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3日 星期日

【o+h 新書座談全紀錄】-4

接上篇【全紀錄 - 3】
--------------------------------------------------------------------------------------------

大西:

那麼接下來想要跟大家介紹的案子,「都市中的獸、屋頂以及山脈」



因為我們是畢業之後就直接開始做建築師的工作,一開始沒有太多案子可以做,所以當初我們接了很多的這種藝術裝置、環境藝術類型的委託案。當然因為我們不是藝術家,而是建築師,所以不免有一些挫折感,因此一方面在累積這些挫折感當中也激發了自己對建築的想像,不斷的想要把藝術裝置建築化,思考如何把這些裝置以建築的思維與形式創造出來。這案子就是我們一個嘗試的機會,因此有這樣的作品產生。

2012年12月13日 星期四

【o+h 新書座談全紀錄】-3

接上篇【全紀錄 - 2】
--------------------------------------------------------------------------------------------


大西:

首先第一個分享的案子叫做「地層的Folly」,是一座亭子,這是我們在學生時代第一次參與實施設計的一個案例。




這個作品位在福岡,是在九州的一個城市。那裡有一塊海埔新生地。這個作品就位在伊東先生所設計的一個綠屋頂「green green」的那個作品公園裡面。

之所以一開始把這個作品擺在第一個介紹,主要是跟我剛才談高第的聖家堂有關係。建築真的不是單一個人可以做出來的東西,而是眾人一起分享、參與,有點跟類似工作坊一樣的形式,在互相分享跟交流中慢慢地產生出來的。

2012年12月2日 星期日

【o+h 新書座談全紀錄】-2

接上篇【全紀錄 - 1
--------------------------------------------------------------------------------------------

大西麻貴:(以下簡稱大西:)
更具體的來跟大家分享我們在做設計時到底都在想些什麼事情。具體來說有這三點:

第一個是關於建築佇立的姿態
第二個是關於它的形式跟質感的關係是如何產生
第三個則是二種完全不同的異質性物體彼此對峙狀態的塑造


那麼首先要跟大家談「建築佇立的姿態」。這是一個繪本當中關於一個家的一張圖畫。

這張圖其實背後有一個故事:原本這個房子週遭有著非常漂亮的地形,但是隨著周邊慢慢變成住宅區,房子的臉變得有點哀愁。

每一棟房子必然是在某一個基上長出來的,因此在進行建築的思考時候,建築本身在那塊基地如何維持它獨特的佇立姿態,我認為是最重要的。


這樣一種的「佇立的姿態」其實跟「建築如何融合在一個環境」,或說「相容在環境當中」的狀況其實不太一樣。「佇立的姿態」要表達的是建築自身所產生的一種自明性,以及這種姿態怎麼跟週遭產生一種特殊的關係。

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

Waterfall no.5: Invisible (Cities) 看不見的城市



去除顏色的寫真,
無法被具體描述的景色,
我們生活其中,藉由他人的雙眼觀看
──那些無法被看見的,城市與自己。

最初開放投稿的主題叫做黑與白,在某個層面上來說看不到顏色,在低限度的觀看前提下,我想知道依這個主題蒐集而來的題材我可以做出什麼樣的瀑布。
每每編輯瀑布的過程就如同拓荒一樣,我也不曉得前頭有什麼,但繼續往前走下去無論如何都會開出一條路徑,通往某處。

我看著這些作品,許多許多是城市的景色,街上的日常劇場,但情緒上卻又多半是私人的,善感的,而我面對一座城市的關係也是如此。
我想好吧,我把它們拼成一個和城市有關的地圖,就算是歪曲零散的模樣也好,用以覆蓋關於觀看這件事。

我從來都不覺得城市是摸得到的,它只是一個相較比對下的產物,我們身處其中讓它活著。
書裡面的作品都不過是我撿拾到的一小角,大象城堡、斯德哥爾摩或是台北,有些眼熟的風景和事件,柏林的飲食記錄,香港印象,衝突,戀情,巴黎拾獲的明信片等等,只是我們剛好於彼於此而已。
後注裡有篇以特里斯坦達庫尼亞群島住民群落為主體的創作計畫,是以相反的面向讓城市這個意象更清楚一些。
回到最初,收在書末的羅蘭山和虛構百景則是在講觀看這件事,除此之外,最後再順帶一提聆聽的種種作為延伸的回應。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o+h 新書座談全紀錄】-1

《o+h 2006-2011:大西麻貴+百田有希建築作品集》這本書,是田園城市第二次嘗試直接在台灣製作、印刷日本建築師的第一手作品集(之前第一本嘗試是山下保博建築師的《《天工人Atelier Tekuto: Listen to the Materials》》),並非透過翻譯,而是能夠直接與建築師們溝通,將他們的完整概念第一手直接在台灣呈現。

這次大西麻貴+百田有希的o+h作品集更特別的是,o+h事務所即使在日本都還沒出版過屬於他們自己的正式作品集。一方面因為兩位建築師都還很年輕,一方面完工的作品也並不多。然而在他們所設計的不管是裝置也好、還未能實現的別墅住宅作品也好、畢業作品也好,都帶給人相當新穎的空間感。相對於一本總結性的作品集,這次的《o+h 2006-2011》更像是一個逗點,以及「由此開始往前看」的起點。

也因為附有這樣不同於以往所認知作品集的意義,這次在書籍的形式上也採用輕巧、素淨的小開本形式,目的也是希望能夠與讀者溝通「另一種作品集」的形式與意義,並且透過這種形式與意義完整呈現o+h的風格與精神,以文字來命名,或許也就是「感受性」這一回事。這也是搭配《o+h 2006-2011:大西麻貴+百田有希建築作品集》書籍出版,謝宗哲老師在田園城市藝文空間策的小型展覽,名為「知覺的傾訴」之故。

在新書座談當天,大西麻貴建築師也向我們揭露這樣一種獨特的感受性格是如何發展,並且一一地告訴我們每一個發想背後的浪漫物語。

--------------------------------------------------------------------------------------------


展覽講座--自然系之「知覺的傾訴」建築展對談暨簽名會

主講人:大西麻貴(o+h architects 共同主持)
    謝宗哲(策展人、亞洲大學助理教授)
講座時間:2012.10.21 Sun. 
講座地點:URS21 中山創意基地(台北市民生東路1段21號)

--------------------------------------------------------------------------------------------

2012年11月8日 星期四

富貴三義館/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收錄於《2012 實構築ing》)

今年另一件獲得2012台灣建築獎系列、同時也收錄在《2012實構築ing》中的作品,是由汪文淵、陳君龍建築師所主持的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的「富貴三義館」。本文圖文亦獲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同意後刊登分享。

圖片由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提供


富貴三義館 Fu-Guei Sanyi

業主/富貴三義館
地點/苗栗縣三義鄉
用途/私人美術館
建築設計單位/半畝塘聯合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人/江文淵、陳君龍
設計團隊/何傳新、焦硯北、顏偉純、黃永康、朱崇莉、林雅惠、簡麗珠、謝慧珠、劉意文、解富財、羅兆真、楊添洲、張坤和

醫療器材宜蘭廠新建工程/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收錄於《2012實構築ing》)

由楊家凱建築師與陳宇進建築師設計,獲2012台灣建築獎佳作的〈醫療器材宜蘭廠〉,也參與了剛結束不久的「2012實構築ing」展覽,展出細部構造模型。獲得台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同意,我們將《2012 實構築ing》專書中關於「醫療器材宜蘭廠新建工程」的內文與部分圖片分享給讀者。


醫療器材宜蘭廠新建工程  Medical Supplier Office & Logistic Center


                                   圖片由台灣餘弦建築事務所提供


業主/跨國醫療器材生產廠商
地點/宜蘭利澤工業區三期
用途/會客參觀區、辦公區、廠房、庫房(以上為一樓);管理者辦公室、會議室、員工餐廳(以上為二樓)
建築設計單位/臺灣餘弦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人/楊家凱+陳宇進
設計團隊/張守仁、陳威穎、黃勻芳
合作顧問/吳建興機電技師事務所、長浩結構技師事務所

2012年11月6日 星期二

〈明建築-孫德鴻〉/文:阮慶岳

(本文收錄於《弱空間》,田園城市出版,2012年)

孫德鴻,出生於1962年,1991畢業於美國賓州大學GSFA學院並取得建築碩士學位,1995年開始獨立執業,2002年以十三行博物館獲得台灣建築獎首獎,隔年更獲得第四屆遠東傑出建築獎首獎,2003開始縮小執業規模並積極關注建築與社會的衝突與爭議,2009獲得侯金堆傑出榮譽獎(綠建築類);甫獲2012台灣建築獎首獎。


約十年前,孫德鴻即以完成於台北縣八里鄉的「十三行博物館」,分獲台灣最重要的兩個建築首獎:2002年的台灣建築獎與2003年的遠東建築獎,也因此確認他在台灣當代建築界的位置。然而,孫德鴻在那榮耀之後,卻以低調的方式,經營著規模不大、並與居家空間合一的事務所,伴同身為景觀建築師的妻子,一起過著有些許半顯半隱的生活與生涯。

雖然建築的作為顯得細絲如縷,卻也從來不曾斷絕。到了2010年的下半年,孫德鴻終於千呼萬喚推出了「齋明寺增建案」(以下簡稱「齋明寺」),也應當可以算是「十年磨一劍」的一個回答吧!

2012年11月1日 星期四

【o+h 對談】之四:理想的建築家形象

二重螺旋之家模型,屋頂

百田有希:
希望成為帶有強大理念的同時,也對周遭人的意見與狀況保持開放的姿態來面對的建築師。

大西麻貴:
希望能將在日常生活中所難以取代的美麗瞬間,在空間中以新的方法加以實現。

謝:
理想的な建築家像を教えてください。
請問理想的建築師的形象是?

百田:
これがやりたいんだ!という強い理念を持ちながら、まわりの人の意見や状況に対して、自分を開いていける建築家。
これは、師である伊東さんがいつもおっしゃっていることですが、とても難しいことだと感じています。建築を続ける限り、この考えを頭に入れておきたいと思います。
「這就是我想做的!」在帶有強大的理念的同時,也能夠對周圍的人的意見與狀況以開放的姿態來面對的那種建築師。
雖然這是我的老師伊東先生經常掛在嘴上的一句話,但實在感到非常困難。只要自己還繼續在作建築,我就會把這樣的想法放在心上。


大西:
例えばおいしいご飯を食べたり、気持ちよく眠りについたり、美しい木陰で本を読んだりといった、日常生活の中にあるかけがえの 無い 美し い瞬 間を、空間の中に新しい方法で実現できる建築家。
例如享用美味的佳餚、睡得很舒服、以及在美麗的樹蔭下讀書的這類在日常生活中所難以取代的美麗瞬間,在空間中以新的方法加以實現的建築師。

2012年10月30日 星期二

【o+h 對談】之三:對於「思考建築這件事」

二重螺旋之家展覽模型,圖為從螺旋梯廊道的窗口往內看。
百田有希:
在思考建築的這件事情上,我希望在有著新發現的同時,
也能保持即便在不同的國度裡也能夠刺激人類本能之建築所應有的姿態。

大西麻貴:
新的狀況就會產生對於新建築的需求;
希望未來能在案子更初期的階段,就建立出針對那個場所該長出的邊界條件。


謝:
日常生活の中で、建築以外に熱心に取り組んでいる事がありますか?つまり、どんな生活を送っているのですか?
日常生活中,有沒有除了建築以外也熱心從事的事情呢?亦即是怎麼樣過生活的呢?

大西:
食べることが大好きなので、料理でしょうか。あと、本を読むこと。読みたい本を見つけるために本屋の中をさ迷い歩くのが好きで す。
因為我很喜歡吃,因此應該是料理吧。此外還有就是閱讀。尤其喜歡為了找出想讀的書而在書店裡散步閒逛。

百田:
普段は目の前の仕事に追われているので、建築以外のことはほとんど出来ていません。
寝る前にビールを飲むのと、週末においしいご飯を食べるのが楽しみです。仕事に少し余裕ができたら、ジョギングをしたいなと思っています。

平常由於都被眼前的工作所追殺,因此除了建築以外幾乎什麼都作不了。睡前喝點啤酒,然後週末享用美味的菜飯是唯一的期待。如果工作上能稍有空閒的話,會想要去慢跑。

謝:

現在、日本人建築家は世 界中から大変注目されています。それについて、若手建築家の立場として語っていただければと思いま す。自 分に 対し て期待とは?今後、どんな役目を担うでしょうか。
目前日本建築師受到全世界的矚目。希望您能夠就這一點,以年輕建築師的立場來談一談。對於自己有什麼期待?以及今後想擔任甚麼樣的分工或角色?

百田:

日本の建築家が注目されるのは、ひとえに先輩建築家の方々がこれまで世界中で素晴らしい建築をつくってこられたからだと思いま す。
その礎の上で、建築を学び、つくることが出来ることを幸運に思います。
建築を考える上で、新しく発見的であると同時に、人間の本能に直接訴えかけるようなプリミティブなものでもありたいと思ってい ま す。
これから日本に限らず、世界中で建築をつくる機会に巡り合いたいと思いますが、たとえ国が異なっても本能を刺激する建築の在り 方を 考え てみたいです。

日本建築師之所以受到注目,我認為是因為前輩建築師們到目前為止在世界上蓋出許多精彩的建築的緣故。在這個基礎上學習建築、並能夠做出建築的這件事我認為是非常幸運的。
在思考建築的這件事情上,我希望在有著新發現的同時,也能保持一種能夠直接訴諸人類本能的那種原始的性格。
未來除了日本之外,當然希望能在世界上碰上能夠作建築的機會,並試著去思考那種即便在不同的國度裡也能夠刺激人類本能之建築所應有的姿態。

大西:

本来、新しい状況が新しい建築を要求するのだと思います。これまで建築家が仕事をする場合、与えられた条件に応えるように建築 を考 えて きた と思いますが、
もっとプロジェクトの初期の段階から、その場所に生み出すべき状況を一緒に考えられる関係が出来るとよいなと思います。
我認為本來新的狀況就會產生對於新建築的需求。雖然到目前為止,建築師在工作上都是根據被賦與的條件來思考建築的
不過我認為若能夠在案子更初期的階段開始,如果能夠建立出針對那個場所該長出的邊界條件的話應該會是更理想的吧。

2012年10月23日 星期二

【o+h 對談】之二:用身體來感覺建築

北山町之家,2008。此為於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展出模型。

大西麻貴:
請用身體來感覺建築助力的樣貌、觸感、味道、光的狀態,以及發出聲響的方式。

百田有希:
在感性還很敏銳的時候,請努力吸收各式各樣的東西吧!


【o+h 對談】之一:關於「建築是無法獨力完成的」這件事

在要製作《o+h 2006-2011:大西麻貴+百田有希建築作品集》之前,由謝宗哲老師飛到日本東京,在o+h事務所與大西麻貴及百田有希兩位建築師進行的訪談。這份訪談不同於座談會當天的討論,是以兩位建築師的世界觀如何養成,作為基調來關注這兩位年輕的建築師。



大西麻貴:
看了高第的聖家堂,對於建築無法由一人獨力完成,
而是必須結合眾人想法才能達成這件事有著深深的感動。


百田有希:
「你在一張紙上畫出你的理想,因此必須透過那張圖來打動人心才行。」高松伸對我說的這句話,我一直到現在都還記得。



2012年10月15日 星期一

如物語般的可愛建築--《o+h 2006-2011:大西麻貴+百田有希建築作品集》






































大西麻貴+百田有希 全球首部出版作品集
  ──如物語般的可愛建築
  「大西麻貴+百田有希的建築有著理性與感性的協奏、以及抽象性與物質性的交融。那讓我們得以感受『知覺的傾訴』,並彷彿置身在無以名狀的甜蜜生活氛圍裡。」─ 謝宗哲
  日本新生代建築師大西麻貴+百田有希的全球首部作品集,收錄兩人從2006年開始,至從2011年第一個住宅作品「二重螺旋之家」完工為止,共10件包含裝置、展場空間設計、度假別墅設計提案等作品。本書為事務所的第一本作品集,所收錄的設計案已經充分地表現出大西麻貴+百田有希的o+h風格--宛如物語一般帶著細膩的感性詩意,但又有著輕盈的可愛特質。

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

自然系之「知覺的傾訴」建築展:大西麻貴+百田有希 系列活動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秋季特別展覽】


自然系之「知覺的傾訴」建築展
大西麻貴+百田有希

onishimaki+hyakuda yuki / o+h

展期:2012.10.13 Sat. ~ 2012.11.11 Sun.
展覽地點: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B1)

→ 展覽首周(10.13-10.20)在田園城市風格書店有新書《o+h 2006-2011:大西麻貴+百田有希建築作品集》預購活動,
凡來觀展的朋友預購本書,將享預購優惠400(原價520元)。

展覽講座--自然系之「知覺的傾訴」建築展對談暨簽名會

主講人:大西麻貴(o+h architects 共同主持)
    謝宗哲(策展人、亞洲大學助理教授)
講座時間:2012.10.21 Sun. 
講座地點:URS21 中山創意基地(台北市民生東路1段21號)

講座當日(10.21)中午12點整至下午6:30為止在田園城市風格書店將舉辦《o+h 2006-2011:大西麻貴+百田有希建築作品集》新書首賣活動
配合大西麻貴來台座談會,新書首賣優惠400(原價520元),敬請讀者們好好把握機會。

2012年9月14日 星期五

紙上對談--《建築的自身行動》作者汪文琦

《自身的建築行動》這本書是近年少見的建築書寫--充滿抒情的調性加上跨領域的旁徵博引,讓整本書同時呈現出理性與感性。閱讀這本書的時候,從作者的書寫裡,我們也似乎也一起實際回到行走、感受、觀察之中,感受到建築與空間的「生活」如何自是一種「人自身的行動」。

比如, 可能是走在樓梯上感覺到那高度差之間的移動;可能是從窗子透進的一束光,在窗櫺與屋柱之間游移;在屋牆的遮蔽之間安棲,但又開了一扇門擾動那安棲,穿越那遮蔽…… 


在作者汪文琦這種獨具風格的建築書寫中,我們不只閱讀了關於夏隆、黑林或者李承寬等建築家與他們的作品,還讀到了夏宇、林亨泰,或許也稍稍掠過侯孝賢的電影畫面。這次田園城市編輯室特別邀請汪文琦談談他眼中的寫作與建築之間的關聯,以及過去的經驗如何成就這樣一本深具反思與情感的書寫。

2012年9月13日 星期四

關乎建築與人、住居之間,最抒情的有機書寫--《自身的建築行動》


「有機建築」是什麼?該從什麼樣的點來認識呢?

在這個世紀,幾乎所有人都把目光投注在「有機」上:有機建築,綠色生活,然而實際上,真正的「有機」地搭蓋建築,所思考的根本其實是這樣的問題:

  供人們居處的「建築」,
  它究竟和人(創造它的人、居處其中的人)站在什麼樣的相互關係上呢?
  而在回答這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問一個更普遍的問題:
  人和自然萬物,又是處在什麼樣的相互關係上?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屬於台灣在地的一百種Architecture 2.0 --《二次性的建築:另一種建築的自由》







一百種光怪陸離的「二次性自由」,
屬於台灣在地的一百種Architecture 2.0

我們生活的空間之中,充斥著二次施工的增建空間,本書將這樣的空間定義為「二次性的建築」;這種二次性建築,創造出台灣城市特有的混雜空間感,以及充滿奔放活力的自由性。

作者以台灣全島為範圍,從火車站為起點徒步尋找並記錄,在這本書中收錄了來自全島各角落的100個二次增建空間的觀察。

我們很容易就能發現,這100個空間就有著100種或大或小、或有意或無意地,跨越設計理性的思維與空間,是100種游移的自由;當然它們也各自有100種構成的理由。

這些在原有建築設計上依個人/在地/環境需求增建的空間,宛如個人化後的Architecture 2.0,多了個人化的參與,建築空間不再被理所當然地視為固定不變的存在。

這樣的觀察讓我們重新開始思考,建築原始規劃的第一次設計,與增建的二次性自由之間的落差關係。在建築設計的理性標準與這本書所提供的100種光怪陸離的奇異空間,或許提示了對於空間的另一種價值:

-在空間品味的養成過程中,人們認為什麼是「好」建築?
-以及,什麼才是「我們」的建築?
-這些建築所提示出的文化意涵是什麼?

除了指出這些建築作為二次性的增建物,或「違章」這樣的名詞之外,我們能如何深刻地看進這些空間、把目光真正投進這些空間,也讓這些空間貼近我們自身的文化存在?

不管你正在學建築或是正在做建築,這本書裡100種 逸出常軌的Architecture 2.0,都是一種邀請;在理性與非理性的思維間,在固定與游移的空間之中,從這些氣質獨特的建築上,重新體驗城市從微小處所展現的性格,也重新體驗建築原生自生活的樂趣。

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學院林純正(CJ Lim)教授
立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廖偉立建築師
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簡學義建築師 <專序推薦>

「本書作者以一種紀錄片類『全像電影』的手法,意圖將台灣這種都市的『非理性世界』忠實地呈現,這些帶著可怕『面具』的『脫序』而『荒誕』的現象,『理性缺口』的漏網之魚。…重要的不是這些病徵,而是隱藏於背後形成他們的『生理氣候』。」/簡學義

「這本書階段性忠實地記錄了城市發展的部分現況,尤其偏重非專業、非一致、地方性、片段的對象,存在於空隙中規模偏小的自由操作。」/廖偉立



———●【書籍資料】

書名│二次性的建築:另一種建築的自由
作者│陳英峰
譯者│陳逸軒
出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規格│14.8 x 19 cm│全彩│平裝│280頁
出版日期│2012.07.24
ISBN│9789866204517
定價│400 NTD

→博客來
→誠品


———●【作者簡介】

陳英峰
生於1977年生於台北市。大學就讀實踐大學室內空間設計系,研究所畢業於英國倫敦大學UCL建築設計碩士。
曾任職於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等知名建築師事務所。現今任教於國立聯合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與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兼任講師。2011年成立OSS設計研究室,致力於建築與空間設計的觀察與創作。



———●【推薦】

「裝飾棚架」生生不息!/林純正(英國倫敦大學巴特雷建築學院 教授)

城市在全球化的壓力下被強制進行調整。經濟和政治如今扮演了極具影響力的角色,決定我們都市環境的紋理,同時塑造都市規劃的決策,根據的基礎卻是何為最有利可圖的選擇,並同時將建築簡化為預先設定好的方案及此等形式的呈現。企業品牌與單調的建築佔領並充斥於城市各處,以無邊無際的行銷活動與無個性的通用建築轟炸城市的居民。在經典著作《向拉斯維加斯學習》中,羅伯特.范裘利(Robert Venturi)與迪妮絲.史考特.布朗(Denise Scott Brown)和史蒂芬.伊澤納爾(Steven Izenour)等人批判兩種衝突性的技術:一種是傳達「大眾」文化、意涵、品味和價值觀的建築,與其相對的是建築師「英雄式」的個人紀念碑,他們用「鴨子」和「裝飾棚架」作為這種隱喻的二分法。「鴨子」的象徵意義隱晦、「宏偉而原創」、含蓄而抽象,因此不具特定意涵,不與特定的時空有明確的關聯。然而「裝飾棚架」正好相反,它被認為是熟悉、外顯而富象徵性,因此具有明確的意義並呼應當代文化。都市設計者和規劃者必須持續思索文化的內涵,開創出「共同」的意義,但這不該呼應企業的獲利考量。儘管《向拉斯維加斯學習》提倡的是後現代主義式的拼貼,它對當今的消費文化依然是一記振聾發聵的棒喝。已知的商業模式所帶來的熟悉度,對面臨強大商業壓力的社會來說,可能確實比較方便安全,但為了滿足商業利益而無視社會文化的傳統,在全球各地的城市裡複製同樣的「裝飾棚架」,這樣又是否符合道德的標準呢?

藝術歷史學家阿隆.文尼格(Aron Vinegar)在其開創性的著作《我是紀念碑》(I Am Monument)中,敦促設計師要認知這兩種對立的極端以及建築在社會溝通中所扮演的角色,並克服懷疑論的心態,以發展出符合倫理並兼具永續性發展的都市規劃方法。由於面貌模糊的全球性建築持續複製出我們的都市環境,造成人類的社會化介面與傳承蕩然無存,因此都市規劃人員必須調查,並保護一般市民引以為豪的庶民建築。都市規劃的政策不該服膺盲目的拼貼,而應該對延續我們文化傳承的都市百態懷抱敬意。

面對空白的牆面冥想,或是地方人士在公共橋樑上祕密集會,這在建築規劃上並非完美的案例;公共的生態廁所居然支撐起城市裡的魚類養殖和農業活動,在傳統意義上也算不上美事一樁。設計出機械呼吸建築立面的也並非著名建築師。這些僅僅是本書中提到的幾個尋常建築,它們克服一切困難頑強地存在,同時達成了建築當初設計時的需求,而這在經濟和政治考量凌駕都市脈絡與立地基礎的都會環境中並非特例。不過這些建築依然有其詩意存在。它們是建築結合居民與城市故事的最佳範例,對其建築的環境而言,它們帶來一種新的關聯性,反映出而非預測其存在的規則。這些氣質獨特的建築物是自己的主角,它們活化了城市,讚頌城市的環境,與城市之間卻也存在著麻煩的關係;有時它們彼此之間會產生平行的作用,有時會強化彼此的存在,有時卻也互相矛盾衝突。「裝飾棚架」如此這般生生不息!

游擊建築/廖偉立(立建築師事務所主持建築師)

一個有專業養成的建築人,必定要有細緻入微的洞察力,對週遭被習以為常的環境再度審視,甚至是一枝草,一磚牆,都能有新的體會發生。作者對於台灣街景的掃描重現,足見對生活的體驗有其獨到之處。

吾人可見,巷弄街景可大可小,可繁可簡,繽紛多樣正是台灣多元的相貌,這正是由最真實的常民文化所構成的狀態,這樣的狀態,並非是紙上的都市規劃和開發所掌控的,足見其珍貴之處。台灣巷弄尤具有個性,從現代主義到折衷主義,無一而從,反而成為分不出脈絡的標示,不如說在這裡建築反而成了一種居住的「個性」。

從空間尺度來看,台灣貼近日本,但在構築上卻又大不相同,諸如氣候條件等造成差異,而台灣因為地形多為山陵,山勢多為陡峻更加劇了建築個性多樣的生成。在都市具有個性的巷弄一角也比比皆是,土地公廟如散棋零星佈置在擁擠的道路邊,亦或是在郊區的田邊,你無法預測廟會在哪裡出現,永遠令人驚奇,這正是台灣的樣貌。近來素人建築逐漸為人所注意,我們發現雖然未受過建築訓練的人,但對生活有一定的敏感度,他們不會有既定的建築知識包袱,反而有新的可感動人的那種創作力出來,台灣真正有這種潛能和活力引導,我們應珍惜,而非全盤吸收外來的建築規劃思想。

現代主義盛行以來,普遍台灣的都市發展模式,都是套入西方的定量模式,忽略了定性,以致於落入了專業偏狹規則的控制,時常因政客權力控制短視的政策操作,以及利益置於生活前頭的牽制下,失控地發展著。城市居民真正的需求卻無法透過政府機制有更好的提升;短期的口號和政策反覆,也無法給城市有更寬闊的揮灑空間。常常可見那種大型尺度下圍塑出來的街道,乍看之下先進又熱鬧,但是久了,開始覺得乏味,甚至在國外就有似曾相近模樣的街景,而且更多更大,怎麼比也比不過人家,還不如台灣原有小巧有特色的巷弄可愛,這樣忽略生活空間徒有外表光鮮的都市,就有如沒有目標的演員,不斷更換著生冷而沒有意義的面具。

作者幾個案例及描述相當貼近生活,也可以感受到對台灣的熱愛及細緻的觀察,作為一建築教育者身體力行,實屬可貴。這本書階段性忠實的紀錄了城市發展部分現況,尤其是偏重非專業、非一致、地方性、片段的對象,存在於空隙中規模偏小的自由操作。可惜在空間成形的討論上應可有更多發揮餘地,一個圖像的紀錄解說如果能從近到遠,從古至今,那就堪稱完美了,一個場域如何從無到有,應該如何成形,一直是我們建築空間重要的課題。在討論成形過程中一定會包含幾個面向,一、結構性;二、材料的回應;三、構造,也就是如何構築,好的構築方式能契合地方氣候;四、在空間成形過程裡,地方居民的活動及行為分析等,以上無一不是環環相扣,缺一不可。若能嚴謹而帶童心的眼光來看待台灣任何一角落,相信對身為建築人及關注社會環境的朋友們是很好的參考及啟發。

理性的缺口/簡學義(竹間聯合建築師事務所設計總監)

人類追隨著西方文明的演進,理性與科學對邏輯的過度信仰,卻讓我們永遠跨不過與「自然」及「真實」的鴻溝,直到「量子論」、「測不準原理」、「混沌理論」的認知,科學家──堪稱最理性的人類──也終於開始承認理性主義的有限性,或至少對過於簡化的理性模型感到忐忑與心虛。人們驚然發現,古老東方的「直觀」與「神秘主義」對「真實」的「複雜性」卻往往更能有效的掌握。

而社會與都市的發展,乃至所有人類個人與群體的活動,只要跟隨了「理性主義」的腳步,同樣無法掌控它多元勃發的狀態,簡化的理性始終讓我們遠離了「真實」的豐富性。

台灣經濟所帶來的物質發展表象,似乎已讓我們進入「已開發國家」之列,然而「潛藏」的未「馴化」完成的「非理性主義」,卻也意外的保存著一種「未開發」的「動能」。像住、商混合的都市計劃或者應該說非計劃或脫序的現象,卻反而吸引了西方欣羨的目光,在我們都還來不及擺脫曾經被批判為「最醜陋的城市」之一的羞赧的同時。

在「理性」與「非理性」之間擺盪,我們似乎更加迷惑了,當我們已歷經(雖然是非完整的)現代、精英、普普、後現代、解構、後結構……等主義,我們有沒有更正確的態度可更細膩而全然的掌握「真實」,如同「自然」對「整體」的「關照」,「有機」絕不只是表象的形式,而是一種「十全的照顧」的結果。

作者以一種紀錄片式類「全像攝影」的手法,意圖將台灣這種都市的「非理性世界」忠實的呈現,這些戴著可怕「面具」的「脫序」而「荒誕」的現象,「理性缺口」的漏網之魚,像是被搜集的「病體」,重要的不是這些表象的「病徵」,而是隱藏於背後形成它的複雜的「生理氣候」,我們能否善誘它,保有它粹化的動能,篩濾出真正貼近「真實」、豐富我們生活的圖像,我們或許能獲取能力超越冰冷的、理性的「空間計劃書」,迎接作者所謂建築的3.0時代的來臨。

———●【作者序】

前言

開始的二次性

→理由零:建築2.0

當都市的發展空間已經飽和時,新的建設會開始變得緩慢甚至停滯。人的活動卻未因此停止,尤其是在限制的條件下越能看見人適應環境的智慧。定義「二次性的自由」是因為台灣的生活空間中充斥著二次施工的增建空間,不去斷定其存在的正確性,那毋庸置疑是一個我們熟悉的現象。用設計的角度來看這些二次性空間,有些其實已超越我們可以想像的理性結果,對於期待找尋突破常規的設計思維中那不也是另一種啟發。相形之下我們生活周邊所謂「被設計過的建築」顯得太過侷限,滿足各種理性需求後,反倒是僵化呈現。

在台灣的設計環境中如果設計只是習慣從美麗的事物中去欣賞其中的美學價值,顯然那只是錦上添花,強化已知的概念同時卻是畫地自限的開始,無法突破出一個新的格局去發現已存在而被忽視的新價值。而且現存的空間現象有許多是與主流價值背道而馳,在建築的教育訓練下,我們相信每件事物都有它獨特的意義。如何將事物的本質用最適切的方式反應出來,那是設計者的課題,同樣地看出本質背後的秩序也是另一個重要課題。因此透過台灣都會空間的觀察希望關注多數存在的事實,從不起眼、不合理、不和諧、不具名等小空間中看見空間的自由。

除此之外所謂二次性空間的現象可以從Web2.0的定義來理解。Web2.0意指網路成為新的人與人溝通平台,每個人都能參與並產生個人化的內容,如同部落格、社群網站等,是第一代網路的進化。快速訊息傳遞的網路平台使得網路資訊良莠不齊,混雜。台灣的建築現象正如同 Web2.0 狀態:除了建築師原始設計外多了個人化的參與,建築空間不再視為固定不變的狀態,每個人都參與建築設計,只是呈現的改變結果讓我們陷入是否該去接受的思考中。樂觀的期待或許這現象正在預告建築3.0的時代將到臨,讓這些無以名狀的建築所隱藏的動力朝著正確的方向再進化。

→理由一:都市的迷惘

每個人都能琅琅上口提到幾位知名國外建築大師的作品,並視為優質建築的代表,卻反而對自身的環境感到陌生,不去探究身邊適切的建築空間。主流價值至上,所處的環境認同感逐漸消失。這是一份隱憂,也是在台灣容易發現的一個狀態,似乎讓空間的認同感失去可被定義的現代觀點。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世界主流的趨勢一直在轉變,例如:西方建築史的起源希臘柱式建築到羅馬圓頂、拱式空間再看現今歐洲的技術、文化重心從地中海地區轉換到西歐,這說明了目前任何被追尋的主流建築觀其實是會變動,哪怕今日的非主流會變成為明日的主流。那麼心中的空間標準更不應該阻礙我們去瞭解不起眼的周遭環境,否則主流標準只是盲從的理由。尤其在台灣長期受外來文化影響,混雜著各種文化價值並以一種自由的樣式呈現,例如:在都市空間中能見到日據時期的建築、繼承中華文化的意識型態空間及美式消費文化所帶來的生活型態;多元與包容是台灣社會的基本價值觀,也隱含亂源。自由的展現結果,從當今講求高度秩序化的都市發展角度來看,是存在混亂。只是這層混亂是否也有其存在的意義或反應這土地的文化特性?如果站在否定的立場,一定忽略地域性自主發展的特色,轉而以片段仿效追求現代都市的國際意象,對於主體的空間文化發展這顯得膚淺,而且持續迷惘找不到定位。因此要為自己找到另一個樂觀的理由,再去觀察台灣的空間文化,相信有許多有趣的建築空間是被低估的狀態。

→理由二:真實性

《向拉斯維加斯學習》的其中一位作者 Denise Scoh Brouin 曾說:「大眾的品味依舊被認為是低俗的。建築師已經躲進講究高尚美學的狹窄境地。」此話像是對於建築設計做出沉重的反省告白。在多數人的生活經驗中,多是體驗到庶民化的建築環境,那麼建築的真實性到底為何?是在我們口中引用的設計理論嗎?還是建築是反應社會的產物?對於此,應該是要重新體驗自身所處的環境中而不是概念式簡化為單一的內在∕外在的歸因感受做為答案。因此希望能以更近的距離走入生活空間中進行紀錄。這樣的動機背後同時也是受《東京製造》、《被建築史遺忘的建築》及《世界聚落的教示100》等書的作者影響。他們透過觀察找出最貼切的建築與環境存在的脈絡,並對於我們的生活提出空間反思,其中並沒有介紹知名的建築案例,反而從庶民的空間,反映出震撼人的樸實力量。就如《被建築史遺忘的建築》作者Rudofsky所說的「無名工匠的哲理與智慧,提供建築靈感上最多未知奧秘」。同樣的思維下,也期許可以再次發現貼近我們生活中的空間主體文化與未來建築的線索。

→理由三:積非成是

如果說建築的設計有個標準的話,最基本的底線應該會是建築法規。如果只用法規作為標準來探討建築設計的話就顯得非黑即白,很明確但也無法解釋我們所處的環境文化。當然這也不是能去規避法規審核的理由。可是必須老實承認在我們的社會中的確仍存在些不合時宜的建築觀念,不管是在法規檢討層面、或是使用者的需求考量等。只是生活中習慣的建築觀念為多數人擁有時,很容易讓人感覺那是正確的決定。這是危險的,使人喪失追求更好空間品質的反省機制,因此在「二次性的自由」觀察計畫中會希望透過建築知識上的檢討,提出另一種聲音反應我們常見之現象。平衡一下,看是否能以客觀的立場觀察或欣賞不論美與醜、實用與虛榮、新與舊、合理與荒謬等對立的價值觀。有對應的觀點與經驗下,才能引起有價值的感受。


———●【目錄】

[序1]  「裝飾棚架」生生不息! 林純正 C J Lim
[序2]  游擊建築 廖偉立 Wei-Li Liao
[序3]  理性的缺口 簡學義 Hsueh-Yi Chien

前言:開始的二次性 Introduction : Secondary from the Start
方法 Methodology

基隆 KEELONG
001 看不見的會堂:偽裝空間 The Invisible Public Community Space
002 存在感的空間 Space with a Sense of Space
003 鐵之長城 Great Iron Wall
004 狹縫中的祈禱 Prayers in Between
005 自然共生宅 A House in Symbiosis with the Nature
006 騎樓中的閣樓 An Attic in the Porch
007 空間革命 Spatial Revolution
008 延伸的秩序 The Order of Extension

台北 TAIPEI
009 深邃背景的入口 Entrance to the Deep Side
010 核心中的邊緣 The Edge of the Core
011 都市花園 Urban Garden
012 我是羅馬 I Am Rome
013 共生 Coexistence
014 思考的廟:都市中的面壁沉思 The Meditative Temple
015 是非之地 A Place of Right or Wrong
016 自體招牌 Self-reflecting Sign
017 開放社會下的封閉:超平面時代 Enclosure in an Open Society

板橋 BANQIAO
018 後現代之後 Meta-postmodern
019 人行安全島 A Safe Walkway
020 真綠屋 True Green House
021 負空間 Negative Space
022 型隨機能婦產科 A “Form Following Function” O and G Clinic
023 現代牌坊 Modern-day Memorial Archway
024 住宅廟 A Temple in Residence

中壢 JUNGLI
025 立可白立面 White-out Facade
026 寂寞停車塔 Lonely Parking Tower
027 真實的假象:生態廁所 A Real Illusion : Ecological Public Toilet
028 面具建築 Architecture in Mask
029 在呼吸的大樓 A Breathing Building
030 夾縫中住宅 In-between House
031 存在的貨櫃與不存在的河流 Existing Containers and the Nonexistent River
032 背後的美學 Aesthetics in the Back
033 分離主義式 的廟 A Separatist Temple

新竹 HSINCHU
034 山丘住宅 Hillside House
035 進化中的廟 A Temple in Evolution
036 殘留的現代主義 Residual Modernism
037 諸神飯店 Gods Hotel
038 建築中的關係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Buildings
039 綜合體:雙子星停車塔 The Complex : The Twin Parking Towers

苗栗 MIAOLI
040 漂浮軌道 The Floating Viaduct
041 1/3 住宅 1/3 Residence
042 頂樓的超自然現象 Supernatural Phenomenon on the Rooftop
043 海浪大樓 Old Wave
044 迷戀空間 Space of Fascination

台中 TAICHUNG
045 陸上的曲線 Curve of the Land
046 來自底層的地標建築 Sub-Icon Building
047 皮相化空間 Skin Deep Space
048 神秘之屋 Mystery Houses
049 消失的形體 Vanished Forms
050 牆的X光診所 X-ray Clinic Wall
051 有機建築 Organic Architecture

埔里 PULI
052 夢見小木屋 Dream Cabin
053 巨大的屋簷 荒謬的開始 Gigantic Eaves and the Beginning of Absurdity
054 肌理建築 Anatomy Architecture
055 看見聲音的雨遮 Rain Awnings That Make Sounds Visible
056 偶然巧合說 Form Follows Function: Occasionality

彰化 CHANGHUA
057 一半歷史的停車場 The Half Historical Side of a Parking Lot
058 印象空間 Impressionistic Space

斗六 DOULIU
059 輕盈的投射空間 Projection of Lightness
060 都市中的留白 The Blank of the City
061 最小的巴別塔:長眼的房子 A Small Babel Tower: Facial House
062 長大的建築 An Architecture in the Process of Growth

嘉義 CHIAYI
063 不明確的解構建築 Indefinite Deconstructionist Architecture
064 感傷的陽台 Sentimental Balcony
065 樸建築 A Plain Building
066 不對稱性權力關係 Asymmetric Power Relationship

台南 TAINAN
067 斜屋頂的自覺 Self-awareness of Sloped Roofs
068 記憶的座標 A Coordinate of Memory
069 垂直聚落 Vertical Village
070 深邃的前景 Deep Foreground
071 步行中的廟 A Shrine in the Way

高雄 KAOHSIUNG
072 陸地的海洋之屋 An Inland Seaside House
073 對話的方向 Direction of the Dialogue
074 童話般的住宅空間 Fairy Tale-like Residence
075 記憶建築 Architecture of Memory
076 纖細的建築 Slender Architecture
077 分割的天空 The Divided Sky

鳳山 FENGSHAN
078 迷幻都市 Fantastical City
079 建築不可承受之輕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Architecture
080 可愛建築 A Lovely Architecture
081 素人空間 An Amateur Architect's Space
082 數字空間 A Space of Numbers

屏東 PINGTUNG
083 雙生宅 Twin Buildings
084 有深度的立面 A Facade with Depth
085 細微的變形 Slight Transformation
086 拼貼之屋 A House of Collage

台東 TAITUNG
087 暗中複雜的立面 Secretly Complex Facade
088 假門 False Door
089 無以命名的多孔目 建築 The Unnamable Porous Architecture
090 Do we need Koolhaas? Do we need Koolhaas?
091 八分之六的屋頂 The Six-eighth Roof
092 演算屋頂 An Algorithm Roof
093 不存在的碉堡 The Nonexistent Fortress

花蓮 HUALIEN
094 金剛面具 The Super Robot Mask
095 前後應該矛盾 Contradictions Required
096 自我的理型住宅 A House of One's Own Ideal
097 角空間 Corner Space
098 迷戀的清水模 Obsession with the Exposed Concrete
099 熨斗住宅 Flatiron-shaped Building
100 外露廚房 Exposed Kitchen

後記:游移的自由 Postscript : Freedom on the Drift
參與人員 Project Participants

———●【take a look!】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當代台灣建築的阮式閱讀--《弱空間:從道德經看台灣當代建築》



對台灣建築,最具人文氣息的閱讀法--
以《道德經》讀出「後921世代」建築師們,如何在跨越理念的向度中、萌發秀異的空間美學

台灣當代最重要的建築評論家阮慶岳,長期來關注台灣以及東亞建築發展現象;
本書是繼《弱建築》後,第二部以《道德經》作為思考方法來閱讀台灣當代建築的評論書。

究竟什麼是「後921世代」呢?

以作者阮慶岳的說法來看,「也就是921大地震後,台灣中生代建築師發展的現象觀察。」
而這些中生代建築師,「出現在台灣最富裕活潑、也最民主多元的時刻,卻也是機會最匱乏的時刻。」
一方面在沒有政治、歷史包袱的開放環境中,得以尋求自我文化的主體表現,但也遭遇了台灣經濟的微型泡沫化、建築產業發展的停滯期。
有別於「前921世代」的謝英俊、黃聲遠、邱文傑、廖偉立等積極建立建築師與社會對話的主軸、確立台灣當代建築的主體這樣的路線;
「後921世代」展現出對「生態、永續」議題的積極回應,
並強調與既有環境接合、展現對環境細節的觀察力,細膩地回應使用者需求。

取從《道德經》中的一字,作者阮慶岳將之作為探討15位「後921世代」建築師的作為與作品的折返點──
既從這個字出發,作為探進作品與建築作為的理解並展開詮釋;
而所有的展開也回歸這一字來做為小結。

 第十二屆國家文藝獎得主 李祖原 建築師、第十六屆國家文藝獎得主、2011美國Curry Stone獎得主 謝英俊 建築師 <專序推薦>
「如一棵樹你不去動它,它自會成長。
  
從老子的角度看,似不必多所雕琢,空間自然就會成長出屬於它該有的面貌。
  
這是自生的能力,不要去干擾它。
  
這十五位中生代建築師在不知不覺中,是切切實實的實踐了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是老子的實踐者。」 --李祖原
「這些在曠野上呼喊的建築師,
  
他們一致的特性就是不從抽象的大論述著手,真誠地面對眼前的材料、質地、工法、風、光影……
  
真實地反應皮膚、眼睛、鼻子、耳朵的感覺,這或許是將現代建築落地生根的必經之路。」  --謝英俊

田園城市夏日新書報~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全世界最美麗的書」展覽手冊製作教學



在這本展覽小手冊中,我們希望提供給大家的,不只是手工書籍的趣味性(當然這也有),
128頁的小書,其實動手做起來的話會發現實際過程相當費工,
而事實上,在我們設計出這樣的樣式,思考要呈現給大家這樣的展覽手冊時,
同樣腦力激盪了很久,也修正了很多次錯誤。

整個過程,我們希望告訴大家的,是「紙本書的可貴」這件事。
一本書製作出來的所有過程,光從大家在書店中買回去的書本身能夠看到的,只是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
而只有理解了這樣最簡單的基本樣式的書籍製作,
再回頭看展覽中那些設計複雜,裝幀特出的書籍時,
或許對它們所展現的獨特能夠有更新一層的眼光。


---

Schonste Bucher aus aller Welt Leipzig
The most beautiful book in the world

全世界最美麗的書


策展人:龔維德 Sasson Kung
展期:2012年7月14(Sat)~8月5日(Sun) 週一~週五09:30-18:30/週六、日12:00-18:30
地點: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B1/02-2531-9081
展覽開幕:2012年7月14日(sat)14: 30

導覽:2012年7月21日(Sat)、7月29日(Sun)、8月5日(Sat)13:30
導覽人:龔維德/策展人、荷蘭設計觀察家


2012年6月3日 星期日

《dA夯 12:地理啟蒙 Architect/Geographer》-尋找北回歸線的建築美學可能















地理啟蒙──
不是直接從西方啟蒙來的建築美學;
而是地理上面的炎熱溫度、是每年的颱風季節、
是在太平洋地殼運動下的安危……,
是以自己的判斷來追求自己想法的建築。


亞洲的啟蒙,混雜著政治與帝國的視野,是他者的文化陰影;對於這樣的狀態下我們的建築應該如何看待?
踩在腳下的土地一定是自己的,地理是不是面對自己真實的機會?比如台灣的溼熱氣候、颱風、地震等地理狀態,是不能逃離的現狀,也是我們的真實。北回歸線通過的台灣,比起其他北回歸線國家,有更豐富的自然生態;在雜木林、近 4000公尺高山、地理、土壤、生物、氣候,加上殖民文化的多重編織之下,同時也擁有豐富的民間生命力。在民間生活中表面紊亂的系統,卻含有內在的自我調整機制,將擾動轉化成彈性能力的內在隨機性(Inner Randomness)。民間建築的混沌邊緣的自組織(Self-Organization)現象、多元的文化(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所展現的空間形式,有沒有在其交互間的文化地理學(cultural geography)下的建築思考?在文化地理學的範疇,建築在不同狀態下有沒有自己的時間地理學(Time geography)?
在地理啟蒙的觀念下自我重置,除了地域性建築的觀點,有建築與都市的後現代文化狀態下的可能。有北回歸線的建築美學可能嗎?在此前提下的建築與都市對於自身地理的文化回應是甚麼?

2012年5月22日 星期二

那棟綠坡頂上的白色建築-《當代建築的母型:柯比意 薩伏伊別墅》





柯比意經典作品「薩伏伊別墅」首次完整剖析
這棟綠坡頂上的白色建築,完成了現代建築的完型展現

◆首部針對柯比意單一作品深入剖析的建築專書

◆近兩百張作者自攝照片,從細部特寫到空間區劃,帶領讀者進入這棟傳說中的建築,完整呈現薩伏伊別墅全貌

◆從薩伏伊別墅的語彙作為原點,一覽許多當代建築大師從這個原點出發的各種變奏演化



巴黎市郊普瓦西城邊,一座綠色小丘頂上彷彿懸浮著一個潔白的立方體。這即是集柯比意五項基本原則於一身的理性空間──薩伏伊別墅(Villa Savoye):它極具秩序的純粹形貌,建構了現代主義建築的母型。

2012年5月9日 星期三

Zine Zine Girls-我的獨立出版時代





























這個關於 Zine 的聯展,來自於去年夏日的某一天,
我突然閃過的一個念頭,
於是我開始邀請一些朋友來參與這個聯展。
或者叫做 Zine、或者是little press,
又或者他還有其他的名字,
指的都是同樣一種訴求與表達,
表達心中那股獨立之流的意志與自由。

--古曉茵

Zine Zine Girls
我的獨立出版時代

展期:2012.5.14~2012.6.10 (展覽期間作者在廊日每週六日)
opening party5.19 週六 15:00~18:00

展出地點:Garden City Publishers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 (02)2531-9081  
(104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6B1 ,捷運雙連站 1 號出口,步行約五分鐘)
展出時間:週一至週五 9:00~18:00   週六、日 13:00~18:30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古曉茵插畫個展--falling in waltz(2012.4.9~2012.5.6)




Bill Evans的音樂啟發了我創作這個主題的動機, 不管是Waltz for Debby或者是Emily 華爾滋的節奏總是緊緊地牽動著我的心弦,抒情中帶有些許的浪漫與淡如絲縷的哀愁,在不停地旋轉之間,畫出優美的弧線。

一天造不出的城市--《羅馬:從神殿到教堂》














俗話說,「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持續作為西方文明核心之一的羅馬,兩千年來歷經什麼樣的轉變?

古羅馬時期知名的競技場、到羅馬一遊非去不可的萬神殿,羅馬人引以為傲的下水道工程,到文藝復興時的西斯汀教堂、聖彼得大教堂等......

要如何認識「羅馬」這個城市呢?

市面上關於羅馬的書已有不少,有的從都市演變的立場去了解它,有的從建築發展史的立場去了解它,更多的書是從旅遊的觀點去認識它。

這本書最原始的目的,只是希望告訴讀者們,要認識這個城市,必須了解它的文化。

若僅是透過建築,歸納同一時期建築表現的特色,只能找出那一時代文化的共同特點,對了解「為什麼會有這些特色?」沒有太大的幫助;因此本書的做法,是希望透過探討羅馬這古城經歷的事件,進而理解構築城市的建築表面的文化深層意義。

本書作者東海大學建築系黃業強老師,以建築為主要討論對象,並含納有助於理解的同時期繪畫、雕刻等藝術形式,從信仰的角度切入,完整論述羅馬由古至今的建築變革。不僅從各不同的歷史分期與當時代的信仰核心出發,探究這些歷史變革中的重大工程以及其背後的社會型態,帶領讀者紙上一探這些景點,同時也進入西方文明歷史發展的洪流中一遊究竟。

2012年4月26日 星期四

【轉錄】藝世界|沒喝過洋墨水,王澍拿下建築諾貝爾獎(時報周刊/陳宛妤)


沒喝過洋墨水
王澍拿下建築諾貝爾獎

報導╱陳宛妤
圖片╱中時報系資料庫、業餘建築工作室提供

建築界諾貝爾獎之稱的普立茲克建築獎,日前公布本屆獲獎者為大陸建築師王澍,現年49歲的他,是繼1983年貝聿銘之後的第二位華人得主,更是該獎自1979年設立以來首位獲獎的大陸籍建築師。這不禁令人聯想,成為世界建築實驗場的中國,於力圖改造城市面容之際,居然由一名「反強拆」的在地建築師獲頒國際殊榮!王澍的魅力何在?

普立茲克建築獎官網公布名單時,很多人以為是駭客入侵,被認定是網路謠言,連王澍的太太接到求證電話時,也難以置信;因為從來沒有任何徵兆顯示與信息預告。

王澍是誰?他都搞些什麼樣的建築?為什麼能奪得世界第一等的大獎?普天下百姓的好奇與疑惑,隨著王澍的成長背景與求學歷程,一點一滴地理解了,並在目睹他的建築作品後,豁然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