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台灣東西向──十四場文化與建築的對話
編者:鄭晃二
主講:陳其南、林瑞木、林日火、夏鑄九、廖嘉展、林盛豐、馬裕華、關華山、王俊秀、黃世輝、陳永進、呂芳堯、慕思勉、姚政仲、陳板、林芳怡、汪明輝、李松根、陳亮全、吳英璋、Alexander Tzonis、姚仁喜、龔書章、王明蘅、蕭麗虹、吳瑪、李永展、李清志、蔡明亮、陳珍誠、阮慶岳、Ruurd Gietema、朱瑄文
出版:2004.06 初版一刷
尺寸:21.5 cm × 14.5 cm
頁數:192頁 ∕ 軟精裝 ∕ 全彩
定價:250元
行政院文建會、淡江大學建築系授權田園城市出版
ISBN 978-986-7705- 41-6 (軟精裝)
【推薦序】
發揮創造力的世界
/ 陳郁秀
文建會自1994年開始推動社區總體營造政策,透過環境空間、文化產業與地方特色等議題,促使地方民眾自發性地參與社區公共事務,形成一股「由下而上」的民間活力,許多縣市、鄉鎮及社區因為推動社區總體營造,重新找到地方的文化特色及發展方向,也為國家整體建設帶來新的面貌和契機。因此,行政院於2002年研訂重大政策方針「挑戰二○○八:國家發展重點計畫」時,將新故鄉社區營造列為十大重點計畫之一,以陸續推動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活絡地方發展、厚植國家競爭力。
「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是新故鄉社區營造計畫項目下的重要議題之一,藉由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的活化再利用,凝聚社區居民共識、勾勒理想家園願景,同時建立對自身土地文化的認同感和自信心,提升社區自發性及自主性,並培養居民解決問題的能力。然而,由於空間營造涉及權力釋放的敏感問題,不管是「公有空間私有(社區)化」或是「私人空間公有(社區)化」,都挑戰了原有的空間所有權及再分配權,因此規劃及施工過程中充滿大大小小的爭執與衝突,如果對社區營造的理念認知不足或缺乏堅持,很容易就回到舊有的處理模式而功虧一簣。雖然透過空間議題來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相當艱辛,卻也是最值得努力和支持的一條路。
文建會推動社區總體營造的十年間,無數的社區在這條路上蓽路藍縷、前仆後繼地奮勇前進,有不少社區終能克服種種艱難,取得階段性的成果,這些社區值得我們掌聲鼓勵,更值得我們效法學習。
有鑒於此,文建會與淡江大學建築學系於2003年10月到12月期間,共同規劃辦理「開發利用地方文化資產與文化環境」設計思考系列講座,邀請建築、藝術、文化、社區各界專業者,來現身說法與反思互動,藉由十四場精采的對話,將相關經驗傳遞給有心學習人士,讓社造的小種籽散播開來,希望未來能夠在各地開花結果。
【編者序】
到底,是要向東還是向西?
當前建築與文化的發展,雖然不全然像是站在難以抉擇的十字路口,但是,要揮別過去向前走,仍然要弄清楚未來的方向。在大家對於「全球化在地化」朗朗上口的今天,本書仍然選擇用經典的「東與西」做為切入的主題,是有多重的意義,但真正要提出的問題是:未來的發展,到底是要向何處去?
首先,「東與西」代表兩種以上不同觀點,這兩種觀點可以是地理位置的相對關係,也可以是思想與文化的相對關係──東方與西方的衝突與對立,已經成為經典。
曾經在五○年代投入台灣農村發展工作的學者蔣夢麟,以《西潮》一書,反省比較從香港割讓到珍珠港事件的一百年之間,「西方文明」所帶來的衝擊。在提及受到西方改革理念的刺激而興起的維新運動時,蔣夢麟曾用潮水來比喻:「短暫的潮水已經消退成為歷史陳跡,但卻留下了好些蘊含珍珠的貝殼。」
然而,比喻終究是比喻,伴隨著潮水而來的,也可能是腐爛與墮落的虛無主義;再用另一個比喻來說,從四面八方席捲而來的「全球化」潮水,讓台灣這個海島的低漥處,早已被淹沒。
薩伊德批判西方人所建構的關於東方的認知與語言系統的《東方主義》,是將東方的知識放置於西方文化主宰的論述之下,東方在「東方主義」的論述中成為被研究、描寫、與批判的對象,並且發展成為一套二元對立的論述模式:東方主義眼中的東方總是落後原始、荒誕無稽、神秘奇詭;而西方則一向是理性、進步、科學與文明的象徵。
本書將「東與西」同時提出來,並不是特定指涉「東方」與「西方」的文化,而是表示兩種不同的觀點有了交集與衝突。再次借用薩伊德的分類方式,這是「以兩種不同觀點的本體論與認識論的區別為基礎」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思維方式不是要強化衝突與矛盾,而是要突顯正因為不同觀點的碰撞,一方面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這些觀點的特質,同時也了解人們在真實世界中具體呈現這些抽象概念時,所會面對的問題以及挑戰。
另一方面,本書也要不斷地尋找出更好的方式,在多元的社會中,讓每一個聲音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舞台,承認彼此的差異而不選擇對立的位置。
揮別過去,幽默面對批判性的未來
但是,加入時間的軸線之後,自己與自己的比較,也會出現差異。1885年劉銘傳出任台灣巡撫,在台灣建造了清朝第一條鐵路,可以說是「現代化」的行動進入台灣的第一步;1992年三重後竹圍的居民用餅乾當作噴泉、辣豆干當作健康步道,製作出第一個民眾參與式設計的模型,從那一刻起,台灣的建築設計與全球性的「後現代主義」潮流開始有所呼應。
「後現代主義」的建築是什麼?是不是有特定的宣言、行動或是建築形式?被稱為「後現代建築大師」的Charles Moore曾說:「我的建築想要傳達什麼訊息?我只是想要向那些腦筋僵化的人做鬼臉。」不過,大家普遍記得的,還是他的建築形式與象徵符號。
然而,當「後現代」也被當作一種建築的形式來崇拜與追隨之後,「扮鬼臉」的精神不見了,只剩下特定的建築形式,而形式本身也很快地就被另一些更流行的形式所取代。
Moore 在八○年代末期接受雜誌訪問、談到當時流行的建築風格時曾說:「難看的東西來得快、去得也快。」這句話對於現在的台灣而言似乎仍不管用,對許多人而言,只有流行與不流行兩種選擇,「見仁見智」、「多元社會」儼然成為「難看作品」的託辭。
後現代論述所追求的批判精神,一直沒有被認真地對待。A. Tzonis 與 L. Lefaivre 在1981年首先提出「批判的地域主義」(critical regionalism),對於缺乏創意與當代性的戰後現代建築無疑是個當頭棒喝。同樣地,這樣的意見對於以「地域主義」自詡、卻只是不斷地從歷史中尋找拼貼的元素、無法回應每個地方的特殊性的建築,也是令人坐立難安的警鐘。
從1981到2004年,經過了二十多年,台灣當前的建築論述資訊仍是十分地微弱,而且是危機四伏的。所謂的「多元論述」也許只是少數人透過媒體訊息所建立起來的、彼此沒有交集的虛擬世界,這種情形就好比是布希亞所說的「擬像」的世界,是沒有主體的鏡子、或是沒有鏡子的主體;鏡子照出來的影像並不存在於真實世界,而真實的存在卻在鏡子中看不到。於是,批判的論述與批判的對象,在兩個平行的軌道上錯身而過。
面對未來世界的挑戰,我們需要更多的批判性思維;而批判的第一步,就是拿著鏡子照自己,請別人說說自己的不是。不過,要做這件事,首先你需要有一些幽默感。
帶著不滿意離開講堂,才是探究的開始
這十四場對話的設計採取「各說各話」、「互相有意見」的形式進行,參與對話的講師有許多人原本互不認識,由於這場對話的安排才有第一次跨領域的互動。
議題與內容的安排,都是選擇公共性高的議題與案例,對話之前筆者會先與每位參與者溝通,說明這場活動的旨趣,強調要透過有張力的對話,來突顯每個人關心的課題以及專業的觀點。雖然有些場次對話,不同對話者的觀點殊途同歸,但是也有一些認真的聽眾,因為對話者立場不堅定,或者提出立場卻沒有說出具體內容,會在之後向筆者表達強烈不滿。
這些對話的目的,不是要說服對方,更不是要回答問題,而是要尋找、發覺出問題。當對話結束,聽眾帶著困惑的表情離開,議論紛紛,才是一場成功的對話;如果聽眾臉上帶著滿意的笑容,彷彿多年的疑問已經獲得解答,那麼,那場對話就是失敗的。語言學者早川所說的:「下判斷會阻礙探索。」延緩下結論反而可以繼續探索問題。
這種對話的形式雖然不算新鮮,有多位對話者戲稱這是「call in」節目,筆者在主持的時候雖然強調無意引起對話雙方的意見衝突,但是,偶爾還是不免要求用「東方的矛來刺西方的盾」,就是希望大家的觀點可以碰撞出一些火花。
相信,在各自表述、缺少交集的當代建築論述中,這十四場多元、跨領域的對話無疑是一個全新的嘗試。如果您不認同這些對話者的內容,歡迎您提出自己的看法。
設計思考論壇 策劃、主持人 鄭晃二
淡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
【目 錄】
陳序 陳郁秀
編序 鄭晃二
1 木屐村與石頭厝:地方文化館創造及經營之策略
陳其南.林瑞木.林日火
2 全球化與在地化,誰最像話? :全球化與台灣社區營造之機會
夏鑄九.廖嘉展
3 新加坡與台灣,誰比較綠?:新加坡借鏡看台灣國土計畫
林盛豐.馬裕華(Philip Bay)
4 到底有什麼好看的? :文化觀光與社區資產
關華山.王俊秀
5 從粉圓到珍奶 :台灣的地方文化資產與產業機會
黃世輝.陳永進.呂芳堯
6 大腳與繡花鞋:誰來決定城市生活的品味?
慕思勉.姚政仲
7 寧靜的新厝,鼎沸的農村:宜蘭厝
陳板.林芳怡
8 水清,花香,山美,未來村 :原住民土地與空間
汪明輝.李松根
9 社區滅火器:經由社區營造建立社區安全與防救災體系
陳亮全.吳英璋
10 科技產業、空間設計與創造力
Alexander Tzonis.姚仁喜.龔書章
11 都市變遷與藝術文化的興衰
王明蘅.蕭麗虹
12 環境地很藝術,藝術地很環境
吳瑪.李永展
13 電影中的城市,城市中的電影
李清志.蔡明亮
14 「他」空間 :超越實質空間
陳珍誠.阮慶岳.Ruurd Gietema.朱瑄文
參考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