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30日 星期三

找尋纖維藝術的起源《織物地圖2:羊毛、紡線、古文明織出的秘魯纖維工藝》




臺灣藝術家深入秘魯.找尋纖維藝術的起源
  古印加文明 × 染織工藝 × 南美洲旅行


當我們提到南美洲的「秘魯」,你想到的是什麼?

或許是印加文明和木乃伊、與外星傳說有關的巨石遺跡,也可能是安地斯山的毛料織物,以及鮮艷的高帽與圓蓬裙⋯⋯

秘魯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尤其安地斯山區的植物種類相當多元,不僅可作為天然染材,也有助於綿羊、駱馬與羊駝生長,使當地手作紡織業十分興盛。不同於《織物地圖》第一集廣泛記載八個國家的染織文化,作者此次專注於秘魯,她深入安地斯山區探訪古印加文明,接著在科卡峽谷目睹野生的黃金小羊駝,並在的的喀喀湖區見識了手織技藝以及用蘆葦莖稈蓋成的浮島,最後到亞馬遜河流域體驗截然不同的熱帶雨林風貌⋯⋯

世界各地的傳統工藝大多取材於自然,因此不同文化之間也常有相似的元素與符號。秘魯的乾燥氣候保存了超過千年的古文明,使印染紡織技術得以流傳至今,於是我們可以從這些保存完善的古老織物,一窺紡織工藝的歷史,找尋纖維藝術的源頭。

書籍資訊


作者/康雅筑

規格/全彩.平裝.192頁

出版日期/2016年4月初版

ISBN/978-986-92294-5-6

定價/NTD 420元





2016年3月26日 星期六

【《真切的構築》編輯交換日記】「做這本書的過程又何嘗不是一個practical arrangement」














文│劉佳旻 


Dear J

今天校完這本書最後一次打樣校對,把圖片都整理了之後,已經是九點。但是回家的捷運上,精神卻像只是七點剛下班。我一邊回line這個編輯群組給進度,然後隨手亂滑網路訊息。發現了一則談到日本工地的新聞,看完便想轉給你。

想來對一個建築的門外漢來說,工地從來就像是一個模糊的名詞,也從未思考過它真實的意涵。那像是一個跟我無關的空間,在一個預備的時間帶裏頭。就像是建築完工之前,路過的路人看見的都只是一樣的東西:鷹架,水泥,一些帶著安全帽的工人,一切尚未成形。作為一個路過的路人,連用手指都指不出什麼。總是這樣就從底下繞道走過了。

但曾幾何時,路過工地的時候開始會忍不住好奇地探頭探腦(行跡簡直可疑)。前幾天早上上班的路上經過一處工地,裏頭那個模糊的空間裡面人影走動,有時收音機傳來古早的台語樂曲。我不知為何停下來看得出神,結果不小心跟裏頭的工人對上眼睛,才猛然驚醒一樣,不好意思糗糗地走了。

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真切的構築》編輯交換日記】「原來這種書,就是在紙上又把美術館再蓋一次」


文│陳辰后


Dear C.

巷子裡的不知道誰家佛堂,傳出嗩吶鑼鼓聲錄音帶的樂音,啊,又是除夕年夜飯前張羅辭年祭祖菜餚的這天,坐在餐桌上幫忙揀菜,不能怠慢,不然年夜飯就要延遲開飯,可是會壞了傳統。

我很喜歡挑韭菜,家裡愛吃的年菜裡少不得這味道,韭菜味道獨特,重溫這味道,忽然想起去年的這天,一早才熬夜趕完這本書的初稿,我從書桌無縫接軌上了餐桌,加入備料團隊,昨晚夜裡還滿腦子工地光景,這股腦與眼前的年菜碗碟重曝,蠻超現實的,我自己都忍不住噗哧笑了出來,我剛趕完進度,現在換我媽了。

不過,我趕稿進度要是沒追上,恐怕年夜飯後我又繼續伏案耙字田,才有辦法在年後一開工先交給事務所和營造廠過稿,字數雖要求不多,只是2011年開始的美術館構築歷程,僅用幾十個小時的錄音檔聊完三年多發生的事情,邏輯上好像不大成比例,越寫越怕漏問了什麼,漏知道了什麼,隨著字句田地慢慢茂盛起來,心頭的壓力也慢慢大了起來。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真切的構築》導讀】被眼球展示的風景/劉克峰

(收錄於《真切的構築:毓繡美術館設計與施工全紀錄》,田園城市出版,2016.3.10)



毓繡美術館的設定是以寫實主義藝術品為主的收藏與展示,其座落位置在「南投縣草屯鎮平林里健行路150 巷26 號」--如果不是台北信義區,還真不知道這在哪裡,對嗎?看看廖偉立建築師對此地介紹的引文:「毓繡美術館位於南投草屯九九峰南邊高起的台地,前臨烏溪,山峰層層相疊,溪水潺潺,景色怡人。平林社區大部份居民務農,種植果樹,民風淳樸。近年來有許多台灣的在地畫家、雕刻家進駐,有一形成小型藝術村的雛型,未來將與本私人美術館及九九峰藝術園區形成一良好的關聯。」從寫實主義來觀察,這篇文字算是一個理想主義的描繪表現;可是從整體來認識會更清楚,這座位在九九峰下的美術館,還有它與環境的特質。
 
這樣的寫實主義美術館設定,讓人聯想到著名的寫實主義畫家庫爾貝(Gustave Courbet)。他向來反映底層人民的生活,如知名作品《碎石工》即是一例;他有一句名言:「我不會畫天使,因為我從沒有見過他。」而同一時期巴比松村的畫家們更是熱衷於描畫自然風景和農村生活,其中最著名的盧梭專門描畫風景,米勒的農民畫則樸實感人,《晚禱》、《拾穗的人》反映了真實的農村生活。這樣就是寫實主義的價值,反應當時我們真實情感與情境的再現。
 
有魔鬼的細節,是建造寫實主義美術館時非常必要的一環,而材料的紮實感透過清水建築工坊的建造而展現了出來。從裡層的清水模,一直到對外的玻璃、青磚、金屬建材都在構築細節上環環相扣,才達成有如寫實主義般的真實、觸感的清晰辨識,這樣一種對材料觸感的表達,除了一般的視覺之外還要觸感與身體知覺的對話。

2016年3月13日 星期日

從地平線到完工實體的「構.築」實錄--《真切的構築:毓繡美術館設計與施工全紀錄》














立.建築工作所 廖偉立 × 清水建築工坊.廖明彬

雜木林美學與實構築的交會
從地平線到完工實體的「構.築」實錄

本書收錄大量設計與施工圖面,從設計與營造的實際操作入手,
詳實記錄一棟美術館從無到有的完整歷程

這座從植滿葡萄園與荔枝樹的山村中長出的美術館,就像一個小的藝術建築群落--以清水模為構體的雙皮層主館、由玻璃與鋼架圍構而成的大棚子,以及半嵌入地底的住宿單元,三個構體以及動線迂迴的坡道構成了這一座山林間的私人美術館。它輕盈地座落在山間,以其帶著文化的質地與周遭自然環境呼應融合。

一座美術館的生成過程,需要設計思維到實際施作的各層轉換。「毓繡美術館」耗時五年,由廖偉立帶領立‧建築工作所的成員進行設計、廖明彬帶領清水建築工坊成員,匯集了雙方工作團隊的默契共同完成。

本書除了詳盡記錄、刻寫美術館五年生成的各階段過程,也談及一座建築在建築物自身與周遭環境在物理與文化上的融合;同時大量收錄立‧建築工作所在建築設計階段從發想的手稿、概念發展的模型、模擬圖等,以及擔任營建的清水工坊在各項目上的工程圖面、施工細部大樣,乃至於到完工圖,完整地透過設計與營造雙邊角色,看待一座建物從一個念頭、一個可能開始,切實地建造分工到完成的路程。書名「真切的建築」,即說明這個特別以「構.造」雙向實作、互構、交織而完成的建築歷程。

 毓繡美術館回應了一個關於文化地景何時或如何成立的問題。藉著軸向性的構築配置,發展出敘事性連結的遊
 程(voyage)經驗,一個嶄新而帶有文化意味的地景形式,也從我們的認知地平線上冉冉升起。
  ──羅時瑋,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兼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
 毓繡美術館是廖偉立設計的一個高峰點,也是長期與廖明彬合作的紮實成果。這是建築設計與建築營造密切合
 作的路途回歸,也是現代建築本質與表象必須合一的正確道路。  
──阮慶岳,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兼創意設計暨藝術學院院長羅時瑋
成功大學建築系教授暨成大藝術中心主任吳光庭
專文評論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教授阮慶岳
特別推薦

【書籍基本簡介】


《真切的構築:毓繡美術館設計與施工全紀錄》

 立.建築工作所、清水建築工坊合著
 劉克峰策畫、陳辰后企劃撰稿

 裸背.灰紙板特殊裝幀
 17x 23 cm/全彩/264頁
 ISBN 9789869229470
 2016.03 初版上市

 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出版    →博客來  →誠品網路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