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4日 星期四

王馨儀 + Benjamin Duke「我們畫一個圈並稱其為"愛人"」

q 


“we” drew a circle and called it the island.
我們畫一個圈並稱其為“愛人”


王馨儀+Benjamin Duke

展期 Exhibition / 2008.12.05 ~ 2008.12.30

茶會 Reception / 2008.12.21 (日) 16:00


交談:表白。戀人往往有這樣的癖好:一面抑制住內心的騷動不安,一面和情侶大談其愛,談情侶,談自己,談他們倆。表白之意並不在於吐露愛情,而在於戀愛關係的形式,即被反反覆覆、沒完沒了地議論著的形式。……反過來看,任何以愛情為主題的談話(不管表面看來多麼冷漠)必然包含某種隱密的演講……。
— 羅蘭.巴特

 

 

【ReadMore】



於是透過另一件事,如:某種呈現(展覽)來看待「婚禮」以及愛情關係本身這件事。試著一同面對毫無頭緒的「現實」,在心靈上給予彼此安心、共同面對的力量,一起切入清晰與明朗的狀態,進入「真實存在」的感覺。
— 陳萱白


我們在自己的國度裡畫了弧線,隨著全球郵務系統、飛機與skype的便捷而延伸,這些作品及展覽概念在往返台灣與美國的之間,累積完成。
— 王馨儀


The motivation to take part in this collaborative drawing project was to go down paths that I alone never wonder onto. I have taken the creation of these drawings as a metaphor for relationship. Striving for unity while honoring multiplicity. Our differing aesthetic has for me enlivened the creative process presenting possibilities not normally considered; creating a final product that is enriched by struggling for solutions through the eyes of two rather than one-- Striving for a statement of we rather than I.
— Benjamin Duke

 

 


王馨儀 Wang Shin-Yi
2003~2005 馬里蘭藝術學院 藝術碩士
1997~2002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系

2008
“我們畫一個圈並稱其為愛人” 田園城市藝空間,台北
“藝極棒” 藝術家博覽會,四四南村,台北
“粉樂町” 富邦藝術基金會,台北東區
“一次式波型計劃”,北風藝廊,台北
2007
「3Cの祭 台灣多媒體藝術展」 藝術家博覽會, 華山, 台北
“Pot Luck Video Festival” 密西根州立大學, 美國
2006
“\^o^/ SIGHT” 藝術家博覽會, 華山, 台北
攝影聯展, 國立政治大學藝文中心, 台北
2005
“錄像雙年展” Creative Alliance, 馬里蘭, 美國
“制.序” off-site exhibitions for Artscape Creative Alliance, 馬里蘭, 美國
“2005 畢業特展” 客座評審- Marianne Boesky, Marianne Boesky Gallery in Chelsea, NY, Fox Four gallery, 馬里蘭藝術學院, 馬里蘭, 美國
“木馬屠城” Decker, 馬里蘭藝術學院, 馬里蘭, 美國
“意志與優雅” Rosenberg Gallery, Goucher Colleege, 馬里蘭, 美國
2004
“ Mt. Royal School 學生群展”, Fox 3 Gallery, 馬里蘭藝術學院, 馬里蘭, 美國
“大體來說,長度大與寬度” off-site exhibitions for Artscape, Rosenberg Gallery, Goucher Colleege, 馬里蘭, 美國
2003
“ Mt. Royal School 學生群展”, Fox 3 Gallery, 馬里蘭藝術學院, 馬里蘭
2001
九人斬”, 國立政治大學藝文中心, 台北

奬項
2005
Vermont Studio Center 駐村全額獎金補助
2004
“The Camm Slamm” 錄像嘉年華 Creative Alliance, 第二名
2003~2005
Mt. Royal School of Art 獎學金

典藏
2005
Saied Azali A Serious of Ordinary Events
Dialogues with Projection
2005
Michael Metcalf Mr. and Miss

相關連結
http://www.wangshinyi.com/
http://www.bendukeart.com/


qa qb qc qd qe q2 q3 q4 q5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

哈佛2  


 


書名:哈佛大學建築系的八堂課


          八位當代建築師作品的理論焦慮及設計策略


Theoretical Anxiety and Design Strategies In The Work of Eight Contemporary Architects


編著:洛菲爾.莫內歐      Rafael Moneo


譯者:林芳慧


出版:2008.10.01初版


尺寸:17 cm × 21 cm


頁數:472 精裝 黑白圖片


定價:58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009-34-0 (精裝) 


 


 


 


普立茲克建築獎得主、哈佛大學建築系教授洛菲爾‧莫內歐在課堂上針對八位國際知名建築師:詹姆斯.史德林、羅伯.范裘利與史考特.布朗、奧多.羅西、彼得.艾森曼、奧瓦羅.西薩、法蘭克.蓋瑞、瑞姆.庫哈斯、赫爾佐格與德穆隆,探討他們的理論態度、技術創新以及設計貢獻。


 


 


 


【內容簡介】


 


洛菲爾.莫內歐(Rafael Moneo)是一位知名勇敢的建築師。他主要的作品包括在馬德里的Bankinter銀行總部、西班牙梅里達國立羅馬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Roman Art in Mérida)、米羅基金會美術館改建(Pilar and Joan MiróFoundation in Majorca)馬德里阿托查火車站擴建(the extension of the Atocha railway station in Madrid)、麻省衛斯理學院大衛斯博物館(Davis Art Museum at ellesley College)、斯德哥爾摩現代藝術與建築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and rchitecture in Stockholm)、休士頓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Fine Arts in Houston)以及2002年建成的新世紀教堂建築的典範之作:洛杉磯聖母教堂(Cathedral of Our Lady of the Angels)等。


 


現在他也將以大膽的評論家之身分聞名。在本書中,他檢視與他同期且全部都具有國際知名度的八位建築大師——詹姆斯.史德林(James Stirling)、羅伯.范裘利與史考特.布朗(Robert Venturi & Denise Scott Brown)、奧多.羅西(Aldo Rossi)、彼得.艾森曼(Peter Eisenman)、奧瓦羅.西薩(Alvaro Siza)、法蘭克.蓋瑞(Frank O. Gehry)、瑞姆.庫哈斯(Rem Koolhaas)、赫爾佐格與德穆隆(Herzog & de Meuron),討論他們的理論態度、技術創新以及設計貢獻。


 


莫內歐針對八位建築師的探討,以既口語又深入的一系列當代建築大師建築講座方式展開。讀者讀到的不是冰冷、毫無感情的學術理論,而是莫內歐看待當代建築時其獨到深刻的信念與說服力。


 


輔以超過600張圖例作為解釋說明,輪番討論每一位建築師,莫內歐會先給予一個扼要的簡介,強調他們的意圖、理論關注範疇、施工程序;再轉到作品方面,對他認為若要充分理解每一位建築師必須要知道的決定性案子,提供細節的評論分析。文中用以描繪其觀點所加入的眾多影像,就如同他上課時快速播放的投影片一般,當然,莫內歐的洞察力是如此獨一無二。這些介紹文章並非我們可以在大學圖書館書架上輕易找到的、那種莫內歐稱之為「緘默論文(tacit treatises)」的無表情介紹文字,而像是真正生靈活現地碰上當中的建築大師、甚至可以藉著莫內歐的解說,和八位建築大師如棋逢對手般應對著。


 


 


 


【目錄】



004  前言


012  詹姆斯.史德林 James Stirling


060  羅伯.范裘利與史考特.布朗 Robert Venturi & Denise Scott Brown     


116  奧多.羅西 Aldo Rossi


168  彼得.艾森曼 Peter Eisenman


230  奧瓦羅.西薩 Alvaro Siza


290  法蘭克.蓋瑞 Frank O. Gehry


350  瑞姆.庫哈斯 Rem Koolhaas


412  赫爾佐格與德穆隆 Herzog & de Meuron


462 索引


 


 


 


【內容摘錄】


譯序


林芳慧


 


1996年春季在哈佛大學唸碩士第三年時,有幸地選上莫內歐老師帶的設計課。同時,也選修了這門講當代建築師的設計理論課。那一年,莫內歐又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Pritzker Award),有一學期可以和莫內歐老師相處,學習設計、理論外,私下也聽到很多他對建築教育與建築專業的看法。


 


這門課是設計學院的課程中,大家公認最營養的課程之一。課程沒有太多要求,只要繳交一篇報告就可以pass。莫內歐老師告訴我們,他要求交報告只是符合學校要給成績的一種機制。除非寫出傑作,他才會給不一樣的成績,否則大家都也只會pass。成績對他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他告訴我們他不點名。若我們選擇不來上課、不認真聽、不讀他建議我們閱讀的文章,那是我們自己的損失,對他而言無所謂。這堂課的內容是他整合多年對一些影響建築界的重要當代建築師的解讀,願意在學校與我們分享。


 


雖然這門課已經開了好幾年,但莫內歐老師每年都會修改課程內容,針對當時的變化做更新與延伸。這門課的學生有接近一百人,應該可以在系上最大的階梯教室上課(階梯教室可容納五百人)。但是,莫內歐堅持不要在那種正式場所授課。他選擇要與學生的距離近一些,所以我們上課都在一間平時容納七、八十人的教室。然而,上這門課一定要提早到,不然只能擠在地上聽。每次都有很多人,甚至會有別系所、別校的人慕名而來,瓜分我們的權益。


 


  唸M.Arch.IMaster of Architecture, First Professional Degree;學士後建築)的我需要選的課程非常重,尤其在這個學期還有跟庫哈斯老師上的Thesis Prep.(碩士論文預備課程),根本沒有任何時間可以做課程的預習。然而,因為這堂課有很多參照與參考資料,在莫內歐老師的想法中,那些是必備的建築知識。因此,在上課時他常常帶過的建築師、學派、歷史學者、重要的建築案例等,他都不會花時間解釋,那些都叫做基本。為了可以吸收他對建築史、建築師、以及建築理論的批判,以及要聽得懂「最基本的」,不論有沒有睡覺,我都盡可能預習,事前唸一些他建議的文章。在本書中我加入了一些譯註,企圖幫助讀者理解一些相觀的參考。


 


莫內歐老師是我的建築學習生涯中,影響我最深刻的老師之一。因此,我一看見這本英文書出版,就主動告訴田園城市這是一本一定要翻譯的書,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像我一樣幸運,可以吸收到精華、受到啟發。因為對我意義深遠,我向田園毛遂自薦,希望可以將莫內歐老師的書譯成中文。但是沒有經驗的我以為只需要幾個月即可完成一本大概十萬字的書,完全沒有意識到它是一本將近二十萬字,耗時我將近兩年才完成的使命。雖然編輯知道我無法專職做這本書的翻譯,但是亦沒想到會延遲這麼久。莫內歐老師希望保持的說話方式、書中很多的專業敘述、建築批判和困難的論述,在中文的文法中很難表達。因此,從翻譯到校稿花了很長的時間,請大家包容。


 


本書中很多人名、書名、地名、其他雜誌或書的摘錄,原文並非英文,多是來自西班牙文、義大利文、葡萄牙文以及法文。請對照原文以便了解其中意義。


 


雖然拖了這麼久,可以將這本書的智慧以中文呈現給大家是我的榮幸。希望它可以幫助某些讀者開啟建築學習中尚未被開啟的一扇門。


 


 


 


【作者簡介】


莫內歐是世界知名的建築師。1937年生於西班牙,1965年起執業至今。19851990年為美國哈佛設計學院建築系主任。1996年獲得國際建築師協會(UIA)金獎、法國建築協會建築金制獎章以及普立茲克建築獎。2001年獲歐洲密斯.凡德羅獎;2003年獲得英國皇家建築學會(RIBA)皇家金制獎章。


 


 


 


【譯者簡介】


林芳慧(Nancy Lin),1992年畢業於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土木工程暨建築設計系、1997年取得美國哈佛大學建築設計碩士、2001年成為美國紐約州註冊建築師。研究所論文與Rem Koolhaas教授主持的團隊,共同探討珠江三角洲的都市與建築發展,成果並於2001年出版為《Great Leap Forward, Harvard Project on the City》一書。回台灣十多年間,除了從事建築設計的工作、撰寫建築評論、並曾任教於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淡江大學建築系、東海大學建築系以及銘傳大學空間設計系。


 


 


 


哈佛1 哈佛2 


哈佛3 哈佛4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邁向建築的詭跡--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

邁向建築的詭跡 


 


書名:邁向建築的詭跡--日本建築家的畢業設計


編著:五十嵐太郎


譯者:謝宗哲


出版:2008.09初版


尺寸:14.8 cm × 21 cm


頁數:240 平裝 黑白


定價:30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009-50-0 (平裝) 


 


 


 



 


  


畢業設計是為了自己所做的東西,因此只要將當時覺得最有樂趣的核心部位加以擴大,照著自己所想的那樣來好好地做就好了。(青木淳)


 


畢業論文與碩士論文時所思考的事情,是終其一生都會持續以某種形式來影響自己的。(山本理顯)


 



 


 


本書潛在著五種不該看的理由:


.如果你正要準備尋找畢業設計的題目,你不該看。


.如果你正要準備尋找畢業設計的答案,你不該看。


.如果你已做過了畢業設計,卻從未再想起它,你不該看。


.如果你已做過了畢業設計,而且從此念念不忘,你不該看。


.如果你不需要做畢業設計,你不該看。


 


 


在日本,畢業設計的熱潮已經成了為人津津樂道的討論話題。日本當代建築評論權威——五十嵐太郎趁機做了某些探討,並在學生的要求下編撰這本記載了日本當代建築名家當年製作畢業設計之心路歷程與成果的訪談錄。到底,這些日本當代建築家在當初,究竟怎樣面對他們的畢業設計?


 


 


 


【目次】


  


前言


            學生時代的結束、建築家生涯的開始           五十嵐太郎 


            推薦序                                                      劉國滄 


 


Interview  五十嵐太郎、磯達雄、倉方俊輔 


            青木淳 


            阿部仁史 


            乾久美子 


            佐籐光彥 


    塚本由晴 


    西澤立衛 


    藤本壯介 


    藤森照信


    古谷誠章 


    山本理顯


 


對談


      畢業設計與時代同在。 而現在,我們又該如何面對呢?


                          五十嵐太郎 × 本江正茂   Observer   阿部篤


 


譯後記


    畢業設計——建築生涯中難以磨滅的印記 謝宗哲 


            簡歷


 


 


 


內容摘錄


 


推薦序 


∕劉國滄


 


 書中的對談者都是此刻活耀於日本建築界的建築家們,雖然他們不若伊東豐雄及安藤忠雄等建築明星廣為大家所知,但了解國際建築動態的人一定已經發現,其中有好幾位正以一個又一個深刻且獨特的作品在當代的建築界引起了一陣騷動。甚至我們可以大膽預言,下一階段的領頭者可能就在其中。


 


同樣在摸索著東方人在西方現代主義脈絡下的當代樣貌,因緣際會下我與其中幾位建築家曾有過把酒對飲的討論。對於他們拼搏的態度印象深刻,也極喜歡他們的建築作品。於是當宗哲兄將熱騰騰的譯本交至我的手上並囑我作序時,我一時衝動、滿口答應。我迫不及待的想看看我的朋友們藤本壯介、塚本由睛、西澤立衛等人的畢業設計,想一窺他們的青春夢。但是當我一口氣閱畢,正興趣盎然回味時卻不禁心頭一驚。


 


我後悔了。這是一本狀似甜美,但實際上卻是非常危險的書。


 


 


 


前言 


學生時代的結束、建築家生涯的開始  


∕五十嵐太郎


 


本書是作為回應學生心聲所誕生的訪談錄。  


 


在某個東海圈的大學所舉辦的聯合畢業設計講評會之後,聽到了發自學生們的呼聲,表示很想要看看集結了目前活躍於業界的建築師們之畢業設計作品所辦的展覽會。在當時,我回答展覽會或許比較困難,不過若是以同樣的主旨來編排成書,或許應該有較高的可能性。而且這會是所有正準備投入畢業設計的學生不假偽裝的真實心情吧。這些前來講評的建築家們,在過去當然也曾經是學生。那麼他在同年紀的那個時候,做的又是什麼樣的畢業設計呢?這樣的追索並不是以興趣為本位,而是學生自己在想像將來的時候,或許這些前輩們的活動軌跡會與其重疊而得以成為他們思考上的寶貴線索。實際上,筆者在大學的時候,為了尋求作為畢業設計的參考,而在建築系的圖書室裡調查了包含當時的任教老師在內的過去畢業生的畢業設計。那是為了瞭解究竟什麼程度的事情是可行的、以及思考究竟該怎麼做才能超越他們所做的功課。無論如何,當學生們想要看看畢業設計的這份心聲傳到了編輯者這裡的時候,這一次終於以作為彰國社出版的書籍而實現了他們的想望。因此,我認為本書對學生來說,無疑地會是他們真心想讀的一本書。


 


畢業設計是什麼呢?那恐怕會是在學習建築之後,正式由自己來設定問題的最初機會吧。在那之前,無疑地從頭到尾都只是在解決被賦予的課題。然而畢業設計作為大學部的最終磨練,也要求必須創造出課題本身。在一個被賦予的框架中推導出解答,充其量只不過是為了學習所存在的課程。然而,所謂真正的創造,是在於定義出新的問題框架。所以,難就難在這兒。若是在問題設定上失敗、或是變成既存課題的縮小版與再生產的話,那畢業設計就無趣了。當然也有畢業論文吧,不過那經常是所屬研究室之實驗與調查計畫當中的一環,題目的方向會隨著老師的研究主題而被引導到某種程度,未必是個人可以自由決定的。另一方面,畢業設計也是將自己才想得到的事情對外加以展現的機會。一旦出了社會,就算有萬分的不願意,也得被現實的規則所拘束吧!因此在畢業設計中不受束縛,而構想純粹的可能性這件事或許也是可以被原諒的。不過也因此才像是學生所做的畢業設計,不是嗎?


 


本書除了採訪之外,也調查過去的資料,並且每每在與建築家見面時,請他們回想學生時代,藉由探訪畢業設計的話題當中而有了許多發現。果然,多數人的畢業設計都以某種形式與之後的工作內容存在著連繫關係。透過畢業設計而得以重新反省自己的作品,而自己的設計原點也得以確認。雖然當初是容易受流行影響的學生,不過其實也早已顯露出獨特的個性。因此本書在理解各個建築家現在的處境這個面向上,也該是具有深遠意味的內容才是。在過去由學生們所製作的畢業設計,經過時代的洗禮之後成了歷史性的存在,在那當中能讀到的內容也就益發地膨脹了。例如說,看著過去學生建築設計優秀作品展的簡介這件事。


在經過十年之後,這樣的冊子就會獲得新的意義。雖然只是類似學生名單般的東西,不過卻已變成了刻印著活躍建築家們之出發點的重要文件。


 


所謂的畢業設計,是學生時代的終了,同時也是作為建築家生涯的開始。在針對過去的建築家所做的個人創作研究當中,以畢業設計來作為起點的也不在少數。因為是學生,所以除了敏感地反應出時代的氣氛外,個人的方向性也很強烈地刻印在畢業設計上。將來,無論是在什麼樣的道路上前進,全力以赴做畢業設計的經驗,對於形成各自的識別也能派得上極大用場。因此十年、二十年後如果還有機會再回去看看各自的畢業設計,或許有機會再次發現屬於自己的原點,以及表現的核心所在也不一定。


 


  話說回來,在詢問建築家們關於畢業設計的時候,有好幾次都被反問:「那你的畢業設計又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呢」。由於是在挖掘著難為情的過去,所以對方總會說:「不要只是單方面問我的過去嘛」的緣故。如果不是建築系出身的話,那麼這或許還是個可以逃得掉的問題,不過只要有過共同的經驗,那麼也有回答的義務才對吧!對於這樣的經過,在本書總括的對談當中也有做出介紹。在那時候對於現在未能成為建築師的我來說,也重新體認到畢業設計果然帶有著重大的意義。


 


        下一次,將是手上拿著這本書、肩負著未來挑戰的你們上場的時候了。


 


 


畢設1 畢設2 畢設3 畢設8


2008年9月15日 星期一

Simply droog:就是droog

Simply droog:就是droog 


書名:Simply droog:就是droog


編者:Renny RamakersAnneke Moors


譯者:李俊逸、呂亦欣


出版:2008.09.16初版


尺寸:17 cm × 24 cm


頁數:312平裝全彩


定價:60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009-33-3 (平裝) 


 


 


 


所有喜歡樂趣的叛逆者所作的事、都可以在這一本書裡面找到。 


不管你有沒有經歷過嬉皮年代、


無論你原本信不信烏托邦社會、


又或你是擅於反諷、自我剖析的人、


你都將看到無所不讓你發噱的奇奇怪怪想法。


你可以嗅出droog那總帶點挑戰既有價值的味道,


也可以在這本書裡找回你的新巴比倫。


 


但是當然,如果你讀過工業設計,又或者你是建築人、那你絕對不能不知droog design,不論何時,你都能從這群人身上找到迥異於他人的開創性觀念!


 


我們從十篇特別撰文加上作品案例,重新理解droog如何透過創意和遊戲建構出自我辯白的雄偉建築。這十個篇章可以稱作當代的真理,它們具有兌現價值cash value),能真切地影響人類的生活。


 


「你必須把每個詞語的實際兌現價值表現出來,放在你的經驗之流裡運用。」──威廉.詹姆斯


 


simply droog不只是一本給工業設計人看的書


就是droog在每日無意識生活裡,帶給每一個人自我反思與激活的可能


 


 


 


【目錄】



1. 再生use it again                                 葛瑞.威廉士 (Gareth Williams)


2. 似曾相識familiar-not so familiar         露易絲.舒文伯格 (Louise Schouwenburg)


3. 開放式設計open design                    傑可.凡.史皮克 (Jaakko van’t Spijker)


4. 必然的裝飾inevitable ornament         露易絲.舒文伯格 (Louise Schouwenburg)


5. 簡約simplicity                                    艾琳.路佩登 (Ellen Lupton)


6. 諷刺irony                                           艾德.凡.辛特 (Ed van Hinte)


7. 肢體語言body language                    瑪莉凱.索能凡德 (Marieke Sonneveld)


8. 經驗experience                                  艾德.凡.辛特 (Ed van Hinte)


9. 無止盡的融合endless contamination         歐雷.布曼 (Ole Bouman)


10. 形隨過程form follows process                艾德.凡.辛特 (Ed Van Hinte)


 


 


 


【內容簡介】




 droog,荷蘭語=dry的意思,去除多餘的、無裝飾設計。


Droog Design,由藝術史學家Renny Ramakers珠寶和設計師Gijs Bakker攜手創立,它的命名有個玩笑式的開場故事:「1993年四月,Droog在米蘭國際家具展首次露面。我們在市中心的一棟舊別墅中展出十六件作品,包括一堆二手抽屜、碎布拼湊成的椅子、疊起來的燈罩、還有一個裝著腳踏車燈的咖啡機、紙做的書櫃……這些東西與舊別墅裡的陳設形成強烈對比;屋子裡原本擺設著雅緻的古董櫥櫃和桌子。展場沒有提供作品相關訊息,沒有價格表,只有作品為自己發聲。 


那次展出是初聲試啼。我們不知道挑剔的設計師作品愛好者會有什麼反應。我們的想法就有點像是,『如果他們喜歡,那我們就繼續做下去』;如果不喜歡,那就喊停。第一天,展場異常地冷清,不過之後就漸漸熱鬧起來。最後一天生意就上門了,而且來勢洶洶。業者紛紛詢價,媒體記者要求拍照。主要大報,解放報(Liberation刊登了一則大為讚賞這次展覽的新聞:Droog設計已經證明,簡約不一定是乏味的設計。」自此Droog Design才由Droog Design展覽成為一個對既有設計提出反思的荷蘭設計團體。 


一如鹿特丹的荷蘭建築師協會(Netherlands Architecture Institute) 會長阿隆班斯奇在〈re:droog一文中所提到:


droog所帶來的並不是生產可供快速消費、有效率的解決方案,而是創意人才之作,但是實際上,擅於逗人發笑的他們,究竟真正想做些什麼?這群人究竟是運用哪些先驅或模式,或做出反動,其實已經有詳盡的紀錄,最重要的,當屬droog本身所做的紀錄。然而要緊的是,我們要指出droog在設計界過去扮演什麼角色與現在『不』扮演什麼角色。droog是個鬆散的組織,成員們投入設計,將設計視為展現與重組真實的方式,因此他們會採用日常生活的元素,以反思或批判在占據於地景上、具有控制力的結構。他們透過諷刺、修辭、誤用與扭曲,讓我們周遭平凡事物背後的結構,暴露出來。droog以實驗、扭曲和重組的策略,處理我們每天遇到的問題,亦即我們所面對的真實,已經簡化成一張布幕,遮掩了規範、永續性與身分認同這三大問題。


1. 我們可以說,第一真實是自然的,第二真實則是人類以之為基礎所建構出來的,現在,兩者皆為第三真實所取代——亦即規範的成果:電腦編碼、生產塑膠的化學規則、無線裝置的加密轉譯規範、建築與安全規範、工程效益規範、類型學與語言規範、以及最重要的是行為規範。我們運用這些規範,創造並控制世界,後來漸漸也受這個規範約束。droog所做的是,將這些規範打亂,使之現形。 


2. 1972年,羅馬俱樂部(Club of Rome)發表《成長的極限》(Limits of Growth)這份驚人的報告,這四十年來,我們必須面對的事實是:現在自然資源的消耗速度過快,遲早要耗盡。雖然這番話可能聽起來不是新鮮事,但我們依然無法提出有力的方式,回應這不可抗力的事實。世界上大部分的政治和社會衝突,皆肇因於此。這個問題宛如一大片烏雲,籠罩著我們所有的活動。近年來,極地冰帽溶解與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比預期的還要快。因此,即便是我們最不負責任的行為,所造成最抽象、最難以想像的後果,也正逐漸演變為事實。


設計界向來的應對方式聽起來或許諷刺:製造出完全受科技主導的物品、形象和生活空間。太陽能收集器、混合材料、可回收形式與各種乾式廁所、循環泵和暖氣,主導著永續設計的範疇。其實,真正以負責任的方式來運作的設計,多半會讓消費者覺得很疏離。日常生活中購買永續設計的產品來使用,就像在吃苦口的藥物,或者捐獻給某個新教會,並不是日常生活中自然的部分。droog已經開始促成這種態度的轉變,其所使用的方式,正是有自覺地玩弄這特有的形象。許多為droog設計產品、執行計畫的設計師,都明白表露自己關心生態的信念,所以他們的設計常常極度闡述永續的美感。


3. droog把舊貨商店junkshop的美學,轉化為高階藝術,並把這樣的外表,融入直接而有意識的控制系統操縱(說到底,這就是規範(codes)所代表的東西,而這麼一來,droog可說是使出千方百計,製造出幾乎要認得出來的風格。他們免不了這麼做,因為這樣才能一直處理第三個議題:身分認同。


一個人在以自己的感知所體驗到的世界中,知道自己是誰,這種認知在其他領域(如量子物理學),不見得一定能說得通。這種情形之下,抽象想法與感受認知是脫鉤的,而對於觀念與物體的理解,其實是分開的。同時,認為自己的意念的確屬於自己,其實也只是相對的說法,因為實際上可能是受到規範符碼操縱。至於相對程度究竟為何,以及一個人在全球生產和消費的機器中具有何種功能,皆取決於一個人如何決定他的身分認同。……諷刺與風趣這兩種元素,都能展現出一個人是「行家」、隸屬於部落,並且也是作品的重要部分。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droog玩弄生產與消費,讓永續變成他們形象的修辭、甚至意識形態的核心,也製造出許多裝備,讓我們用來為世界架構舞台,最後也讓我們應該、也能夠對設計有所期望,讓設計不光能揭露真正的權力(規範、做出負責任的行動,還可協助我們去定義自己其他人、以及自己與世界之間的關係。


Droog是有其地點和時間淵源的現象。它的荷蘭性格,與對後現代主義某些發展的反應與立場,在其他地方已有清楚說明。但是,再廣泛討論一下Droog的時空地位,Droog在態度及方法上,根本是後現代主義。如果說,現代化不斷生產新的物品、意象與地景,是因為在抽象價值的體制下,透過科技生產的概念具有其正當性,能代表進步,那麼後現代主義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批判性地反思這個過程。Droog很清楚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弔詭,這樣的弔詭,會產生基本上是不穩定的情境,這情境是由科技掌控,我們個人幾乎無法控制的。因此,Droog製造大量的意象、物品與空間,反思這樣的情境。


 


 


Droog Design簡介(由青石提供) 


  一個對既有設計提出反思的荷蘭設計團體──Droog Design,自九年代起就在國際各大設計展中展露鋒芒;它不是設計公司,也不是工作室;而是一家設計基金會;除了經營自有品牌,也不停向外推廣展覽和活動,並接受機構和組織的委約進行設計項目;甚至積極推廣年輕設計師、發起辯論、出版書籍。當今炙手可熱的荷蘭設計師,知名設計品牌Moooi創辦人Marcel Wanders,即出自於Droog Design這個大家族。


 


Droog Design已創作超過120件作品,不僅與荷蘭當地設計師合作,更將網絡擴及全世界,目前擁有150多位來自各地的新銳設計師,其中也不泛台灣的創意人。這些或許是畫家、雕塑家、金工師,也可能是藝評家或文學的創作者,彷彿六年代法國電影新浪潮運動在設計界重現,只是規模更為龐大。 


  自一九九三Droog Design首度參加米蘭家具展,往後每次展覽必能創造驚豔話題,讓世界引領期盼。一如當今最受提倡的生活態度「慢活」,Droog Design二○○四年就以此為主題在米蘭展出。Gijs Bakke這位幕後舵手,領導趨勢的眼光令人不得不佩服。 


        邁入第十四年的Droog Design,秉持一貫與設計溝通的理念,在形式、材質、技術與經濟上求新創變。也因此,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的設計觀察與評論專家Paola Antonelli下了一個註解:「Droog Design開啟了新極簡主義的時代。」


 


 


Droog  Droog3 Droog5 Droog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