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城市歸零 ─ 影像中的台北呈現

城市歸零 ─ 影像中的台北呈現 City Zero 


書名:城市歸零影像中的台北呈現 City Zero


作者:洪月卿


出版:2002.10 初版


尺寸:20 cm × 20 cm


頁數:160 ∕ 平裝單色印刷、彩圖


定價:35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0406-80-1 (平裝)


 


 


 


台北城市發展「歸零」的見證


許多電影以都市景觀、建築以及都市族群的活動為背景,利用都市中種種現成的景觀意象,強化影片的真實感與熟悉感;而這同時,以都市為背景的電影也成了都市的代言人,間接地向觀眾陳述這個都市的景色與都市生活中的種種故事,成為認識都市的另一種方法。


 


李行的高級化未來   ∕《王哥柳哥遊台灣》《街頭巷尾》


從李行的電影中,我們看到戰後初期台北因大量移民而呈現克難的集居景象,但另一方面中華商場跳脫出違建的殘破、凌亂與邊緣的意象,表現出了繁榮的新氣象。影像城市中克難與繁華並置,在新與舊的時空中,傳達出都市化的腳步已來臨,而這正是城市未來希望之所在。


 


萬仁的超級城市  ∕《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超級公民》


而萬仁電影中的台北彰顯了他長期生活於此的觀察,並嘗試藉由電影突顯存在於現代城市中日益嚴重的問題:個人性與集體性的斷裂關係。萬仁的電影亦披露了台北在都市化中追求現代性及對於過去的懷想的渴求中,兩種無法並存的企圖。


 


相較於以往的都市研究多直接以實質環境作為研究對象,透過田野調查方式由觀察者將空間形象予以圖繪、文字記錄或照向紀實等觀察與記錄都市的方式,本書是以電影導演李行及萬仁觀察實質都市環境後,運鏡而成的「電影城市」所呈現的台北城市現實作為研究都市的文本,希冀於流動的膠卷中建構實質都市發展歷程與都市意象等議題,從而比較其現實環境的反差,及其中「電影」城市與「真實」城市之空間意義如何被詮釋、與轉變。


 


 


 


【目次】 


影像靈骨塔    / 李清志 序


補白城市        / 吳光庭 序


從「0」開始  / 作者 序


 


序幕


        關於城市論述


        都市呈現


        城市.電影


        電影.虛構.真實


 


西方建築經驗.電影.台北城市發展


        電影──理想可能存在的形式與方向


        西方建築經驗與電影的對話


        台北城市發展「歸零」的見證


 


寫就的歷史──實質城市的時空背景


        克難時局中的台北發展


                        無以抗拒的時勢


                        收歸版圖的迷思


                        戰時首都的暫時建設


 


影像中的台北觀察──李行的電影


        克難城市中的台北影像


                        從大陸來台的居住經驗


                        陌生的城住成了家


                        市街景象看台北


        走進台北城


                        門戶之見


                        幾種辨識過程的挫折


 


台北經驗的建構──萬仁和他的「超級」三部曲


        進步城市‧失落空間


                        代號14、15號──違建.公園


                        多元欲望併陳──高層化現象


                        無限連結與擴張──高架道


        「超級」城市.混沌表現


                        屋頂上的異質場所


                        流離翻轉的城市──高架橋上新發現


                        熟悉與不熟悉的街道


        來自各方台北人


                        「移」民.「遺」民


                        「冷」.「熱」大國民


                        九○年代新公民


 


影像城市的經驗探討


尋找一座城市──影像中的台北想像


                        烏托邦與城市想像


                        李行電影的高級化未來


                        萬仁的超級城市


        影像城市中的經驗變遷


                        支配地景之轉換──總統府到新光三越


                        交通工具與空間的對話


                        都市違建的時代意義


        台北──看見不存在


 


附錄一:電影導演:李行與萬仁


附錄二:影片資料


附錄三:台北發展年表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序】


 台北影像靈骨塔                                        


文/李清志


 


關於生死學以及人死後的處理方式,我曾經用心思考各種浪漫的可能性,因為目前市面上的身後處理方式都太粗俗草率,對於一位美學要求強烈,又帶有些許空間潔癖的人而言,那些喪葬的喧嘩花巧,是我十分難以接受的。在思考關於喪葬形式的過程中,遺體儲存方式的設計是學建築的我最感興趣的部分,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台灣島上,如何創造不同於傳統的身後之所,成為未來空間發展重要的關鍵之一。


 


外公是客家人,他的家族墳墓位於苗栗山丘上,客家人的墳墓有如一棟棟小房子,整齊排列在山坡上,每一棟小房子中可以存放許多座骨灰罈,比一般個人式土葬墓園節省空間,外婆過世後同樣火化檢骨入罈,放置在外公的骨灰罈旁,這種喪葬空間安排的確具有遠見,也值得未來墓園設計的參考。客家人的家族墓園設計雖好,我卻仍然無法滿意,因為那墳墓上無意義的通俗山牆形式,以及毫無變化、無法選擇的骨灰罈,總叫我無法擁有安身立命的穩定感,因此將來我只好自己動手設計自己家族的墓園吧。


 


在我的墳墓設計中,簡潔的造型將取代毫無意義的傳統詭異墳墓立面,造型簡單的十字架宣告著個人及家族的信仰,而內部乾淨明亮也將除去過去墳墓給人的穢暗與霉運;設計的重點放在骨灰罈上,我的骨灰罈會以二十公分見方的鋁質金屬方塊為主,鋁塊的來源可以使用回收鋁,一個人只要在晚年收集他自己所喝的可樂、啤酒空罐頭,就夠製作他自己的金屬骨灰罈,這是何等環保的事。


 


鋁質骨灰罈上可以依照個人的生平,刻下合適的墓誌銘,造型一致的方塊骨灰罈,適合堆疊排列,而且光潔亮麗、節省空間,讓更多家族成員身後可以存放一起,方便後世的掃墓憑弔。


 


不過隨著年歲增長,我慢慢感覺到保存遺體這件事其實還算簡單,真正困難的事是如何去保存一個人的記憶與情感;而保存一座城市的記憶與情感,將會是一件更為艱困的工程。特別是當對象是台北城這樣經常改變的都市,如何保存都市的記憶,實在令人頭痛!在台北市區漫步,可以在一些街道角落,發現市政府設立的大理石紀念碑座,上面寫著「某某某舊址」,或是「某某某遺跡」,這些碑座被荒謬地設立在毫不相干的都市場景中,令人無法想像其原有的模樣是什麼?在我的理解中,我認為這些紀念碑座根本就是過去台北城部分屍骨的墓碑,而且是座空洞的墳墓的墓碑,因為不論市政府設立多少這類的碑座,畢竟墳墓早已不在,那墳墓最重要的部分也根本不曾被保存下來。


 


荒謬的紀念墓碑無法保存台北城的種種記憶,反倒是藉由小說、電影創作更容易將城市的情感記憶保存記錄下來。特別是電影的呈現方式,更適合紀錄三度空間的城市場景,在過去的國片中,已經累積了許多關於台北的歷史與記憶,在台北城劇變的過程中,這些記錄顯得更為可貴。


 


在早期國片中,李行的《街頭巷尾》與白景瑞的《家在台北》記錄了國府遷台後的困窘,以及宮殿式建築充斥的背景心裡,雖然在那個時代的電影製作多少受到愛國宣傳的影響,不過總是記錄了當年部分的台北城空間;而《台北發的早班車》、《王哥柳哥遊台北》則記錄了早年的台北車站月台情景,以及圓山中山橋當年的美景。相對於這些正統電影的道德正確性,八十年代起發展的台灣新電影,在都市場景的選擇上,則偏愛都市邊緣性空間。例如《青少年哪吒》中描繪的中華路鐵路地下化工程、《戀戀風城》中的中華商場與紅樓、《只要為你活一天》中的環河高架橋與洛陽停車場,以及《台北神話》裡正在興建中的信義計畫區世貿展覽館,都為世紀末台北城的變化留下見證。


 


在眾多新電影的導演中,萬仁可以說是少見的台北城詩人,他有計畫地利用電影影像去敘述一座城市的故事,有如古詩人荷馬所吟唱的城市史詩一般,同時也類似伍迪艾倫所述說的紐約都會傳奇。萬仁的台北電影計畫,有如喬治魯卡司的星際大戰三部曲,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與敘事主題中,分別推出了《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與《超級公民》三部曲,在三部電影中,娓娓道出了台北的城市身世並記錄了台北城市的種種變化,是少見關於台北的城市電影敘述。


 


幾年前,我花了一個暑假時間,窩在電影博物館中,看遍老舊的國片,試圖尋找出電影中關於台北城市的敘述,其結果寫成一篇名為〈尋找電影中的台北〉的論文,這篇文章雖然廣泛研究了舊日的台北電影,但是卻未能更深入研究與探討,成了我心中一直存有的遺憾。吳光庭教授與洪月卿小姐所寫的《城市歸零》一書,彌補了我多年來的遺憾,他們共同深入研究了國片發展時期,台灣政經發展與空間的變化,特別針對李行導演與萬仁導演兩人的作品比較探討,豐富了台北電影的空間論述,同時也提醒了國人重新從電影中去挖掘台灣城市消逝中的歷史記憶。


 


台灣的城市空間論述十分貧乏,這個現象多少反映了國人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缺乏認同與關懷,多年來我一直羨慕紐約大都會,因為這座城市總是有許許多多的電影與論述,用不同的角度去描繪她、解讀她、同時也記錄著她。如今,《城市歸零》這本書也讓我看見台北城即將令人羨慕的未來,這本書的出版相信會喚醒更多人對自己城市的認識與關照,這也將是許許多多關懷我們城市者所樂見的。


 


 


 


【序】 


補白城市


文/吳光庭


 


當「電影」在20世紀初被發明的時候,人類的文明已然進入早期工業化時代,至少在歐州,人們已在19世紀末成功的實驗了鋼鐵與玻璃之於一般民生及建築之可能,直到一次世界大戰前,這種藉由機械力所達成的文明成就,一直是當時人們所熱衷追求的主流,例如義大利未來派(Futurism)的建築師及藝術家對「動態」及「速度」的追求與掌握、俄國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的建築師及藝術家對找尋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物件形式的熱衷,在在反映了一種當時社會的前衛傾向,電影的影像也是這種潮流中相當重要的媒材之一。在一次大戰後,人們感於機械力的負面效果(如槍、砲、坦克的驚人殺傷力),對機械生產有較反省式的思考,意圖在機械熱潮的城市中置入人物的角色,使主題化城市空間得以再現。1929年,德國導演傅理滋朗(Fritz Lang)執導的《大都會》(Metropolitan)便是在這個脈絡中的主要作品,而此後相關的「城市電影」如《銀翼殺手》及《第五元素》,或多或少仍然不脫《大都會》的架構。即便如此,就「城市」的角度來看,電影中的城市經常有著如「超現實」美學般的魅力存在,也因為處理影像技術與能力的不斷改進,城市電影中關於城市本身的處理,既可直接成為對「未來」的想像基礎,也可再現一種可能未曾被真實看待的過往歷史;而「城市電影」也在當前的建築理論及城市研究的領域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彌補了傳統城市發展研究中關於「文獻」記錄的不足,也適當矯正了對「文獻」的依賴,使得「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得以更全面性的發展。


 


「城市研究」不僅在西方已成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在台灣,尤其在70年代末開始興起的台灣本土研究中,城市研究一直處於重要但未完全被釐清的曖昧階段中;一般而言,台灣的城市研究在地理、社會、歷史的研究中較為頻繁,在時間斷代上以清朝至日據較為全面,相較之下,國民政府遷台後以迄當前時間斷代的研究則需加強,諷刺的是,在以建築為主要背景的研究領域中,本土城市研究更是缺乏。以我個人這些年來在建築系的教學經驗中,儘管學院中已不斷在講授及實習課中加強對於城市研究的課程與知識,但從高年級學生的畢業設計習作指導過程中,常深感學生對於本土城市發展認識不足,造成其建築設計結果可能在議題上產生的抽離,導致其設計知識上的過度形式化與物件化等偏離現象。坦白的說,對一個城市與城市居民間所構成的「集體性」特色而言,學院中學生學習的問題亦正是當前台灣城市發展上因缺乏可為認同的城市涵構而形成現實上城市建築處理的困境;從另一個角度看,我認為這或許也是近三十年來台灣在本土建築這個議題上無法有進一步發展的原因之一。


 


基於以上所述,我對本書作者洪月卿能在相關研究案例不甚充足、影像資料取得不易的情形下,仍能完成本研究,表示高度肯定。在內容上,這本書對於台北市在國民政府遷台的五○年代及至高度發展期後的九○年代,做了一番另類補白,也因為其研究題材選取了以李行及萬仁的電影為主,使得本書在城市研究的視界上,相當清楚呈現了城市中下階級(李行的電影)及弱勢族群(萬仁的電影)於進步城市常見的「正確性」歷史語言中,所易被忽略及缺乏的真實歷史與影像,使得補白後的城市歷史因此稍見完整。就這個角度而言,當這本原為「論文」的成果被轉換為可讀性更高的一般出版品時,必將有其對本土城市研究的必要與積極的意義。


 


身為洪月卿在這本論文原作中的「指導教授」,對這本書能順利出版,我是高度的與有榮焉,即使身處學院,我仍然因此獲得鼓勵與滿足,但盼相關的城市研究能因此獲得更多的重視與啟發。


 


 


 


【作者序】 


從「0」開始    


文/洪月卿


 


1999.08.18


決定寫電影後,第一次踏進電影圖書館。交了2000元辦了張會員證,一個極不起眼的地方,就這麼的靜靜蘊藏著台灣電影多年來的努力。


 


1999.09.03


第一次看《超級市民》,片頭閃過許多建築的身影,我認得它們,但那是在1993年以後。算算在台北生活也將近六年,曾經也覺得「台北不適合我」,但如今還是選擇留在台北……。也許它就是有這種「魅力」?!


 


1999.09.09


一個人在宿舍看《超級大國民》,被那種優雅的台語所吸引,白色恐怖對我而言是陌生的,只是那一天好感動……,我看到了我從不曾見過的台北。


 


1999.11.18


錯過了《超級公民》在春暉上映的檔期(匆匆的一星期),今天拜電影節之賜,我終於看到了。感覺台北漸漸的熟悉……


 


1999.11.19


又去看了一次《超級公民》,導演萬仁在放映後出現在電影院,期待一種作者與觀眾間的互動,導演說他要給的都在電影裡了,然而每個人看到的不一樣,那我看到了什麼……


 


第一次試著由建築的觀點看電影。我看到了什麼???


 


2000.06.14


論文口試,委員問寫這樣的東西要給誰看,對誰有貢獻?對自己,我這樣回答著。氣氛陷入尷尬,顯然的這並不是一個好答案。也許它就這樣靜靜的被放在圖書館的架上,沒人過問沒人理,那麼這樣的東西當然是給自己看,也只對自己有貢獻;寫實一點,因為它讓我懂得另一種觀察城市的方式,也讓我畢業了。


 


2001.02.18


高島屋旁S開頭的咖啡廳,和老師們談著將論文出版的可能性,或許這是一個讓它可以對多數人有「貢獻」的方法。


 


2001.02.28


二二八,一個牽動許多人心情的日子,部分的人在這日子感念失去的親人,我在這個多來的假日整理稿子,突然間新聞報導閃過《超級大國民》的畫面,想想過往的事件有日子紀念,因此我們記得;但城市,有那個日子可以讓城市人記得他容顏改變的時候。


 


 


 


【作者簡介】


洪月卿


出生於台中縣大甲鎮


台中女中


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