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5月13日 星期六

巴哈蓋房子 ─ 建築與音樂的對話

巴哈蓋房子 ─ 建築與音樂的對話 


書名:巴哈蓋房子 建築與音樂的對話


作者:李清志.高晟


出版:2000.05 初版 /2004.02 二版


尺寸:20 cm × 20 cm


頁數:132 ∕ 平裝全彩


定價:32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8440-90-1 (平裝)


 


 


關於建築與音樂之間的種種,在歷史的繁複線條中,其實已經交錯了幾千年。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不在探討建築與音樂原理間的比較,而是藉由不同音樂家、音樂風格與建築形式風格的對照,試圖溯本追源,尋找出建築與音樂這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所共同擁有的創作背景及源頭。


 


        建築與音樂等不同領域間的藝術統整,在文藝復興時期已有達文西、柯爾柏蒂等人嘗試,在那個多才多藝的年代裡,其實許多人都兼具有建築、繪畫、雕刻、音樂等等的專長與技能。《巴哈蓋房子》這本書的寫作動機,沿襲了「文藝復興人」的精神與生活態度;們認為生活中包含了多種的藝術形式,都值得我們去欣賞與研究;嘗試在生活中去享受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而不只是單單鑽研某一門狹窄學問,是新世紀人類應有的生活態度。


 


 


 


【目錄】


 


8        葉序/葉綠娜


4        王序/王維潔


6        城市.城市/黃湘娟


8        自序/李清志、高晟


 


10      美國大師的本土精神


18      巴哈與歌德式教堂


28      第九交響曲與死亡建築


36      普普建築與貓王搖滾


44      爵士樂與Art Deco建築


56      百老匯音樂劇與紐約城市生活


64      法蘭西的奇想


74      即興與變奏


80      馬偕建築與台灣教會音樂


88      流行音樂中的台北城


98      街頭藝人


106    音樂之都的環城圓舞曲


114    諸神的黃昏


 


關於音樂的空間記憶


121    鋼琴空間的迷戀


124    Grandma的鋼琴


129    音樂瘟疫的蔓延


 


 


 


【葉序】


文 / 鋼琴家 葉綠娜


 


音樂作品是時間上的建築物,而建築物則是空間裡的藝術與樂音,成功的音樂作品與建築物都擁有諧和的比例,創新的素材、構思,與嚴密、穩固的架構,和強勁的生命力。


 


每個不同時期的建築物都反應著當代社會的風格與思潮,而音樂作品也是如此,或許音樂作品看來抽象,然而作曲家記載在紙上的樂譜,就好像是建築師畫出來的建築藍圖,等著演奏家們來將它呈現。


 


音樂與建築,其實是兩種息息相關,而且密不可分的藝術類別。很高興能看見有人能把這兩種藝術同時發展出來,並以文字與圖畫來相互比較,讓讀者能看見他們之間的關係與平行處。


 


在此,謹祝福李清志與高晟兩位傑出的年輕藝術工作者,能夠繼續如此的完美合作!


 


                                     


 


【王序】


文 / 王維潔


 


由田園城市發行人陳炳槮之引介,我得以先睹李清志與高晟合著《巴哈蓋房子》一書的打字稿,心中感到莫大的喜悅。著者以細膩的筆觸刻畫出都市、場所、建築與相關之音樂家、樂念、曲風、旋律與節奏的對照關係。讓人有同時閱讀了音樂史及建築史的快感。


 


音樂與建築類比的研究是人類最古老的學問之一,絕不是十九世紀馮謝林(von Schelling)講出「建築是凝固的音樂」這句名言之後方始盛行。早在公元前六世紀,希臘哲學家畢達格拉斯(Pythagoras) 已經知曉比例與音程的關係。中世紀出盛行的新柏拉圖主義,承襲了畢氏與柏拉圖的理念,將比例與和聲之美歸於上帝。西方第一位音樂理論家博提鳥(Boethius, ca 480-524)在其《音樂原理》(De institutione musica)中指出音樂只是宇宙中的「數系」(corollary of arithmetic)而已。因此,共有三種音樂存於宇宙之中:第一是「天體音樂」;其次是「人體音樂」;第三是「演奏音樂」。天體音樂指的是天體運行的和諧;人體音樂是靈肉的和諧;演奏音樂方才是無人可以吟唱演奏,可以聆聽的樂音。前二者均是聽而不可聞的音樂,卻是人可感知的天地人與萬物的諧和關係,這種關係可以延伸至人類的創作中,形成後人所謂的美感與動人。


 


文藝復興時代承襲新柏拉圖主義「數系」之論,並更予發揚光大。設計者企圖由數系中尋出完美的原理。布魯內到斯基(Brunelleschi)、亞伯提(Alberti)、帕拉底歐(Palladio)等建築大師以及濟歐吉(Giorgi)、高夫里歐(Gafurio)等理論學者均致力於和聲與和諧比例的類比研究,透過數與數的關係,來獲得完美。


 


十六世紀中葉,將音樂的節奏與對位運用於建築立面設計的手法,已蔚然成風。十七與十八兩個世紀中,音樂旋律、力度、裝飾音的地域風格均充分地反應在同時代的建築語彙中。到了近代,建築師畫家與作曲家們更是不遺餘力的企圖將建築與音樂搭上各式的橋樑。一九八七年哥倫比亞大學建築學報PRECIS6期特闢專刊,介紹了近年來音樂與建築類比研究的種種發展。在台灣,李清志與高晟合著的書也提供了一個絕佳的機會,讓我們由時代精神與風格的觀點,來看建築與音樂有趣的呼應。


 


就因為是由一位建築學者與一位音樂工作者共同執筆,使得本書在關於建築與音樂的描述,均生動而逼真,對兩者的對應也皆有合理的論述。本人樂意向建築或音樂的愛好者推薦本書。


 


 


 


城市.城市


文 / 室內雜誌總編輯 黃湘娟


 


清志的文采不在純文字表現上,卻是在他以建築專業對照電影、對照音樂的特殊結構性創作手法中,清志的寫作方式,無異在打開作者背後的花園,使讀者得以再發現生活中那扇自己都不曾開啟的窗。


 


為什麼會興起這樣的寫作動機?建築與電影的結合是他早年持續迄今的嘗試,並成功地開拓了這方面的疆域。接著的建築與音樂,不知刻意或無意?卻因此成就了他與高晟的姻緣。好羅曼蒂克啊!是因為先有清志向另一領域挑戰而找具有音樂專業的高晟合作寫「巴哈蓋房子」帶狀專欄?或者高晟正好此時出現,清志遂有了用文字敘述建築與音樂的靈感?


 


雖然說,本書大部分的文章原刊載於室內雜誌,每個月讀它一次,與如今一口氣讀完,那種感覺還是不一樣的。你試圖想像腦中一邊出現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落水山莊、芝加哥校園內的朱比屋(Robie House,1909),邊伴隨著柯普蘭(Aaron Copland)的音樂旋律,那種強調大草原遼闊的氣勢,充分地表達美國精神的恢宏;而當北川原溫(Atsushi Kitagawara)位於原宿的Scala建築、黑色頂冠「死亡跳板」出現;對照馬勒(Gustav Mahler)交響曲中相當明顯的、那股面對死亡威脅下的掙扎與認命,也正深深地相互撞擊著。------在這裡我讀到了作者企圖由建築家與音樂家的對照,不僅探索他們的創作思維,也發現了他們內心世界在面對現實生活時的相同價值觀。


 


除此之外,作者引導我們在聆聽巴哈音樂的同一刻,也喚醒我們該回頭看看那時嚴重強調「垂直向上」「仰望上帝」的歌德建築,並從中去體會「聖馬太受難曲」等殊途同歸的共通點。同樣的,聽貓王搖滾時,除了享受瘋狂的節奏快感,絕對地放縱過自己的情緒之後,作者建議我們重新注意普普建築,那個在六十年代被衛道人士所不屑的、被排在主流建築、主流音樂之外的、另一種富有青春活力、人性真實面的建築與音樂事實,它們為何那樣地震撼少男少女。恍忽仿若今天的原宿、涉谷,踩著類似高蹺的鞋子、臉上彩誇張得像要出征的印地安人,耳環、鼻環、肚臍環,俗艷的寇丹,五彩染髮,配一襲中空亮片小可愛和七分褲或超迷你短裙或熱褲,招搖地走在大馬路上。完全荒腔走板的街頭叛逆文化,好像把一個正規的世界塑造成非理性的幻覺世界,用「眾人皆醒我獨醉」這句話來形容當下的原宿涉谷最恰當不過。只是不知道用那種飆狂的音樂為這樣的影像作對照伴奏? 低頭沉思,這是醉生夢死的「即興」? 或是城市文化已經走到了另一極端而產生的「變奏」?


 


讀完了從遠距離思索建築與音樂,作者也十分用心的將周圍的觀察心得,寫成「百老匯與紐約城」、「台灣教會音樂與馬偕建築」、「台北城與流行音樂」等篇章。一個我們所熟悉的台北,一個流行歌曲充斥的台北城,只見其歌詞內容所描繪的台北,多是風花雪月,表面歌詠。而羅大佑的「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鄉沒有霓虹燈------。」卻充滿沮喪與無奈。台北有那裡值得傲人?我相信台北人更期待的無寧是人們提到音樂劇就想到紐約百老匯,這樣一個充滿象徵意味的城市定位。紐約為什麼可以吸引世界各地音樂家、舞蹈家、藝術工作者前往? 因為紐約代表了藝術的標竿。


 


紐約與台北對照,啟發我們思考台北的今天與明天。作者所念茲在茲的,仍是我們這個城市,這塊土地。作為建築學者,台北人應該慶幸有不少像清志這樣熱心的年輕人,在教學之餘,滿懷筆耕企圖心,想要透過文字,把城市的要素,城市的美學,整理出一個清晰的概念。至於如何落實讓台北發展成一個具有文化音樂藝術舞蹈繪畫建築室內設計等多向特色的城市? 那就應該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在為清志寫序文的同時,我更期待日後他還不斷的有其他類型結合建築的文章,如建築與舞蹈、建築與文學、建築與繪畫、建築與歌劇等等,以廣大眾耳目。


 


 


【自序】


文 / 李清志、高晟


 


巴哈一直是我最欣賞的作曲家,從小我便在家中反覆聆聽母親教授學生彈奏巴哈的創意曲以及其他熟悉的練習曲;在耳濡目染的影響下,巴哈的旋律似乎已經深刻地印在我的潛意識中,以致於日後當我學習並欣賞建築之際,巴哈的音樂會不自覺地在我腦海中響起。事實上,巴哈的音樂配合著現代建築的光影變化,與歌德式建築的結構節奏,有著異曲同工的奇妙關聯。


 


因此,當我們開始構思為室內雜誌撰寫「建築與音樂」方面的專欄時,便想到以「巴哈蓋房子」為題,因為對我而言,巴哈不僅是位偉大的音樂家,在他的對位法與複格之間,他也建構了偉大的歌德式大教堂。


 


關於建築與音樂之間的種種,在歷史的繁複線條中,其實已經交錯了幾千年。本書最重要的目的,不在探討建築與音樂原理間的比較,而是藉著不同音樂家、音樂風格與建築形式風格的對照,試圖溯本追源,尋找出建築與音樂這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所共同擁有的創作背景及源頭。


 


在眾多的音樂家、建築師與音樂、建築風格中,我們特別汲取萊特與柯普蘭、巴哈與歌德建築、華格納與法西斯建築、馬勒與北川原溫、貓王搖滾與普普建築、爵士樂與Art Deco建築風格、百老匯與紐約城、史塔克與法蘭西音樂,以及本土的台灣教會音樂與馬偕建築、台北城與流行音樂等等:這些建築與音樂之間,基本上都存在著相同的時代精神,抑或是流露出相似的表現形式,因此在探討比較間,更可以發現不同藝術種類間所存在著的共通性與同質性。


 


關於建築與音樂等不同領域間的藝術統整,在文藝復興時期已有達文西(Da Vinchi)、柯爾柏蒂(Leon Alberti)等人嘗試去整合,在那個多才多藝的年代裡,其實許多人都兼具有建築、繪畫、雕刻、音樂等等的專長與技能。《巴哈蓋房子》這本書的寫作動機,沿襲了「文藝復興人」的精神與生活態度;我們認為生活中包含了多種的藝術形式,都值得我們去欣賞與研究;嘗試在生活中去享受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而不只是單單鑽研某一門狹窄學問,是新世紀人類應有的生活態度。


 


本書承蒙葉綠娜教授、王維潔教授,以及室內雜誌總編黃湘娟小姐作序,萬分感激。葉綠娜教授是高晟早年在光仁音樂班的鋼琴老師,當年她剛由德國學成歸來,帶給學生們在音樂上有許多新的啟示與活潑的精神;王維潔教授則是少數同時修習研究建築與音樂的學者,他曾於美國賓州大學、密西根大學研究建築史與設計;後又於美國奧柏林音樂學院與印第安那大學音樂學院研習古代音樂與歷史演奏,平日在建築教學之餘,也熱衷音樂活動的推廣,是十足的「文藝復興人」。


 


我們十分感謝黃湘娟總編,給予我們在室內雜誌上發表建築與音樂相關專欄文章的機會,也為謝淑芳小姐的鼓勵與鞭策至上謝意,她的努力讓我們可以持續地寫完這些文章。另外也要感謝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的銀玲與小雯,她們的勤奮與熱忱讓本書得以順利出版。


 


今年正值音樂之父巴哈逝世第二百五十週年,《巴哈蓋房子》的出版,希望能帶出更多跨領域藝術的研究與發表,也祝福各位讀者在生活中都能同時享受建築與音樂,以及其他多元豐富的藝術形式,所帶給大家的幸福與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