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8日 星期日

【破報書評】我們需要批判的攝影理論/陳佳琦

原文出處:《破報》

文/陳佳琦

書名:再寫攝影
作者:郭力昕
出版:田園城市文化事業
出版日期:2013年10月

影像傳播學者郭力昕不是一個多產的評論者,但卻可能是對台灣文化界近幾在攝影與紀錄片問題的反思上,影響最深刻的一位。最早是於八、九〇年代之交在報章撰述媒體生態與電視文化議題,郭力昕強烈批判黨政對媒體的干預,批評電視節目對商業、美式價值與性別刻板的不加反省。後來,《人間》雜誌出身、本就對攝影有著濃厚興趣的他,開始撰寫攝影文化評述,1998年的《書寫攝影》是當時少見的攝影文集,開篇第一章即對以郎靜山為代表的戰後攝影文化,提出強烈批評。這對當時對攝影初感興趣的我是一顆震撼彈,從中始認識了何經泰等重要攝影師,粗淺接受些西方脈絡下影像思辨,更理解到由於長期欠缺攝影理論的引介與建立,以致當時的攝影討論往往僅止於沙龍美學或器材技法,可說是第一本將我從「攝影等於玩相機」的困惑中解救出來的論集。

隨後,受到西方對人道英雄式攝影的批判之啟示,郭很早意識與反省到長期佔據本地影像主流的濫情文化問題。1999年的〈從阮義忠的攝影談起:告別不了的濫情主義文化〉一文,對阮義忠的影像作品提出了至為嚴厲的批判,除了質疑其作品中的城鄉對立簡化思維外,更試圖將問題提升至社會集體濫情文化氾濫的核心。乍看火力猛烈又具針對性,實則可見郭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所進行不簡化偷懶的長論,目的不在咎責攝影師個人,而是展現了追索當代文化現象的一種理性態度,這條思索基調,延伸到他後來對《生命》、《水蜜桃阿嬤》和《±2℃》等氾濫的紀錄片濫情現象之批評。郭以為,藝文工作者長期以來不加反省地製造感動論述,映現的正是思想與創作能力的貧乏,這類影像不僅無助認識問題,也阻礙了從現實批判中所能產生的進步與能動性。

2013年11月25日 星期一

《日本當代前衛建築:自然系》/謝宗哲










傾聽漂浮在空氣中的絮語
領略風中的節奏與溫度
體感猶如在樹蔭下駐足的悠閒


「自然系」為建築學者謝宗哲教授提出的概念,用以理解日本當代建築的發展現況。在歷經上個世紀的機械年代之後,「與自然共生」成為許多日本年輕建築家的創作核心,這可說是一種因應現實處境的演化過程。本書分析的新世代建築家包括:以森林般的建築打破內外分界的藤本壯介、從糾結纏繞表現生物秩序的平田晃久、探索建築嶄新尺度的石上純也,以及訴諸原初人體知覺的大西麻貴。以上四位皆著重於人們與所處環境的關係,但又能以獨特的姿態與自然交往,各自展露不同的創作語彙與有機的建築型態,成為繼「代謝派」與「建築雙雄」之後,日本當代建築最被期待的現在進行式與未來式。


與自然共生並不僅只於建築性能上的追求,在表現上也應該擺脫那種自主性強的、柏拉圖式的幾何形態,轉而追求一種更新的有機性格。
──伊東豊雄

我有興趣的並不是建築在被構築起來的空間,而是對於在瞬間被柔軟地建造起來,又隨即消逝而去的那種空間,比較有感覺。

──妹島和世/SANAA

一直以來,自然與人造都是對立的,建築被視為人造物的典型。我思考著將自然與人造連結在一起的可能性,也就是將「建立自然環境」與「長出人造物」的原理加以結軌。

──平田晃久

「住在家裡」這件事和「住在大樹裡」是相似的,其有數根分枝,各別的分枝都成為舒服的居場所。那不是完結的房間,而是相互具有關係性的居場所。

──藤本壯介

所謂的自然環境,就是將各種尺度全都包含起來的所在,這是目前的建築未能具備的。相反地,若透過縮小各種事物,並加以低密度化,或許就能在建築中包容更多尺度吧。

──石上純也

在基地中,建築是如何存在?我打算要做的建築和已經存在於基地裡的場所之間,有哪些部份是互相連結的呢?我通常都是思考著這些事情來做設計的。

──大西麻貴



◆ 書籍資訊

日本當代前衛建築
自然系

作者/謝宗哲
規格/全彩.平裝.256頁
出版日期/2013年12月初版
ISBN/978-986-6204-67-8
定價/NTD 420元

博客來  誠品





2013年11月3日 星期日

【中國時報開卷】 讀書大展:沉潛的書寫 /黃湯姆(11月策展人)

摘錄於:2013年11月2日【中國時報-開卷】20~22版 
電子版:https://dl.dropbox.com/u/70885171/openbook_20131102.pdf

文/黃湯姆(開卷11月讀書大展策展人)

 當研究生時,我老愛把注釋寫到比論文正文還長。我沉迷這樣的書寫體系,每條注釋都是一條隱喻的路徑,理論上它可以無限延伸擴充,直抵宇宙深處的圖書館,而從那兒回望,是這些交錯的路徑構築了知識的全部,世間每一冊論文都只是它暫時的截取。

以閱讀與書寫探知世界實然

 所以私心上,我多想加入唐諾筆下那零落的聆聽者族裔。他不以自己為作家,而是純粹的聆聽者。《盡頭》裡,他仍然寫作波赫士或馬奎斯或昆德拉或者他們筆下的人物,但他口中謙稱源源本本的轉述,向來是創造性的批評,於是他可以把書評寫到比書還長,甚至有時我們以為評論竟比原著精彩。

 書中他猶觸及日常周遭或報刊所見的人事,比如〈不那麼擔憂電視的錢永祥〉、〈忘了預言金融大風暴的克魯曼〉這樣的篇名,或者從〈抄寫在日本墓園裡的王維〉中翻看唐代集體的詩歌大夢。我追蹤唐諾各篇所欲寫作的題旨,是生物的演化?是民主的停滯?是經濟數字的迷思?是小說敘事的極限(這也是他何以不斷重提那些作家的原因)?還是此時此刻整個世界,人類所有苦心愚癡的事物終止之處?但那開展兩萬字以上的長文,我常是半途掉隊的。

 這並不奇怪。「書寫就是思考本身,就是思考完整的步步為營過程,就是思考的最精純樣式。」唐諾這麼說,他的閱讀「其實是時光倒流的,像是重返只有鷹架的建造時日,彼時書寫者猶在想、在猜測、在試探,遠比日後的成書還難看懂。」後設地看,他亦是他筆下,那在時代邊界力竭倒地或知趣停下之人,是這樣專心一意探知世界實然的讀者。(是故腳下土壤的陷失也是他必得承擔的恐慌。)

 批評的批評難上加難,因為策展的壓力,我每日囫圇吞下40萬字,意識到這點時,也讀到了最後一行,「大致是這樣。」遂明白自己已無可挽回地忘卻。唐諾的書寫是我應以無數時日緩慢攀爬,且捨不得讀盡的。因為哪怕微小稚嫩,書寫者皆有這樣的企圖,追索到前人力竭停住之地,終有一日,我要比他再多張望那地界一寸一分。

深刻反省攝影的倫理與邊界

 相較於不想讀完的唐諾,郭力昕的《再寫攝影》是另一種極端,那是我只翻了兩頁就願意盲推的書,等待了太久了。該書目錄讓我陷入矛盾,作為一吝嗇讀者,第三部「寫攝影書」收錄的篇章,多半已在我架上另一書前為序;而作為一記恨讀者,像〈閱讀阮義忠:告別不了的濫情文化〉這類篇章,無論如何我都得等到它成冊。

 記恨的是,郭力昕的評論往往扣連著我閱讀生涯裡,某個階段痛苦抽長的記憶。比如阮義忠的《人與土地》(行人)即是我之於紀實攝影最初的美好啟蒙,而郭力昕在肯定其事功之外,卻銳利地直指攝影者的技術耽溺,以及一個時代批評能力的貧乏。他針砭的並非只是美學標準,而是整個台灣藝文創作界(以及讀者觀眾)當時的共同特徵:溫情的氾濫。

 比如他談及今日的新聞攝影常不屑於多認識對象,只有興趣掠奪立即的視覺趣味,那不只是侵權的問題,更涉及了文化及政治上的傲慢與歧視。他討論地景攝影的過去,缺少政治經濟學般的思辨,那些風景圖像在標榜去政治的同時,已淪為統治政權的正當化工具。他評論董振良的戰地拍攝將女體與槍砲及威權象徵並置,「是顛覆了男性戰爭文化與性別政治,還是在這樣的慾望影像設計中、繼續鞏固了它?」凡此種種,其批評之深邃皆觸及創作核心那無以迴避的倫理自省。如此,你才可能再按下快門,如此,你才可能再寫作他人,也因此,閱讀的我們得以往世界的邊界再推進一步。

 因更不足道的個人閱讀史與情感經驗,對我來說,《再寫攝影》中最具文獻價值的,莫過於本書附錄,〈訪談約翰‧伯杰:堅定地走在進步的道路上〉。容我源源本本地抄錄伯杰的這段話:

 我認為一個寫作的人,應該勤於見證身邊正在發生的重要事情;即使書寫所立即產生的力量,可能看似微不足道,或一時被人忽略,但不要顧慮這些,還是要寫。「書寫」有著一種非常潛沉的生命(a subterranean life),它蓄積著能量,在某個時刻,會對讀者產生一些微小或不小的改變。

 我所傾慕的,是這樣的評論、這樣的書寫、這樣的文學。



再寫攝影/郭力昕


書籍規格
15 x 21/全彩/264
2013年10月出版
ISBN 978-986-6204-65-4



→博客來由此去
→誠品網路書店由此去




2013年10月28日 星期一

《再寫攝影》新書發表暨簽名會


在快門與紙筆之間、《再寫攝影》之後……

在台灣攝影藝術這個領域,相較於攝影創作一直以來的蓬勃與作品表現的多元,針對攝影作品所進行的評論文字相對地較少;《再寫攝影》作為近年少見具有系統地針對攝影文類、攝影家以及攝影書進行評析、對話的攝影評論文集,將台灣重要攝影評論學者郭力昕十五年來的評論文字集結出版。同時,透過這本書的出版也希望開啟針對攝影論述文字的書寫、出版的各種對話。

發表會的第一場,將與長期在攝影評論書寫領域筆耕不輟的年輕世代攝影評論者張世倫聊聊在快門與紙筆之間,書寫如何發生;第二場則與甫獲金鼎獎最佳雜誌主編獎的《攝影之聲》主編李威儀一起探討書寫攝影、再寫攝影之後,書寫、論述與出版又可能如何繼續。


Talk 1  在快門與紙筆之間:談攝影評論
時間:2013.11.2(六)下午2:00
地點:田園城市藝文空間(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
對談人:郭力昕(《再寫攝影》作者)、張世倫(《另一種影像敘事》、《這就是當代攝影》譯者)


Talk 2  再寫攝影之後:在攝影論述與出版的路上
時間:2013.11.10(日)下午2:30
地點:TIVAC(台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三段12巷52弄16號)
對談人:郭力昕(《再寫攝影》作者)、李威儀(《攝影之聲》主編)

*活動皆為自由入場,發表會現場《再寫攝影》將有發表會優惠特價,座談結束後亦有簽書時間。
惟場地座位有限,敬請大家提早入座。


延伸閱讀:

shihlun
 都市、風景、圖鑑:中平卓馬的攝影實踐(文張世倫)
 「在場」與「缺席」:從「卡帕百年回顧展」漫談戰爭攝影(文張世倫)

→攝影之聲 Voices of Photography
 「攝影是,攝影啊」——中平卓馬(文李威儀)






2013年10月22日 星期二

《再寫攝影》--重新反思「攝影」的本質與價值
















--他對當代攝影深闢且充滿力道的詰問,
  帶領我們重新反思「攝影」之本質與價值所在


「一張士兵中彈瞬間的照片,
告訴了我們對西班牙內戰什麼樣的認識?
它為何可以是歷史上最偉大的照片?
『偉大照片』的因素或內涵是什麼?
我們對歷史的認識、戰爭的政治起因、萬骨枯的脈絡,
能夠從一張張『作為賭博的攝影』裡,得到答案嗎?」



一張好照片的「好」可以是審美的,但這種「好」的判斷同時也是充滿社會與文化意義的;而一張照片的意義能否被閱讀出來,則端視這些社會與文化的意義是否被層層剖析、觀看、書寫,以及閱讀。

當攝影已經成為一種全民運動,攝影存在的社會意義則更不容小覷。它可能成為行動者的工具,也可能成為藝術家探問、觀察我們身處社會的行動,甚或是發聲的渠道。除了隨手拍照這樣的行為之外,我們為何拍照?拍下了什麼?同時更重要的是,我們能夠如何談論這些拍攝?在數量氾濫的影像中,我們又能夠如何、可能以什麼樣的視角閱讀它們?

本書是影像文化評論者郭力昕睽違十五年的攝影評論集,收錄了三十篇自《書寫攝影》出版後以來、包含近年於《攝影之聲》雜誌中發表的影像評論文字,從攝影議題、攝影家作品到攝影書,作者正面直視環繞十年來的攝影創作、論述與文化裡的相關現象,發出極具批判性的詰問與高度反思的回應。


2013年10月14日 星期一

【書摘】驚艷傳奇英國皇居--漢普敦宮

(摘自《漫遊,在設計館的路上》
作者:李俊明

在英國王室數百年發展中,有很多為人津津樂道的稗官野史被改寫成小說,也有不少改編後搬上螢幕,為全世界所熟知。像是將英國帶往海上強權之路的伊麗莎白一世,就由女演員凱特.布蘭琪扮演了兩次;而海倫.米蘭在《黛妃與女王》所飾演的伊莉莎白二世、柯林.佛斯在《王者之聲》所飾演的喬治六世,以及茱蒂.丹契在《布朗夫人》所化身的維多利亞女王、奈傑.霍桑在《瘋狂喬治王》扮演的喬治三世,都讓英國皇室染上了更多傳奇色彩。

不過,嚴格說起來,英國史上最具爭議性、故事也最常被改編為小說、電影等大眾文本的,應屬亨利八世(Henry VIII,1491~1547)。

從流傳後世的肖像上看來,這位國王的面相就是很不好惹的樣子;在很多歷史詮釋中,他冷酷無情、缺乏安全感,因此在他身邊的人,就算是最親密的愛人,也常常朝不保夕,隨時都有可能人頭落地;因此都鐸王朝給人充滿腥風血雨的觀感,其來有自。





若要探尋都鐸王朝的這些史跡,一般人最容易接觸的,該屬泰晤士河畔的倫敦塔(Tower of London)。那裏的確藏著一段又一段充滿血腥、酷刑、謀殺、軟禁的黑暗過往;除了被亨利八世壓迫的一些受害者被埋在這裡,他的皇后安.波林,也被控通姦與叛國罪,就在這裡度過最後一段歲月。

【書摘】探尋黛安娜宮殿之美--肯辛頓宮

(摘自《漫遊,在設計館的路上》
作者:李俊明



位在肯辛頓花園(與海德公園比鄰)內的肯辛頓宮,雖然不是最豪華、最具有排場,但卻因曾住在裡頭的名人而備受矚目。戴安娜王妃,就曾是它最出名的主人。

活過1997年那一年夏天,誰能忘得了新聞畫面那些熱情民眾,在肯辛頓宮外點亮了蠟燭,堆滿了鮮花,流著眼淚悼念他們心目中永遠的王妃?誰又能忘得了艾爾頓.強忍悲傷彈著琴,在葬禮上為老朋友娓娓唱著《風中之燭》的旋律?

一轉眼15年過去了,黛安娜變成一則傳奇。而她曾經停駐的肯辛頓宮,則在大幅整修以及新主人進駐後,展開另一段新生命。

《我的第一張設計圖:景觀手繪技法》/陳怡如




當電腦繪圖已成主流,為什麼還要學習手繪技法?


景觀系必備的技法工具書,全新增訂版!

許多設計者逐漸捨棄以徒手畫思考空間,但若僅以電腦繪圖,卻很容易忽略其中的細緻表情與觸感,設計形式也容易走向中性化、模具化──無論數位技術多麼成熟,總有一些質地是電腦繪圖無法取代的,而那往往是形塑個人獨特性的關鍵因素。

本書為景觀設計的學習範本。陳怡如老師汲取多年來的教學心得,並統合過去以手繪從事設計的經驗,彙整為清晰的架構,共分為三大部分:先是各別講述「製圖」與「繪圖」的步驟,從手繪工具、草圖、平面配置圖、剖立面圖,一直到立體圖與透視圖,皆有詳細的分析與圖解。最後則收錄超過四十件優秀的設計案例,以兼具理論與實務的觀點,使初學者能將手繪訓練放入當前的學習目標,獲得更深刻的設計視野。


2013年10月8日 星期二

《海市蜃樓III:台灣閒置公共設施抽樣踏查》/姚瑞中







「蚊子館」的蔓延遠遠超乎想像,本書指出我們不願面對的崩壞現狀!


我們居住的這片土地,存在許多因錯誤政策形成的閒置公共設施,政府多半不願公開這些俗稱為「蚊子館」的資訊。在姚瑞中老師的號召下,一群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生們,將自己置於社會觀察者的角色,領我們直視那些開發主義思維下的失敗產物。他們返回家鄉,透過攝影與文字逐一紀錄,從2010年至今已踏查超過300件案例,本書收錄的是最新的100件。 「海市蜃樓」計畫目的不在於激烈批判,而是留存社會變遷的樣貌,盼能形成一個公開討論的切入點。尤其當土地議題持續造成衝突的當下,我們更應該回過頭來,看看這些過往願景幻滅後的現實場景。

2013年10月7日 星期一

《他方,在此處》導讀:難以定位的鄭明河/藍美華(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

(收錄於《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田園城市出版,2013.10.4)


我與鄭明河的初次邂逅不是來自她的文字,而是來自她的電影。那一年,我受命要在政治大學民族系開設「影視民族學」課程,為了準備,蒐集了許多資料與影片,在前輩胡台麗老師的授課大綱中看到了《姓越名南》(Surname Viet Given Name Nam,1989)這部影片。我請學校圖書館購買此片,影片買到了,但價錢真不便宜,心想得好好利用才是。之後,我上課時都會介紹鄭明河(Trinh T. Minh-ha,最初在台灣譯為曲明菡,後來也譯為鄭明和)和《姓越名南》,不過在課堂上播放此片的次數很少,多是放映片段後請學生自行到圖書館觀看,原因在於只有英文字幕的影片播放時我通常會進行中文口譯,但這部影片根本無法隨堂翻譯,因為有頗長的部分螢幕上出現的字幕不只一處。因此,一開始我就知道鄭明河的影片是很特別的,她這個人當然也不可能平凡。

今年(201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的「焦點導演」之一就是鄭明河,除了《姓越名南》外,影展中也會播放她的另一部重要影片:《再一次集結》(Reassemblage,1982)。同時,鄭明河2011年出版的專書《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Elsewhere, Within Here: Immigration, Refugeeism and the Boundary Event)也發行了中譯本。這時候,讓大家再次認識鄭明河應該是適當且必要的。

鄭明河在1952年出生於河內,長於西貢(現胡志明市),在西貢國立音樂戲劇藝術學校學習鋼琴與作曲。1970年移民美國後,就讀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獲得作曲、民族音樂學與法國文學的碩博士學位。之後曾在塞內加爾、美國、日本、韓國任教,目前為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教授,擔任性別與婦女研究以及修辭學的教學研究工作。


2013年10月6日 星期日

《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鄭明河






































我們通常認為,
人在固定的地方進行同樣的行為,就是家、就是居所。
定居究竟止於何處?

-何以在一個稱之為家的國度裡卻感覺自己格格不入?
 在黑暗變形時代裡,誰是陌生人?她/他又在何時、何處現身?


《他方,在此處:遷居、逃難與邊界記事》是以極具詩意的語言書寫跨界旅行的動人之作。
作者鄭明河以外國人、觀光客、移民、難民等不同身分角度,
進入梳理、檢視911發生之前與之後,旅行、移民、流亡的複雜和文化意義。

界限是有形的,也是無形的。
穿越界限,終點也可能成為起點。
長年關注在流動中文化混雜與認同位移現象的鄭明河透過此書進而闡明「每趟旅程,都是在重新劃定界限」,
並帶領讀者探索在「全球恐懼的時代」裡,作為局外人與局內人的多層意涵。

本書作者鄭明河(Trinh T. Minh-ha),擁有電影創作者、文化評論學者、音樂家、視覺藝術家、作家等多重身分;
她以極具獨特的形式發聲,在當代文化政治、性別、後殖民等議題上深具影響力。

本書獲AESAAmerican Educat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2012年度評論書獎

201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10/4-8)焦點導演單元,將播映鄭明河《姓越名南》、《再一次集結》兩部作品。場次及售票請見2013台灣國際民族誌影展官網

購書由此去
博客來
誠品網路書店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好設計】輕鬆寫意的「漫遊式設計」——《漫遊,在設計館的路上》

原文出處:博客來OKAPI好設計



要重新設計一本十年前自己設計的一本書,是件既挑戰又有趣的事。「倫敦MUSEUM的60種玩法」系列三本書,是《我不在家,就在去博物館的路上》的2013全新升級版,以《漫遊,在設計館的路上》為系列的第一本;如何呈現和十年前完全不同樣貌,是大家一致的共識。


2013年8月22日 星期四

2013 英倫博物館三部曲第一部:《漫遊,在設計館的路上》


你知道全球首創的設計博物館是哪一個嗎?
哪一個博物館能讓你富饒古意地在夜裡「秉燭夜遊」?
見證了日不落帝國輝煌時代紀錄的博物館是哪一座?又是從哪一個博物館往窗外就能直擊古倫敦城的斷垣殘壁?
只留下三十多幅傳世的畫家維梅爾作品,全球只有八座美術館收藏。哪個位於倫敦的小博物館就藏有其中一幅珍品?
英國最夯的劍橋小王子將入住的肯辛頓宮裡,又收藏著些什麼好東西呢?

作為全世界博物館密度最高的城市,倫敦的博物館就是百玩不膩、百看不厭;
不只擁有各種特殊主題博物館讓人眼花撩亂、館藏品的奇珍異品也同樣讓人難以盡數、目不暇給,
更重要的是,倫敦各個博物館們的策展總是能跟上最新的潮流,卻又同時保有著最古典的習氣。

設計旅行達人李俊明最新英倫博物館三部曲第一部──
從「設計城市王室」這三個組成倫敦城的最重要元素,帶大家一覽這個充滿美學潮流與歷史古典性格的設計之都面貌。


-◆特殊裝幀◆-
 
騎馬釘小冊以主題分別收錄,以原子夾做出前所未有的可攜、可重組的漫遊式裝幀,單本書籍內含三小冊主題式導覽。


2013年8月15日 星期四

喚醒記憶中的那些小孩--《過去的樣子,未來的樣子:莎賓娜費洛奇作品集》























她的作品,
喚醒我們記憶中的那些小孩──

那些或站或蹲、或全身或半身,或者擺著逗趣的姿態,或者嚴肅地端坐的雕塑,清一色全是孩子們。灰素的胚胎材質看起來曖昧不明,就像兒童們的人偶那樣,動作細膩但表情難以捉摸。

這些是被認為「繼承歐洲傳統圖像文化」的紙塑藝術家莎賓娜費洛奇的作品。她使用的元素是紙漿──將紙漿以她手造的鑄鐵骨架造出素胚以後,等待乾燥,再一一地以砂紙將表面磨滑,然後上色;除了顏料,她還將插畫、塗鴉與各種其他素材拼貼上在偶型上,造成強烈的劇場效果。

她的作品外顯出的形象,並非僅是代表兒童的簡單意象,而是內含了由繁複逐漸進入簡潔造型的細緻工序;也因此義大利藝評家這樣形容莎賓娜的作品:「觀賞莎賓娜費洛奇的作品必須放慢腳步,以近距離的目光細細品嚐。請放棄印象主義式的觀看方式,適應另一種觀看的節奏;如同她處理細節無微不至般,以慢慢細磨的方式,將作品一寸寸地完成。」

在那些孩子的塑像裡,我們彷彿從那樣深不可測的表情中窺見了我們自己曾經有過的表情;人像那些再日常不過的小動作,就像凝定在時間之中,身體動作的頓點彷彿固著永恆,那些讓觀者既熟悉又陌生的瞬間──那就恰恰是過去的樣子,也是未來的樣子。


2013年8月5日 星期一

最接近未來的都市建築想像--《代謝派未來都市:當代日本建築的源流》














如生物般新陳代謝
最接近未來的都市/建築想像

 ◆針對「日本代謝派」系譜作品介紹,最完整之重量級專書
 ◆配合森美術館首度海外移地展出的「代謝派未來都市」展覽出版,收錄超過七十個重要代謝派作品,完整收錄手稿、完工照片、模擬圖
 ◆收錄十三篇代謝派論述,重新檢視代謝派的當代價值
  「Metabolism」這個在生物學上翻譯成「新陳代謝」的詞彙,在建築上則是以日本戰後最重要的建築運動「代謝派」之名為人所知。這個日本戰後最重要的建築運動,曾在1960年代的日本掀起根本性的建築革新風潮;它不僅是日本建築師們獨自建構、從日本朝向世界發聲的建築思潮,同時也奠定了日本現代建築的重要基底。
  所謂的「代謝派」,是以1960年在日本東京舉行的「世界設計會議1960」為契機,由環繞著日本建築教父丹下健三、深受其影響的建築評論家川添登、建築家大高正人、菊竹清訓、黑川紀章、楨文彥、工業設計師榮久庵憲司以及平面設計師粟津潔等七人所組成的跨領域建築團體;他們在世界設計會議上提出「能夠進行新陳代謝的建築與都市」之理論,認為「建築與都市不能成為封閉的機械,而必須是能夠透過新陳代謝來成長、變化的有機體」。
  這個在日本戰後提出的建築運動,是環繞「戰後復興」為核心,並且以「從廢墟中邁向未來」的思維牽引著日本在二次大戰後的未來想像,也因此對「都市」的想像成為他們最重要的思考;「即使在單體建築中也能窺見都市原形」、被稱為「建築化的都市」的巨型結構體,與「透過單元建構出如都市般的單體建築」的膠囊建築,即是代謝派最為知名的兩種建築型態。此外,大型都市計畫以及朝向空中或海上的人工都市的提出也是代謝派的重要特點,他們對「都市」概念的著迷也開拓出前所未有、極具視覺震撼感與創新性格的都市∕建築未來性。
  在漫畫《二十世紀少年》中作為故事背景主軸的1970年的大阪萬國博覽會,即是代謝派集大成的一場祭典,也是最能體現代謝派之未來性的一場展演。書中以「慶典廣場」一個章節,完整地介紹了大阪萬國博覽會從廣場到主題館的各項設施,如由丹下健三設計的巨型結構體-祭典廣場的大屋頂、菊竹清訓設計、以膠囊單元所構成的萬博塔(Expo Tower)、黑川紀章以四角椎單元焊接組成空間桁架、中央吊掛著紅色球型劇場的東芝IHI館等,即使今日來看也都是超越想像的未來建築模型。

2013年5月26日 星期日

一次空間影像的閱讀實驗:《建築絮語--另一種講述》


















如詩般的建築絮語
  --企圖從碎式閱讀中超越空間,
  進入理解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整體
  這是一次視覺性的閱讀實驗。四十個國際知名重要建築案例,分別以片段式的局部圖像現身,在這種切割的現身中,我們閱讀的不是結構性的「整體」而是結構的幻象、不只是建築而是游離在建築中的隱喻、不只是空間而是超越空間的詩性。
  在這本書中,光在空間中交錯流離,裡頭有無法定形、隨時變換的疆界,有陰影,也有真實的幻象,謎一樣的存在與意義浮游的邊界。光作為視覺性的根源,切割著「此處」與「他處」。
  作者徐純一以四十個建築局部影像,搭配絮語一般的碎式書寫,試圖開拓出另一種空間閱讀,即是「另一種講述」;在這裡,在光影構成的片段之中,空間彷彿拒絕一切詮釋,逃離文化與社會力的干預,建立了屬於它自己的國度。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暗箱與光的嬉戲——飯澤耕太郎《與寫真同歡》設計理念

原文出處:博客來OKAPI好設計

就像荒木經惟說,「攝影不存在著過去與現實,卻存在著對過去與現實的信念。」看著觀景窗(或相機、手機螢幕)時,或看著別人拍下的照片時,往往在影像之中彷彿能隱約看見什麼沉睡著,正等著被喚醒。

這不正就是為什麼攝影如此迷人,讓人一看再看、一拍再拍的原因嗎?同時這也是《與寫真同歡》這本書的出發點。日本重要攝影評論家飯澤耕太郎要告訴大家的,正是該如何從「攝影」中捕捉、觀看、進入那些等待被喚醒的記憶風景。

2013年3月19日 星期二

《與寫真同歡》推薦序:攝影的快樂 /黃亞紀(藝術評論、《寫真物語》作者)


(收錄於《與寫真同歡》,田園城市出版,2013.3.10)

閱讀此書時,飯澤老師描述他參加攝影拍賣會的經歷吸引了我──他收藏的是一件須田一政《風姿花傳》作品,而我也在去年收藏了。飯澤老師的話完完全全說中我的感受:「以我個人的經驗來說,當我在攝影展覽會場開始認真思考『到底要買哪一張?』時,那時的眼光就與平常評論家的眼光不一樣了。將攝影的內容轉化為語言和詞句時,我往往是與攝影作品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可是,一旦考慮購入收藏時,整個人就會變成被『很想要這張』的欲望所縈繞的收藏家。」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與寫真同歡》推薦序:攝影的無界限時代/邱奕堅(東方設計學院攝影學位學程籌備主任 )

(收錄於《與寫真同歡》,田園城市出版,2013.3.10)


從來沒有一項藝術媒材,能伴隨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如此緊密地結合,也從來沒有一項科學技術,記錄著我們大腦中一生的記憶,而如今攝影影像竟然能讓我們透過視訊傳播(網際網路),在毫無味觸覺下購買真實的商品(網路購物),攝影真的徹底改變了我們的日常生活形態。
--筆者寫於臉書,二○一二╲四月╲廿四


攝影術當初發明的初衷,是為了「紀錄」與「複製」的需求,也就是說能夠提供快速寫實紀錄與忠實完美複製的功能,因而促使攝影術於一八三九年發明,而後只要有人類足跡到達的地方,幾乎都會用攝影紀錄下來。在攝影術發明初期,拍攝是一項困難費時且昂貴的工程,當時是個並非所有的人,都能夠輕易攝影的年代。但是到了一八八八年柯達No.1 相機問世及感光材料科技的進步,人們開始能以手持相機攝影,創造了攝影史上的首次普及第二次的普及,起源於一九二五年萊卡相機的發明,以及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日製相機的大量生產,攝影也逐漸地邁入價位相較低廉的時代,並步入了每一個家庭。但是一百多年來全球攝影科技的研究開發,從來就沒有一天歇息過,相反地還不斷的積極進行中,因此一九九○年代後半數位攝影崛起,促成第三次攝影普及,現今手機當中內建的數位相機幾乎人手一台,如果拍攝之後,人們沒有沖洗或輸出列印照片的需求,那麼如今的攝影,可以說已經到了一個免費的時代。

2013年3月13日 星期三

《與寫真同歡》推薦序:〈與寫真同歡〉/吳嘉寶


(收錄於《與寫真同歡》,田園城市出版,2013.3.10)

「弔詭」是影像(也因此是攝影)最重要的本質。

最容易用來解釋攝影弔詭本質的,就是攝影的「易學難精」。

生活在資訊爆炸時代,想要得到攝影相關資訊簡直易如反掌,而且只要靠著網路,可以得到的攝影相關訊息簡直可說是汗牛充棟。如今,任何人隨時拿起手機都可以拍出一張十拿九穩的像樣照片,甚至只要放上臉書,幾乎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人都可以看見這張照片。這是攝影「易學」的部分。可是,你也可以說今天的攝影已經不是大部分人腦袋裡想像的攝影。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攝影已經進化到4.0 版了,大部分家長腦袋裡面認知的攝影很可能還停留在攝影1.0 版的階段。如果在自己的腦袋裡對攝影沒有建立起「系統性、架構性的認知」,我們不僅會用自己腦袋裡面2.0 版或3.0 版的攝影觀念來解讀當下4.0 版攝影相關現象,而往往誤解,甚至還喜歡動輒搬出老教條來排斥年輕一代的新作為。這正是攝影「難精」的部分。

2013年3月12日 星期二

「喜歡攝影,該怎麼做才好?」--跟著寫真達人一起《與寫真同歡》
















「喜歡攝影,該怎麼做才好?」

──日本重量級攝影評論家飯澤耕太郎的達人攝影鑑賞分享

  在人手一台數位相機的時代,只要隨手拿起相機(手機),隨時隨地都能拍下一張照片、立刻就能透過網路分享給任何人。在這些每天來自四面八方、難以計數的照片們,我們到底怎麼樣看待這些影像?它們對我們的意義是什麼?我們又從中拍下了什麼、看見了什麼?

  攝影展上展示的作品,該怎麼看才好?
  攝影集能不能像小說、散文那樣被閱讀呢?
  拍照的前、後,該如何思考、決定主題?
  拍照的真正樂趣在哪裡?
  攝影不是拍完就算了,如果想做成作品集,或想在藝廊發表的話該怎麼做?
  購買攝影作品的時候,該注意些什麼呢?

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偽青春顯相館:吳天章》新書分享會



俗諺說「基隆出台客,台西出流氓」。

雨港出生的藝術家吳天章是充滿台味的藝術家,
而來自台灣西岸小鎮的陳莘卻用筆觸一一勾勒出他的氣息與模樣,
用文字寫出共同關於青春、影像、時代與記憶的共鳴


『台味』的成分全被他的嘴吸盡了,味道有如蝦腦的漿,有來自大海的鮮,也有動物的腥。
它濃郁的味道讓饕客們愛恨分明。未見到本尊之前,我在他的作品裡聞到這蝦漿的味道,
今日我目睹了這吸吮的嘴型,也學會去品嘗這最精華的部分。

                            --陳莘


本場新書分享會邀請藝術家吳天章,與作者陳莘共同出席,
與讀者面對面分享這本不同於一般藝術家作品集的書《偽青春顯相館》。
它不僅濃縮了藝術家的人生經歷與世界觀,
同時更記錄了創作演化路徑,將藝術家充滿人性的一面以鮮活的筆觸勾勒入神。

《偽青春顯相館:吳天章》新書分享會
時間:2013.3.2 下午2點
地點:田園城市藝文空間(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B1)
主講人:吳天章、陳莘

*本分享會後有藝術家與作者為新書簽名的時間,敬請把握!




2013年2月4日 星期一

懸盪在無盡擺盪之中的影像--《複多與張力:論攝影史與攝影肖像》


──「攝影」的意義是什麼?
「它」從何而來?
懸置在無盡擺盪之中,攝影讓人困惑卻又著迷的獨特複多性與張力特質


邁向數位影像時代後,台灣本土第一本最具理論深度的跨領域影像論述;
重量級影像藝術論述學者
林志明跨越十年的文字集結
  攝影是什麼時候發明的呢?一般所熟知的「攝影」的起源,是以1839年法國人達蓋爾公布其攝影技術的年代為開始;然而早在1927年涅普斯已經拍出了公認現存最早的一張照片。攝影發明者爭論並不僅存在於達蓋爾與涅普斯之間,英國攝影家塔伯發明卡羅版攝影術,不同於使用暗箱成像的達蓋爾版,成為第一個可以從事影像複製的攝影術。
  這些發明權爭奪,賦予了「攝影」這個媒材∕技術複雜的身世,但也致使攝影自身產生了豐富的文化意含與解讀可能,這即是本書中所希望提出的「複多」概念──說明的即是在「攝影」作為一個研究對象所含帶包括多重起源說法、定義的多樣性,以及它的系譜無可避免地橫跨在文化、社會、歷史等各種不同領域中、並且無法彼此化約的特殊豐富性。

2013年1月24日 星期四

跨越時間的偽青春美學--《偽青春顯相館:吳天章》


-跨越時間的偽青春美學-


在容裝流動的畫框裡,

人的死生夢醒,
皆已失重的贗品華麗成像。
  看他的作品時感覺妖異詭幻,張狂的色彩與物件之間流動著安靜的時光;但他卻來自囂饒的基隆海港,在那個年代裡,充滿戰後異國風情,白晝與夜晚兩種情調不斷轉換。或許因為如此,冷與熱、安靜與喧囂,流動與靜止,轉瞬與永恆──這些兩面性宛如悖論一般,不只以共生的姿態展現在吳天章的作品之中,也在他個人身上。

      作為戰後第一代嬰兒潮世代的吳天章,經歷過最承平但也是最動盪的時代;從油彩畫布到攝影相紙,他的作品充滿贗品般俗麗的氣味,卻又經常滑動在個人與社會之間,從中森冷地映出真實。
  從時代的樣貌中萃取出國家的身體、時代的身體,他者的身體,吳天章不斷地從身體(他說「皮囊」)進出那個位於「之間」的曖昧之界;在那裡,他將所有的騷動停棲在攝相之中,但所有的騷動也從這些攝相之中重新出發、重新擾動。

2013年1月14日 星期一

宜蘭生活新想像--石港.春帆.城居:2012宜蘭厝烏石港計畫




石港、春帆、城居
--宜蘭生活新想像
  1994年,「宜蘭厝」開始帶起持續不斷對於「良好生活品質」的熱烈討論與實踐行動。近年來,從整體自然環境改變到雪隧開通,宜蘭的城鄉發展、人口組成、生活方式都產生了變化,新的建築技術觀念亦不斷地提升,關於良好生活品質的定義,實有與時俱進,繼續探討之必要。
  2012年的「宜蘭厝烏石港計畫」,以烏石港開發區為基地,討論宜蘭都市區域內住宅的營造方向。「石港春帆」為古來蘭陽八景之一,描寫的是早期烏石港商賈往來絡繹的場景;因此這次的「宜蘭厝」結合烏石港既有的人文意象,也加入都市計畫營造的「城居」想像,除了持續關注地域特性、生活文化及環境永續發展概念,也將低碳城市與綠建築納入討論。希望透過對話方式,匯聚不同觀點,建立公共議題,尋求地域性特質的深化,產生國際性效果,為當代宜蘭住居尋找新風貌。