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巴黎女生‧包包私設計2 Les sac des Parisiennes 2

包包

書名:巴黎女生‧包包私設計2

          Les sac des Parisiennes 2

作者Editions de Paris

譯者:林欣儀

出版2009.12.30 初版一刷 

尺寸:21 cm ×  14.8 cm

頁數:112 ∕ 平裝全彩

定價:26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009-84-5 (平裝) 







完全公開巴黎女人包包內的私密空間!

介紹可愛手工包的做法,以及巴黎的時髦包包商店







巴黎女人重視自我風格勝過一切。

對她們來說,包包有如另一個自我。

家人照片、幸運小石子、旋轉木馬的票根……

在自己喜歡的包包裡,裝滿讓自己感到幸福的神祕寶物。



她們對包包可是非常挑剔。

古典優雅,鮮豔印花,質感皮革,

個性設計,天然材料,每個人堅持的方向不盡相同。

自己改裝也很有趣,捲上一條絲巾,別上幾個徽章,

巴黎派就是要享受「獨一無二」。



從明天開始,妳就可以盡情運用巴黎女人的包包小訣竅了。







【目次】



巴黎女人的手工包包 

008  混合巴西與法國南部風格原創印花雜貨與手提

Valérie Roubaud

014  靈感來自大自然的「幸運小鳥」包

Corinne Favalelli

020  多元創作家的都會女性專用時尚包包

Florence le Maux

026  <工作室專訪>

充滿巴黎創作芬芳的雙人工作室是老東西的寶庫

Jamin Puech





巴黎女人包包的祕密 

038  古董手提包展現簡單典雅的個性

Morgane Sezalory

044  走過美好時光的設計師提包

Laure du Chatenet

048  少女風格的鞋子與包包是服裝搭配的調味料

Annabel Winship

052  時髦母女檔創造的巴黎女人手提包風格

Caroline WietzelPauline Durand

062  最愛個性包與女性古董風

Vanina Escoubet

066  優質名牌包是職場隨性風的重要配角

Clémence Lavigne

070  天然材料的深刻教誨造就巴黎媽媽最愛的包包

Isabelle Dubois-Dumée

078  沉醉於藝術提包所展現的創作家世界中

Sophie Pfeffer





084 在巴黎發現的特選包包商店 



034082106

在街上發現巴黎女人的包包





7 8 13





1 2



3 6 





2009年12月28日 星期一

【轉載】中國時報、破報《蒸發》相關報導




〈流浪到捷克 張雍拍出《蒸發》〉

2009-12-14




     彷彿是應驗了左手臂上的文字刺青「La vie est ailleurs」(生活在他方),卅一歲的年輕攝影家張雍在捷克當了六年「波西米亞人」。這六年當中,他記錄捷克鄉下獵人、傳統馬戲團、吉普賽村落、中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捷克A片工業等邊緣族群。



     他手上的文字刺青是引用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小說《生活在他方》裡的文字:「假如我們不能改變世界,那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二○○二年暑假,張雍第一次前往歐洲自助旅行,走了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中歐國家,便徹底著迷。張雍以為,回到台北就會淡忘捷克街頭那些吸引他的陌生臉孔,沒想到去捷克生活的意念卻益發強烈。他籌備好半年的生活費,踏上捷克土地,原本只想待半年,沒想到一晃竟然過了六年。



     張雍說,是捷克人那不開心的面容吸引他,一九八九年捷克共產政權垮台,捷克人面對新生活轉變的陣痛。二○○五年,張雍展開捷克精神病院的拍攝計畫,「那家病院佔地有三個大安森林公園那麼大,設有卅多個部門,我拍攝的主要對象是第二部門,收容罹患憂鬱症的女性。」



     「我想探究『偏見』,人們太輕易貼標籤在他人或事件上。我也投射了自己的情感,因為我是在捷克生活的東方人,同屬於邊緣族群。」張雍將拍攝作品匯成《蒸發》攝影集,在台北辦「波希米亞六年」攝影個展。









〈隱身的觀察者-專訪攝影人張雍〉 

2009-12-24




提起「藝術家」三個字,張雍站在台北小巷路旁,邊抽著菸邊與記者說:「討厭」。討厭在於藝術家三個字背後的身分指涉,也在於藝術家作為一種階級象徵。



記者詢問起其他報導中曾看見的「人道主義者」標籤,重新燃起一根菸,張雍說:「那是人家說的」。



談到自己跟拍完A片工業後對於性產業的困惑,張雍晶亮雙眼對記者說:「有機會,我真的想認識你身邊那些會看A片的女生朋友。」



當訪談結束,我察覺到,說起攝影家、藝術家或旅行者,似乎種種標籤放在張雍身上都顯得有些不吻合時,我才理解,可能這名遊蕩於不同被拍攝者身分、捷克各個城鎮間,領著相機嘗試記錄些什麼的張雍,真正的關切點,其實也只是為著尋求一種觀看與貼近的過程,以及在他而言或許永遠不會來臨的解答。

「我們都是病人,只是長的不一樣。」
    一開始談起在捷克拍攝Bohnice精神病院的歷程,張雍表示,這個拍攝計畫持續至今已經四年多,「還沒拍完」。在最為密集的兩年拍攝期間,他每日或隔天去,或在病院中待上一整天或過夜,「在精神病院前三個月沒有拍任何照片,我可能相機帶了裡面沒有裝底片,相機就放桌上,給她們丟啊玩啊,後來大家就變的有點像朋友。」這樣一種攝影的態度,恐怕是在攝影家身上極少存在的。



在捷克待了六年多,拍攝對象由Bohnice精神病院中女性重度憂鬱症患者、A片工業拍攝過程、傳統馬戲團、獵人,到當下正在進行的跨性別變性者的對象,張雍表示,在選取拍攝主題時,是朝向一般人帶有偏見目光的身分族群,例如精神病院,「一般布拉格人,如果你說了一個不好笑的笑話,他們就會說:『你是從Bohnice來的嗎?』」或者提起獵人時,就覺得他們就是到鄉下喝酒,然後射殺動物,「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些偏見,但我自己比較不喜歡。」



向下,當提起自身同時作為攝影者與男性的外來者身分,闖入一個女性憂鬱症患者的空間,張雍第一時間闡述了作為攝影者必須面對的道德天枰,也就是一種公平的凝視角度,對此,張雍首先的選擇是與拍攝者互動,「我剛進去的時候,她們問我為什麼來這裡,我說,我也是病人。我們都是病人,只是長的不一樣。她們聽完就開始笑。」四年過去,張雍坐在地下室的展覽空間、身旁環繞自身作品時,娓娓回憶起與精神病患相處的經驗,他說,當時自己捷克語不流利,許多情境底下形成的誤解,也就實在地打破一般人對於「瘋子」的定義,「瘋狂就只是這樣……就只是不能理解……他們只是需要有人聆聽,好好聊一聊……當你看到有些人待了一段時間回家,一個月之後又被送回來,跟當初離開開心健康的樣子判若兩人,你就會知道,真正的問題其實是在外面,是在真實世界裡面……」



類似的一種與外在世界隔絕之境,勾出了張雍數個月跟隨當地傳統馬戲團拍攝後台的計畫,「每次我經過貨櫃車改裝的大門,工作人員穿禮服,進出口兩個門連接不同世界,買票進去看戲出來的人都很開心。但我永遠看到站在那裡的工作人員是不開心的。」於是因著一股好奇心,張雍走進了舞台幕後與拖車之中,遇見在觀眾台上看不見的遊蕩馬戲人生,也與小丑當成了好朋友,隨著他們前往其他城市演出,或在布拉格與他們在公園內巡迴,「一個小丑四十出頭,跟我很好,他有個十八歲的女朋友。你小時候不會想像一個小丑會抽煙,但他就還著妝時在我面前抽煙,那感覺很怪……」張雍說著說著笑起來,像是一名孩童般的訝異夢幻世界崩毀,也是一名成人看見生命的真實質地。



與原罪相抗衡的力道

        面對的相機作為權力象徵的特性,如何與此「原罪」相處並嘗試翻轉權力結構,則貫穿了張雍每個拍攝當下的動作與思惟,而他也尋找出屬於他信仰的結構關係,也就是「團隊合作」-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作為一個團隊的信念。剝削或者目光承載的客體,在張雍攝影過程中被排除在思考之外,承接了其恩師Viktor Kolar的理念,張雍深信只要掌鏡者願意,一種友善與平等的關係將會產出,「沒有那些人的開放或合作信任,拍出來只會有兩種可能,一是裡面沒有東西,一是他們不舒服的狀態。」這或許解釋了何以在張雍關於A片工業的作品《情慾布拉格》(Praha Erotica)短片中,呈現的並非慣見的情色獵奇,相反地,觀者可能是個隱身的在場者、被男優凝視的目光承載體,也可能只是觀看鏡像的任何人。



至於究竟如何理解A片工業,張雍坦承自身並不喜歡,然而,「我跟了兩年,時間不夠我去理解作判斷。我還在找那個答案,我不想下結論,也許永遠也不會有結論。」然而,日後走入不同性產業的場景,也讓張雍對「自以為良善的立意」產生懷疑,例如與捷克德國邊境妓女的接觸,被奪走底片並潑酒在臉上,或者走入現場實境秀天體換妻俱樂部Big Sister,被強行脫掉衣服,以要求「公平」的經驗,讓他開始反省最初的立意,「也許她們並不期待被理解」。在這些情況底下,張雍選擇是放棄,銜接著張雍對「團隊合作」的信念,他並不強迫進入也不以金錢買通,「像是到印度花錢拍小孩的照片,那是最自私的紀念品。」



至於往後是否會重新進入?「我現在這個階段還沒準備好回去,我也不想強迫我自己。如果我準備好了,就是我會不穿衣服跟他們一樣裸體回去。」語畢,其臉上的認真,讓記者理解到,即使張雍選擇放棄,同時在做的也是探詢自己的道德底限,並且不排除一切衝破的可能。



生活,不在他方

       手臂上刺著「La Vie est Ailleurs」(生活在他方),張雍大笑著說:「這是一本很爛的書,米蘭昆德拉的書名。」與記者分享自己超愛赫拉巴爾的同時,提起米蘭昆德拉這本書,張雍一臉戲謔地說:「大家都誤會了,這句話並不是在說『生活在別的地方』,而是一個提醒,提醒自己生活就是在這個時候這個地方。」



二十五的年歲,張雍隻身來到布拉格,談起異鄉的生活,他將之形容為「無重力」的情況,相對於在台灣時必須對抗的重力,兩者都不好跨越。而似乎,「生活在他方」一句話的誤解與真意,似乎同時隱喻了張雍從年輕時期擺脫台灣傳統生命期盼遠行,而後再往回觀看自己與生活的關係。「良善」、「道德」、「信仰」,似乎與身分標籤一樣,擺在張雍身上都顯得怪彆扭的,想到底,他的作為真的也只是一場探究,「了解關於人的任何道理」,就像談到每一則他著手並發表在展覽與書籍上的作品時,無論過程究竟多長,他自己總是說尚未完成,面對影像中靜定的黑白色調或凝視鏡頭與觀者的人們,他會跟你說:「我拍他們的故事,抽象一點就是他們的靈魂。這只是剛開始而已。」



12/29 ~ 01/27 黃靖雯 版畫個展「大象在公園」

大象在公園

引導畫家筆下的繆思,無所不在

觀看時,能發掘畫中細節的謎,每一個觀看者,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讀。

一棵樹的向外枝節,就是被剝奪的再生。

視覺的感受,畫面的和諧性,即靜又動,讓版畫藝術有了新的活潑力,戲劇的效果。




大象在公園黃靖雯 版畫個展

  

2009/12/29 ~ 2010/1/27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



Opening Party
2009/12/29 (二) 14:00 -
17:00



展出時間

週一至週五 09:00 - 18:00
週六         12:00 - 18:00



展覽地點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 72 巷 6 號 B1(捷運雙連站步行約5分鐘)
TEL: 02-2531-9081
EMAIL:
gardenct@ms14.hinet.net



2009年12月24日 星期四

天使的孩子

天使的孩子 



書名:天使的孩子

作者:李昱宏 

出版:2009.12.25 初版一刷 

尺寸:13.5 cm × 21 cm

頁數:128 ∕ 平裝 雙色印刷 

定價:32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CIP          人像攝影 攝影集 兒童 

ISBN       978-986-7009-74-6(平裝)









【簡介】 

        每幀照片都有一種無聲的語言,那是攝影迷人之處。

        每一影像都呈現了情感的瞬間,因為按下快門的剎那,即收藏了無可取代的片刻。



        作者李昱宏在英國攻讀電影製作、在澳洲攻讀攝影美學中關於決定性瞬間的思維。提及旅行中有什麼是他必定隨行的,他會不假思索的說,相機!作為一位旅者,在路途中拍下他的決定性瞬間已成為反射動作。他說:「我只是拍下我所認知的感動,而孩子們的身上有著我心裡的想望,總覺得望著他們的時候,似乎我也正望著自己。於是更欣喜於能將這些美好的瞬間,收進底片裡。」



        這本攝影集以小孩為題,像是把世界的天使聚在一起!



        在他走訪二十多個國家的旅程中,一段僅屬於他的觀看距離的快門之後,他記錄著從真誠的眼神中,他看見簡單;與孩子互動的片段,他發現單純的笑顏裡藏著自己心中的想望。



        在我們感受孩子們單純可人的臉龐之餘,李昱宏期待與大家分享更多。當我們看見身旁孩子真摯的神情時,是否也找到了令自己感動的初衷,那份好似已從我們身上淡化模糊的簡單和純粹。





cover 





【序言】

關於這些孩子的容顏

文/ 李昱宏



        在這本以「小朋友」為主題的攝影集中,我所想表達的其實是一種旅者的凝視,就我而言,攝影是一種與時間對話的形式,而時間才是攝影裡的核心概念,因此在決定性瞬間的範圍內並不存在著關於主題的問題,然而,每一個攝影者都有著不同於其他攝影者的「心路歷程」,換言之,他所關注的對象不會與他人相同,例如黛安.阿布斯(Diane Arbus)喜歡拍攝所謂的弱勢族群,而梅瑞(May Ray)喜歡以超現實的角度切入攝影一般。



         之於一位攝影者的我有著與布列松雷同的攝影心法,例如,我並沒有一定的攝影主題。但不同的是,我將敘事擺在第一順位,我認為透過攝影說的故事才是攝影再現意義的所在。



        因此在某個程度上,歸納與整理對我而言成為一件很大的工程,在攝影旅途裡我不知不覺的拍攝下許多孩子們的身影,總認為孩子們是人間的天使。這本書裡包含了許多國家的孩子們,從社會發展的角度來看,它從高度開發、社會福利健全的丹麥到過去戰爭頻仍孩子們流離失所的柬埔寨;若從國家分佈的角度來看,它從白雪紛飛的溫帶國家一直到沙漠橫亙的埃及,不過,不管是在哪裡,總覺得孩子們的微笑是相同的,那是一種純粹的表現,之於一個旅者,我欣喜於將那些瞬間收進了我的底片裡。



        我習慣使用長鏡頭拍攝我的瞬間,因為我認為與被攝者保持一段距離是美好的,當然,這只是個人的習慣,不同的攝影者自然有不同的想法,在我的其他著作中已提及這方面的論述,但那畢竟是文字,而我始終認為攝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一種沉默的力量,這便是攝影所以迷人的所在。我衷心的希望讀者在翻開這本攝影集時,不單只是用眼睛,也打開心靈,因為我相信所謂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依舊普遍存在於每個人的心裡。







【作者簡介】

李昱宏

嘉義蒜南國小,台北世界新聞傳播學院視聽傳播學系電視組畢業,英國布里斯托大學藝術碩士(電影製作),目前為雪梨科技大學藝術與人文社會學院創作藝術博士候選人,攻讀攝影美學中關於決定性瞬間的論述,二○○八年十月獲得雪梨科技大學藝術與人文社會學院研究生獎助學金。



目前為元智大學藝術創意與發展學系暨藝術管理研究所兼任講師,授課範圍為視覺文化研究特別是電影與攝影的部分。



已出版十餘本旅行文學攝影及攝影專論。曾任執行製片、國際組織企劃、學院講師、文字工作者。多次受邀電台訪問。國內外展覽經歷包括誠品書店台南店旅行月講座、澳洲雪梨Up and Coming藝術家聯展、澳洲雪梨市NCA藝術聯展,曾獲Lonely Planet Images Choice Award攝影獎,二○○九年於澳洲雪梨科技大學藝廊舉辦畢業展Tableau Vivant of Reality。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2009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張雍《蒸發》新書座談,加映場!

 1



錯過了前面幾場的精彩分享?

還想多聽一些沒寫進書裡的故事?   

12.28 (一)  pm 7:30 誠品實踐店 台北市大直街70號(實踐大學綜合大樓1F/2F)  

《蒸發》新書座談,張雍離台返捷前夕的最後熱情加映場!

 敬請把握!!        



-- 田園城市 ---



2 


 
張雍將在座談中和讀者們分享這些年來在歐洲從事影像及文字工作所收集的故事。



他會親自用幻燈片播放那些充滿力量的攝影作品「馬戲團的故事」與「地圖上被遺忘的角落」,和讀者們近距離、誠懇地聊一聊這些影像的背後。



同時並穿插播映他所拍攝的同名短片《蒸發》(曾獲2007年斯洛凡尼亞Filo fest最佳實驗短片、受邀參加2008年法國馬賽實驗電影節及2009荷蘭Nijmegen Go short短片影展),以及剛剛獲邀參加柏林圍牆倒塌二十週年紀念transitland數位短片節、甫於十一月初首映的《Praha Erotica》。











 01



前五場座談活動詳情,請見









《蒸發》新書座談 活動小記 & 剪影精華

045 

                                                                                                           ↑法雅客新書座談現場




【活動小記】



   僅管人來得有多有少,但每一場新書座談都充滿了豐富的照片和影像,張雍也每一次都講得欲罷不能,大大超過預定的結束時間。



   張雍毫不吝惜地暢所欲言,分享了很多很多他經歷的故事。那些故事有的心酸、有的讓人覺得沉重、有的讓人突然想到一些事、有的使人禁不住悄悄自問一番。



   座談結束後,雖然排隊簽名的隊伍移動得有點慢,但大家都很有耐性的等候著輪到自己的「近距離接觸」,可以跟張雍來幾句閒聊。



   老朋友與新朋友,見聞分享與意見交換,回應與迴響,每一回都是氣氛輕鬆的對談。



   因為有舊雨新知的參與和支持,這幾場座談活動因此有了順利圓滿的結束,也讓人更期待張雍的下一步!

    

  

【活動剪影】

12.05(六) @小小書房

01 02

  

12.06(日) @法雅客

03 04 05 

  

12.18(五)  @ 左手咖啡

06 07

  

12.19(六)  @ 何嘉仁民權店:「志工旅行」分享

08 

78 

  

12.20(日) @ 學校咖啡館

10 45 48







更多關於座談現場的照片,請見:












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

12/09 ~ 12/27 張雍攝影個展「波希米亞六年」NEW!



波希米亞六年 





張雍‧「波希米亞六年」‧攝影個展

2009.12.09(三) ~ 12.27(日)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



開幕與茶會:2009.12.09 (三) 20:00

展出地點: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B1(捷運雙連站1號出口)

展覽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 週六 12:00~18:00




「夕陽正要西下。我感覺這條河從我身上流過──它的過去,它的古老土地,它的四時節氣。山輕輕將它帶住:它的流向早已固定。」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 《北回歸線》





自高中時代起,便有收集報紙全版廣告的習慣,一直到現在,一張汽車廣告還貼在台北我房間的門上,廣告文案引用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小說《生活在他方》裡的一段文字:「假如我們不能改變世界,那至少應該改變我們的生活,自由自在的活著……。」



十多年之後,海報還貼在台北房間的門上,報紙已泛黃,原本房間裡的那個男孩,收拾了他的行李,帶著父親給他的相機及幾個簡單的鏡頭,來到歐洲,與其說是想要改變什麼,不如老實說是想要多認識他自己一些,離開他熟悉的環境,放下他已擁有的一切,暫時離開他最親愛的家人與好朋友,循著那隱隱約約從遠方傳來的鼓聲,來看看他方的生活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摘自

張雍<生活在他方-波西米亞六年>

8/2/2009

《聯合副刊》






【展覽介紹】


 
配合這次新書
《蒸發》的發表,我特地準備了一系列這六年來的歐洲影像觀察。這些自家鄉「蒸發」的期間所留下的證據,早已悄悄地昇華成黑白相紙上那一幅幅由大小不一的顆粒所構成的影像。

每一幅照片都有說不完的故事,當時難以忘懷的情緒。

誠摯地邀請你來欣賞這些看似電影裡面才會出現,但確實發生在鏡頭之前的故事,很期待你也來聊一聊自己的故事!

開幕茶會將於十二月九號晚上八點開始,現場並準備了特別的「捷克飲料」。



感謝捷克駐台北辦事處的支持。

相信會是很特別,很多故事的一個晚上。



張雍 2009.12.08 台北









【延伸訊息】



《蒸發》新書介紹 http://gardenct.pixnet.net/blog/post/29189139
《蒸發》新書座談‧邀請熱愛攝影與文字的你http://gardenct.pixnet.net/blog/post/29161678









張雍,1978年次,2003年起旅居捷克布拉格。



以紀實攝影與深度人文報導,長年聚焦於被主流社會忽略的社會邊緣人。六年來已陸續拍攝全中歐規模最大的精神病院、鄉下獵人、傳統捷克馬戲團、匈牙利吉普賽村落、捷克A片工業等故事。目前除了進行短片拍攝的創作,也持續追蹤捷克變性人社群的故事。



文章與攝影作品散見於捷克《Prague Post》、A2 weekly、European city網站、德國Plotiki網路雜誌、加拿大Planeteye.com、台灣《聯合報》副刊、《Traveler Luxe旅人誌》與大陸《青年視覺雜誌》等報章雜誌。不同系列的紀實攝影作品亦曾於捷克、斯洛伐克、德國舉辦攝影個展,短片創作則在斯洛凡尼亞、德國、法國及荷蘭的短片影展中放映,對外發表與分享



張雍個人網站www.simon.chinito.com



simon  

2009年12月3日 星期四

Anyone Else But You

Anyone Else But You

書名:Anyone Else But You

作者:王琬瑜 Wang Wanyu

出版:2009.12.05 初版一刷

尺寸:21 cm ×  17 cm

頁數:112頁 ∕精裝∕雙色印刷

語言:中英雙語

定價:400元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86-7009- 76-0(精裝)







「每個人都有的秘密,不該藉由我去訴說。

每個人都要一個夢,是一種關於說不清,我想我看見了,而我也留住了,那瞬間。」

--王琬瑜





不說攝影有多深,不說國度有多遠,

說的只是永遠坐在我們身邊,我們卻忘了回頭凝視的青春秘密。

緊緊的、歡呼的、愛的、擁抱的。



2007台北美術獎入選得主,文溫德斯看過她作品後叮嚀她不要放棄拍照。

一個我們以為不用記錄的世代讀本,一本你我心中待望已久的攝影集。







【推薦序】結果 我們都是沃荷的記憶

文 / 黃亞紀



        今天,終於走上去了。第一次走進操場,就是去看王琬瑜的攝影展。年輕時上學總會經過它門口,看著它由後現代墳場,到墳場,到了現在的操場,都沒機會走上去瞧瞧。而我終從青春渡進中年,操場的青春卻似乎依舊在那。



        和一般文青聚會的酒吧一樣,木椅、沙發、從佳佳、宇宙城年代遺留下來的整櫃CD。昏暗燈光下王琬瑜的作品掛在牆上,勉強用3M黏上去的吧,我想,因為有幾張歪斜了,也有的掉了下來。和平東路的路燈從兩大片窗戶滲了進來,灰色粒子融化的臉,映在窗上。



         這是第一次我看到她的作品沖印出來,效果比我想像中更強烈,但是還是一樣地,很溫柔。



         這是一雙怎麼樣的眼睛在看世界?我自問。



        發現王琬瑜的作品是一年前在flickr上,第一次看完時,我享受到久久未感受到的觀看攝影的感動,這份感動不是來自攝影完成度的極度讚嘆、也不是來自攝影觀念性的再次啟發,卻是單純來自作品中傳達的感情和感動。對於其他閱覽無數國際攝影作品者而言,年輕女孩紀錄生活週遭的攝影潮流已過,似乎不值得再提出評價,但王琬瑜作品中所包含的多層意義,以及影像傳達出的個人視覺魅力,卻依舊獨一無二。



拍攝者的酷或是被攝者的酷

        當我第一次看到Nan Goldin的作品時,我問了我自己「這是拍攝者的酷?或是被攝者的酷?」,或許至今很多人觀看攝影作品都會有同樣的疑問。的確,Nan Goldin選擇拍攝她生命中的朋友,那些受到性愛、酗酒、愛滋、毒癮、暴力所困的生活,被她赤裸裸地展現出在高尚藝術中,這種酷,是否只是被攝物題材特殊的緣故?或是Ryan McGinley拍攝他年輕朋友的裸照,那些在海灘、在草原、在林間奔跑遊戲的年輕裸體,是否只是滿足了中產階級對於青春的嚮往和眷戀?



        在所有的藝術中,都有超越物理部份的存在,並會和現代知識及文化相對應。攝影在物理性上,的確是用於複製看得見的影像,但在攝影的實踐中,攝影者藉由攝影帶來對被攝者的新目光和詮釋,這和每個攝影者和被攝者之間的情感、想法、距離,有著極大關係:因此,Nan Goldin不會拍成Ryan McGinley、Ryan McGinley不會拍成荒木經惟、荒木經惟不會拍成Nan Goldin(即使他們合作了攝影集)。而這個情感、想法、距離,幾乎必須是天生的。



        王琬瑜的攝影,記錄了2005年以後台灣年輕世代的生活,如同Nan Goldin一樣,這些被攝者是她的朋友、她的生活。這時的台灣,儘管和1970年的紐約截然不同,但鏡頭紀錄下的年輕世代的姿態卻總有幾分相像,如同Malcolm Mclaren在《酷派當家》中所描述-反主流發現其推動愛和和平其理想失敗了,只能自居於社會的一小角中,生活在既欣賞精神又欣賞暴力的矛盾中,既渴望毀滅又期待創造-王琬瑜攝影中所出現的、可謂CAMPO的族群即表現了夾雜在社會化和未社會化的一代。



流動瞬間造成的過去記憶

        但是,Nan Goldin透過攝影將她生命裡的情感保存,王琬瑜則相反地透過攝影將其「記憶化」。「記憶化」在王琬瑜的攝影中相當重要,她所呈現的場景總像對某個過去的回憶,也就是說,Nan Goldin突出攝影的「在場性」,而王琬瑜的風格卻是攝影的「過去性」-雖然透過相機,所有事物都必定變成「過去」的「存在」,但王琬瑜所記錄下的事物,卻是一種「過去」的「記憶」,存在感,被她的影像撥去了,只留下一股記憶的味道。或許王琬瑜自己並不自知,但這卻和她北美獎獲獎作品「標本」具有相同氣息,因為標本,已經被撥去了生命的存在-神祕的、回憶的、帶有距離感的、間接的、對於過去現實的認知,這對於一個僅20歲的創作者來說,是多麼有趣而個人化的視點。



        這樣的王琬瑜所拍攝下的紀實攝影,已經不再傾向於「決定性」了,相較於「決定性」,王琬瑜的作品彷彿帶有流動的未決定性,這或許和近代視覺文化有關,王琬瑜的「瞬間」,在流離和凍結的時空之中,有時像是一段連綿無盡的故事,有時像是一眨眼便隨空消逝的片段:這些綿延的、混沌的、似乎在未說出什麼下結束的狀態,成為她個人的視覺風格,這些未決定、近距離close-up、或是類似電影劇照film still的手法,是Andy Warhol以來的名人性或自戀文化,也是Diane Arbus所謂的秘密的秘密。



        另一方面,王琬瑜的作品必定會被與日本女性攝影相較,本質上兩者並無不同,但在創作上,王琬瑜以黑白、彩色攝影交替,粒子和光線的處理猶如日本少女攝影和日本男性攝影的混合體。對於人像的詮釋王琬瑜尤其直覺的,在畫面上不單只表現思考的濃縮凝結,同時也展現出偌大的情感和記憶。



        如同夢,在白天的揭露後消逝殆盡,僅殘留下偶能回想起的片段;王琬瑜的攝影,總在片段影像的黑暗裡,溫柔藏匿了某種明亮和未知。我們不斷看到作為回憶中那些被刻劃出情感和性格的群眾、個人、甚或身體的局部,來到了我們面前,然後我們感知到一些溫度、一些sensibility、和一些如同是秘密的痕跡。







【推薦序】躲在背後的女孩 

文 / 陳文祺



         自始至終這女孩都沒出現過!



        隱匿在快門後的女性自拍在當代藝術創作行為中不乏前例,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 1954-)運用身體與性別差異,主張女性地位的社會議題與擬態的扮裝所引發的關注,將傳統攝影的「男性快門手」角色謀殺;在鏡頭下攝獵美艷與迷人的胴體背後,權威與階層差異似乎不在,解除了性別詮釋下的權力迷思,攝影的影像(image)純粹度在今日已脫離性別的「歧視」(discrimination)角度後,攝影(photography)的特徵與功能中性化,影像本質性成為新的詮釋權。失去決定性瞬間(The decisive moment)的牽絆,影像似乎更能展現攝影詮釋人性的恆久意念,而非工具詮釋與通俗美感導向下的永恆之美。



        王琬瑜的影像創作年紀很淺,但卻對影像的運用與掌握傳達準確,也許就因為他所接觸的時間點恰好是傳統攝影與數位攝影交接完畢的年代,攝影的傳統特質與堅持也被Photoshop不經意的消滅,取而代之的影像創作概念也讓攝影術(photography)再生(renaissance);那些老掉牙的花鳥風景與美女們似乎與這一個世代毫無關係,焦距準不準構圖穩不穩干卿底事!這一代學習與創作是幸福的,影像器材的獲得與便利性造就了新一代的影像思維,新的影像創作概念是即時情境再現,特徵是毫無章法,完全擺脫上個世紀的攝影術美感制約(condition),創作者的情感表現透過影像傳遞與抒發猶如書寫般流暢,他無須臨摹與模仿,也不用等陽光的角度或高規格的器材,只要能獲得影像的器材(手機或相機)都是創作的可能。



        這一類低規格器材攝影術(minimum photography)打破了古典攝影美學中所有的要求,卻也造就了獲取影像的新方式,當影像製造者擺脫過去製造攝影的束縛後,似乎內容的表現多元與多樣性,所關注的已經不再重現(reproduce)與複製(copy)美感或自然,創作者可以將內在世界的想像與幻想透過相機去製造(make)與重現(reappear),這樣的現象在數位相機(digital camera)發明後的21世紀最為明顯;有別於使用底片的傻瓜相機,數位相機的即時顯像與刪除功能造就了影像的製造契機,傻瓜相機只是能拍出一張「好照片」而數位相機的好照片則可以立即再製(remake);這樣的創作思維與方法的改變成就了現今氾濫性數位影像的產生,這一些生猛青澀的作品在過去不曾出現,在未來也不可抑制,但他卻是影像藝術的沃土。當數位相機越做越精良與高畫數,似乎那古老的幽靈就要再度纏身,這是我所擔心的,眼下一堆荷花美女飛禽走獸再度躍上網站,一味的談論鏡頭用哪一隻、光圈要開多大......時下的攝影師都成為鏡頭與相機廠商的最佳測試員,那創作的原點與內容在哪裡?我看到王琬瑜的作品時這一些問題是不存在的,我不曉得他用哪一台相機創作,我也沒興趣,甚至他焦距對的準不準確我都不在乎,因為,你是否相信你所觀看的對象與你內心那想像的翅膀已經振翅欲飛?



        成為一個器材無知者,你就會看到那女孩,那女孩的內心,他正盛開的花蕊。就如同你也跟荒木經惟(Araki Nobuyoshi, 1940-)也一樣成為一個小孩,好奇的觀看這世界,這女孩的世界是躲在你我的背後,靜靜的在馨夜裡開著,緩緩的吐著淡香。





【自序】如果能夠都記得就好了 

文 / 王琬瑜



      「我本來只是個愛玩相機的孩子,在拍完相片推出攝影集後,我才發現自己是個攝影師。」—Larry Clark



        攝影被說成這麼艱深,對我而言拍照簡單多了,而且還常害羞於此,儘管是躲在鏡頭後。處在其中,適時地用相機與生活對話,用鏡頭的距離與世界相處,只有它不會說謊。



        一直在紀錄自己,拍攝既親密又熟悉的朋友、生活中的細碎、以及所有曾經在身邊經過的偶爾。被最真實的情緒、最直接的反應所吸引,儘管沒有時時刻刻按下快門,但卻都用最誠實的眼睛看見了、參與並且記住了。攝影留下了回憶,無論矛盾、焦慮、喜樂、瘋狂,過程是彼此吸引的親密接觸,你我共同存在的證據,分秒裡一瞬間的永恆化。



        其實我好害怕拍人群,我們都該保持著距離,避免一切的互相傷害。總想躲在遠遠的角落,躲在一旁靜靜看著就好。好怕必須對誰說:我可以拍你嗎?真希望拍照時自己可以變透明,也許更希望無時無刻都能透明,這樣才能夠被看得更清楚。我只是想用自己的方式去看見,再選擇保留與否的結果,不想多做無謂的解釋與說她們的故事。每個人都有的秘密,不該藉由我去訴說。每個人都要一個夢,是一種關於說不清,我想我看見了,而我也留住了,那瞬間。







【作者簡介】 

王琬瑜 Wang Wanyu

攝影創作者。

1987年生於台北,就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學系。2007年獲台北美術獎入選。亦曾於台北市立美術館、關渡美術館、香港藝術公社、TIVAC台灣國際視覺藝術中心、VT非常廟藝文空間、夏可喜當代藝術等展出。



個人網址 wangwanyu.com









b1 2 b3 b4 b5 b6 b7 b8 b9 b10 b11 b12 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