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Waterfall no.5: Invisible (Cities) 看不見的城市



去除顏色的寫真,
無法被具體描述的景色,
我們生活其中,藉由他人的雙眼觀看
──那些無法被看見的,城市與自己。

最初開放投稿的主題叫做黑與白,在某個層面上來說看不到顏色,在低限度的觀看前提下,我想知道依這個主題蒐集而來的題材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瀑布。
每每編輯瀑布的過程就如同拓荒一樣,我也不曉得前頭有什麼,但繼續往前走下去無論如何都會開出一條路徑,通往某處。

我看著這些作品,許多許多是城市的景色,街上的日常劇場,但情緒上卻又多半是私人的,善感的,而我面對一座城市的關係也是如此。
我想好吧,我把它們拼成一個和城市有關的地圖,就算是歪曲零散的模樣也好,用以覆蓋關於觀看這件事。

我從來都不覺得城市是摸得到的,它只是一個相較比對下的產物,我們身處其中讓它活著。
書裡面的作品都不過是我撿拾到的一小角,大象城堡、斯德哥爾摩或是台北,有些眼熟的風景和事件,柏林的飲食記錄,香港印象,衝突,戀情,巴黎拾獲的明信片等等,只是我們剛好於彼於此而已。
後注裡有篇以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住民群落為主體的創作計畫,是以相反的面向讓城市這個意象更清楚一些。
回到最初,收在書末的羅蘭山和虛構百景則是在講觀看這件事,除此之外,最後再順帶一提聆聽的種種作為延伸的回應。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o+h 新書座談全紀錄】-1

《o+h 2006-2011:大西麻貴+百田有希建築作品集》這本書,是田園城市第二次嘗試直接在台灣製作、印刷日本建築師的第一手作品集(之前第一本嘗試是山下保博建築師的《《天工人Atelier Tekuto: Listen to the Materials》》),並非透過翻譯,而是能夠直接與建築師們溝通,將他們的完整概念第一手直接在台灣呈現。

這次大西麻貴+百田有希的o+h作品集更特別的是,o+h事務所即使在日本都還沒出版過屬於他們自己的正式作品集。一方面因為兩位建築師都還很年輕,一方面完工的作品也並不多。然而在他們所設計的不管是裝置也好、還未能實現的別墅住宅作品也好、畢業作品也好,都帶給人相當新穎的空間感。相對於一本總結性的作品集,這次的《o+h 2006-2011》更像是一個逗點,以及「由此開始往前看」的起點。

也因為附有這樣不同於以往所認知作品集的意義,這次在書籍的形式上也採用輕巧、素淨的小開本形式,目的也是希望能夠與讀者溝通「另一種作品集」的形式與意義,並且透過這種形式與意義完整呈現o+h的風格與精神,以文字來命名,或許也就是「感受性」這一回事。這也是搭配《o+h 2006-2011:大西麻貴+百田有希建築作品集》書籍出版,謝宗哲老師在田園城市藝文空間策的小型展覽,名為「知覺的傾訴」之故。

在新書座談當天,大西麻貴建築師也向我們揭露這樣一種獨特的感受性格是如何發展,並且一一地告訴我們每一個發想背後的浪漫物語。

--------------------------------------------------------------------------------------------


展覽講座--自然系之「知覺的傾訴」建築展對談暨簽名會

主講人:大西麻貴(o+h architects 共同主持)
    謝宗哲(策展人、亞洲大學助理教授)
講座時間:2012.10.21 Sun. 
講座地點:URS21 中山創意基地(台北市民生東路1段21號)

--------------------------------------------------------------------------------------------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富貴三義館/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收錄於《2012 實構築ing》)

今年另一件獲得2012台灣建築獎系列、同時也收錄在《2012實構築ing》中的作品,是由汪文淵、陳君龍建築師所主持的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富貴三義館」。本文圖文亦獲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同意後刊登分享。

圖片由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富貴三義館 Fu-Guei Sanyi

業主/富貴三義館
地點/苗栗縣三義鄉
用途/私人美術館
建築設計單位/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人/江文淵、陳君龍
設計團隊/何傳新、焦硯北、顏偉純、黃永康、朱崇莉、林雅惠、簡麗珠、謝慧珠、劉意文、解富財、羅兆真、楊添洲、張坤和

醫療器材宜蘭廠新建工程/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收錄於《2012實構築ing》)

由楊家凱建築師與陳宇進建築師設計,獲2012台灣建築獎佳作的〈醫療器材宜蘭廠〉,也參與了剛結束不久的「2012實構築ing」展覽,展出細部構造模型。獲得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同意,我們將《2012 實構築ing》專書中關於「醫療器材宜蘭廠新建工程」的內文與部分圖片分享給讀者。


醫療器材宜蘭廠新建工程  Medical Supplier Office & Logistic Center


                                   圖片由台灣餘弦建築事務所提供


業主/跨國醫療器材生產廠商
地點/宜蘭利澤工業區三期
用途/會客參觀區、辦公區、廠房、庫房(以上為一樓);管理者辦公室、會議室、員工餐廳(以上為二樓)
建築設計單位/臺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人/楊家凱+陳宇進
設計團隊/張守仁、陳威穎、黃勻芳
合作顧問/吳建興機電技師事務所、長浩結構技師事務所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明建築-孫德鴻〉/文:阮慶岳

(本文收錄於《弱空間》,田園城市出版,2012年)

孫德鴻,出生於1962年,1991畢業於美國賓州大學GSFA學院並取得建築碩士學位,1995年開始獨立執業,2002年以十三行博物館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隔年更獲得第四屆遠東傑出建築獎首獎,2003開始縮小執業規模並積極關注建築與社會的衝突與爭議,2009獲得侯金堆傑出榮譽獎(綠建築類);甫獲2012台灣建築獎首獎。


約十年前,孫德鴻即以完成於台北縣八里鄉的「十三行博物館」,分獲台灣最重要的兩個建築首獎:2002年的台灣建築獎與2003年的遠東建築獎,也因此確認他在台灣當代建築界的位置。然而,孫德鴻在那榮耀之後,卻以低調的方式,經營著規模不大、並與居家空間合一的事務所,伴同身為景觀建築師的妻子,一起過著有些許半顯半隱的生活與生涯。

雖然建築的作為顯得細絲如縷,卻也從來不曾斷絕。到了2010年的下半年,孫德鴻終於千呼萬喚推出了「齋明寺增建案」(以下簡稱「齋明寺」),也應當可以算是「十年磨一劍」的一個回答吧!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o+h 對談】之四:理想的建築家形象

二重螺旋之家模型,屋頂

百田有希:
希望成為帶有強大理念的同時,也對周遭人的意見與狀況保持開放的姿態來面對的建築師。

大西麻貴:
希望能將在日常生活中所難以取代的美麗瞬間,在空間中以新的方法加以實現。

謝:
理想的な建築家像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請問理想的建築師的形象是?

百田:
これがやりたいんだ!という強い理念を持ちながら、まわりの人の意見や状況に対して、自分を開いていける建築家。
これは、師である伊東さんがいつもおっしゃっていることですが、とても難しいことだと感じています。建築を続ける限り、この考えを頭に入れておきたいと思います。
「這就是我想做的!」在帶有強大的理念的同時,也能夠對周圍的人的意見與狀況以開放的姿態來面對的那種建築師。
雖然這是我的老師伊東先生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但實在感到非常困難。只要自己還繼續在作建築,我就會把這樣的想法放在心上。


大西:
例えばおいしいご飯を食べたり、気持ちよく眠りについたり、美しい木陰で本を読んだりといった、日常生活の中にあるかけがえの 無い 美し い瞬 間を、空間の中に新しい方法で実現できる建築家。
例如享用美味的佳餚、睡得很舒服、以及在美麗的樹蔭下讀書的這類在日常生活中所難以取代的美麗瞬間,在空間中以新的方法加以實現的建築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