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2日 星期三

閱讀都市夾縫空間中的人情與氣息—《朗讀違章》


當代亞洲都市裡的隱匿秩序,來自日常最自然需求的紋理

「違章建築」是從都市夾縫中長出來的庶民生活體現,它是人民的建築,勾勒出底層常民真實生活的紋理;它也是與人民站在一起的一百種方式,是從人的身體與生活出發的延伸。它是非法的小革命,是暫時的、游擊式的,卻萌生處處從不曾休止。它是都市底層生命力的成就具型。

由阮慶岳策展、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的「朗讀違章:王澍×謝英俊建築展」,由王澍、謝英俊兩位建築師分別在城中藝術區的屋頂與後巷,以可快速拆卸組裝的木構與利用常見的鋼管鷹架,各設計了〈亦方亦圓〉、〈後巷桃花源〉兩個作品。這兩個作品在時間縱深上延續了兩位建築師持續以來的設計哲學,在空間的幅度上也不只呼應台北、台灣城市的違章現象,也呼應了隱藏在亞洲都市中的生活秩序。


本書不只收錄展覽紀錄,而是從展覽作為核心出發,耙梳兩位建築師的代表作品與哲學,並邀請Marco Casangrade、褚瑞基、顏忠賢、巫祈麟、吳介禎等五位建築師與建築評論人與作品對話,試圖在展覽結束之後,透過書籍的形式持續激盪出從「違章」出發的能量,在這本書中,我們從朗讀違章做為起點,進而閱讀違章,閱讀一種自下而上的空間生產/伸展哲學。


因此書中另以小冊收錄由建築師王澍在中國美術學院的研究生汪凝、李墨針對台北違章的進行空間、物質性及環境關係等三個層面做成「違章三法」分類研究,為閱讀都市中的違章提供了清晰的理路取徑。


兩位參展建築師


──台灣建築師謝英俊
2011年甫獲頒以人道主義關懷著稱的美國Curry Stone設計獎。從台灣九二一震災開始投入災區家屋重建,參與包含中國大陸四川大地震、台灣八八水災等,長期致力於自然災後的重建工作。相比於蓋豪宅,他關心的始終是「70%人類的居所問題」。

──中國建築師王澍,
曾獲2010年度德國謝林建築實踐大獎;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主題展作品〈衰朽的穹隆〉獲特別榮譽獎。他將工作室取名為「業餘工作室」,認為「建築設計只應該是一種業餘活動,生活永遠比設計更加重要」。



———●【書籍資料】

書名/朗讀違章 Illegal Architecture
出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策畫/阮慶岳
執行/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譯者/阮淑梅、陳岳夫
規格/20 x 29.7 cm│全彩│平裝│208頁
出版日期/2012.02.24
ISBN/9789866204364

———●【作者簡介】

策畫│阮慶岳


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副教授暨系主任,曾為開業建築師(美國及台灣執照);除教職外,同時創作文學、建築評論及策展。
文學著作包括《林秀子一家》、《凱旋高歌》、《蒼人奔鹿》、《秀雲》等;建築著作包括《屋頂上的石斛蘭》、《建築師的關鍵字》、《弱建築》、《下一個天際線:當代華人建築考》等逾20本。
曾獲台灣文學獎散文首獎及短篇小說推薦獎、巫永福2003年度文學獎、中央日報短篇小說獎、台北文學獎文學年金、2004年亞洲週刊中文十大好書、2009年亞洲曼氏文學獎入圍等。

執行│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2007年,「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JUT Foundation for Arts and Architecture)在建設事業的本體上成立,希望以建築、藝術與文化為切入角度,全方位創造優質生活空間,將關懷的主體由小眾環境,拓展到群體環境建構的理想狀態。
本於建築領域之知識與資源,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結合建築師、設計師、藝術家及文化工作者等各種跨領域專業,致力於城市環境之關懷與發展,並延伸至藝術、創意產業培力,透過展演、演講、學術論壇、講座、出版等方式,營造藝文創作與城市生活的活絡關係,激發並提升人們對生活美學的想像與實踐,使藝術與文化的發芽滋長,在以建築為本的基礎上,獲得相互滲透與多方位推進的互動與行動平台。
基金會於2007年起陸續舉辦「明日博物館」系列展覽、國際建築論壇及大型演講;並從2009年開始透過動畫、電影、裝置等不同的建築展覽型態,試圖以另一種觀察建築的角度(Alternative Architecture),為台灣建築注入新的觸媒;2010年起正式推動〈都市果核計畫project urbancore〉藝術創意進駐閒置空間計畫,為都市再生投注民間的觀點與活力。

———●【序】

●──
 違章的詩性與靈魂/李彥良(財團法人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在屋頂或後巷長出的非正式空間,是我們習以為常的風景,或許是因為每當談到「違章」,會讓許多人想要高舉政治與制度的革命旗幟,使得它在物理空間上跟我們距離很近,但在概念上,卻很遠。第一次,我們可以嘗試用詩意的眼光近距離仔細閱讀違章這件事,這種相對柔情的凝視方式,讓從原罪中釋放出來的違章建築,有機會可以用舒緩的節奏自我傾訴,使整個城市瞭解──它與所有人都有關,而且那是超越一切政治、法令、權力糾結之上的問題。

為了滿足生活需求而努力是人類的基本意識、建造居所是人們與生俱來的本能,被定義為違章的生活建造物是一種介質,讓我們重新把「建築的道理」擺回關注的中心位置。每個人都是建造者,不論是一本書、一台車、一種朋友⋯⋯都在構築因人而異的生活樣態,如果每一座違章都是一種對於住居的自我主張,或許,它也提醒了台北人進一步思考:是誰掌握了定義生活的主權?以及如何對生活的經營自我負責?

台北不是在規規矩矩、整體規劃的開發過程裡面一次發展到位,人們扮演獨立的生活開發者,讓城市的面貌每天都有不同的變化,而這些生活的現場就像是微型創意基地,組合成一個多元發聲的台北。基金會曾與許多國際建築師合作,他們不約而同地對於台北能夠容納這麼多自發性的建築行為感到訝異,為了解決需求,人們運用智慧、簡易的資源不斷擴充各種可能性,讓這個城市相對於許多國際大都會更顯得充滿生命力。

在這樣的城市性格上,基金會看見自己對於環境價值的責任,台北面對著下一個課題:如何在保有活力與有機性的同時,推動品質提升的觀念及可能性?我們透過建築、藝術、文化議題,努力為城市生活開發新的可能與機會,鼓勵城市居民在進行建築行為時,也能具有美學意識,並且能夠瞭解要讓台北變成一個更加吸引人的城市,不一定需要依賴大型的開發計畫,人們在自己的生活中就能做到,而第一步或許就是用全新的眼光再次注視身邊習以為常的風景。

感謝策展人阮慶岳老師、王澍建築師、謝英俊建築師,用洞察的眼光帶領台北看見城市隱逸的詩性與靈魂,更感謝所有曾經為「朗讀違章」付出心力或關注的人,一個以違章為名的展覽,要如願舉辦確實不易,我們必須跨越制度、技術、觀念等各種距離,雖然有形的建造物終究必須面對空間的時效,因此展覽有期,然而,對於生活經營的價值,卻是需要被持續關懷的核心,謹以此書的出版作為理念的延續,我相信,我們終能夠一步一步地找到建築更積極的意義。



●──記號與文脈/南條史生(日本森美術館館長)

藝術與建築的界線已經變得越來越曖昧。這是因為,藝術當然不僅限於繪畫、也不止於雕刻,而是對事物的一種看法與見解,是一種概念。因此所呈現出來的結果,不管是各種媒介、素材或是形態,都可以成為一種藝術。藝術是一種自由形態的思考方式。

建築是設計之王。設計其實有其原始的本意、目的與用途;但現今的建築也一樣,原本的用途越來越趨於曖昧。建築是一種記號,是一種象徵,也是一種訊息的傳遞;但是現在的呈現方式卻逐漸走向一種過度激烈的形象,越來越成為一種藝術性的表現。

這次的展覽,是以1970 年代左右遍佈在各街道上的建築為主題所呈現的展示。有以植物來表現一種裝置藝術,也有在實際的建築空間內裝置三溫暖浴室,另外有將雕刻般的家具佈置在建築空間的內部等,還有的是在既有的屋頂或頂樓上再層疊上建築物體,或是將建築體本身加以切割雕塑、拆解分化,或是消除後再加上其他的東西。

此次的展出中最令人感到驚訝的,是以建築與建築之間為一個展演平台的作品,在空中構築出一片地板,而不是包覆一個空間。雖然創作者的主張是呈現一個房間,但實際上卻並非是一個房間;這個房間只是一個寄生在建築物上的記號,消滅了空間裡與外的界限,是一種非建築也非空間的語言。這樣空間的發想是一種建築同時也是一種藝術。這個作品的象徵衍生出了一連串的意義,既是內部與外部的重新定義,是空間與機能的重新定義,也是生活空間與象徵性空間的一種關係;那麼,建築是為何物?表象語言又是為什麼?這些都成為讓人無盡探詢的哲學提問,也成為一種源源不絕的靈感來源。

飄浮在空中的建築在過去也有幾個例子。特別是1960 年代日本所提出的「新陳代謝metabolism 建築」概念,是以生活空間往空中伸展為概念而定調。而後建築師們又朝著建築與都市所產生的持續關係中發展,探討都市中公共建設(infrastructure)問題,將眼光拉向將建築與都市視為一個長久生存的生命體的未來。我也是以這樣的遠大視野來看待這次的展覽──都市與建築的相互融合,內部與外部的角色對換,光與影立場的互讓與結合。

「環境」是當今一個重要的關鍵字。二氧化碳的增加,綠化的現象,能源問題等等,存在著大量的課題。其實都市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垃圾,對於我們未來有著無與倫比的影響。所以相對地來說,藝術可以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呢?或許什麼作用也沒有。或是應該說是無論大小藝術都可以發揮它的本質。但這只是看待問題方式的不同罷了。藝術有各式各樣的表達方式,也可以利用視覺語言來闡述問題的存在。這也就是這次展覽賦予出來的文脈(context)。

現在我們必須捨棄自古以來既有的固定概念、定義與常識,放遠眼光注意橫跨在界限上所產生的新實驗,我們不能不知道,這些遠大的眼光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將是我們走向未來的一條道路。建築、藝術與社會問題等之間都有著非常深遠的關係,這些事物也不斷地發出訊息。我們必須深入地去探討、面向社會上的問題,然後敏銳地觀察未來的新視野。這次的展覽,不就是應該以如此寬廣的視野來觀賞嗎?
六月二十五日 寫於漂浮在不確定性的海洋的東京


●──向違章致意/阮慶岳(策展人 台灣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系系主任)

這個展覽延續了過往我對城市的思索,此次與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一起合作完成。整個思考的意圖,包括了對於第一世界既有都市的觀察與批判,重新省思當代的亞洲城市裡,並非依循西方城市發展模式──尤其以來自於居民日常生活的現象──所顯現各樣細節的意義,並試著探索在現代亞洲城市裡,差異、自發、多樣與可變⋯⋯等這些細微特質,如何得以存在,以及被正向接受與呈現的可能。

在這樣思索裡的價值觀,可以先引用日本中生代建築師塚本由晴(Yoshihara Tsukamoto)為例。在他花了幾年走遍東京大街小巷、寫出來的《東京製造》 (Made in Tokyo)裡,問著自己:「東京建築究竟是什麼?」他思考為什麼他日日見到的東京建築,與雜誌上所刊登那些時尚美麗的東京建築,居然完全不同。

他所描述的東京,某個程度上與台灣城市的經驗很類似:「國外旅行後,特別是從歐洲回到東京時,總為巨大的不協調感所震驚:建築物上有電車或道路穿梭、高速道路蜿蜒地跨在河川上空、車子可以開上直達大樓六樓屋頂的斜坡、而住宅區中的高爾夫球練習場,看起來就像個大籠子一樣。」

塚本由晴在思考究竟該向東京已經存在的常民建築學習,還是該繼續向歐陸遙遠的現代性神話作學習?最後他毅然揮手告別那個遠方的神明,並擁抱讓他覺得有著「無恥感」的現實東京:「吸引我們的,並非建築上的構成美學或形式,而是以直覺對應周遭環境與內容為優先目標的建物。我們以著夾雜愛與輕蔑的感情,稱它們為『濫建築』。」

日本前輩建築師蘆原義信,在1989 年以英文出版了名為《隱藏的秩序》(The Hidden Order)的書,書中對亞洲城市本質的再定義極為重要。他對於「何謂城市的秩序」提出再思,尤其對亞洲城市的自我位置,有十分有趣的觀點,他說:「東京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雜亂,整座城市給人的感覺是不統一,以及建築物的不協調,⋯⋯建築物表現出來的是無秩序、沒有一致性、缺乏傳統的外表。」

他接續著又說:「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東京在功能上成功地成為一座有效率、勤勞、有秩序的都市。⋯⋯這種特質是一種生存競爭的能力、適應的能力,以及某種曖昧弔詭的特質,渺小與巨大的共存、隱藏與外露的共生等等,這些是在西方秩序中找不到的東西。」

蘆原提出了東京(也是亞洲都市)是以真實內在需求為其秩序準則,而非西方強調視覺的外在秩序控制。他也相信這差異乃是源自東西方文化在追求內在、外在的秩序觀上,本就有其本質的差異。蘆原認為東方的城市並非無秩序,而是其所展現的秩序並非西方外顯式的都市秩序,在東方的都市中,事實上有著獨特「隱藏的秩序」在內裡做操控。

依循這一類同的思維,我以台灣都會已然蔚為風華的違章建築,作為此次展覽選擇扣敲的都市現象,並邀請杭州的王澍(Wang Shu)與南投的謝英俊(Hsieh Ying-chun)一起以作品來做回應。展示與操作的場地,是正在等待都市更新、仍有過半住戶生活其中的老舊街區;王澍選擇了極具普遍性意義的屋頂加蓋,作為對四望皆是的現象作回應;謝英俊則切入到共有領域的後巷,挑戰公私空間的壁壘關係,過程中也確實引發某些既有住戶強烈的反彈與抗議。

他們二人的過往建築作為,都是以小型、獨立與非體制內的操作模式,來對抗與修正現代建築的大走向,且二人都相信建築必須以人為本,同時尊重傳統技法與在地材料,結合個人的建築信念,展現「由下而上」操作建築的可能。

此次王澍的展覽作品〈亦方亦圓〉,延續了他在2010 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獲得特別榮譽獎作品「衰變的穹頂」概念──選擇可以快速搭建與拆卸,並重複再利用對建築環境零負擔的簡潔木料,做出模具化的構築,消耗資源少且技術難度低;他並以這件顯得輕盈、簡潔也優雅,同時具備移動性的作品,來向四圍的都市違章建築致意。

而謝英俊的作品〈後巷桃花源〉,採用在都市營造現場裡,最常使用的鋼管鷹架,以就地取材的思維及條件,來組構一個臨時性的「後巷違建」。這樣的構築法,不但具有材料可回收再利用的特性,還可以因地制宜,充分具備開放性與彈性,讓其它的材料與工藝,都可自由搭配組合;且隨著使用者的需求改變,還可靈活作更動。此外,在這樣對於現實極貼近的往返間,謝英俊尤其難能可貴地,同時在作品裡展現出罕見的詩意氣息。

另外,中國美術學院的博士生李墨與碩士生汪凝,在台灣以三個月時間,對違章做出研究報告,並整理出極可觀的「違章三法」,讓我們可以透過二人睨看都市的法則,來分析與瞭解違章建築的章法究竟為何,是此次展覽裡極為重要的旁枝展現與意外收穫。

終究於我,這個展覽的本意是在於:聲張都市的現實現象,(所以得以)扣敲、思索與回應現代建築與城市的本質問題。因為,像違章建築這樣的台灣都市現象,並不必然是唯一必須要被討論的真正戰線,這個議題只是提供了一個讓我們可以脫離既有思維的跳板,以能以另一種更貼近現實現象的角度、與尊重居住者自發本能的位置點,來回顧與省思我們已慣常(也過度單向依賴)「由上而下」的專業運作模式。

所以必須要向違章致意,是期待提醒權力者與專業者,在介入與決定他者的生活空間時,要能真正有敬意地去瞭解現實,並同時能夠對使用者的在地智慧與需求,有著謙遜的學習態度。



———●【目錄】


【序】 違章的詩性與靈魂/李彥良(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推薦序】 記號與文脈/南條史生( 日本森美術館館長)

策展人/阮慶岳
參展建築師/王澍
代表作品1:中國美術學院象山校園二期工程
代表作品2:寧波博物館
參展建築師/謝英俊
代表作品1:川震楊柳村重建
代表作品2:88 水災家屋重建

朗讀違章――與都市中隱藏秩序的對話:
「朗讀違章」策展人與參展建築師介紹

【內附小冊】
違章三法:臺北都市違章研究 /中國美術學院建築藝術學院 李墨、汪凝

【閱讀-朗讀違章】
策展論述/阮慶岳
展覽作品:亦方亦圓/王澍
展覽作品:後巷桃花源/謝英俊

【評論】
向違章致意/阮慶岳
違章是一種關乎存在感的建造實踐/王澍Illegal Architecture is a Kind of Self-constructed Building
台灣城市因何而死?因何而生?/謝英俊
違章建築/馬可卡薩格蘭
「朗讀違章」的閱讀一二/褚瑞基
朗讀違章的幻覺式的夢幻/顏忠賢
朗讀違章:庶民對建築的占領/吳介禎
舉著紅旗反紅旗之「朗讀違章」/巫祈麟

對談:人民的建築-與人民站在一起的一百種方式
對談:人民的建築-身體與生活的延伸

「朗讀違章」執行單位簡介:忠泰建築文化藝術基金會
團隊名單
特別感謝

———●【Take a L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