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宗哲與五十嵐太郎首度攜手合作
另類當代建築創作軌跡的完全披露!!
劉克峰專文「全景敞視的展覽強迫症」當代建築展覽現象及邏輯的完全解說!!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是兩年一度的國際建築展演盛宴,提供前衛建築思想與設計實驗的重要場域。本書集結多篇日本與台灣當代建築創作者經典的建築提案,讓一些極具特色與創意的落選作品,也能有機會被大家認識,彌補未能抵達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現場的遺珠之憾。
交大建築研究所所長 張基義
交大建築所助理教授 龔書章Shopping Design雜誌總編 黃威融 ……………專業推薦
[書籍資料]
作者:五十嵐太郎、謝宗哲
譯者:謝宗哲、林建華
出版:99.08.25
尺寸:17 X 21 cm
頁數:208頁 ∕ 平裝 ∕ 全彩
ISBN:978-986-6204-04-3
定價:NT320元
[編者簡介]
五十嵐太郎 (Taro Igarashi)
1967年出生於巴黎(法國)。東京大學工學部建築學科畢業,東京大學大學院碩士課程修了。博士(工學)。專長為建築史與建築理論。目前為日本東北大學建築學系教授。建築史·建築評論家。
2008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總策劃(commissioner)。最新著作為『映画的建築/建築的映画』(春秋社,2009年)、『建築如何透過各種回路與社會相連』(彩流社,2010年)、『建築・都市 Book Guide 21世紀』(彰国社,2010年)等等。謝宗哲 (Sotetsu Sha)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現任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專任助理教授、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東海大學建築學系兼任助理教授、Atelier SHARE主持人。2009年開始發起LPA(Little People Architects)聯盟,以作為年輕建築師的共同創作平台。
譯有『安藤忠雄的都市徬徨(2002)』、『伊東豐雄的建築冒險記10則(2007)』、『關於現代建築的十六章—空間時間(2008)』等經典翻譯著作。著有『Pioneer Forever—建築家伊東豐雄』(2010,天下文化)。 [序言]
從看不見的展覽到被記錄的建築軌跡
From Invisible Exhibition to Visible Document 謝宗哲
也就是說這個展演場域所渴望的會是一種對於未來的、尚未發生的、前衛的、實驗性的想像。
----五十嵐太郎
● La Biennale di Venezia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神話
La Biennale在義大利語中是指「隔年的祭典」的意思。也就是說威尼斯雙年展是每兩年一度於威尼斯所舉行的文化性祭典。它的歷史其實相當悠久,可以追溯到從1895年便開始舉辦的國際美術展為止。除了從1932年開始設置了電影部門(現在的威尼斯影展是每年舉辦)成為世界上的先驅之外,音樂(1930~)、戲劇(1934~)、舞蹈(1999~)等也陸續開始舉行。建築部門的雙年展從1980年開始舉辦,2010年則為第十二屆。展覽內容包含位於雙年展花園展區(Giardini)的各國永久展覽館之展示之外,於綜合主題展的造船廠展區(Arsenale)參展的世界建築家們則針對終身成就獎、作品獎與展館獎的這三個部門來角逐威尼斯金獅獎。
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首屆開辦於1895年,是由威尼斯政府策劃的國際藝術節。第一棟主展館—義大利館(原名為Pro Arte)位於雙年展花園內於同年完工,由義大利建築師Enrico Trevisanato設計,其新古典樣式的立面則為威尼斯藝術家Marius De Maria的作品。這個至今已有百年歷史的國際展覽,期間曾因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及1968年全歐的學生運動而中斷。1930年主辦單位從威尼斯市政府改為義大利政府所支持的獨立機構,展覽的範疇開始擴張,音樂節、國際影展(威尼斯影展)、國際戲劇節陸續開辦。1973年威尼斯雙年展改組,隨之國際建築展開辦(1975),而自1980開始有了第一屆所謂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截至目前為止含本屆已經舉辦了有十一次之多。而台灣是從2000年的第七屆才正式參展的。不過由於國家館展區的雙年展花園區早已飽和而有禁建的規定,加上台灣在國際地位上未被認定為國家,因此一直以來都是以國立台灣美術館為主體來參與所謂的會外特展(Collateral Events)。除了第七屆是位於威尼斯大運河沿岸的巴提奧洛(Battioro)教堂旁之外,從第八屆以來便租借普尼奇歐尼宮(Palazzo Delle Pirigioni)作閒置空間再利用的方式來作為台灣館的建築展覽計畫。
● 建築雙年展參展現象/台灣的建築處境
在去年底,由國立台灣美術館所舉辦的『第十二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台灣館參展提案徵選競圖』這項活動中,總共集結了歷年來最多的10組團隊競逐首獎以取得遠赴2010年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台灣館展示代表權。當然威尼斯雙年展堪稱國際上歷史最悠久的文化性祭典之一,建築部門也從1980年揭開了序幕,成為目前為止規模最龐大的國際建築展,而有建築界的奧運或奧斯卡金像獎之暱稱的這個緣故之外,或許仍有其他的客觀因素值得玩味。
針對這樣的一個突發性的現象,若從比較正面的角度來解讀的話,或許可以說台灣新一代的建築創作能量逐漸活絡了起來,而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也的確提供了一個可供施展與揮灑的舞台吧。然而,若從不同的觀點切入來談,可以發現在台灣境內除了幾乎已成為商業行為的「新一代設計展」或其他相關學校單位所舉辦、作為應屆畢業生「創造回憶」的「畢業製作展」之外,幾乎難以看得到針對建築領域積極提出具有開創性或前瞻性觀念的展覽活動與相關場域存在,更遑論建築業界面臨實際開發的經濟壓力下有任何能夠孕育出具實驗性或未來性建築的可能;另一方面,公共建築在公部門基於採購法而不明就裡地把建築與工程混為一談的荒謬處境之下,有心的建築創作與執行彷彿被銬上重重枷鎖而窒礙難行。於是,我們可以進一步地來推論,也許台灣建築環境的問題並不來自於核心的建築知識論與方法論,而是在不健全的邊界條件(包含法令、經濟能力、人民素養)之下所造成的,亦即缺乏得以讓好建築落地生根並持續成長的土壤的緣故。因此有企圖心但又不知該何去何從的年輕建築人們,自然會找尋生命的出口,而具有高度實驗性格的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就成了充滿設計能量之創作者們一試身手的絕佳舞台。
● From Invisible Exhibition to Visible Document
由於整個遊戲規則採取的是透過競圖來選拔策展資格的作法,因此即便有不少極具潛力的參展提案,但就結果論與現實的狀況而言,是只有獲得首獎的團隊才具有讓提案被呈現出來的機會。然而,從建築競圖的歷史來說,往往某些「遺珠之憾」反而是更充滿開創性與預言性的,例如最著名的案例就屬80年代的巴黎拉維列特公園(Parc de La Villete)競圖案。其中最後屈居第二名的庫哈斯案就非常具有代表性,而成為後人津津樂道的經典。因此,可以肯定的是,除了基於主辦單位所根據的某些主要目標或任務而獲得參展權的首獎之外,相信落選的其他提案當中亦不失某些具有嶄新開創性的新思維。因此,筆者協同日本知名建築評論家五十嵐太郎先生,特地以「Lost Paradise 失落的威尼斯紙上建築提案:Invisible Architectural exhibitions of Venezia」為名,企圖重新給予落選的提案一些平反的機會,創造出一個讓這些建築提案得以被呈現的紙上展演場域,提供大眾凝視「當代的建築相關從事人員在那當下是怎麼樣來思考建築的」的機會。從另一個角度上來想,將這些落選的提案加以集結編撰成冊,某種意義上或許也能算是一種絕對當代的另類建築思潮的軌跡吧。● 收錄內容
本書的主要內容是針對2000年之後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或台灣館策展資格競圖所落選、但卻極具魅力與潛力的建築提案來作為選定刊載的對象。然後,作為一種紙上建築策展的開場與暖身,特別收錄了去年湊巧同時擔任日本館及台灣館之評審的日本東北大學建築系教授五十嵐太郎先生的審查評語,試圖一窺這場百家爭鳴而無比華麗的建築提案展演的內在情景。同時,也企圖透過五十嵐在香港-深圳雙年展的觀察,來突顯近年來「雙年展」作為全球化城市崛起之際,藉由這種嘉年華會式之主流經營策略的狀況。
緊接著進入本書的主題日本館的部份,在五十嵐太郎先生的推薦之下,收錄了由中生代建築家竹山聖先生協同新銳建築師藤本壯介與平田晃久所提出的「超越機械論的秩序」、由知名建築史論家八束はじめ先生延續丹下健三的東京計畫1960所提出的「東京計畫2010」、 定居日本的外國人建築師團隊KDa(Klein Dytham Architects)所提出的「Small」、以及由bankart1929代表的池田修先生策展、邀請極具代表性的集體創作建築家團隊蜜柑組(みかんぐみ)所出品的「威尼斯的REHOUSE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標誌出建築與藝術在彼此的境界正逐漸消弭、或說跨界創作的蔚為風潮的這個當代創作場域中的氛圍,五十嵐太郎在日本館的番外篇則收錄了由美術評論家椹木野衣先生的策展提案—傳奇藝術家榎忠)的創作(繁殖/ 發掘 / 歡樂 / 觀光)(2007)、以及與村上隆齊名的藝術家新秀矢延憲司的作品(LIGHTNING THE GRAVITY 重力與稻妻)(2009)。這當中除了可以看到藝術創作藉由實驗性的行動與手法而和城市、建築及地景有了親密的關係之外,也可以讀得到新一代的日本藝術家透過帶有日本次文化色彩的創作方式對於文明之進程的侷限性(未來的廢墟)所做的深刻反思。
台灣館的部份,則在筆者與五十嵐太郎先生及其他評審委員的討論之下,收錄了知名建築學者劉克峰先生協同小智研發創作團隊所提出的「法自然」、代表成功大學建築系的薛丞倫教授及黃若珣老師所提出的「無限島嶼」、以及以東海建築設計B組為主要班底所組成的LPA(Little People Architects)建築創作聯盟所提出的「建築:空間的新衣」。
此外,作為這些原本不可見之建築提案的對照組,也收錄了贏得2010年第十二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日本館策展權、由國立橫濱大學建築研究所(Y-GSA)的北山恒教授協同知名建築家塚本由晴先生及甫獲得普立茲克建築獎的西澤立衛先生所提出的「Cool Metabolism」,以及贏得同年台灣館徵選首獎、由交大建築研究所的兼任講師曾瑋先生所屬的紅色空間建築團隊提出的「Take a Break」。
在最後,為了替這個全球建築界的嘉年華會下一個註腳,則特別收錄了由國內知名建築學者兼策展人的朝陽科技大學建築系教授劉克峰先生特地為本書所撰述的專文「全景敞視的展覽強迫症」,針對展覽的本質作深入的探討。一方面闡明關於建築展覽的知識論,同時也藉由上屆(2008)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的幾個主要展館的回顧解析了建築展覽的當代策略,提供了一種濃縮了知性與身體性的閱讀方法,同時也回應了五十嵐太郎的說法,揭示了「展覽中的建築視為對於未來世界的預言起點與新風格」這個極具啟示性的價值觀。
藉由本書的編著及這種虛擬實境式的紙上建築策展做法,除了讓原本不可能面世而有意思的建築提案能夠被看見之外,也期許這種面對建築領域所帶有的多元價值所產生的不同詮釋,能夠拓展世人對於建築的想像,並進一步醞釀出提供今後建築得以永續發展與成長的養分。
[目次]
Preface
從看不見的展覽到被記錄的建築軌跡∕謝宗哲
Essay
對於亞洲與建築雙年展的思考∕五十嵐太郎
Ÿ 關於日本館策展負責人(commissioner)的選拔
Ÿ 台灣館的策展負責人審查
Ÿ 深圳.香港都市/建築雙年展漫步
Exhibition Proposals
作為當代建築寓言或預言的建築提案
[日本館]
01. 超越機械論的秩序∕竹山聖
02. 東京計畫2010∕八束はじめ+URBAN PROFILING GROUP +吉村靖孝+柄沢祐輔
03. 小(Small_)∕KDa
04. 威尼斯的REHOUSE∕池田修+密柑組
05. COOL・METABOLISM∕北山恒+塚本田晴、西呎立衛
06. 番外篇 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藝術展提案∕椹木野衣
Ÿ 重力與稻妻(閃電)LIGHTNING THE GRAVITY∕矢延憲司
Ÿ 繁殖/發掘/歡樂/觀光∕榎忠
[台灣館]
07. 法自然∕劉克峰+小智研發
08. 無限島嶼∕薛丞倫+黃若珣
09. 建築:空間的新衣∕謝宗哲+ LPA
10. Take a------------Break∕曾瑋
Thesis
全景敞視的展覽強迫症∕劉克峰
Appendix
01. 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的歷代日本館與台灣館
02. 協力作者
03. 照片版權
[Take a look]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