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10月14日 星期一

城市歸零 ─ 影像中的台北呈現

城市歸零 ─ 影像中的台北呈現 City Zero 


書名:城市歸零影像中的台北呈現 City Zero


作者:洪月卿


出版:2002.10 初版


尺寸:20 cm × 20 cm


頁數:160 ∕ 平裝單色印刷、彩圖


定價:35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0406-80-1 (平裝)


 


 


 


台北城市發展「歸零」的見證


許多電影以都市景觀、建築以及都市族群的活動為背景,利用都市中種種現成的景觀意象,強化影片的真實感與熟悉感;而這同時,以都市為背景的電影也成了都市的代言人,間接地向觀眾陳述這個都市的景色與都市生活中的種種故事,成為認識都市的另一種方法。


 


李行的高級化未來   ∕《王哥柳哥遊台灣》《街頭巷尾》


從李行的電影中,我們看到戰後初期台北因大量移民而呈現克難的集居景象,但另一方面中華商場跳脫出違建的殘破、凌亂與邊緣的意象,表現出了繁榮的新氣象。影像城市中克難與繁華並置,在新與舊的時空中,傳達出都市化的腳步已來臨,而這正是城市未來希望之所在。


 


萬仁的超級城市  ∕《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超級公民》


而萬仁電影中的台北彰顯了他長期生活於此的觀察,並嘗試藉由電影突顯存在於現代城市中日益嚴重的問題:個人性與集體性的斷裂關係。萬仁的電影亦披露了台北在都市化中追求現代性及對於過去的懷想的渴求中,兩種無法並存的企圖。


 


相較於以往的都市研究多直接以實質環境作為研究對象,透過田野調查方式由觀察者將空間形象予以圖繪、文字記錄或照向紀實等觀察與記錄都市的方式,本書是以電影導演李行及萬仁觀察實質都市環境後,運鏡而成的「電影城市」所呈現的台北城市現實作為研究都市的文本,希冀於流動的膠卷中建構實質都市發展歷程與都市意象等議題,從而比較其現實環境的反差,及其中「電影」城市與「真實」城市之空間意義如何被詮釋、與轉變。


 


 


 


【目次】 


影像靈骨塔    / 李清志 序


補白城市        / 吳光庭 序


從「0」開始  / 作者 序


 


序幕


        關於城市論述


        都市呈現


        城市.電影


        電影.虛構.真實


 


西方建築經驗.電影.台北城市發展


        電影──理想可能存在的形式與方向


        西方建築經驗與電影的對話


        台北城市發展「歸零」的見證


 


寫就的歷史──實質城市的時空背景


        克難時局中的台北發展


                        無以抗拒的時勢


                        收歸版圖的迷思


                        戰時首都的暫時建設


 


影像中的台北觀察──李行的電影


        克難城市中的台北影像


                        從大陸來台的居住經驗


                        陌生的城住成了家


                        市街景象看台北


        走進台北城


                        門戶之見


                        幾種辨識過程的挫折


 


台北經驗的建構──萬仁和他的「超級」三部曲


        進步城市‧失落空間


                        代號14、15號──違建.公園


                        多元欲望併陳──高層化現象


                        無限連結與擴張──高架道


        「超級」城市.混沌表現


                        屋頂上的異質場所


                        流離翻轉的城市──高架橋上新發現


                        熟悉與不熟悉的街道


        來自各方台北人


                        「移」民.「遺」民


                        「冷」.「熱」大國民


                        九○年代新公民


 


影像城市的經驗探討


尋找一座城市──影像中的台北想像


                        烏托邦與城市想像


                        李行電影的高級化未來


                        萬仁的超級城市


        影像城市中的經驗變遷


                        支配地景之轉換──總統府到新光三越


                        交通工具與空間的對話


                        都市違建的時代意義


        台北──看見不存在


 


附錄一:電影導演:李行與萬仁


附錄二:影片資料


附錄三:台北發展年表


參考書目


圖片來源


 


 


 


【序】


 台北影像靈骨塔                                        


文/李清志


 


關於生死學以及人死後的處理方式,我曾經用心思考各種浪漫的可能性,因為目前市面上的身後處理方式都太粗俗草率,對於一位美學要求強烈,又帶有些許空間潔癖的人而言,那些喪葬的喧嘩花巧,是我十分難以接受的。在思考關於喪葬形式的過程中,遺體儲存方式的設計是學建築的我最感興趣的部分,特別是在寸土寸金的台灣島上,如何創造不同於傳統的身後之所,成為未來空間發展重要的關鍵之一。


 


外公是客家人,他的家族墳墓位於苗栗山丘上,客家人的墳墓有如一棟棟小房子,整齊排列在山坡上,每一棟小房子中可以存放許多座骨灰罈,比一般個人式土葬墓園節省空間,外婆過世後同樣火化檢骨入罈,放置在外公的骨灰罈旁,這種喪葬空間安排的確具有遠見,也值得未來墓園設計的參考。客家人的家族墓園設計雖好,我卻仍然無法滿意,因為那墳墓上無意義的通俗山牆形式,以及毫無變化、無法選擇的骨灰罈,總叫我無法擁有安身立命的穩定感,因此將來我只好自己動手設計自己家族的墓園吧。


 


在我的墳墓設計中,簡潔的造型將取代毫無意義的傳統詭異墳墓立面,造型簡單的十字架宣告著個人及家族的信仰,而內部乾淨明亮也將除去過去墳墓給人的穢暗與霉運;設計的重點放在骨灰罈上,我的骨灰罈會以二十公分見方的鋁質金屬方塊為主,鋁塊的來源可以使用回收鋁,一個人只要在晚年收集他自己所喝的可樂、啤酒空罐頭,就夠製作他自己的金屬骨灰罈,這是何等環保的事。


 


鋁質骨灰罈上可以依照個人的生平,刻下合適的墓誌銘,造型一致的方塊骨灰罈,適合堆疊排列,而且光潔亮麗、節省空間,讓更多家族成員身後可以存放一起,方便後世的掃墓憑弔。


 


不過隨著年歲增長,我慢慢感覺到保存遺體這件事其實還算簡單,真正困難的事是如何去保存一個人的記憶與情感;而保存一座城市的記憶與情感,將會是一件更為艱困的工程。特別是當對象是台北城這樣經常改變的都市,如何保存都市的記憶,實在令人頭痛!在台北市區漫步,可以在一些街道角落,發現市政府設立的大理石紀念碑座,上面寫著「某某某舊址」,或是「某某某遺跡」,這些碑座被荒謬地設立在毫不相干的都市場景中,令人無法想像其原有的模樣是什麼?在我的理解中,我認為這些紀念碑座根本就是過去台北城部分屍骨的墓碑,而且是座空洞的墳墓的墓碑,因為不論市政府設立多少這類的碑座,畢竟墳墓早已不在,那墳墓最重要的部分也根本不曾被保存下來。


 


荒謬的紀念墓碑無法保存台北城的種種記憶,反倒是藉由小說、電影創作更容易將城市的情感記憶保存記錄下來。特別是電影的呈現方式,更適合紀錄三度空間的城市場景,在過去的國片中,已經累積了許多關於台北的歷史與記憶,在台北城劇變的過程中,這些記錄顯得更為可貴。


 


在早期國片中,李行的《街頭巷尾》與白景瑞的《家在台北》記錄了國府遷台後的困窘,以及宮殿式建築充斥的背景心裡,雖然在那個時代的電影製作多少受到愛國宣傳的影響,不過總是記錄了當年部分的台北城空間;而《台北發的早班車》、《王哥柳哥遊台北》則記錄了早年的台北車站月台情景,以及圓山中山橋當年的美景。相對於這些正統電影的道德正確性,八十年代起發展的台灣新電影,在都市場景的選擇上,則偏愛都市邊緣性空間。例如《青少年哪吒》中描繪的中華路鐵路地下化工程、《戀戀風城》中的中華商場與紅樓、《只要為你活一天》中的環河高架橋與洛陽停車場,以及《台北神話》裡正在興建中的信義計畫區世貿展覽館,都為世紀末台北城的變化留下見證。


 


在眾多新電影的導演中,萬仁可以說是少見的台北城詩人,他有計畫地利用電影影像去敘述一座城市的故事,有如古詩人荷馬所吟唱的城市史詩一般,同時也類似伍迪艾倫所述說的紐約都會傳奇。萬仁的台北電影計畫,有如喬治魯卡司的星際大戰三部曲,在不同的時空背景與敘事主題中,分別推出了《超級市民》、《超級大國民》與《超級公民》三部曲,在三部電影中,娓娓道出了台北的城市身世並記錄了台北城市的種種變化,是少見關於台北的城市電影敘述。


 


幾年前,我花了一個暑假時間,窩在電影博物館中,看遍老舊的國片,試圖尋找出電影中關於台北城市的敘述,其結果寫成一篇名為〈尋找電影中的台北〉的論文,這篇文章雖然廣泛研究了舊日的台北電影,但是卻未能更深入研究與探討,成了我心中一直存有的遺憾。吳光庭教授與洪月卿小姐所寫的《城市歸零》一書,彌補了我多年來的遺憾,他們共同深入研究了國片發展時期,台灣政經發展與空間的變化,特別針對李行導演與萬仁導演兩人的作品比較探討,豐富了台北電影的空間論述,同時也提醒了國人重新從電影中去挖掘台灣城市消逝中的歷史記憶。


 


台灣的城市空間論述十分貧乏,這個現象多少反映了國人對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缺乏認同與關懷,多年來我一直羨慕紐約大都會,因為這座城市總是有許許多多的電影與論述,用不同的角度去描繪她、解讀她、同時也記錄著她。如今,《城市歸零》這本書也讓我看見台北城即將令人羨慕的未來,這本書的出版相信會喚醒更多人對自己城市的認識與關照,這也將是許許多多關懷我們城市者所樂見的。


 


 


 


【序】 


補白城市


文/吳光庭


 


當「電影」在20世紀初被發明的時候,人類的文明已然進入早期工業化時代,至少在歐州,人們已在19世紀末成功的實驗了鋼鐵與玻璃之於一般民生及建築之可能,直到一次世界大戰前,這種藉由機械力所達成的文明成就,一直是當時人們所熱衷追求的主流,例如義大利未來派(Futurism)的建築師及藝術家對「動態」及「速度」的追求與掌握、俄國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的建築師及藝術家對找尋符合新時代需求的物件形式的熱衷,在在反映了一種當時社會的前衛傾向,電影的影像也是這種潮流中相當重要的媒材之一。在一次大戰後,人們感於機械力的負面效果(如槍、砲、坦克的驚人殺傷力),對機械生產有較反省式的思考,意圖在機械熱潮的城市中置入人物的角色,使主題化城市空間得以再現。1929年,德國導演傅理滋朗(Fritz Lang)執導的《大都會》(Metropolitan)便是在這個脈絡中的主要作品,而此後相關的「城市電影」如《銀翼殺手》及《第五元素》,或多或少仍然不脫《大都會》的架構。即便如此,就「城市」的角度來看,電影中的城市經常有著如「超現實」美學般的魅力存在,也因為處理影像技術與能力的不斷改進,城市電影中關於城市本身的處理,既可直接成為對「未來」的想像基礎,也可再現一種可能未曾被真實看待的過往歷史;而「城市電影」也在當前的建築理論及城市研究的領域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它一方面彌補了傳統城市發展研究中關於「文獻」記錄的不足,也適當矯正了對「文獻」的依賴,使得「城市研究」(Urban Studies)得以更全面性的發展。


 


「城市研究」不僅在西方已成為重要的研究領域,在台灣,尤其在70年代末開始興起的台灣本土研究中,城市研究一直處於重要但未完全被釐清的曖昧階段中;一般而言,台灣的城市研究在地理、社會、歷史的研究中較為頻繁,在時間斷代上以清朝至日據較為全面,相較之下,國民政府遷台後以迄當前時間斷代的研究則需加強,諷刺的是,在以建築為主要背景的研究領域中,本土城市研究更是缺乏。以我個人這些年來在建築系的教學經驗中,儘管學院中已不斷在講授及實習課中加強對於城市研究的課程與知識,但從高年級學生的畢業設計習作指導過程中,常深感學生對於本土城市發展認識不足,造成其建築設計結果可能在議題上產生的抽離,導致其設計知識上的過度形式化與物件化等偏離現象。坦白的說,對一個城市與城市居民間所構成的「集體性」特色而言,學院中學生學習的問題亦正是當前台灣城市發展上因缺乏可為認同的城市涵構而形成現實上城市建築處理的困境;從另一個角度看,我認為這或許也是近三十年來台灣在本土建築這個議題上無法有進一步發展的原因之一。


 


基於以上所述,我對本書作者洪月卿能在相關研究案例不甚充足、影像資料取得不易的情形下,仍能完成本研究,表示高度肯定。在內容上,這本書對於台北市在國民政府遷台的五○年代及至高度發展期後的九○年代,做了一番另類補白,也因為其研究題材選取了以李行及萬仁的電影為主,使得本書在城市研究的視界上,相當清楚呈現了城市中下階級(李行的電影)及弱勢族群(萬仁的電影)於進步城市常見的「正確性」歷史語言中,所易被忽略及缺乏的真實歷史與影像,使得補白後的城市歷史因此稍見完整。就這個角度而言,當這本原為「論文」的成果被轉換為可讀性更高的一般出版品時,必將有其對本土城市研究的必要與積極的意義。


 


身為洪月卿在這本論文原作中的「指導教授」,對這本書能順利出版,我是高度的與有榮焉,即使身處學院,我仍然因此獲得鼓勵與滿足,但盼相關的城市研究能因此獲得更多的重視與啟發。


 


 


 


【作者序】 


從「0」開始    


文/洪月卿


 


1999.08.18


決定寫電影後,第一次踏進電影圖書館。交了2000元辦了張會員證,一個極不起眼的地方,就這麼的靜靜蘊藏著台灣電影多年來的努力。


 


1999.09.03


第一次看《超級市民》,片頭閃過許多建築的身影,我認得它們,但那是在1993年以後。算算在台北生活也將近六年,曾經也覺得「台北不適合我」,但如今還是選擇留在台北……。也許它就是有這種「魅力」?!


 


1999.09.09


一個人在宿舍看《超級大國民》,被那種優雅的台語所吸引,白色恐怖對我而言是陌生的,只是那一天好感動……,我看到了我從不曾見過的台北。


 


1999.11.18


錯過了《超級公民》在春暉上映的檔期(匆匆的一星期),今天拜電影節之賜,我終於看到了。感覺台北漸漸的熟悉……


 


1999.11.19


又去看了一次《超級公民》,導演萬仁在放映後出現在電影院,期待一種作者與觀眾間的互動,導演說他要給的都在電影裡了,然而每個人看到的不一樣,那我看到了什麼……


 


第一次試著由建築的觀點看電影。我看到了什麼???


 


2000.06.14


論文口試,委員問寫這樣的東西要給誰看,對誰有貢獻?對自己,我這樣回答著。氣氛陷入尷尬,顯然的這並不是一個好答案。也許它就這樣靜靜的被放在圖書館的架上,沒人過問沒人理,那麼這樣的東西當然是給自己看,也只對自己有貢獻;寫實一點,因為它讓我懂得另一種觀察城市的方式,也讓我畢業了。


 


2001.02.18


高島屋旁S開頭的咖啡廳,和老師們談著將論文出版的可能性,或許這是一個讓它可以對多數人有「貢獻」的方法。


 


2001.02.28


二二八,一個牽動許多人心情的日子,部分的人在這日子感念失去的親人,我在這個多來的假日整理稿子,突然間新聞報導閃過《超級大國民》的畫面,想想過往的事件有日子紀念,因此我們記得;但城市,有那個日子可以讓城市人記得他容顏改變的時候。


 


 


 


【作者簡介】


洪月卿


出生於台中縣大甲鎮


台中女中


淡江大學建築系碩士班






2002年7月20日 星期六

街道神話

街道神話 


書名:街道神話 City Mythology


作者:李清志


出版:2002.07 初版


尺寸:21 cm × 15 cm


頁數:192 ∕ 平裝全彩


定價:32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0406-70-4 (平裝)


 


 


 


都市偵探這回想告訴大家,街道是個好玩的地方!街道上充滿了奇幻的事物,不論是怪獸、超人、甚至是巨大的甜甜圈、古怪的警察局,每樣事物、每個符號背後都隱藏著故事與意義。觀察街道有如閱讀一本精彩的神話,本書將帶領讀者進入街道神話的種種趣味與奇妙中。


 


 


 


【序文】


街道神話的解讀


文 / 李清志


 


 


我一直很想告訴大家,街道是一個很好玩的地方!


 


街道上充滿了許許多多奇幻的事物,不論是怪獸、超人、甚至是巨大的甜甜圈、或是古怪的警察局等等,每一樣事物、每一個符號背後都隱藏著故事與意義。身為都市偵探的我,觀察街道有如在閱讀一本精彩的「神話」(MYTH);不過對於許多人而言這部神話卻是一個「迷思」(MYTH),為了讓更多人享受閱讀街道神話的樂趣,我在這本書中扮演著「神話解讀者」(mythicist)的角色,試圖帶領著讀者進入街道神話中的種種趣味與奇妙之中。


 


        其實在我的生活中,我很享受一種城市散步的樂趣,那是我解除都市生活壓力的最佳良方。有時候毫無目的地漫遊在住宅巷弄中,會有許多驚喜的發現,為平實的生活帶來許多的樂趣;有時候跳上不熟悉的電車或公車,任憑電車引領你到未知的地方,尋訪陌生的異文化社區,享受馬可波羅遊記般的刺激興奮;有些歷史古味濃厚的街巷,遺留著許多城市身世的蛛絲馬跡,讓我按圖索驥,日子充滿豐收的喜悅;很多街道上的銅像雕塑也是我感興趣的事物,不論是政治人物或是龜兔賽跑都隱藏著都會中有趣的傳奇。


 


        在這本書中,我除了試圖解讀街道上出現的圖像符碼之外,也將我在街道散步時的美好經驗陳述在書中,這些街道散步經驗普遍呈現出一種線性的發展,令我聯想到過去種種神話中的歷險記也都具有線性發展的特性,因此我將這部分的記錄稱為「線性旅行地圖」。在本書中我特別選出幾種富特色的旅行經驗,包括歷史、電車、運河、藝術、造街、步行等主題,分享我在街道散步中的快樂。


 


        許多人抱怨自己居住的城市很無趣乏味,但是我卻不同意這種指控,在我眼中,台北城充滿許多令人驚奇的空間;也有許多人出國旅行,無精打采地窩在冷氣遊覽車上,埋怨導遊沒有帶他去體會「勇闖天涯」中的奇妙世界,事實上,我的旅行記憶,永遠充滿著精彩的探索經驗。我發現這些不同的感受,可能是因為我擁有與他們不同的眼睛、雙腳、以及心靈,我會去看那些不起眼的街巷空間與人們習以為常的事物、我會邁開步伐走向許多陌生的國度與境界、更重要的是我總是用一顆好奇的心去思考每個街道故事的意義。


 


        讀完這本書,或許你也可以逐漸成為一個「街道神話解讀者」,你會開始愛上觀察以前習以為常的街道現象,開始知道如何去解讀這些現象背後的神秘,並且下定決心要離開冷氣客廳以及無聊的電視綜藝節目,走上街頭去閱讀這本有意思的神話。


 


        街道散步與觀察既然是我人生中的一件樂事,我也期望這種屬於都市生活的樂趣,可以與更多的人分享,讓更多人參與我的街道觀察運動,享受散步的樂趣。


 


 


 


【目次】



 


街道神話解讀


 


A1     都市英雄神話學


A2     街頭守護者 ─ 都市公共服務系統的目擊


A3     警察魔術箱 ─ 派出所的設計哲學與主使者意義


A4     街頭的獨立屋


A5     都市機器中的人行管道 ─ 天橋


A6     速度的建築 ─ 汽車與招牌文化的融合體


A7     建築動物園 ─ 都市中與建築掛勾的動物們


A8     另類的紀念形式 ─ 銅像與紀念碑之外的選擇


A9     梵谷的街道 ─ 繪畫的觀察與解讀


A10   新新銅像放輕鬆


A11   春花滿路為誰開? ─ 花與都市的互動


A12   尋找水世界


 


B 線狀旅行地圖


 


B1     歷史幽魂的步道 ─ 波士頓建築歷史散步


B2     荒川線的漫遊


B3     流動的美術館


B4     芝加哥運河的探險


B5     第三街的奇蹟 ─ 聖塔莫尼卡建築散步


B6     神聖自行車之城 ─ 腳踏車與城市空間的互動 阿姆斯特丹的自行車


B7     美國公路教堂建築巡禮


B8     火車站幽靈 ─ 美國印市找回運輸記憶


 


 


 


【作者簡介】


李清志


建築學者、專欄作家


 


美國密西根大學建築碩士


現任實踐大學空間設計系專任副教授


 


酷愛旅行、攝影、閱讀、電影。


自命為「都市偵探」,經常旅行世界各地,觀察各地都市空間文化,並加以分析解讀;同時也投身「台北學」研究,持續記錄、觀察台北城的變遷,試圖為自己的城市作心理分析。為了提升大眾空間文化的素質,致力於建築空間文化的寫作,藉由電影、音樂等媒介,討論建築文化課題,開創了國內「建築電影學」、「建築與音樂」的討論熱潮。


 


2002年7月19日 星期五

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

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 


書名: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


作者:徐明松


出版:2002.07 初版


尺寸:23 cm × 17 cm


頁數:216 ∕ 平裝單色印刷


定價:380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0406-71-2 (平裝)


 


 


 


為讓讀者全面認識柯比意,本書用大量篇幅敘述大師養成教育時期的旅遊與實習,分別以托斯卡納、德國與東方之旅等三個時期書寫。其旅遊足跡或學習方式告訴我們,旅遊絕對是認識世界之始,不斷觀察、寫與畫讓我們重新檢視個人與世界的關係,也得以重新看見價值所在。


 


 


 


【內容摘要】 


……義大利是金紙紮成的空心金條,而且鍍金層開始剝落。不過這並不會阻止收破爛的垃圾車將翡冷翠這朵美麗的百合花,而且是青銅的百合花,繼續拖向前行!金條的黃金仍然存在,只是得費神在時間的黑夜裡尋找。


 


       ……米蘭的夜晚令人著迷,白天卻如地獄。不知道去哪裡的我便走避Campo santo(墓園),反倒發現無窮樂趣。這些人簡直是白癡,錢都白花了。我一共才看到四個還過得去的墳墓:比薩有刮不完的鬍子;這是屬於費加洛的城市,這裡才應該是他的出生地,而非塞維亞;所有的理髮店裡理髮師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激昂地揮舞著毛刷;這裡人美,女人美(到20歲為止)。


 


……翡冷翠,藝術之都,美術館尤其驚人。舉目所見、垂手可及的都是人類創作的極致表現!米開蘭基羅、喬托、拉斐爾、多納特羅、魯本斯(肖像畫)、掛毯、金銀雕工、搪瓷、陶瓷、象牙,甚至還有木乃伊!所有這一切都讓我興味盎然,對啟發我、讓我對美的事物感到飢渴的大師無比感佩;一股十分實在的批判力量油然而生,最高興的是發現自己只在美的事物前面才會雀躍。


 


 


 


【目錄】 


008  序 ── 塔夫利與柯比意:威尼斯的學習記述


 


015  旅行.速寫與實習 ── 柯比意的托斯卡納之旅


065  旅行.速寫與實習 ── 柯比意的德國之旅


087  旅行.速寫與實習 ── 柯比意的東方之旅


 


122  柯比意 ── 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


148  馬賽公寓 ── 無哀悼況味的烏托邦片斷


 


附錄


161  不存在的對話 ── 與塔夫利談建築的現代性


169  船.嘲諷.烏托邦 ── 談詹.史特靈建築語言的嘲諷性


185  時間的苔與冥想原罪 ── 談路易斯.巴拉岡建築語言的私密性與自然觀


 


198  柯比意生平(1887-1965)一覽表


206  專有名詞註解


214  索引


 


 


 


【序】 


塔夫利與柯比意:威尼斯的學習記述


文 / 徐明松


 


 


寫完系列關於柯比意的文章,彷彿多年的讀書學習至此才告一段落。威尼斯求學那段時間,無論是建築史或建築設計方面的課程,老師同學總會不經意提到柯比意,尤其是當代建築史部分更少不了他,因此引發我追根究底的欲望。不過剛開始閱讀有關柯比意的評論時,部分由於語言的關係,部分來自對當代建築史的脈絡不夠清楚,很難理出頭緒,一直要到讀通幾篇威尼斯建築學院的知名建築史家曼弗列多.塔夫利(Manfredo Tafuri)的文章,才將心中的疑惑完全解除,不過這已是多年以後的事了。這裡得解釋一下「讀通」這件事,記得剛到威尼斯時,義大利文還半調子,日常生活勉強應付,拿它來對付建築史或美學課則不堪一擊。儘管如此,我仍持之以恆,因為課程進行當中多少還有幻燈片輔助,當作幻燈片欣賞與聽力訓練亦無不可。課程外,我則試著與威尼斯大學中文系的學生語言交換,因此塔夫利的《建築理論與歷史》(Teorie e storia dell'architettura, 1968, Laterza)一書就在這段時間被我讀得滾瓜爛熟,儘管裡面文句「冗長」,語意艱澀,但總算初步完成了壯舉。書裡自然也提到不少柯比意的文字,不過由於不是專論,所以仍是一知半解。


 


一兩年後,在歐洲做了幾趟旅行,體驗了現代建築經典作品,也親至大師在法國重要建築的現場,讓我隱隱約約中懂了些甚麼,牽引我進入思想迷宮的線,就這樣繼續維繫著柯比意與我的關係,未曾間斷,而探求躍動形式背後意義的衝動與日俱增。隨後又試著開始「解讀」《計畫與烏托邦》(progetto e utopia, 1973, Laterza)、《當代建築》(Architettura contemporanea, 1976, Electa)二書,及一篇發表在《新潮流》(Nuova Corrente)雜誌上,名為〈“機械與記憶”,柯比意作品中的城市〉的專論文章,由於這兩本書及文章有深入且大篇幅針對柯比意的論述,讓我對柯比意的作品有進一步的瞭解,無奈內容牽扯到複雜的哲學與藝術思潮,尤其關於建築現代性的討論涉及了整個西方百年來的思考能量,很難用過去歸納法式的教育作簡單的羅列,我得隨時加強自己在其他領域的涉獵,方能探知一二,就這樣浸淫在知識的迷宮中,無法自拔,幾年的時間匆匆過去,還是無法完全搞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


 


回頭說我進威尼斯建築學院的第二年,學院知名建築史教授塔夫利銷假返校,先前因心臟病赴美就醫,學生都在猜測他的健康情形能否重啟課程。後來課是開了,但都是專論文藝復興的課程,當代的部分則交由得意門生法蘭契斯柯.達.柯(Francesco Dal Co)與馬可.德.米給利斯(Marco De Michelis)兩位教授負責,前者通論建築史,後者則細膩地專論當代的某時期或派別,後來才從一篇訪問中得知,塔夫利在八○年代後就不太碰觸當代建築史,他認為該說的話都已說完,對於那些「太多美學,太少倫理」且執迷不悟、自以為是的專業人員,他已無話可說。因此1980年《領域與迷宮──從皮藍內西至七○年代的前衛主義與建築》(La sfera e il labirinto-Avanguardie e architettura da Piranesi agli anni'70, 1980)的出版多少標示了塔夫利當代研究的暫別與轉向,隨後雖還有幾篇當代評論──之前提及的〈“機械與記憶”,柯比意作品中的城市〉、《維多利歐.葛雷高帝──計畫與建築》(Vittorio Gregott-Progetti e architetture , 1982, Electa)、《建築與“貧窮性”》(Architecture and “Poverty”)、弗蘭頓(K. Frampton)《現代建築史:一個批判的歷史》(1982)一書的評文、〈碎片、“圖像”與遊戲──卡洛.史卡帕與義大利建築文化〉(Il frammento, la "figura", Il gioco. Carlo Scarpa e la cultura architettonica italiana,收於《卡洛.史卡帕全集》,1984),不過整個關注已轉向文藝復興建築的研究。即便塔夫利不再開當代方面的課程,文藝復興對他來說卻是現代性的重要起源,因此每週一次可隨意發問的討論課,還是讓我從片段中瞭解到塔夫利對當代建築史的一些看法,對後來全面認識柯比意幫助甚大。就這樣,長時間在塔夫利的課程及其著作間反覆推敲,逐步掌握了當代建築現代性的核心題旨。並赫然發現,這核心題旨竟然就環繞在柯比意的討論上。


 


本文無意細述自己的求學經驗,只是闡明柯比意作品在現代建築史中的重要性,一方面說明應該要在更寬廣、更綿密的歷史脈絡中來理解柯比意,另一方面則是柯比意的角色也印證了現代化過程中,所謂建築專業面臨重組的問題。國內建築教育長久以來,對現代性的認識模糊不清,因此經常轉為意識形態的對抗。這種極端的對立,最後也讓學校成為戰場。戰事的一方,堅持建築作為專業學科的自主性,因此產生執拗且狹隘的美學理論,形式成為無用的囈語。這一傳統面對逐漸改變的社會,視而不見,繼續教導學生演繹著「自慰性」的語言遊戲,地老天荒訴說著形式的鄉愁,熟不知他們所崇拜的西方前衛建築師早已跳開囿限的建築論述。這一方嚴格說來「形式」操控能力稍強,然而缺乏介入都市及與政策對話的工具。戰事的另一方,都市社會學是他們的理論基礎,認為傳統的建築學科已完全消解,做為巨大都會擴延的紋理,傳統的建築介入早顯無足輕重,不過遺憾的是,他們有介入,乃至直接進入政策的能力,卻沒能為消解掉的建築專業提出好的替代工具,掉入社會性的「社區總體營造」工作,或有甚者,語言經常與膚淺的政治民粹主義或矯情的地方主義結合,導致建築語言的停滯不前。因此雙方各持己見,導致建築院校在砲聲隆隆的爭鬥中耗盡體力,而不是辯出「真理」。傳統建築系在「形式」的操作上自然重要,然而更大、更高的視野與跨專業整合能力的人才培訓也迫在眉睫,一位無法掌握都市、社會介入工具的建築師,即便建築「漂亮」,都無法彌補他在都市層面的錯誤,更別說為都市政策提出進一步的建言。而一位掌握社會脈動,卻無法推動語言革新的規劃者或政策領導人,同樣讓我們陷在黏稠的語言困境中,推遲語言現代化的時間。台灣值此之際,建築教育單位亟待更大的包容心,來整合建築、都市與景觀,並輔佐以建築史、景觀史、都市史與美學乃至文學理論方面的課程,最後,如果能加強與國際間的交流,打開學生的視野,才真正有助於提高建築系學生在國際間的競爭力,也才可能讓我們惡化的都市起死回生,而不是任憑一方看著自己的肚臍眼孤芳自賞,一方手無利器肆意指責。


 


談了這麼多看似無關柯比意的文字,其實柯比意語言的理解,絕對有助於縫合兩者之間的對立。柯比意的城市論述與社會關懷,最終都是在翻轉傳統建築人的價值觀,因此他的形式、他的烏托邦顯得「沉重」與「豐溢」,因為背負了「一個使命」、「一份贈禮」。裡面有先知的「出世」(三○年代之前)與「隱世」(三○年代之後)的語言情境,與看似搖擺不定的意識形態,然而他的「不帶偏見」,儘管被批評為機會主義者,最終,他的形式還是具雄辯性的,也為後世帶來了無窮的財富。


 


因此本書為了讓讀者能有一個全面認識柯比意的機會,書的前半部用了大量篇幅敘述了大師養成教育時期的旅遊與實習,分別以托斯卡納、德國與東方之旅等三個時期書寫之。這部分,威尼斯建築學院教授朱利阿諾.葛雷斯雷利(Giuliano Gresleri)編寫的三本記述柯比意1907年到1911年旅遊的書對我幫助甚大,我大量引用了柯比意的書信集與葛雷斯雷利教授的論述,嚴格說來這部分只能算是編寫,雖然也加入不少自己在歐洲多年學習與旅遊的經驗,然而書中提及的地點,尤其在東歐部分,由於早期國人簽證取得困難,我也未能全數經歷,只能從速寫影像或書信文字中神遊一番,讓我多少還能判斷其所思所想。傳統讀者總是對書信集不感興趣,然而為了補足台灣對柯比意前半段生平的陌生,我們還是希望讀者保持耐心,因為它是理解柯比意的重要鑰匙。再者,柯比意的旅遊足跡或學習方式,也很能啟發一般的旅遊者,因為他告訴我們,旅遊絕對是認識世界的開始,不斷的觀察、寫與畫讓我們重新檢視個人與世界的關係,也讓我們重新看見價值。我們在他那上千萬張的速寫手稿中看到一個耐心、不帶偏見、不畏辛苦與不斷累積的心靈,今天,在影像快速流動與「速食」的時代,足為時下年輕人的楷模。


 


直接與前輩建築師「對話」、親臨「現代」與古典建築;柯比意的知識系統是建立在長時間的反省與消化上,而不是囫圇吞棗的人云亦云,這幾點在我們的教育體制裡,尤顯缺乏。其實,在台灣求學時,倒也不是不知道誰是柯比意,只是討論的內容要不就集中在二○年代的純粹主義繪畫與建築,忽略掉柯比意在城市提案的重要性,要不就驚嘆於晚年不可言喻的作品,像廊香教堂或印度香潘亞省首府香地葛的雕塑形式。然而,無論是前者或後者,討論多流於形式分析,缺乏歷史的洞見,經常是見樹不見林。最後除了驚嘆柯比意形式操控能力與天賦異稟外,我們對他在西方建築史的地位所知有限,更別談作為社會學者的柯比意對人類都市的全面關懷。所以柯比意養成教育的鋪陳,除提供瞭解柯比意的鑰匙外,主要也希望為想投入建築這行業的建築或非建築人,提供另外一條學習的路徑,而這條路徑往往也是最有效的。


 


〈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一文,嘗試勾勒建築師純粹主義到現實主義兩階段的概觀。誠懇的說,這篇內容的理解就是作者多年來學習的總結,記得多年前就讀於威尼斯時,經常與義大利、韓國朋友爭論塔夫利書中內容,譬如說現代性題旨中遭批判的涵構主義(contestualismo),與他在解析創作經常提及的場所(place)概念,之間到底有甚麼差別?塔夫利從班傑明(Walter Benjamin)書中演繹而來的「作者死亡」,即「創作者」調整為「組織者」的問題,由於直接衝擊傳統建築師角色,亦是爭議焦點。其實塔夫利並不介意場所語言的運用,只是對那些執拗地沉溺在意識形態追求而忽略現代性的建築師有所批判,而他的現代性正是〈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一文所關心的;至於「作者死亡」概念的演繹,在該文與附錄中的〈不存在的對話──與塔夫利談建築的現代性〉都指陳了新角色的浮現。


 


再來就是〈馬賽公寓──無哀悼況味的烏托邦片斷〉一文,作者試著剖析柯比意細胞核的實際運用,單元裡涉及了私密性與不被干擾的問題,以及人類如何藉由人造物恢復與大自然的親密關係。可惜柯比意所有的重要研究只能以片斷來實現,因此作為一個巨大的烏托邦片斷,也是本文關心的重點。


 


最後於附錄中收集了作者之前陸續發表在專業雜誌上的三篇文章,其中一篇〈不存在的對話──與塔夫利談建築的現代性〉,內容藉由問答的方式鋪陳這位建築史家對現代性的看法。該文也是作者自己多年尋找答案的回顧性整理,因此與〈柯比意──城市.烏托邦與超現實主義〉一文可相互映照,只是這篇選擇了「虛構」的書寫方式。至於另外兩篇則討論了兩位──詹.史特靈與路易斯.巴拉岡──在語言上受柯比意影響的建築師,也算是柯比意的遺產。當然後代建築師受柯比意影響的不勝枚舉,譬如說「紐約五人」在七○年代的作品、義大利建築師維多利歐.葛雷高第(Vittorio Gregotti)、葡萄牙建築師阿瓦洛.西札(Avaro Siza)……都是當代建築史上與柯比意建築語言有密切關係的建築師,希望日後有機會對這一脈絡的建築師作進一步的分析。


 


今天,藉由柯比意作品於台北市立美術館展出的機會,將自己多年讀書的心得整理出書,希望有助於對柯比意、對當代建築史的進一步瞭解。本書的完成,首先得感謝威尼斯建築學院的許多老師,他們是我建築生命真正啟發者,其中特別得感謝曼弗列多.塔夫利、維多利歐.葛雷高帝與貝爾納多.賽基(Bernardo Secchi)三位老師,我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僅是知識,也是態度,一種知識份子面對社會的道德態度。塔夫利,就如上述所提,他對建築史認識的深度與廣度,當今世界無人能及,也是在觀念上影響我最深的老師,如果說今天我有任何微小成績的話,都應歸功於他。而葛雷高帝讓我看到知識分子的廣博與持之以恆,因為他除了是建築師以外,也從事工業、家具、室內、都市設計,晚年更從事文學創作,是一位典型義大利文藝復興完人的繼承者,更是塔夫利提出「作者死亡」後新角色的最佳詮釋者。賽基則是威尼斯建築學院都市領域的台柱,他的都市論述開啟了我的視野,讓我知道都市工具的掌握才是決定都市面貌的關鍵利器。


 


另外還得感謝田園城市文化事業負責人陳炳槮的支持,讓該書有出版的機會;同樣是田園城市的席芬與銀玲他們在文字與美編上的費心都是該書得以問世的功臣;還得感謝《典藏今藝術》,尤其是主編雅君讓我有機會將收錄在本書的四篇文章以不同形式重新裁剪成三篇文章:〈時間的苔與冥想原罪──談路易斯.巴拉岡建築語言的私密性與自然觀〉、〈旅行.速寫與實習──柯比意的托斯卡納之旅〉、〈從馬賽公寓談柯比意的「碎片」烏托邦〉──發表在他們的建築專欄上。最後我得感謝母親張文姜,與內人倪安宇長久的鼓勵與支持,特別是內人在文字上給我的協助與建議,都是我還能夠繼續從事文字工作的主要原因。在今天世俗標準下,這一份微小、不起眼的工作,要不是有如此多的寬容,恐怕我早就「棄筆從商」了。


 


徐明松于台中


2002.06.24


 


 


【作者簡介】 


  


徐明松


1961年出生於台中


台北工專(今台北科技大學)、淡江大學建築系、義大利國立威尼斯建築學院建築碩士學位


義大利國家建築師考試通過


目前從事建築評論與文字工作




2002年5月13日 星期一

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

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 


書名: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


作者:安藤忠雄


譯者:謝宗哲


出版:2002.05.14 初版一刷 / 2009.02 二版二刷


尺寸:23 cm × 17 cm


頁數:240頁 ∕ 平裝 ∕ 單色印刷


定價:350元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78-957-0406-60-7 (平裝)


 


 


 


我的人生也可算是一段旅程吧!在沒有接受專門教育的狀況下而志向建築這件事情,就如同獨自在緊張與不安下迷失在一個陌生地方裡一樣。當然在那段期間也遇到了上百甚至上千的人們,有時會得到他們的幫助、但有時卻僅僅擦身而過就不得不告別。快樂的時候當然也是有的。然而像現在這樣回過頭來看,我寧可將那視為,是因著在那苦難當中以所得到的體驗作為食糧,自己才得以一直生存到現在。往往在孤獨與不安、一個人在都市裡徬徨的時候,那樣的感覺便更明顯而具體地流露出來。


 


安藤忠雄


 


 


【大意】


本書是安藤忠雄從1965-1992年在世界各地的遊歷途中,留下來的思考軌跡與心路歷程紀錄。透過異文化間的訊息傳遞,讓人深刻體會這份難以言喻的熱情、對不同文明的體驗與實踐的感性。透過旅行、和真實的接觸,得以實現與內心深刻的自我交往。


 


 


 


【目錄】


006  順化,亞細亞的水、人類的味道  


018  巴黎,建築之光的追求


024  巴塞隆納,風土對於人的孕育


030  米蘭、波士頓,邁向形態的極限


036  海牙,謂之廿世紀的這個時代


042  巴塞隆納2,持續奔馳的野性


048  巴黎2,作為政治意圖之宣傳的都市


054  紐約,邁向摩天樓、惡魔的引導


060  巴黎3,生生流轉、水的漫游


066  紐約2,傾聽黑暗的吶喊


072  塞維利亞、格拉那達,拮抗之地


096  阿美德堡,沉潛於深層之中的永恆


102  羅馬,旅行的精神


110  建築指南1,即將完工的建築


114  建築指南2,邁向廢墟之途的建築


118  京都,都市甦生術


124  柏林,牆壁所包圍的城市


130  雅典,純粹理性的宇宙


136  洛杉磯,程序性的建築


142  卡帕杜奇亞,邁向表現之途所致的惡意


148  東京,虛與實的狹縫之間


154  巴塞爾,靜與動的對決


162  直布羅陀,位於大地的盡頭


168  維也納,曲線的誘惑   


174  威尼斯,在水面上的徘徊


180  伊斯坦堡,近代建築的墓碑


186  俄羅斯,赤化的安魂曲,永遠的前衛


192  馬賽,極致的木與石


198  喀什米爾,依然見不到的樂園


208  譯後記


 


 


 


【譯後記】


也是一種旅行


文 / 謝宗哲


 


我是在一九九八年的夏天於東京遊學時,在「東京」(Tokyo Forum)的附設書店找到這本書的。那彷彿像是才發生在昨天的事,一晃眼寫這篇譯後記,竟已是四年後二○○二年春天尾聲的時候了。時間過得真的很快,尤其是你真的完全投入、完全專注在某一件事情上的時候。我甚至不太記得自己對於建築與日文這套語言的狂戀與感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一察覺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已經跨越了無數製作模型與趕圖的深夜,並熱心地閱讀著日文書籍、默默地將它轉換成母語中文版的現在。在生活中真的充滿了許多意外。包括對於安藤忠雄的這本《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譯作的出版。


 


其實等到自己具有足夠的能力閱讀這本書時,已是一九九八年三年後的二○○一年。在一段熟悉另一套語言系統的漫長積累過程後,加上自己渴望延伸建築上之學習的強烈意志下,我告訴自己「那麼,不如來讀讀看安藤忠雄的書吧。或許會有什麼新發現也不一定」。因而在這個書寫旅行蔚為風尚、各式遊記百家爭鳴的這段時間裡,我不避嫌地選讀安藤忠雄從一九六五年以來直到一九九二年於世界各地遊歷途中,所留下的思考軌跡與心路歷程記錄的這本《安藤忠雄的都市彷徨》。換句話說,這也可以被當作是屬於對建築懷有深刻愛情的人們的旅行札記。就在當下年輕人一頭熱地栽進海外遊學熱潮的現在,安藤忠雄早在一九六五年當這座號稱為「美麗之島」的台灣還在向內閉鎖、民智未開,然則全世界早已風起雲湧的時代展開了屬於自己的旅程。那種搭著甚至連航班都未能確定的船隻航向各個我們所無法想像的世界角落,探索著什麼、尋找著自己心之所向所具有的勇氣與強韌意志,令人為之由衷嚮往。同時,那似乎可以說是個充滿了生機、經歷了戰後復甦,對於現況的不滿而帶有濃厚批判性色彩、不斷反省並持續追尋著新歷史走向的年代。或許在跨越了二○○○年之後的廿一世紀,我們早已慣習於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產業發達對於通訊網路器具的依賴,而陷入一種未能自知的懶散狀態。在持續信仰著科技會提供人類更美好未來的這個技術主義至上教條的同時,許多身為一個人所應具備的靈敏度與嗅覺,似乎也在逐漸消失中。會不會我們現在已經逐漸淡忘了怎麼動起來,而忽視了透過五體直觀所能賦予我們的真實觸感?這個cyber worldreal world之間的辨證關係似乎已悄悄取代international styleregionalism之間的關係而逐漸熱烈地展開。


 


然後,我隱約在安藤忠雄這本書的字裡行間找到了我需要的答案。雖然說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不過透過異文化之間的訊息傳遞我反而更深刻地體會到這份難以言喻的熱情、一種對於真實世界的體驗與實踐的感動。透過旅行,這些和真實世界的接觸,以及同時與內心深刻的自我交往這件事因而得以實現。


 


誠如安藤忠雄所說的,「緊張與不安的狀態下一個人迷失在陌生而不知名的地方,因著孤獨而感到嚴苛、迷惘,甚至不知所措。但總是能在那當中找出活路,順利地全身而退,並繼續邁向下一個旅程。」因著旅行,而得以脫離容易陷入惰性循環的日常生活,並且在一個新鮮而未知的境界裡得到嶄新的試驗與刺激;也就更因置身在一個前所未見的困頓境遇中,反而更具有「創造性」之產生的可能。我想這或許也就是安藤忠雄長久以來,把「旅行」這件事情當作人生中最大的導師、並且不斷地在自己的真實生活與內心世界持續著自己的旅程、並且持續著和自己之間之戰鬥狀態的緣故吧。因著旅行得以發掘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未能察覺的生命與潛力。再怎麼說這都是對於一個人非常重要而難得的價值啊。


 


而在我服替代役、沒辦法出國到處去「體驗現場/真實世界」的日子裡,我也透過「翻譯」這樣子的動作來展開屬於我自己的旅行。就在閱讀著這些記載得栩栩如生的旅行敘事篇章裡,我彷彿在自己想像的世界裡也看見了建築物隨時間改變而移動的光影、聞到吹過的風所攜帶的氣味、聽見人們響遍建築裡頭的交談聲、撫摸到周邊漂浮的空氣對肌膚的觸感……。更重要的是,長假已經結束了。我已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出路,而且我知道自己應該走向更遙遠的未來。


 


最後,感謝          吉浦幸枝、河村美智子、矢部真素美、小川喜久代、堀這幾位日語老師在我翻譯過程中的指導與協助。尤其是小川老師在疑難字句上不厭其煩地解釋,幫助我有效率地解決了文化差異及語境表達上的問題。


 


感謝遠在美國維吉尼亞大學讀研究所的摯友孟宗在我作業過程中,對於譯文表達上所給予的寶貴意見。


 


感謝每一個曾經仔細閱讀過譯文初稿的好友,對我的支持與鼓勵。


 


並將這本書獻給辛苦栽培我長大的雙親]謝汝飛先生與張秀英女士,以及我所摯愛的、那個已過世了八年的外甥女小津。


 


 


譯者 成大建築學碩士  謝宗哲  2002 晚春


 


2002年4月3日 星期三

迷戀捷運

迷戀捷運 


書名:迷戀捷運
作者:楊子葆


出版:2002.04 初版


尺寸:14 cm × 19 cm


頁數:156 精裝 彩色


定價:28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57-0406-59-3(精裝)


 


 


 


捷運除了是交通系統的一環,其實有著更深刻的意義,即知識的拓展、視野的啟發與對自身更清晰的覺悟;捷運系統的世界比現在所能瞭解的,還要有趣許多!身為捷運工程師,作者十餘年來努力從中找尋一般人可以輕易分享的、不無聊的趣味,透過這本書,希望以具體的捷運收藏,將這些趣味呈現出來。


 


 


 


【目次】


007  是的,我收藏捷運


025  第一批「自然收藏」


037  確立收藏目標


043  追究捷運路網


063  悠遊捷運書海


119  蒐羅捷運畫作


139  捷運是我認識這個世界的一種方式


 


 


 


【作者簡介】


楊子葆,1963年生於花蓮。


 


法國國立橋樑與道路學院(ENPC)博士,並獲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社會學博士候選人資格,長期專注於「國際合作」、「城市研究」、「捷運系統」與「運輸社會學」等領域。


 


曾任法國巴黎公共運輸局(RATP)研發工程師、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總工程師、台北捷運新店線與中和線初勘委員、台北大眾捷運公司顧問、新竹市副市長等職。現任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代理秘書長。


 


著有《可移動的文化饗宴》、《捕捉城市野兔》、《看不見的巴黎》、《迷戀捷運》;譯有《七個小矮人》、《永續運輸》(合譯);並以中、英、法文發表學術論文約五十篇。


 


2002年2月28日 星期四

和風浮世繪—日本設計的文化性格

和風浮世繪 


 


書名:和風浮世繪—日本設計的文化性格


作者:李佩玲


出版:2002.03 初版


尺寸:14 cm × 19 cm


頁數:120精裝彩色


定價:240


語言:繁體中文


臺北市: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ISBN       957-0406-47-x (精裝) 


絕版


 


 


The Puzzle Books of Design & Culture書系是作者對日本在設計文化與美學理念探索後形成系列綜觀性的設計觀念傳達產生本質性、內涵性的思考並凝聚自身的文化性格與美感體驗。


 


第一本《和風浮世繪》,從居住空間、飲食餐具、傳統器物的生活面向,探討日本設計的文化性格。


 


 


 


【目次】


第一章  飲食的美感


幕內便當的美感


便當的功能性藝術


便當美學的形式構成


壽司的方寸美學


五色、五味、五感、五味


 


第二章  餐具的文化特質


筷子


筷子與刀叉


牙籤與筷墊


懷紙與筷袋


餐具的陰陽美學


 


第三章  傳統器物的特色


和服


風呂敷


木屐


暖簾與家紋


樓梯間的櫥櫃


 


第四章  兔籠空間的因應之道


折疊的行為與意識


空無一物的美感意識


門的效用


膠囊旅館


格線的運用


 


 


 


【作者簡介】


李佩玲


籍貫:台灣省台南市


現任: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商品設計系講師


學歷:國立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班進修中


研究領域:設計美學、設計文化、生活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