辜負家人的期望。因此買了各個城市的導遊書,每到一處必核對參觀作品與創作時間,無論雕刻、繪畫與建築都不放過,作者名字也加以熟記,一年倏忽即逝。不過事情其實比想像中的複雜,因為歷史建築在百年、千年的歲月中來回被修改、增建,有如「羊皮紙」般多樣重疊,不易辨認。


 


 


搬遷


1990年9月遷往威尼斯,進威尼斯建築學院。真正認識古典建築始自威尼斯,這裡可以邊上課邊參觀,出現疑問隨時可向老師、助教請益,再加上威尼斯周邊,威尼托(Veneto,省府威尼斯)、翡冷翠、米蘭與曼圖瓦城遍佈了精彩的文藝復興建築,因此開始了課餘之後的另一個「旅遊行程」。


 


 


私密的威尼斯(Venezia)


這座城市的誘人之處絕不僅於地理所形成的「交疊」紋理,或逐漸凋零與衰頹的美,她還是歷史學家黃仁宇書中最早的資本主義國家,是地中海曾經叱吒風雲、呼風喚雨的海上王權,一度殖民地遍布亞得里亞海與地中海沿岸,象徵威尼斯的獅子就是辨認其權力足跡的最佳標誌。建築史學家曼弗列德‧塔夫利(Manfredo Tafuri)以「印象畫派與私密」(impressionistica e intimistica)形容之,讓人更得以進入城市的深層結構,一股呼之欲出的城市自明性,讓人浸淫在難以忘懷的記憶與私密誘出之間的蠱惑裡。沒有任何一座城市沾染了這麼多的記憶、潛藏了這麼多無以名狀的誘人因子。一個來自卡爾維諾旅人/馬可波羅的童年記憶,然後在這個記憶上,藉由不斷的移動/旅行,堆疊新的記憶、擦拭舊的影像,這個隱喻所形成的神話威尼斯就是歷史學家亟待解密的威尼斯。當然這樣的記述只讓我們看到威尼斯懷舊的一面,我想也就是這份對逝去時間的追憶,產生了無可名狀的私密性。日後的威尼斯歲月,就這麼依循著幾位建築史老師、助教的指引,來回穿梭在這充滿記憶、迷宮式,但有點「黏滯」的城市裡。


 


威尼斯從七世紀以來就是一座拜占庭帝國統治的城市,即便中世紀末逐漸取得地位,也受哥德式建築影響,卻始終保持了拜占庭建築的風格。1527年,聖索維諾「避難」於此,具「羅馬特色」(romanita)的文藝復興建築才於此開展了歷史扉頁,之後又在「繼任者」帕拉底歐的詮釋下發揚光大。藉由兩位建築巨匠的「生花妙筆」,將來自羅馬的古典語言融入波光跳躍且專屬於威尼斯的拜占庭語言之中,為浸淫在拜占庭、哥德式樣風味的「輕盈」水都威尼斯的視覺饗宴開創了新的一章。作為威尼斯共和國的官方建築師,聖索維諾座落在威尼托外的作品佔極少數,絕大多數都位於威尼斯老城的關鍵位置。至於帕拉底歐的作品,除兩座精彩的教堂位於水都威尼斯外,大部分都散佈於威尼托省的波河平原(Pianura di Po)上,官邸(Palazzo)建築集中於維欽察城(Vicenza),別莊(Villa)則散落於郊區和緩的山丘上。


 


 


翠綠之城翡冷翠(Firenze


翡冷翠是令人忙碌的城市,就像柯比意第一次義大利之旅,光是這個地區他就停留了兩個月之久,且只專注在研究哥德式樣,可以想見如果加入精彩的文藝復興建築,柯比意的托斯卡納之旅恐怕得耗時經年。本書介紹的幾位先鋒型文藝復興建築師,重要的作品幾乎都在翡冷翠及周邊,尤其是布魯涅列斯基的作品全數在翡冷翠,因此此地作為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完全當之無愧。不過剛開始遊走於這些作品之間,也無法盡數得其精義,就像布魯涅的「異教」傳統,諸如帆拱或拜占庭語言,如果沒有更深入、整體性的介紹也很難窺其堂奧,而阿伯提的建築如不放入當時的政治鬥爭與他自己幽暗的個性中,也無法呈現其語言深層的一面。無論如何想深入認識西方古典建築的確需要不求近利的耐心,在「浪蕩」的行旅中慢慢培養出一種文化心態,這裡有美學,也有歷史。


 


 


米蘭(Milano)與曼圖瓦(Mantova


米蘭是義大利最繁華的商業中心,細膩的歷史積淀同樣不惶多讓,除那巍峨的哥德式主教堂外,布拉曼特早期幾個作品也離主教堂不遠,像聖薩提洛的聖母瑪麗亞教堂(chiesa di S.Maria presso S.Satiro)、聖安布洛吉歐的神甫宿舍與中庭(canonica i di S.Ambrogio)與聖寵瑪麗亞教堂祭壇(Tribuna di S. Maria delle Grazie)。還有建於西元四世紀,之後分別重建於十二、十六世紀的大聖羅倫佐教堂(Chiesa di San Lorenzo Maggiore),其形式明顯綜合了仿羅馬與拜占庭式建築的語言,磅礡的氣勢值得一看再看,再來就是古典建築史必然一提的仿羅馬式建築──聖安布洛吉歐教堂(Basilica di Sant'Ambrogio),層進的空間、優美的柱式比例,完整保留了北義大利對古羅馬建築的想像。米蘭附近非常值得一去的城市就是曼圖瓦,這座城市除阿伯提晚年兩座重要的教堂──聖塞巴斯提阿諾教堂(Chiesa di S. Sebastiano)與聖安德烈阿教堂(Chiesa di S.Andrea)──外,還有朱利歐‧羅馬諾1527年以後大部分的作品,或許第一次拜訪這座城市很難體會她的重要性,然而多次來回琢磨後必能看出老城仿羅馬的基調,如何在阿伯提的初期文藝復興與朱利歐的盛期文藝復興(矯飾主義)的詮釋下,展開一場語言與時代對話的遊戲。


 


 


深入羅馬


瞎晃了一學年,交了不少韓國朋友,其中之一曾在羅馬附近的蒂沃里(Tivoli)老城待了一年,跟義大利教育部申請了研究阿德里阿納夏宮(Villa Adriana)的許可,每天好整以暇地騎個腳踏車,帶個速寫本、皮尺,研究夏宮的一切,可別小看這座為阿德里阿納帝王建的避暑別莊,阿德里阿納酷愛建築,曾直接參與羅馬萬神殿的設計建造,日後他四處征討,遠及希臘埃及的所見所聞與奇風異俗,經過詮釋與再詮釋,幻化成這座宮殿的片斷記憶。這座令後世嘆為觀止的建築群,正是帝王記憶描述的結晶,裡面的紋理與空間組織完全是有機、出奇不意的。或許就是這種接近烏托邦夢想與多樣文化的交雜,創造了一個挖掘不盡、充滿想像力的作品。巴洛克以後多位重要的建築師,像波羅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柯比意(Le Corbusier)與路易斯‧康(Louis I. Kahn)等人皆在此獲得靈感。


 


學期結束,在羅馬覓得一屋,我們決定追隨前人腳步一探古都究竟。或許是羅馬夏天的炎熱,古蹟、博物館、扒手太多,兼且費里尼式的荒謬場景不斷浮現,四十天是夠緊張的了,除羅馬周邊的蒂沃里與歐斯提亞(Ostia)老城以外,幾乎天天就蜷在羅馬古蹟區裡。就別提羅馬的七、八月有多熱了,成天背著相機與相關資料在一無遮蔽的天空下與豔陽搏鬥,每出門兩天得休息三天才能復原。就這樣從古羅馬,早期基督教、仿羅馬、哥德、文藝復興、矯飾主義與巴洛克式樣一路亂看,四十天過去,人黑得只見牙齒,回到威尼斯,鄰居都以為我們渡了長假歸來(古銅色的皮膚在義大利可是富裕的象徵),哪知我們是去當了歷史的奴隸。


 


羅馬是沉重灰暗的,羅馬人則是無可救藥的宿命,這樣的一座城市連挖地鐵都面臨重重困難,有一點像日本京都,地鐵不是主要的交通工具,靠的是公車,只是羅馬更難,因為她的紋理不似京都規整,過多的歷史遺蹟更讓羅馬人不知所措,在保存與發展之間找不到好的平衡點。儘管如此,羅馬仍是過癮的,想想什麼地方可以找到那麼多不同式樣的歷史建築,不僅多樣而且精彩,奪魁的自然是古羅馬建築,文藝復興應該是她再創生命的第二春,因為文藝復興十五世紀初發源於翡冷翠後,很快就轉移到羅馬,在布拉曼特、拉斐爾與米開朗基羅等人的耕耘下再創新機,包括像聖索維諾、朱利歐、貝魯齊(Baldassarre Peruzzi)等人在1527年的羅馬大掠劫(Sacco di Roma)之前也有精彩作品留下,隨後羅馬的巴洛克建築就在盛期文藝復興的影響下,將古典語言推至極致,這自然得歸功於三位巴洛克建築師:達‧寇爾多納(Pietro da Cortona)、貝爾里尼(Gianlorenzo Bernini)與波羅米尼。


 


 


塔夫利與文藝復興


義大利的第三年,1992年10月,建築史教授塔夫利結束養病回校開課,而且開的是〈文藝復興建築專題〉。我在《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一書也提到:「回頭說我進威尼斯建築學院的第二年,學院知名建築史教授塔夫利銷假返校,先前因心臟病赴美就醫,學生都在猜測他的健康情形能否重啟課程。後來課是開了,但都是專論文藝復興的課程,當代的部分則交由得意門生法蘭契斯柯‧達‧柯(Francesco Dal Co)與馬可‧德‧米給利斯(Marco De Michelis)兩位教授負責,前者通論建築史,後者則細膩地專論當代的某時期或派別,後來才從一篇訪問中得知,塔夫利在八○年代後就不太碰觸當代建築史,他認為該說的話都已說完,對於那些『太多美學,太少倫理』且執迷不悟、自以為是的專業人員,他已無話可說」。因此往後一年半的選課,焦點完全集中於文藝復興。這一年半也是我不斷深化對文藝復興建築認識的「唯一」一段時間,1994年2月塔夫利突然過世,對我以及對整個建築學院都是一項極大的打擊,學校降了半旗,學生、同儕都哭了,他是一位一生堅持理想的學術鬥士、嫉惡如仇,他的廣博與深入讓我在文藝復興與當代建築都受益良多,不僅如此,他也給了我對抗這個世界的道德勇氣。就像安宇在一篇追憶塔夫利的文章所說:「塔夫利就像耶穌基督,而那些學生就是他的門徒」,如今走進威尼斯建築學院的大門,左邊一株成蔭的大樹,正是當年學生為他種下的紀念。


 


塔夫利走後,我與文藝復興之間的關係並沒有因此而結束,陸陸續續還聽了幾年相關課程,持續旅行,直到1999年1月回國。


 


 


關於本書


回國後,先是在東海大學建築系開了<義大利建築>的課程,集中討論文藝復興以後的義大利建築,之後又有機會在誠品策劃第八期十二場系列講座,主題〈看得見的城市—談歐洲古典建築的歷史傳承與不連續性〉(2000/2-5),讓我有機會進一步整理相關的筆記與資料。本書則是第十六期十二場系列講座,主題〈文藝復興建築大師──從布魯涅列斯基到帕拉底歐〉(2002/10-12)內容的集結,講座開始前即完成初稿,講座期間學員的不斷提問,讓我覺得有必要適度修改內文。再加上演講的口白非常不同於文字書寫,前者活潑、天馬行空,而且有更多影像及範例說明的優勢,如何將重邏輯的書寫搭配上前者的靈活,應該是可以研究的書寫形式。總之,在五到七千的文字鋪陳中,以少數實例詮釋建築師一生多采多姿的創作生涯,及其與歷史間的複雜關係,不是件容易的事。此外,書中挑選的八位建築師僅代表文藝復興研究的主軸,也是目前歐洲古典建築史資料累積較多的建築師,嚴謹的歷史研究自然不能忽略其他許多重要建築師,像馬爾提尼(Francesco di Giorgio Martini)、達‧桑尬羅(Giuliano da Sangallo)、貝魯齊、弗拉雷特(Antonio Filarete)、阿馬納第(Bartolomeo Ammannati)、塞爾里歐(Sebastiano Serlio)、聖米凱利(Michele Sanmicheli)……,因此本書難免有遺珠之憾,來日如有可能再加以補足。


 


本書的出版得感謝田園城市的陳炳槮先生的支持,席芬、銀玲、與美滿在編輯上的費心。另外還得感謝誠品活動組工作人員:淑卿、珮文、阿富與嘉芬,是他們讓我有機會與更多人分享個人的研究成果,當然也要感謝那些耐心聽我講完十二講的學員,他們的質疑與發問讓本書在最後修改中發揮了功效。最後得感謝陪我走完「義大利行腳」的可愛妻子安宇,她除了是我所有文章的嚴厲批評者外,也是我個人專屬編輯,沒有她這本書將更形失色。


 


2003年7月13日 星期日

這裡,那裡──我所看到的義大利城市

這裡,那裡──我所看到的義大利城市 


書名:這裡,那裡──我所看到的義大利城市 


作者:林一中 


出版:2003.07 初版


尺寸:21 cm × 17 cm


頁數:128平裝彩色


定價:30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705-04-1 (平裝) 


 


 


 


在未踏上義大利這個地方之前,所有的經驗來自報章雜誌、電影、或是友人寄來的明信片,刻意挑選的角度、修過的毛片,或是將無法控制的因素規避於畫面之外,但不知邊框的外面是什麼?到了這裡,可以清楚的看到邊界之外與之內這兩個角色其實是相輔相成的。其概括的形,我們可以說它繼續在描寫,而且是朝向它所運作的所有方向。在城市中違建、擴建、整修、拆除等等所產生的是新的活力與機會,跳脫保存過久的現狀,加入新的可變因素,提供一條新的線索與延伸出最可貴的「美」。


 


書中以米蘭這個城市做為起點,延伸至義大利其他城市,所看到的是一份樣本,這是屬於「義大利」的。在義大利有許多城市非常具有代表性如羅馬、威尼斯、佛羅倫斯、龐貝等,那些經典街景、建物、教堂、山城等,與只是借用平面的閱讀書籍圖像到現場的體驗,實在有著極大的差異;光線的溫度、空氣中的味道、義大利文的音調外加在此相遇的觀光客等等,這些狀況讓一切變得更真實與清晰。作者藉由參與將那份美說出來,希望放鬆一些既有的認知、凸顯觀察的本意,產生不同於一般看待城市的方法。


 


 


 


【目錄】


006 義大利這個地方 


城市的表皮→城市的櫥窗→城市的潛力


→靜止的城市→最真實的表象


       


012 我所看到的義大利城市


陌生到熟悉的城市──Milano(米蘭)


靠海而生的山城──Genova(熱納亞)


一個被撐高的城市──Lucca(路卡)


不同高度平面的城市──Siena(西亞納)       


到處可以賣錢的城市──Firenze(佛羅倫斯)


永恆的城市建築──Roma(羅馬)  


串連兩個城市──Napoli(拿波里)


經典的城市──Pompei(龐貝)


美與醜的城市──Venezia(威尼斯)


 


096 人建築


Muhan→Noriko Nagashima→Stella→


Sanliv Sahai Srivastava→Artemiza→


Tiziana→Kuniki Kazushiro→


Cinzia Fontana→Carlos Hartado→Masahiro


 


118 建築人性      


建築人性→人性與型式──建築型式→


建築型式的延續→閱讀空間→


閱讀──建築的感覺型式→


閱讀記憶符號──建築型式→城市建築與閱讀→空間隱喻


 


 


 


【作者簡介】


林一中


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學士、國立台南藝術學院建築藝術研究所碩士,於2001年以交換學生的身分至義大利米蘭藝術學院舞台設計系進修。


現任大葉大學空間設計系兼任講師、理用空間研究室負責人。


著作:《裝置建築──區域形式轉化之演繹》、《這裡,那裡──我所看到的義大利城市》


 




2003年7月6日 星期日

穿牆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穿牆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書名:穿牆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作者:沈祉杏


出版:2003.07 初版 / 2004.12 二刷


尺寸:17 cm × 23 cm


頁數:288平裝∕黑 & 彩色


定價:42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705-11-4 (平裝) 


 


 


 


柏林,曾經是一座陸地上的孤島,曾有著一條捉弄命運的隔離長牆,而今,堅固的牆早已倒塌,東西兩邊的人也已經可以自由穿牆而過,但面對城市裡坑坑洞洞的歷史遺跡,該怎麼重新出發?


 


柏林可以說是歐洲唯一一座將二十世紀滄桑全都錄的城市,世紀初的繁華、世紀中的戰事以及政治上的冷漠,一一展現在她城市的肌理脈絡中;作為統一後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首都,肩負著釐清德國過往與未來的重大使命,然而除卻冰冷理性、代表著富強現代國家的分類指標,尋常的她散發出什麼味道?透露出什麼風華?她有一種難以言喻、在其他城市裡感覺不到的獨特調調,說不上是舒適悅人的,只能說她很有個性;就像德國電影《蘿拉快跑》裡的蘿拉,染著怪異橘紅色頭髮,長得不美不醜,也非有稜有角,身材雖高卻不修長優雅,衣著既不時髦也不復古,個性叛逆孤僻,表情冷冷,但意志力堅強,總想一再改寫歷史。


 


本書以德文「Berlin」(柏林)、「Einheit」(統一)、「Raum」(空間)、「Leben」(生活)、「International」(國際)與「Nachdenken」(省思)分章,這些德文字所涵構的主題,與兩德統一後的柏林都市、建築發展有著深切的關係。在這些德文字義所涵指的主題下,挑選出統一之後柏林的新建設案例,案例挑選標準以下列指標為準則:1. 所涉及問題較具代表性;2. 在建築上達到較為優秀的成績。


 


柏林城市,無論是在政治上、戰略、經濟或是人文方面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像這樣大規模的城市重建,在近代以降的歐洲城市中,尚未發生過,可以預期所面臨的高度困難;另外,二次戰後德國政府傾向政治化人性,加上德國民族性的天生謹慎,在面臨都市重建問題時,必然採取非常慎重的處理方式,因此可以預期,無論手法高低與成果如何,這些都將提供都市計畫與建築界許多寶貴的經驗。


 


 


 


 


【目次】


   


Berlin.  柏林城市印象拼圖


眾生相柏林人


她的過往柏林黃金二○年代


靜止的流動場所柏林的車站


踩大街何處去柏林的廣場


歡樂與美麗的訴求柏林的大型集會


井井有條的自然柏林的綠地與水


 


Einheit.  統一後的政治性建築語彙


民主與透明政治的象徵舊帝國議會大廈


政治與戲劇總理府


無聲的莊嚴總理府


邁向透明的法西斯外交部


專利事業的多元訴求聯邦印鈔廠


開放的中間路線社會民主黨黨部中心


 


Raum.  關於曾經消失與新興的城市空間


尋找失落的城市中(重)心柏林宮殿廣場


保守與前衛的爭執巴黎士廣場


不是廣場的廣場亞歷中大廣場


資本主義的速食連鎖店波茨坦廣場


迷霧中的都市計劃布來沙德廣場


柏林的巴黎夢歷史博物館


 


Leben.  純屬輕鬆的市民生活


內院天地中的商機市中心區的藝廊與咖啡館


大眾消費與建築實驗室福里德里希購物走廊


頹廢的創造美塔哈拉斯


古典的現代漢堡車站現代博物館


高科技的詩情畫意菲樂多隆


純柏林口味啤酒文化釀造場


 


International.  各國競艷


使館建築新介面北國大使館群


雕塑性的律動墨西歌大使館


國家與個人風格的對話奧地利大使館


有限中的無限荷蘭大使館


歷史與政治的雙重使命以色列大使館


殘存的現代建築英國大使館


 


Nachdenken  對於歷史的反省


歷史的包袱與大師的秀場猶太博物館


輕快的沉重記憶漢斯.加林斯基小學


絕對建築的堅持暴政地形


紀念碑本質的爭議焦點記憶之地


圍牆線上的故事和解教堂


無所不在的歷史警惕紀念建築與紀念碑



附錄


柏林簡史


圖片出處


參考書籍


專有名詞釋譯


柏林市地圖


交通網線圖


 


 


 


【作者簡介】


沈祉杏,1970年生於台南


 


中原大學建築系肄業


柏林藝術大學建築工程碩士


柏林藝術大學建築工程博士


獲得德國NafoG博士獎學金與德國DAAD學術交流獎學金


 


19932003年其間,於德國柏林Feddersen und v. Herder 建築師事業所、台南吳金福建築師事務所、高雄榮九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德國柏林Widak建築師事務所、德國柏林Tonon建築師事務所、德國柏林GMP建築師事務所、上海現代建築有限公司等擔任建築設計師。


 


著有《歌樂美––土耳其卡葩多其亞的庶民建築》、《日治時期台灣住宅發展18951945》、《穿牆故事––再造柏林城市》。


 


dA夯 02 : 第三(域外)世界 Third (Other) World

dA夯 02 : 第三(域外)世界 Third (Other) World 


書名:dA夯 02 : 第三(域外)世界 Third (Other) World


專欄策刊曾成德  Chuntei David Tseng      


專題策刊:施向誠  Leslie Shih     


                    劉克峰  Ke-Fung Liou


             何以立  Albert Ho


撰述(按篇章序):


施向誠               Leslie Shih     


姚嘉珊               Marisa KarSan Yiu                 


羅蘭.古堤海茲    Laurent Gutierrez          


薇拉芮.波特菲斯  Valerie Portefaix           


尼克.吉拉克       Nick Gillock                 


艾米爾.梅索       Emil Mertzel                  


林志明               Chiming Lin          


陳浩揚               David Ho Yeung Chan            


林友寒               Yu-Han Michael Lin                


梁思聰               Sze Tsung Leong           


王志弘               Chih-hung Wang           


程宗賢               Chung-Hsien Cheng   (中譯)


  


出版:2003. 07初版


語言:中英雙語


尺寸:27 cm × 23 cm


頁數:144頁 ∕平裝 ∕全彩


定價:350元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SN 172-817-7602 (平裝)


 


 


 


【目次】


 


 Editorial  / Leslie H. Shih


    策刊詞  / 施向誠


 


 Behind the Label: the global assembly  / Marisa KarSan Yiu


    商標背後──全球化裝配  / 姚嘉珊


 


 PRD Stories  / Laurent Gutierrez + Valerie Portefaix


    珠江三角洲的故事  / 羅蘭.加提瑞斯+薇拉芮.波特菲


 


 Mediated Immediacy and the nth-World  / Nick Gillock and Emil Mertzel of Lookinglass Architecture + Design


    中介即時性和第N個世界  / 尼克.吉拉克、艾米爾.梅索/視鏡 建築+設計工作室


 


 Heterotopia and Cinematic Spac  / Chiming Lin


    異端地帶與電影空間  / 林志明


 


 Behind the "Glocal"  / David Ho Yeung Chan


   「全球在地化」之後  / 陳浩揚


 


PROFILE  作品


 Three Projects : The Disappearance of Being  /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cts


    三件作品:存有的消失  / 貝西特-邦濟歐-林 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CRITICISM  評論


 Erasure is a Form of Building :


    Three Recent Projects by Behet Bondzio Lin  / Sze Tsung Leong


    拭去是建築的一種形式 ──


    Behet Bondzio Lin Architects的三件近作  / 梁思聰


 


BOOK REVIEW  書評


 A Companion to the City  / 王志弘


 


 


 


【策刊詞】


 


你是否聽過一句話:「好奇心害死一隻貓」?我個人覺得值得深思的是句子裡對追根究底的態度竟抱持如此負面的意涵,它暗示一個悲慘的結果常常源自過度的細問追究。另一方面,我們無疑是活在一個人類自古以來未曾存在的資訊滿載時代,然而不幸的是在面臨即將要被資訊超載所吞噬之下,再沒有比裹藏在熟悉舒適的繭殼與安適的糖衣更能令我們心安。也無怪乎我們眼見許多觸發新意、啟迪思潮的出版品在近年消失無蹤,繼之而起的則是以生活時尚與所謂「引領品味」之類的主題蔚為建築刊物的主流。此一諷刺在於當我們在共同意識裡正要徹底去絕八○年代晚期惡夢般的浮誇張狂之時,卻又再次群集主動追逐搶進另一種更為擴張似如泡泡糖的膠膜狀態:這是否是我們建築界不願肯定知識價值與理論意義的一種怯懦?我將之稱為「味精」(穀氨酸一鈉的有毒變體)徵候群──一種人工合成、易於取得的誘人甘味,表面上只留下難過不適的後勁,其實卻已對身心造成深遠的傷害。耐人尋味的是,味精(食品添加劑)不正是今天第三世界的代表產物?


 


因此本期d'A的主題「第三(域外)世界」,將是一個綜合性的探討──不僅是針對「第三世界」這個(輕蔑的?)標籤,也是針對我們此時所處的一種瞬時性狀態,此一「域外」的世界則挑戰了傳統的標籤化命名。這些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藝術家/建築師和評論者,分別探討了以上議題,並促成了刊登在此的作品及文章。


 


從為求滿足第一世界的消費品味而生的大量生產機制的殘酷現實中,到一對來自洛杉磯的建築師藉此探究所謂的真實/擬像,同時併同了第一/第三世界的二分法;從香港年輕藝術家以反諷手法探求其在快速轉變的涵構中不斷被模糊的身分認同,到一對法國移居者檢視一個因變遷而繁榮的新興區域實體。從這些作者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發現一個新的模式:各種空間尺度的邊界不斷被侵蝕,而任何強加絕對的實質界限和分野的嘗試,實際上都將是徒勞的。不管是地理政治的、經濟的或文化的,新的地景都是可滲透的、流動的,因此身為空間塑造的相關元素的觀察者和製造者,我們必須準備好從不同層面來理解我們所做決策帶來的影響,而這需要我們所有人重新評估現今的空間觀念。我認為特別是現在還有二個尖銳的次要主題,將進一步闡明於下文。


 


從姚嘉珊「品牌蜘蛛」的個案中,我們可以一瞥服裝產業的狀況及其與建造業間奇特的鏈結;但是這不再只是新的工廠類型而已,而是整個生產和消費體系在過去兩個世紀來發展成了一頭巨獸。自19世紀以來我們承襲了建築上的傳統,亦即一個代表了最終獨斷式的空間幻想的機械整體:從政治經濟的總體系統到身體各部份的紀律都必須履行看不見但卻到處存在的消費體系的節奏,一直到了20世紀末期,工廠的體制依舊是社會上重要的但卻通常被忽略的部分。姚嘉珊研究的重要性在於顯示了數位時代的來臨,使得逃避法律的監督變得更為容易,同時對時尚世界反覆無常的索求之滿足,也因此能減少時間落差,這些都使得工廠體系更為普遍。因之空間被視為同時由內部和外部築起(血汗工廠位於世界首要城市的正中央,而尖端高科技的製造工廠卻暗地存於世界最貧窮的區域裡),也因此「無場所狀態」的詭異想法更加令人迷惑。同樣地情形可以適用於 Laurent Gutierrez Valerie Portefaix對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觀察,它可以被詮釋為都市尺度下的生產機制的最終寫照。


 


另一方面,Nick Gillock Emil Mertzel的文章〈中介即時性和第 n 個世界〉,提出精神脫離了當下置身的環境的矛盾觀念及其對我們的意義;有趣的是它剛好和陳浩揚對年輕藝術家們的觀察相呼應,這些藝術家嘗試著在一直拒絕記錄他們「真實」存在的實質環境中留下蹤跡/評論。雖然大眾傳媒在過去二十年來已經開始利用我們這時代的這種真實/非真實的二分法,然而當William Gibson的小說處女作 Neuromancer 1984年出版的時候,才能藉由「系統駭客」(稍後被評論家稱為 "cyberpunk")的典型:"Case" 在未來(千葉、阿姆斯特丹)的「真實」位址和幻覺般的位元空間母體間的界面,來刷新老舊的「肉體/心靈」二元對立疑旨。Gibson 運用大量的文學技巧來描繪人類意識利用電腦系統作為進/出之代理人,而與自主的資訊本體產生互動的世界,這點是相當重要的:在未來世界耀眼的表面下,Gibson 成功地反思了一個速度、超資訊和快速的視覺影像都成了妄想及當代社會的文化符碼的世界。這是我們無法忽視的議題,因為它正反映了我們這個時代。我在最後也想藉這個機會來釐清 "Cybernetics" 一詞,它源自希臘文:"kubernetes",意指飛行員/領航員,他們毫無畏懼的冒險,刻畫了未知的領域,激發出人類成就的新高點。因此與其說貓因好奇而亡,我更願意申明漫遊的精神才會將我們領向未來,身為d'A的策刊群,我們仍然相信建築師依然會是此一探索的領航者,祝一路順風。


 


施向誠  20036 台北


 


 


 


Editorial


Have you ever heard of the phrase "Curiosity Kills the Cat?"  I personally find it to be significant that inquisitiveness is treated with such negative connotation in this phrase thus hinting that excessive scrutiny can often lead to a tragic end.  On the other hand, there is no denial that we are now living in an information-laden era that is unprecedented in the history of human existence, however unfortunately it is often more reassuring to hide underneath the cocoon of familiarity and comfort when information-overload threatens to engulf us.  Thu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the past few years witnessed the demise of many thought-provoking publications and in their stead lifestyles and so-called "taste-making" topics have become the norm of architecture journals.  However isn't it ironic that just when the nightmarish excess of the late Eighties was about to be fully banished from our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we are once again rushing voluntarily, herd like into the protective wrappings of a much more pervasive, bubblegum like existence: a reluctance to affirm the values of intelligent and meaningful discourse in our field?  I call this the MSG (the toxic variant of monosodium glutamate) syndrome - accessible yet synthetic attractiveness that when the effects fade away it leaves you with a nasty aftertaste if not fundamentally detrimental to you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Now isn't it interesting that MSG (the food additive) is very much a staple of the Third World?


 


Therefore the theme of this issue of d'A "Third (Other) Worlds" is meant to be a combinative investigation not only on the (derogatory?) label the "Third World" but also the very transient states of existence of our time, the "other" worlds that defy conventional labeling and the results are published here as projects and articles by several young artists/architects and critics who have been independently exploring these issues from around the world.


 


From the brutal realties of massive production mechanisms set up to fulfill the very First World appetites for trend consumption to the probing of the real / simulation that a pair of Los Angeles based architects find could conflate with the First/Third Worlds dichotomy; from the irony of young Hong Kong artists finding their identities continued to be blurred amid rapid contextual changes to a pair of French expatriates' examination of an emerging regional entity that literally thrives on changes; gleaning from the contributors' analyses we can see an emergent pattern: that boundaries continue to erode at all spatial scales and any attempt to impose absolute physical limits and demarcations is practically futile.  Be it geo-political, economical, or cultural, the new landscape is porous and fluid.  Therefore as observers and producers of elements pertinent to the crafting of space we must be prepared to realize the repercussive effects of our decisions at many levels and this requires all of us to re-evaluate the notions of space today.  In particular I think two sub-themes are poignant today and I would like to spend some time to elaborate.


 


From Marisa Yiu's "Brand Spider" project we are able to get a glimpse of the state of apparel manufacturing and its peculiar connection to the architecture of production; however it is not just simply a new factory-type anymore but an entire system of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that has evolved into a behemoth over the last two centuries.  Since the 19th Century we have inherited the legacy of architecture of production, a machine ensemble that represented the ultimate positivistic spatial fantasy: from the macro-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 to the discipline of the body parts that must perform to the rhythm of the invisible yet pervasive system of consumption, the factory system has continued to remain an essential yet often ignored element of late Twentieth century society.   What is significant with Ms. Yiu's research is that the arrival of the digital era has made the system pervasive by being nimble enough to evade the scrutiny of the law yet simultaneously reducing the time-lag needed to fulfill the whimsy demands of the fashion world.  So space is seen nested from both within and without (sweatshops located right in the middle of the world's capital cities while state of the art high tech manufacturing plants are creeping up in the poorest regions of the world) and therefore the uncanny notion of "placeless-ness" is made all the more fascinating.  The same can also be said about Laurent Gutierrez and Valerie Portefaix's observations of the Pearl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can be interpreted as the ultimate manifestation of the production mechanism at an urban scale.


 


On the other hand the paradoxical notion of psychological detachment to one's immediate surroundings and what it means to us is brought up by Nick Gillock and Emil Mertzel's article "Mediated Immediacy and the nth-World," which interestingly enough also resonates in David Ho's observation of young artists attempting to leave traces / commentaries on a physical realm that steadfastly refuses to register their "real" presence.  Even though the mass media has already exploited this kind of real/unreal dichotomy of our time over the last two decades, however when William Gibson's ground breaking novel Neuromancer first came out in 1984 he was able to update the age-old "Mind / Body" problem through the prototypical "system hacker" (later to be coined by critics as a "cyberpunk") Case's interface between the "real" sites of the future (Chiba, Amsterdam) and the hallucinatory matrix of cyberspace. That Gibson devotes much of his literary skill in portraying a world where human consciousness could interact with autonomous bodies of information by utilizing the computer system as an agent of entry/exit is significant: Underneath the glittering surface of a futuristic world, Gibson has successfully reflected upon a world where velocity, hyper-information and rapid visual images are becoming the obsessions and cultural codes of contemporary societies, this is an issue that we cannot ignore because it is a reflection of our time.  Finally I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clarify that the term "cybernetics" is derived from the Greek word kubernetes - pilot/navigator whose fearless adventures mapped out uncharted territories to propel human achievements to new heights.  Therefore I would like to suggest that instead of curiosity killing the cat it is the wanderlust spirit that will lead us towards the future and here at d'A we would like to believe that architects could still be navigators in this quest.  Bon Voyage.   


 


 


Leslie H. Shih   June 2003 Taip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