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6月28日 星期日

徐聖淵再奪2009 PX3四項HONERBLE MENTIONS



繼 2008年榮獲巴黎PX3國際攝影比賽專業組人物類第三名

徐聖淵再獲2009 PX3四項榮譽獎(HONERBLE MENTIONS)!









PX39 

出處 : http://www.wretch.cc/blog/friendray/10797783

2009PX32

出處: http://www.wretch.cc/blog/friendray/10797783










PO  

 官方得獎網站 : http://www.px3.fr/winners/2009/zoom.php?eid=1-8973-08&uid=3225401



POW  

 官方得獎網站 : http://www.px3.fr/winners/2009/zoom.php?eid=8008-08&uid=3225401



PI 

官方得獎網站 : http://www.px3.fr/winners/2009/zoom.php?eid=7529-08&uid=3225401 







PQ 

官方得獎網站 : http://www.px3.fr/winners/2009/zoom.php?eid=7852-08&uid=3225401













§ 延伸閱讀 》

NEW 






【記者曾懿晴/台北報導】

七年級正妹攝影達人徐聖淵今年再度打敗來自全球八十五國的上千名攝影師,拿下二
○○九年法國巴黎攝影展P×3第四名,成為攝影界的台灣之光。

徐聖淵去年拿下法國巴黎攝影展P×3(Prix de la Photographie,Paris)職業類攝影集第三名,成為首度獲獎的台灣人。攝影藝術雜誌(CameraArts Magazine)指出,「P×3是歐洲規模最大、地位最重要的攝影比賽」,該攝影獎項多年來挖掘攝影新秀,評審也頗具代表性。





徐聖淵的攝影集「Strangers」已在本月上市,他說,「自由」與「青春」一直是他創作的主題。「如果你懂,是因為你可以看到寂寞。」






摘自2009.06.29《聯合報》〈專拍正妹 徐聖淵法國又摘獎〉



             & :  http://udn.com/NEWS/NATIONAL/NAT5/4988532.shtml
















2009年6月25日 星期四

6/29 ~ 7/31‧攝影書展@誠品‧七九折

攝影小展




拍下來的照片,不只是一個故事。







想用拍照留住的故事、從照片裡看到了什麼樣的故事、拍照者與影像或影中人之間的故事、按下快門那一瞬間的故事。攝影,對每一個人來說,可以是很多不同的故事。











《一次》Wim Wenders 著   ISBN 978-986-7705-73-4  360  284元

溫德斯的二百多幀照片,四十多段日記式散文隨筆。

影像,關於生活與旅行的故事。









《灰色的隱喻》李昱宏 著   ISBN 978-986-7009-62-3  360 284元

旅人的凝視是一種獨特的視覺探索。

影像,關於時間、機會、決定性瞬間,如何觀看影像的故事。









《短對話》 依樺、艾箴  文字 & 攝影  ISBN 978-986-7009-61-6  280   221元

兩個女生的私對話,一架拍立得相機和一枝鉛筆的共同創作。

影像,關於記錄與記憶的故事。



  

STRANGERS徐聖淵 攝  ISBN 978-986-7009-60-9  680 537元

心的自由與青春的顏色,失去的矛盾與挑戰孤獨的進行式。

影像,關於疏離、濃烈、寂寞與熱情的故事。







2009年6月23日 星期二

短對話

短對  



書名:短對話

作者:李依樺、林艾箴

出版2009.06.26 初版一刷

尺寸21 cm ×  14.5 cm

頁數:144 ∕平裝全彩

定價:28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009-61-6 (平裝) 






「她們對於這座世界有太多的感受,這本書是她們小心收藏的其中一部分。」

一架拍立得相機和一枝鉛筆的共同創作。







○○八年一月二號,她遞給她第一張拍立得相片。
兩天後,她看著拍立得裡的影像,寫出了第一篇短對話。

之後,她們持續進行這樣的對話,一個人拍照,一個人寫字。





《短對話》是一個從生活出發的文字和影像共同創作。創作者彼此的思想流動跨越在文字與影像之間,時間則在迴旋的多重對話中穿越、交織、累積、流洩。



拍立得是一種帶有主觀情感的相機。不論是拍攝當時的溫度和光線、拍攝者心跳的速度、數秒數的快慢、手指按快門的力量……都會影響影像的形成。



拍立得是她眼中看到的紐約,可能是期待中想看到的、也可能是實際所見。撕開相片看見影像的那瞬間,是立即的檢視。



她看到的相片是上一個她眼中的紐約,也可能是她自己想看到的紐約。看了這些影像後所寫出的文字,同樣是檢視,可能仍含有期待,甚至是再一次的編織。



以一年為期,試圖捕捉城市和記憶的四十四張拍立得與七千四百一十八個文字,勾勒保存了一則則精簡的對話。





後來,她們肩並肩同時拍下了彼此的倒影,一個小小的紀念。









【目次】



壹、對話

貳、故事

參、後記









【作者簡介】

李依樺 /

大學主修文學,畢業後進入紐約大學藝術創作研究所。在紐約芝加哥上海等地辦過幾次不大但是對她來說很重要的展覽。

目前在紐約一位藝術家的工作室工作。

認識艾箴到目前為止共1030天。



林艾箴 /

來自鹿港,畢業於紐約大學遠距離互動媒體系,喜愛交談,分享能讓她感到開心。

目前在紐約生活工作。

認識依樺到目前為止共1030天。




短對00 



短對話3 短對話4 短對話5



2009年6月21日 星期日

Strangers

Strangers2 

書名:Strangers

作者:徐聖淵

出版2009.06.24 初版一刷

尺寸26 cm × 18.5 cm

頁數160頁 ∕精裝∕全彩

定價:680元

語言:中英雙語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IP        攝影集

ISBN     978-986-7009-60-9 (精裝) 







【寫在前面......】

/徐聖淵



    「我總是在想,如果我有計畫的時常去拍攝某些人,我就永遠不會失去他們。然而,我的照片卻是所有我曾經失去的證據。」—Nan Goldin



    當你開始拍下第一張照片的同時,就注定了你要面對總有一天會失去的事實。



    這些是我拍的照片,但那些笑容卻不是屬於我的。不知不覺我拍了很多女孩的笑容,但最後結果卻都是〈聖誕結〉的歌詞:「我愛過的人沒有一個留在身邊,寂寞它陪我過夜。」再好的美好都會過去,必須習慣擁有跟失去常常只是翻了一個面,馬上就到了。尤其,你使用「攝影」這項媒介,留下的同時也把失去的矛盾顯影在同一格影像上,然後你才知道,自己其實什麼都沒有留下來。



    時間在每個人的身上都留下了痕跡,不論是生理或心理,從熟悉到陌生的距離往往沒有你想像中那麼遠,照片所能抓到的,終究只有那麼那麼一點點。







【推薦序】

友善:消解介面的攝影術

論徐聖淵的《Strangers》 

/黃建宏



當代藝術在各種機制的運作下已然是項「專業」範疇,這樣的藝術往往有意無意地標示出一種距離,甚至直接地由創作者封閉的修習生活與社會間的疏離來構成這專業距離,有時甚至會恍惚地看到,連「生活化」、「日常化」都已「學院化」;這當然也是長久以來國家資源部署所造就的特殊狀況。



        但藝術另有其素樸的狀態。素樸並非意指沒有專業化,而是一種緊緊貼合生命衝動的「未知」,此「未知—衝動」迫使自身前往連結外部的適切對象與現象,「藝術」在此時僅能作為「即將的現象」被假想,無法「先」是一個「問題」,是在現象發生後才出現「提問」。而這絕不是國家局限於消費邏輯所大力提倡的生活美學,那只是由上而下進行的一種官方品味教育。「未知—衝動」是經驗的開端,素樸的創作者是具有「啟動實驗」敏銳度的人,這種「實經驗」(experi[ment]ence)才得以讓創作者有機會置身於藝術發生之前的時間裡,也才得以進入時間的分裂之中。所以,素樸跟專業並不衝突,相反地,它們必須彼此依存滲透,並各自標誌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時間:分裂的時間性(temporality of Schizo)與典雅的時間性(temporality of Archè)。



在近來的藝術展演中,這種素樸似乎意外地出現在所謂「曠男」創作情境裡,而我想特別提出「復興漢工作室」與小徐(徐聖淵)。小徐對我來說正是該藝術面向的一個基進(radical)案例,他在名為「純甜心影展」的展覽中這麼說著:「儘管(『逗女生開心的笑』)是長期被女生拒絕逼出來的也好、拍照需要也好,這都是已經無法倒帶的事實,某種程度來說害我覺得我像是一隻會拍照的妓男,帶給麻豆(模特兒)快樂卻上不了她的床,更進不了她的內心。那真的是很膚淺的一層關係,可能比處女膜還要薄弱。」



「女人人像」作為影像的主題,由於「慾望」的複雜投射與「消費」造成的深刻物化,往往遊走在藝術與世俗的抽象界分之間;篠山紀信今年剛出版他五十年來的女人攝影,會田誠則以AV女優明日花延續他的少女影像創作,與篠山紀信進行某種對話,兩人也無疑地都更進了一步,讓當代藝術擴充其界線。他們與女相和女體間存在著某種形式的操作,這形式的操作貼合著可消費性而建構著神話,但小徐的影像卻沒有這一層「外部」思考,他與女孩的笑容之間不存在藝術形式,甚至,他的相機是用來取消「專業」或「神話」距離的。這使得他跟荒木經惟或說Sophie Calle,似乎比跟篠山紀信與會田誠更為接近,他們的影像中以某種「身體」與「殘酷」提供了超出拜物消費性的可能。只是荒木經惟在迫近他的被攝對象的同時,操作著議題性的層次,Sophie Calle則為了能更加迫近其對象,分化出各種形式的文件,使得影像在完成的同時越出了對象。而反觀小徐,執意地面對他眼前的「朋友—麻豆」,沒有議題,也不存在越出攝影的其他修辭,藉著「自身」(self)的投射與「關係」的幻見,企圖取消「光學」機器。這是一種藝術介入之前的攝影意圖。弔詭的是,攝影在挑起慾望的同時,慾望卻也同時追求著攝影自身的消失。



每個「個體」在小徐的攝影中都不會成為某種類型的投射因為他在按下快門時所決定的是時間的一種瞬間回返instantaneous flash-back。小徐的影像存在著對抗「影像形成」的一個微型回返(micro flash-back),讓被拍攝對象懸置在藝術介入之前。換句話說,他的說笑以及他對被攝對象的想像,都是一種令麻豆不被按下快門那瞬間凝結的操作。攝影於是成為一種行動,或至少是一種行為,按下快門的決斷不是聚集和終止,而是「逃逸」。也唯有這個瞬間逃逸,才得以保留攝影者與被攝影者之間的對望。每個麻豆在小徐的拍攝操作底下,可能渾然不知地面對著一次次「強化個體特質」的實驗,影像既保證著形象的力量,又不讓影像自身各種可能的「體制」或「組織」──意即藝術或科技──捕捉到這些在影像中仍屬匿名的麻豆。而正是這弔詭的操作,使得攝影成為「以影像形成指稱」的個體化。為何將這些對象指稱為「strangers」?並非因為表象的感嘆,而是「個體化」造就了「陌生人」。







【自序】

對我來說,攝影是這世界上最誠實的謊言

/徐聖淵



「對我來說,攝影是這世界上最誠實的謊言。」



我常常覺得,自己在破碎的形象中尋找完美的感情,好像每一張照片都是一個片段,我試著想要拼湊起來,卻越疊越多、越疊越厚,最後將自己掩埋。你以為我很膚淺,那我就很膚淺,你以為我很有深度,那你錯了,其實我很膚淺。



所以,我是怎麼接觸到攝影的呢?



「七年前,我十七歲,崑山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五專三年級的攝影課,從學習沖洗黑白底片開始,我是班上唯一一位洗到第三次才把底片沖洗出來的人,印象很深刻,大家都開開心心地在第一堂課將底片拿去交,我卻還要找時間自己一個人借暗房一個人泡藥水一個人捲底片一個人拿著沖片罐一個人在一片黑暗中搖來搖去內心暗自數秒,就為了一卷洗出來勉勉強強還看得到影像的底片,然後一個人拿去給老師打了個不管誰看都笑不出來的分數。」



這就是我跟攝影的初接觸。不是很好的回憶,也不是很順利,然後,就注定了這一趟一個人挑戰孤獨的進行式旅程。



就像李安導演在他的《十年一覺電影夢》書裡提到的:「拍片時我從攝影機的觀景窗望出去,我就知道我應該有天分,因為那個世界跟我平常經驗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我可以只『選擇』有意思的東西,在那個世界裡,我可以盡情揮灑,並讓夢想顯影、留下。」同樣的,從開始學攝影起,我就可以分辨出怎樣才是一張好照片,好像一開始就有一個答案種在我心裡,而我只是花時間持續不斷地挖掘出「那個埋在我心裡的答案到底是什麼?」從一次又一次的實驗、一次又一次的學習,我累積了一些過程,一些經驗,一些忘不了的人,一些痛苦一些快樂,然後還有很多很多的寂寞,成就了我現在的世界。



所以,常常,我回過頭去看以前拍的照片,總會發現一些新的含義在當時不曉得現在卻明白了,總會發現一些捨不得刪掉的照片到底存在著何種理由,總會看到當時的我現在的我還有未來不曉得在哪裡的我,是怎樣被困在這座永遠爬不完的高塔,往上爬又回頭看,反覆進行。



「如果你懂,是因為你可以看到寂寞。」



「自由」與「青春」是我一直嘗試在照片中傳達出去的想法,充滿著我的感情,也是我覺得該花心思留下與珍惜的地球資源。我們都知道時間是這世界唯一公平的東西,那為什麼這麼多人在長大後只能當個街上的行人,眼神空洞沒有希望?快呀!去享受我沒辦法享受的戀愛,去傷心去流血去哭去開心大笑去喝得爛醉去吐得滿地去讓自己記得自己曾經為了一個目標那樣努力的活著!



如果你在我的照片中找到了些許感動,那麼麻煩你,請告訴你的朋友你認識的人甚至你的下一代,好好珍惜並且體會「生命」,讓它盡情發光發熱!!!







【作者簡介】



徐聖淵,1982 / 08 / 27。



現就讀於University for the creative arts, Master of Arts in Photography。



以個人攝影集《STRANGERS》獲法國巴黎國際攝影比賽PX3,職業類攝影集第三名,同時以「Flying Dream」、「Distance from the Smile」系列獲得Honorable Mentions。作品曾登上國際知名攝影網站ZONEZERO。



香港《攝影雜誌》專訪、台灣《時報週刊》與《第一手報導》介紹,《蘋果日報》與《時報週刊》專訪「正妹攝影達人徐聖淵」,尖端出版社「攝影達人這樣拍」專訪。



展出經驗豐富:高雄設計節「保護色」攝影展、「每個女孩的祕密+情非得已之NANA知道」徐聖淵、林司琪師徒攝影聯展、高雄設計節「愛是您,愛是我」攝影展、「THIS IS YOU, THAT IS ME‧2002-2008純甜心影展」、法雅客「我一個人在英國」攝影展、柯達美之頌攝影比賽生活創意組優勝、法雅客旅人攝影比賽佳作等等。



徐聖淵 部落格    http://www.wretch.cc/blog/friendray

徐聖淵 Flickr        http://www.flickr.com/photos/superray





Strangers3 Strangers4 Strangers5



延伸閱讀 : 〈徐聖淵再奪2009 PX3四項HONERBLE MENTIONShttp://gardenct.pixnet.net/blog/post/25947622



2009年6月15日 星期一

姚瑞中 幽暗微光 Nebulous Light

姚瑞中 幽暗微光



書名:幽暗微光 Nebulous Light

作者:姚瑞中

出版:2009.06.19 初版一刷

尺寸:22 cm × 19.5 cm

頁數:108頁 × 兩冊合訂∕手工裝幀∕黑白攝影

定價:1,000元

語言:中英雙語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IP        攝影集

ISBN     978-986-7009-58-6 (平裝) 







藝術家姚瑞中繼《人外人》攝影集後又一力作!



《幽暗微光》是姚瑞中自1990年即開始拍攝創作,十餘年來不斷持續進行與積累的「幽暗微光」系列集結。



藝評人黃建宏說:「這不僅是台灣當代藝術中攝影語彙的一次突變,也是藝術家自身創作脈絡中的一次突變。」



特殊的六角型對開雙翻式設計,讓賞閱過程同時成為交付給讀者進行,從「幽暗微光」延伸出去的創作。









【代序】

成人童書的觀看問題──論姚瑞中的「生成─攝影」

/ 黃建宏



相較於其他書寫,「童書」總是存在著同讀者─或至少企圖同讀者─進行真實互動的強烈意圖,而這個意圖所蘊涵的時間性,使它足以作為一種獻給「未來生命」與「生命之未來」的書寫,也因而同時面對著閱讀與觀看的未來,意即閱讀與觀看的「界限」;換言之,童書的構成可以視為兩種「未來」的劇烈交會:書寫的未來與未來的生命。這個未來或說界限在童書的體現上,主要集中在影像空間與身體介入這兩個面向,前者提供著影像或符號的想像與投射空間,後者則通過書本空間與勞作提示,調整出一種視覺、認知與手部動作之間的系列設置。當這原本集中在童書設計與功能性的設定,被正值面對生命誕生的藝術家姚瑞中移轉到「攝影集」的「書寫」時,發生了一種寓意深遠的複雜「突變」。



這個書寫上的「突變」在《幽暗微光》中並非是一種「形式」上的操作而已,而存在著一個必要先說明的「發生」過程。就攝影而言,「光」意味著讓世界得以被「複製」、得以創生世界之各種「移像」的泉源,而另一方面,根據藝術家的描述,就生命的想像來說,「光」的發生結合了個體同世界間最為微弱之連繫的兩個時刻,也就是最初視像與最後視像:初生與臨死。於是初生與臨死成為一種詩意想像中的「光循環」或說「光旅」。然而,這個「光旅」如何在個體的私密時刻─意即藝術的創造時刻與生命的創造時刻─以及在影像展呈中「體現」?這無疑地,這個問題將是閱讀《幽暗微光》的核心主題。



另外,我們也必要在揣想「光旅」的同時,平行地思考姚瑞中不斷往返於書寫、攝影與行為之間的創作軌跡,換言之,一種與陳界仁的「錄像-論述」相當的「檔案-行為」的攝影創作。從上述的描繪中,可以想見筆者認為除了簽字筆繪畫之外,攝影是姚瑞中的重要創作主軸,或說,他將攝影當作自身與世界或社會接觸的界面,這個介面就是無止盡的瞬間之光,而檔案與行為就是他「保存光」與「論述光」的特有「文件化」語彙。從「疏離」、「危機」、「流離失所」、「虛無」到「荒誕」等等許多評論者給予的描述與界定,他的視點與藝術家的身體以及影像中特有的黑調和陰影,則不斷地阻擋光讓光無法穿透,進而誘引觀者沉入一種對於自身處境的「反思」,換言之,「光」在這反射中迴避掉在影像中製造具透明度的幻像與閃亮的空氣,而是不論在影像中或在觀者處將光折射入一個沉重的反思,這就是他文件化的特性,一種將光與影像不透明化的操作:台灣成為一處不透明的廢墟。這正是姚瑞中攝影影像最具批判性之處。



然而,「幽暗微光」是他長久以來才給出光的出口,意即光的可見性,似乎唯有面對藝術家自己無法全然進行反思的「生命」,這個脫離詩意感嘆與智識閱讀的時刻才得以浮現,這個謹慎而細微的出口在姚瑞中一系列對於非美術館之「博物館」的「偷拍」中,不僅延續著一種「違法」影像的主題,意即「外」的問題(「之外」成為台灣生活經驗的重要領略),並構成了對於「發生」問題的一段追索,這段追索的特色就在於藝術家將初生與臨死所形成的「光循環」,以及回歸攝影的物理性操作,投射到一種遊牧式生命形態的想像,「生命」得以無所不在就在於「突變」,相對於過去檔案與行為的「吸光」操作,藝術家在這一系列的發展中則有著三條由光的流動構成的軸線,分別是「光循環」這個「科學-詩意」的懷想,再則就是超越不同組成物質與不同功能的形態拓樸學,最後則是以波動的物理性來造成影像認知的脫軌。



「光循環」是藝術家穿梭在各個自然科學博物館與軍事紀念館的科學之旅,無論是對於生命的本質性呈現,例如各種細胞或單細胞生物(具有機的曲線)與病毒(強硬的幾何體),還是對於已然消逝之遠古生命的呈現(恐龍或生物骨骼),抑或是各種武器的線條與武裝表皮,還有水母與遮罩式的膜狀物體等等,都是「模型」,也就是無機的假生命,甚至許多勾引生命想像的生命形態都是通過各種共振儀器以及顯影器所轉化出的光的軌跡,而無法直接進行攝像,換言之,這些模型既完成著生死意象重疊的光循環,同時,也凸顯出科學再現中的「感性抉擇」。在第二條軸線上,藝術家從單細胞的凝視進入到一種經驗主義式的「分子」想像,    於是DNA的螺旋有機向量,與碳水化合物的六角型分子結構,讓藝術家進入一種「淺焦」的微觀世界中,以這種想像式的「大特寫」視覺穿梭在各種標示生命體、保護生命與威脅生命的各種模型,編織出一種「聚合物」的無邊界關係,這種相應於生命拓樸圖式想像的視覺拓樸圖式的運動,並非僅止於一種相似性的類比,而是藝術家以其視覺所進行的「聚合反應」,這種聚合反應的挪用循著以單元重複連結出的次序,發動了一種視覺突變的隱喻化,這種視覺拓樸所衍生的視覺之「外」,正好與「人外人」中經由廣角鏡頭所提示的「外」形成強烈的對比。最後則是藝術家通過放大機的操作重新思考光的軌跡,如何凸顯出光的軌跡成為《幽暗微光》的重要課題,而該課題的解決就集中在「讓光脫離影像再現的鎖鍊與機器的意識形態式校正」;因為在機械式攝影中往往偏重光粒子的物理特性,而讓光波的物理性在光學機器校正後,單純地完成其直線行進與折射的功能圖式,放大機的光圈與對比在《幽暗微光》中不再用來精確地於相紙上感光,不是對光的操控來完成投射,而是用來讓光波無法被正確地校正,即脫焦,讓光以其本性自然繞射,而在碰觸到相紙前有了它自己的運動,這運動會出現能量自身的凝聚,出現了奇特的光紋、光團與黑團,調整是為了讓這脫焦之光的自然繞射與聚積趨近藝術家對於「光循環」的懷想,也同時製造出拓樸的痕跡:放大機變成了對焦當中的顯微鏡。這無疑的是攝影中的一種「非法之光」,這也是為何論者認為這個作品系列對於姚瑞中而言具有其本體論意涵:意即通過相關運動共同匯集呈現的本性。 



這非法之光使得這些脫焦相片給予觀者一種不穩定狀態,因為它啟動了一種細微的動態,因為不可能聚焦清晰的脫焦影像,使得我們眼睛焦聚的調整無法達到慣習的判準,它們讓觀者所見的狀態處於一種浮動游移的狀態;而書的開闔空間則完成了一種組合式的視覺設置,這種分裂繁殖的設置連結著影像隨機組合中的蒙太奇操作,企圖啟動的是視覺上的心智運動,並讓影像文本進入一種無法界定的狀態,換言之,就是讓觀眾決定最後視覺感知的完全蒙太奇,這就是維托夫所制定的完整的蒙太奇歷程,一種多樣化、脫離人稱與創作意志的蒙太奇。無疑地,這樣的操作在影像越來越「體制化」與「規格化」的今天,開放性的影像文本以及召喚身體的影像裝置越來越成為藝術家的關懷,像王俊傑的《大衛天堂》、袁廣鳴的《逝去的風景》與曾御欽的《我真的不應該去想比較有常識人生怎樣活》都是面對這一問題性的重要呈現,而姚瑞中的《幽暗微光》企圖通過脫軌的攝影操作,讓自身的生命得以與光有著更為開放的交會,這不僅是台灣當代藝術中攝影語彙的一次突變,也是藝術家自身創作脈絡中的一次突變。





【作者簡介】





姚瑞中,1969年生於台灣台北,1994年國立藝術學院(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系理論組畢業。



曾代表台灣參加1997年威尼斯雙年展、2005年橫濱三年展、2009年亞太三年展以及許多國際大展,海內外聯展百餘次。也曾從事小劇場、電影、美術史教學、藝術評論、策展等工作。



著有《台灣裝置藝術》(2002)、《台灣當代攝影新潮流》(2003)、《台灣廢墟迷走》(2004)、《台灣行為藝術檔案》(2005)、《流浪在前衛的國度》(2005)、《廢島-台灣離島廢墟浪游》(2007)、《姚瑞中》(2008)、《人外人》(2008)等書。作品曾由台北市立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及許多國內外私人單位典藏。



目前為藝術家、藝評家兼策展人,任教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系。




更多關於姚瑞中的資料,請見 www.yaojuichung.com






 幽暗微光 幽暗微光02 幽暗微光03

2009年6月11日 星期四

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


灰色的隱喻 






書名: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攝影與決定性瞬間

作者:李昱宏

出版:2009.06.12 初版一刷

尺寸:17cm × 23cm

頁數:272頁∕裝∕全彩

定價:360

語言: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IP  1.攝影美學、2.藝術哲學

ISBN  978-986-7009-62-3 (裝)


 

 

 

 


攝影是一種濃縮,它有封存時間的力量,能從時間流裡擷取某個瞬間,


儘管雖然有時以一種含蓄的方式展現,我們卻無法否定它反映真實的驚人魅力


  


在攝影中,機會與瞬間密不可分,一如布列松所言:「在所有的表現形式裡,唯獨攝影可以捕捉到瞬間,攝影師總在找尋他個人認知的那個纖細、無可取代的瞬間,而捕捉瞬間的這個特色也成為相機最獨特的標誌。一位作家可以天馬行空的寫作,時間的順序對作家而言不至於構成任何的障礙,然而對攝影師來說,瞬間一旦消失,它便永遠的消失了。」


 


雖然攝影的起始在西方,書中內容源自作者多年的學術研究和攝影經驗,以少見的東方思維為切入點,藉由詮釋攝影的本質和緣由,連結至屬於東方的禪意概念,分享自己對攝影的熱情和身體力行之後歸納出的私房觀點。亦特別針對法國攝影大師布列松所提出的「決定的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概念,書寫自己的理論研究論與反思觀察,與喜歡攝影的朋友一同體驗在灰色隱喻中的迷人魅力!


 


 


 



【推薦序】


攝影的旅者 "a photographic geologist"



文 / Tony Mitchell (Senior Lecturer in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



 


        身為昱宏的指導教授,我感到萬分的榮幸能為他的新書寫序,他的博士研究主題是"Journey in a New Land──The Decisive Moment in Photography",在研究中,他以著名的法國攝影家布列松、美國的戰地攝影記者卡帕,還有近代使用擬人劇(tableaux vivant)的美國超現實攝影家查理.懷特(Charlie White)為研究主軸,去深入探究決定性瞬間的義理,分析此三者的決定性瞬間,進而演化出屬於自己的理論,同時在創作上精準的把握住研究的方向,他的創作與研究彼此緊密、和諧的結合,因此不管是研究或是創作,昱宏的作品都讓人十分滿意,我身為他的指導教授,亦對此感到相當驕傲。


 


        昱宏的創作方式與時下流行的數位創作相較顯得難得,因為他仍鍾情於底片,每日攜帶的是一部一九六○年生產的Zeiss Ikon相機,他從未使用類似photoshop的軟體去修正他的作品,如他自己所言,他與布列松最大的差別在於他使用的是長鏡頭,除此之外,他幾乎與布列松有著相同的攝影思維,例如不使用閃光燈、腳架、或是任何人造的光線,使用長鏡頭是因為他認為長鏡頭能保持一段不長不遠的距離,而那段距離足以讓他進行他的決定性瞬間。


 


        身為一個不擅長科技的人,我很敬佩昱宏創作的手法,因為他使用了最樸實的工具,卻能捕捉到令人讚嘆的瞬間,這令所有認識他的人對他肅然起敬,而我們也經常沉溺在他的作品氛圍裡。在他的畢業展中,有一張令人稱道的作品一再被觀者提起,那張作品的鏡頭中捕捉到一群正在街頭進行聖誕節表演的唱詩班女孩,那些女孩打扮成天使的模樣(可參考p158),一看見那張作品即令我想起著名的澳洲攝影師David Moore的作品。


 


        他的另一張作品也讓我聯想到安東尼奧尼(Michelangelo Antonioni)在一九六八年的作品《Blow Up》,這部電影影響了整個世代的攝影師,當我與昱宏討論他的研究時,他最後將他的那幅作品以Blow Up命名。(可參考p153)


 


        說來有趣,我與昱宏有著許多類似之處,例如我們都曾經在英國的布里斯托大學(University of Bristol)求學 ,都曾經在義大利羅馬短暫的居留,而他的創作以澳洲雪梨為基地。在昱宏的研究中,他將旅者的凝視導入了他的決定性瞬間裡,認為旅者的凝視是一種詩意的表現,因此他作品裡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場合、街道、公園,在他的鏡頭下全都有了不同的意義。


 


        昱宏以現實中的擬人劇(Tableau Vivant of Reality)去定義他的決定性瞬間,同時也以現實中的擬人劇去回應查理.懷特的攝影哲思,換言之,他相信現實中的擬人劇是一種真實的反影,而這種真實涵括了現實與超現實,同時在研究中也指出布列松實際上是一位超現實者,這個見解可說一針見血,我認為他與布列松的作品都帶有安東尼奧尼的調調,只不過他們以不同方式展現罷了。昱宏的作品的確如他所言是一種現實中的擬人劇,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擷取了一個難解、有著難以言詮的瞬間,他的瞬間令觀者沉思、迷醉,進而反思瞬間之所以成為瞬間的道理。一如昱宏自己所言,他是一個photographic geologist ,他不僅是位旅者、還是一位國際化的旅者,足跡從冰島到埃及,從赤道到北極圈。他總是帶著相機旅行,旅行對他而言是一種人生的實踐。


 


        昱宏的作品及研究也感動了許多人,他的同學們因為喜愛他的作品,發起連名活動希望系所買下他的作品作為永久收藏。誠如昱宏的同學們所言,他的作品的確撼動人心,而他的研究也同樣令人感到欣喜。我認為無論是創作或是研究,昱宏對於澳洲及台灣的文化及學術圈都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自序】


西方美學與東方禪學


文 / 李昱宏


 


 


        「我們對於影像的閱讀不會有停歇的一刻,因為影像的存在並非是一種封閉的邏輯,而我們所能做的是讓自我與迷思及主題分離,正如我們也用相同的方式去解構意識形態一般,每一張影像都無固定的分析方式,然而使用解構的方式於方法論上卻是有用的,例如我們可以分析特定的符號在不同的意識形態裡所具有的特殊意義。」(Pines 2001)


 


        投入攝影的人越多,攝影者所理解的攝影的本質卻越來越模糊;喜歡拍照的人越多,真正的傑作卻越稀少;有能力買進昂貴攝影器材的人越多,真正領悟瞬間的人卻更少。多數的人們之所以拍照是一種生活上的習慣,是一種潛意識下的戀物情結,而這種情結順著科技的發展日臻成熟,數位化的今日已經少有人沒有接觸過攝影,甚至幼稚園的孩子們都能以數位相機進行攝影創作,如今也沒有人可以自絕於攝影之外,因為我們的每日生活裡早就被影像所包圍,小至手機螢幕,大至高樓外的巨型廣告布幕,這大大小小的影像早就將我們納進後工業化時代的大鍋爐裡了。


 


        在臺灣的出版界中,所謂的「攝影達人這樣拍」,或是某某攝影攻略的書籍早就氾濫,然而關於攝影哲思的論證在臺灣卻少有人提及,這多半都是市場的考量,部分也是因為讀者們尚未思考到攝影的另一層面,因此關於攝影哲學的書籍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在少量的此類出版品中,大多數也是翻譯自國外的論述,由國人編寫的攝影哲思類書籍,往往也只針對國外的學說加以論述。這本來便是非戰之罪,因為攝影的緣起本在西方,因此西方對於攝影的研究遠較我們完備,即使是我自己所採取的面向也泰半與西方學說相連結,然而真的只有西方的學說足以解釋攝影嗎?答案卻是否定的,這說起來是個遺珠之憾,因為個人認為東方的思考其實更適合解釋攝影的緣由,但是關於這方面卻又少有人發表評論,反倒是布列松本人以禪意取代了其他面向的深入,認為禪學足以解釋攝影。


 


        觀諸臺灣的現狀,研究攝影的人甚至比研究數位美學或是電影的人還要少,即使研究攝影的人似乎也是從其他領域出發,或者社會學,文學,或是科學,儘管攝影所牽涉到的領域的確廣泛,其中各個領域均在此交集,但攝影者本身的確很少涉入研究攝影的領域。這個畸形的現象由來已久,似乎攝影的靜態真如羅蘭巴特所言是一種flat death,而動態的電影足以引人入勝。對我而言,此種拉鋸曾清楚發生過,因為我原也是讀電影的,後來卻轉至研究攝影。我總覺得電影與攝影只是一體的兩面,它們的論述存在著異中有同而同中又有異的境界。


 


        攝影原本就是泰西的發明,我們對於攝影的哲思往往又不同於西方的角度,事實上東西方對於藝術的見解往往也是南轅北轍;舉例而言,國畫中的潑墨山水在西方就未曾出現過,這雖然與繪畫方式、工具的不同相關,但是這更與對於藝術的基本看法相關,潑墨山水的寫意方式難以在西方的藝術史中找到相對應的部分;再例如西方所慣用的透視法原理,遲至清朝才真正影響了中國的繪畫,在這之前國畫中的水墨丹青並無此種繪畫方式,如米羅、達利、畢卡索之流的超現實畫風在東方也幾無類似的流派,或者我們應該說國畫中的水墨丹青所憑恃著的是一種具象,即使是禪意的表現也會透過具象的方式描繪,而西方的繪畫演進最後透過超現實的抽象方式,展現了西方對於存在的看法。


 


        對於西方而言,「存在」始終是個嚴肅而歷久彌新的議題,但是在東方卻又未必是如此,這種互異的流變也蔓延到討論攝影的領域裡。美國學者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便認為中國的哲學思考(或者廣泛地說──東方的哲學思考)並不認同攝影將某物「肢解」的功能,因此特寫鏡頭往往不為中國人所使用,即使是古董或是藝術品的明信片也以整體的面貌出現,而不是以部分的畫面呈現;蘇珊.桑塔格認為中國人總是將人或是被攝物擺放在畫面的中間,並且將人或物以其全貌出現,她也認為中國人對於怪異的拍攝角度存在著抗拒的心態;蘇珊.桑塔格所言的確為真,傳統上西方的美學認知中認為「美」並非是天生的──「美」其實是透過一種觀看而獲得,同時「美」也具有多重意義,而攝影的特性可以體現這種多重意義,她相信就是因為東西方對於「美」迥異的思考,造成了東方對攝影的論述遠遠少於西方。


 


        蘇珊.桑塔格亦提出中國哲思偏向將真實予以道德化、英雄化的傾向,因此在中國哲思中的美含有善良的境界。但西方所定義的美卻並非如此,從西方繪畫中體現宗教受難的部分即可看出,那些耶穌受難的圖像在西方而言是一種深沉的美,在中國的宗教畫中描繪死亡的場面固然所在多有,但其含義卻無法等同於西方。西方的哲思認為受難亦是一種美,而西方攝影美學的演進與發展大致上承襲了西方對於藝術的觀念與看法。


 


        西方攝影的分析往往會牽涉到繪畫與電影,這本來便與攝影的本體論相關,西方對於攝影的著墨大體上也與繪畫及電影重疊,攝影事實上與時間意識之間存在著強烈的連結,但似乎少有人意識到這點。在我的經驗裡,閱讀攝影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當我閱讀西方的論述之後往往會思考,東方在哪裡?


 


        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認為禪意(Zen)可以解釋他的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這或許是攝影在東西方之間少數的連結,而我想講的也是西方攝影中美學、哲學思考與道家及禪學的關係。在這本拙作中有相當多內容與我的博士研究〈Journey In a New Land – The Decisive Moment in Photography〉直接相關,我嘗試將屬於東方的見解與攝影結合起來,這始終是一種與理想拔河的過程,而我衷心地希望自己已經達到了這個目的。我資質愚鈍,所從事者僅在於拋磚引玉,希望個人的論述也能給予讀者一些些啟發,如此則達到了我書寫這本書的目的。


 


 


 


【目次】


 



推薦序──


        攝影的旅者 "a photographic geologist"        Tony Mitchell


 


序──


        西方美學與東方禪學


 


第壹章


攝影是一種灰色的隱喻,時間、機會與攝影,兼論決定性瞬間


 


        攝影是一種時光機器,它也是一座浮橋   


        灰色的弦音           


        機會與決定性瞬間       


        攝影中流動的時間       


 


 


第貳章


攝影的種類


 


        攝影般的圖像


        被設計及指導下的攝影


        即興的攝影


        作為一種證據的攝影


        美學的討論


 


 


第參章


攝影是一種藝術


 


        圖畫式攝影(pictorialism photography)


        純粹的攝影(Straight Photography)


        攝影師是藝術家?


        彩色 v s 黑白


        攝影之於一種藝術的演變


        大眾的業餘攝影是藝術?


        攝影的機械性


        約翰.塔格(John Tagg)的看法


 


 


第肆章


論攝影者


 


        攝影者是相機的操作者或是藝術的創作者?


        法國的案例


        signifier與signified


        一種工業化的產品


        攝影師實際上是駕馭時間的詩人、他是時光的旅者、他是光的駕馭者


        《月下獨酌》 李白與布列松


 


 


第伍章


攝影是一種紀實


 


        紀實的解釋


        明信片與紀實攝影


        戰爭與紀實攝影


        羅伯特.卡帕(Robert Capa)


        多愁善感的寫實主義(Sentimental Realism)


        美國經濟大蕭條與紀實攝影


        早期的紀實攝影


        FSA計畫


        紀實攝影的成規


        解析紀實攝影的方法及其變異


        約翰.塔格的角度──鄉愁式的白日夢


        蒙太奇(Photomontage)


 


 


第陸章


決定性瞬間與禪意


 


        攝影之道──弱水三千


        決定性瞬間與禪意,禪是一種超現實


        決定性瞬間與金剛經


 


 


第柒章   


決定性瞬間


 


        決定性瞬間─時間與神話


        決定性瞬間─空間


        決定性瞬間─文化


        決定性瞬間的詮釋─決定性瞬間是一種文化建構,它已經成為一種迷思


        空的頓悟


        順序決定本質


        巴贊的看法


        長鏡頭理論


        布列松如何構築他的決定性瞬間──幾何先於敘事


        直覺地等待


        保持事件真實的狀態-榮的任它榮、枯的任它枯


        布列松是超現實主義者


        決定性瞬間與道家美學的關係


        渾(混)然忘我與布列松


 


 


第捌章


旅者的凝視


 


        旅行的種類


        攝影──旅者的凝視


        布列松的旅行與攝影


        舊世界的旅行


        美洲的旅行


        旅者的凝視看見了什麼?


        虛幻的經驗?現代與後現代的經驗,旅行社是後現代的潘朵拉的盒子


        到此一遊


        後現代


        現代


        異國的經驗?


 


        參考書目及引註出處



 



 


 

 


 



【作者簡介】


 


李昱宏,畢業於嘉義縣六腳鄉工廠村蒜南國小,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世新大學前身)視聽傳播學系(廣播電視電影系前身)電視組,英國國立布里斯托大學藝術碩士(電影製作) MA of Arts。目前為雪梨科技大學(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ydney-UTS)藝術與人文社會學院(Faculty of Arts and Social Science-FASS)創作藝術博士(Doctor of Creative Arts)候選人,攻讀攝影美學中關於決定性瞬間的論述。2008年10月獲得雪梨科技大學藝術與人文社會學院研究生獎助學金。


 


已出版及發表十七本旅行文學攝影及攝影專論書籍,曾任執行製片、國際組織企劃、學院講師、文字工作者等等,數種文化創意產品由飛行貓創意社統籌發行。曾接受多家知名電台現場及電話連線訪問。在國內外舉辦過數次展覽與出版發表會:誠品書店台南店旅行月講座、澳洲雪梨Up and Coming藝術家聯展、澳洲雪梨市NCA藝術聯展。曾獲Lonely Planet Images Choice Award攝影獎。2009年3月於澳洲雪梨科技大學藝廊展出畢業展Tableau Vivant of Reality。


 


作品有:《歐遊的鱗爪1、2》、《英倫筆記》、《冰島日記》、《流浪》、《眼睛的秘境》、《漫游古巷弄》、《動物狂想曲》、《微笑盛開的國度-柬埔寨》、《風姿綽約的東方巴黎-越南》、《質樸瑰麗的萬象之邦-泰國及寮國》、《印尼-島嶼的旅行》、《澳洲奇幻之旅》、《攝影課》、《創意攝影》、《雪梨藝術顯影》、《冷靜的暗房》。


 


 


 灰色的隱喻1 灰色的隱喻2 灰色的隱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