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半自睡夢中醒來,為了不驚擾身邊的人,摸著黑走下樓梯,窗外幾乎沒有燈光可以照亮室內,我努力想看出家中景物的輪廓,以免往廁所的路中踢翻了桌椅,呆立半 刻適應黑暗,我感受到一種異樣近乎奇幻的經驗,在黑暗中,物體幾無色彩,輪廓難以辨認,想要看清某一處細節,就馬上失去其他部分,即便在注意力聚焦之處, 影像也如同相互溶解般忽隱忽滅難以捉摸,所有的線條都似乎在游動著,不願意被定住。
這是哪裡,這是我熟悉的家嗎?
IN THE DARK |
-- Lee, Chia-Yu Solo Exhibition |
在黑暗中 -- 李佳祐 個展 |
Standing alone in the dark, I got a bizarre experience. Things were nearly colorless and their contours were blurred. When trying to catch a specific detail, I lost others. Even at the focused point, the images were also morphing, melting and consuming each other. All the lines were crawling and unwilling to be captured.
Where am I?
Is this the place as I thought?
...我掙扎地辨認每一道線條、每一個塊面該屬於何物,在抓到某個細節的瞬間,馬上將它卯釘在腦海中,然後將視線轉向捕捉下一個細節,逐漸地,我得到一個由視覺與記憶拼湊而成的畫面:我家客廳。
最後,這奇幻閃爍的客廳不禁讓我懷疑,是我真的看到了客廳,還是我讓自己看到了客廳?
視覺,是人用來探索、體驗這個世界最了不起的感官工具之一。光線從物體反射至視網膜,引發了感光細胞的各種神經化學作用,透過這純然科學的過程,我們得以看見各種事物的形體。對於這世界的認識,似乎便可用這各式各樣客觀的外貌來描繪。除了視覺之外,聽覺、觸覺、嗅覺、味覺…也都相同,透過各種科學的過程,我們得到各式客觀的描述,形成該感官對於世界的描繪。種種感官交織構築了一層「膜」,毫無空隙地包覆著我們。觸碰了這層膜,我們便以為觸碰了世界,這層膜有了變化,我們便以為世界在運轉。
但這層膜真的如此理所當然地植基於「真實世界」之上嗎?當光線消失、眼睛幾乎無法工作時,我們才得以一窺視覺之膜其隱晦不明的根基。面對著曖昧的形體時,「他是誰?」「這是哪裡?」「那是什麼?」…種種問題不斷浮現在心中。在心中搜尋著答案的同時,我們才有機會意識到,所看到的一切,也許都與我們自己相關,甚至,也許都是我們自己所造成的。思考、猜測、回憶…所有心智活動都影響著我們找尋、辨識不明輪廓的傾向,而那拼湊出來的結果 正是我們心靈之所見、心靈之所向。
這心靈所見的影像,從黑暗中的摸索,到光亮時的理所當然,它從不止息也不曾消失,無時無刻地阻隔在我們與現實之間,以「感官之膜」的形式包圍著我們,毫無破 綻。我們無法證實這膜,更精確地說,這心象,是否能代表真正的現實。甚至也沒能注意到它的存在,卻從不懷疑它給予的一切,以致於對真相的探索反而被忽略了。也許一切都祇是虛幻,所有的感官都籠罩在一層心象之後,心象之外卻再無真正的的現實可言,我們所以為的現實不過是依附在心像之上的一幅幻影,如此一 來,我們自身的存在便也懸浮在虛無之中。也許如此。
「在 黑暗中」試圖以極低亮度、曖昧的影像來凸顯心靈在視覺中的重要地位。由相機所記錄的光之痕跡,意味著絕對客觀的真實面。但這個真實卻在每一個觀者的心靈上 有著不同的投射。對於觀賞者而言,每一幅畫面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著,是誰?是哪裡?是什麼?真如自己想像的那般嗎?這些疑問的答案只能由觀賞者自己解答, 每一位觀者的答案都是一個註解,說明著膜,說明著心象,說明著我們的存在與真實之間的不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